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鳽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黑冠鳽

2021-01-20 百聞動物

黑冠鳽,拉丁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黑冠麻鷺、黑冠虎斑鳽科,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鸛形目、鷺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Malaysian Night-heron,命名人為Raffles,命名時間在1822年。

它前額、頭頂、枕以及長的冠羽黑色,冠羽長達100毫米左右。頭的兩側、後頸、頸側,背、肩和翅覆羽慄紅色。頦和喉白色沾黃,前頸和胸赤褐色,喉部有一條黑色中央線一直到上胸。其餘下體棕黃白色而雜有黑色斑點。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灰色;綴有褐色或棕褐色。翅覆羽和內側飛羽具細的,不甚明顯的黑色蟲蠹狀斑。大翅覆羽淡慄色,外側尖端白色;飛羽黑色,尖端慄色,初級飛羽尖端白色,尾黑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具黑白相間橫斑。虹膜金黃色,嘴角褐色,下嘴底緣黃色,眼先和頰部裸露皮膚藍綠色。跗蹠和趾暗綠色。幼鳥頭頂和羽冠黑色,具白色橫斑,上體黑褐色,肩背綴有白色,翅覆羽和內側飛羽具皮黃色蟲卷狀斑。喉白色,中央具黑色中線,前頸和胸具黑色和白色斑點和橫斑,其餘下體白色,具黑色條紋,翅下覆羽和腋羽似成鳥。

黑冠鳽生活於亞洲南部和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棲息環境和活動習性基本上與海南鳽相似。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多單個活動於稻田或池塘旁,以魚、蝦及水生昆蟲為食。多活動於山區林間的河川、溪澗水庫邊及竹林等處。在臺灣地區喜好在密林的山泉溪澗中及竹林地上活動。曾在1800米的溪流中發現。

該物種常在清晨、黃昏和晚上活動,白天多隱匿在濃密的樹叢、竹林和蘆葦叢中。性羞怯而膽小,行動極為謹慎,通常孤獨的單獨活動。遇驚擾時常佇立不動,羽冠豎起,警惕的凝望四周。飛翔時兩翅煽動較快,並發出聲響。晚上活動時常發出高聲鳴叫。主要食物是魚、蝦及蛙類,育雛前期食量較少,食物種類為魚、蝦,育雛中、後期食物種類除魚、蝦之外,還有較多的蛙、蝌蚪、泥鰍及其他水生昆蟲。黑冠鳽的叫聲是一連串深沉的oo聲,約每1.5秒間隔發出一聲,通常於晨昏在林上層作叫;也作粗啞的呱呱聲及喘息聲arh, arh, arh。

該物種分布於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寮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菲律賓、新加坡、斯裡蘭卡、泰國、越南。旅鳥:聖誕島、帛琉。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海南島、臺灣、雲南西雙版納和廣西瑤山等地。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黑冠鳽在中國數量極為稀少,棲息地破壞及水域汙染是導致黑冠鳽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黑冠鳽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列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鳥類中被列為稀有種。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珍稀鳥類黑冠鳽首次做客福鼎
    其中一名攝影師告訴記者,這緊張的氛圍已經持續十天左右了,就為一睹黑冠鳽的風採。 據我市綠眼睛環保志願者協會負責人朱昌藏介紹,初次發現黑冠鳽的當天,我市一位攝影愛好者將所拍攝的照片發布於論壇上,希望有網友能幫助確認該鳥所屬的品種。很快,網絡上的鳥友們紛紛尋找資料,多番討論之後,確定其為黑冠鳽,很快也得到了鳥類專家的認可。
  • 珍稀黑冠鳽來做客·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 (莊嚴 張海洲 蔡雪玲 文/圖)4月28日下午,福鼎市雙桂公園一隅,10多名來自省內外的攝影師齊聚此地,將碩大的微焦鏡頭定格在一處草叢上,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只為了一睹黑冠鳽(如下圖)的風採。    黑冠鳽,也叫黑冠麻鷺,俗稱暗光鳥,在中國分布較少,屬於珍稀品種,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慄頭鳽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慄頭鳽,拉丁名為是Gorsachius goisagi,慄頭夜鳽、慄頭虎斑鳽、麻鷺科,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鸛形目、鷺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Japanese Night-heron,命名人為Temminck,命名時間在1835年。
  • 珍稀物種海南虎斑鳽現身三峽庫壩區
    珍稀物種海南虎斑鳽現身三峽庫壩區發布時間:2020年07月22日 08: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宜昌7月21日電 (舒仁慶)湖北省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21日發布消息,一隻海南虎斑鳽近日在三峽工程垂直升船機航道內被發現並獲救。
  • 秘境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柔術大師——慄葦鳽
    慄葦鳽(Ixobrychus cinnamomeus)鵜行目鷺科,又名紅秧雞,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體型略小(40釐米),雌雄異色,成年雄鳥:上體、背及翼羽為慄紅色,喉及下體慄褐色,從喉和前頸中央有一條黃黑相雜的縱紋。雌鳥:色暗,褐色較濃。亞成鳥:下體具縱紋及橫斑,上體具點斑[1]。
  • 彩鉛畫,神奇動物在這裡,小葦鳽,一動不動像根蘆葦草
    彩鉛畫,神奇動物在這裡,小葦鳽,一動不動像根蘆葦草 > 每天用2分鐘陪您和孩子一起畫 小葦鳽 自然界的偽裝高手 一動不動時像根蘆葦草 突然飛起來會嚇你一跳
  • 鵂鶹、白鶺鴒、黃葦鳽 這些鳥的名字你能讀對幾個?
    鵂鶹、白鶺鴒、黃葦鳽 這些鳥的名字你能讀對幾個?  楊女士把四隻小鳥的名字發來,讓記者嘗試讀一下,「 鵂鶹、白鶺鴒、黃葦鳽」一共10個字,記者周圍幾位號稱飽讀詩書的同事,竟然沒有一個全部答對。  「這只是最簡單的初級考題。」楊女士笑著開起了玩笑。  考智商、耐心和眼力  「全對了?那必須要鼓掌啊!」「對了6至9個?不錯不錯!