珍稀物種海南虎斑鳽現身三峽庫壩區

2020-12-24 湖北新聞網

珍稀物種海南虎斑鳽現身三峽庫壩區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22日 08: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海南虎斑鳽是中國特產的鳥類 舒仁慶 攝

  中新網宜昌7月21日電 (舒仁慶)湖北省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21日發布消息,一隻海南虎斑鳽近日在三峽工程垂直升船機航道內被發現並獲救。

  20日,三峽集團公司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三峽垂直升船機航道內進行漂浮垃圾清理時,救起一隻全身褐色的鷺鳥,該工作人員隨即拍照發給宜昌林業部門辨認,並發出救助信息。

  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接到救助信息後,派專家趕到現場救助和救治。經辨認,確認該鷺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南虎斑鳽。海南虎斑鳽主要棲息於亞熱帶高山密林中的山溝河谷,是中國特產的鳥類。

珍稀物種海南虎斑鳽現身三峽庫壩區 舒仁慶 攝

  據介紹,此次救助的海南虎斑鳽是一隻幼鳥,這證明在三峽大壩附近有海南虎斑鳽繁殖。專家分析,可能是因為正值汛期,海南虎斑鳽幼鳥被吸引到航道內捕魚,但因水面太寬,幼鳥體力不支而掉到水裡。

  因為被救助的幼鳥體質弱,捕食能力差,宜昌當地沒有相配套的救護條件,宜昌林業和園林局救助機構工作人員按照湖北省野生動物救護部門專家的意見,將幼鳥運往湖北省野生動物救護站進行救治。

  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對三峽工程附近山林進行觀測,爭取找到海南虎斑鳽的築巢地,開展有針對性的保護,讓海南虎斑鳽的種群數量在三峽庫壩區不斷擴大。(完)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

相關焦點

  • 「水中大熊貓」現身!海南發現19個熱帶雨林新物種
    7月上旬,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內、位於五指山市通什鎮什會村的一口水井中,成群通體晶瑩、像柳絮般柔軟的小傢伙突然現身。「它是『水中大熊貓』,我在新聞上見到過。」最先發現這群生物的什會村村民小柯,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給有關部門。聞訊趕來的專家很快證實了他的猜測:這叫索氏桃花水母,是一種罕見的珍稀水生生物。
  • 珍稀鳥類黑冠鳽首次做客福鼎
    其中一名攝影師告訴記者,這緊張的氛圍已經持續十天左右了,就為一睹黑冠鳽的風採。 據我市綠眼睛環保志願者協會負責人朱昌藏介紹,初次發現黑冠鳽的當天,我市一位攝影愛好者將所拍攝的照片發布於論壇上,希望有網友能幫助確認該鳥所屬的品種。很快,網絡上的鳥友們紛紛尋找資料,多番討論之後,確定其為黑冠鳽,很快也得到了鳥類專家的認可。
  • 三峽植物園推進植物野外回歸 助珍稀物種擺脫滅絕危機
    三峽植物園對秤錘樹實施「野外回歸」(資料圖)三峽植物園 供圖中新網宜昌11月23日電 (董曉斌 李薇)記者23日從三峽植物園獲悉,隨著科技人員將精心培育的1000株巴東木蓮進行野外回歸栽植,三峽植物園巴東木蓮野外回歸數量已突破2000株,這將對該物種擺脫滅絕危機起到促進作用
  • 黑冠鳽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黑冠鳽
    黑冠鳽,拉丁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黑冠麻鷺、黑冠虎斑鳽科,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鸛形目、鷺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Malaysian Night-heron,命名人為Raffles,命名時間在1822年。
  • 珍稀黑冠鳽來做客·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 (莊嚴 張海洲 蔡雪玲 文/圖)4月28日下午,福鼎市雙桂公園一隅,10多名來自省內外的攝影師齊聚此地,將碩大的微焦鏡頭定格在一處草叢上,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只為了一睹黑冠鳽(如下圖)的風採。    黑冠鳽,也叫黑冠麻鷺,俗稱暗光鳥,在中國分布較少,屬於珍稀品種,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慄頭鳽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慄頭鳽,拉丁名為是Gorsachius goisagi,慄頭夜鳽、慄頭虎斑鳽、麻鷺科,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鸛形目、鷺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Japanese Night-heron,命名人為Temminck,命名時間在1835年。
  • 珍稀物種紅尾大蠶蛾現身浙江麗水
    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之一、珍稀物種紅尾大蠶蛾日前現身浙江麗水住龍鎮。這是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調查團隊在住龍鎮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時發現的。凌晨的潘床生態溝,調查隊和住龍鎮委書記李宣以及鎮政府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夜間野外調研。
  • 盤點我省珍稀動物
    那麼,我省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具體有哪些?你都認識麼?1、朱䴉:東方寶石世界性瀕危珍稀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鳽是世界30種最為瀕危的鳥類之一。《浙江動物志•鳥類》對海南鳽在浙江的分布僅註明其在杭州、臨安曾有記錄。淳安千島湖自2004年發現有海南鳽繁殖以來,直至2015年均有繁殖記錄。2014年,在千島湖發現了海南鳽繁殖巢6巢,鳥類數量35隻。9、安吉小鯢中國特有珍稀物種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廣西海南特有的物種——蕉木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廣西海南特有的物種——蕉木 文:花木君 比如番荔枝科有120餘屬2100餘種,其中我國就分布有24屬100餘種,其中有一種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那就是——蕉木。
  • 我國海南紅樹林特有的珍稀物種——蝴蝶樹
    國家Ⅱ級瀕危植物|我國海南特有的珍稀樹種——蝴蝶樹文:花木君現代植物學的命名方法,都是以瑞典生物學家卡爾馮林奈(Carl von Linné,)1753發明的「二名法」為基礎,每種植物都有自己專有的拉丁文,不會發生混淆,從而使得植物界分類井然有序。
  • 大麻鳽,猴面鷹……崇明又有兩隻珍稀野生鳥類被救助
    近日,崇明市民和民警又相繼救助了兩隻珍稀野生鳥類。7月8日上午,橫沙派出所民警龔佳瑜在橫沙島灘涂區巡邏時,發現一隻奇怪的大鳥。這隻大鳥翅膀有血跡,在路邊無助地發出「會兒,會兒」的叫聲,民警將其帶回派出所,並與林業站取得聯繫。經林業部門專業人士辨認,這是一隻大麻鳽(jiān)幼鳥,極有可能是受到暴雨大風天氣影響,從鳥巢裡被吹落出來後受的傷。
  • 我國的珍稀鳥類動物圖譜
    將我國特有的部分珍稀鳥類專門搜集編製圖譜,與大家共同認識一下。有好多看著好美麗哦。【保護級別】II12斑尾榛雞【學名】Terastes sewerzowi【別名】花尾飛龍,羊角雞,飛龍 【保護級別】I13海南虎斑鳽【學名】 Gorsachius magnificus【保護等級】 II
  • 野生動植物保護|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發現19個新物種
    鸚哥嶺腹地的一片溼地裡,幾隻海南疣螈上演「求偶大戰」;尖峰嶺雨林的落葉枯枝間,一隻黑黃相間的圓鼻巨蜥突然抬起頭吐出了長長的信子……不論是到訪或「定居」,在面積廣袤的海南熱帶雨林,每一種珍稀野生物種都在行使自己「用腳投票」的權利。
  • 三峽珍稀植物「保護神」黃桂雲——峭壁邊扎帳篷觀察植物習性
    20多年來,她堅守三峽瀕危珍稀植物搶救保護一線,遷地保護了三峽瀕危珍稀特有資源性保護植物千餘種2.4萬餘株, 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庫區生物的多樣性,促進了長江生態環境修復,被譽為三峽珍稀植物的「保護神」。近日,她獲評2月至10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在三峽大壩壩頂,有一個神秘的「植物王國」。這裡,一株株珍稀植物生長繁茂,生機盎然,猶如壩頂上的一顆「綠色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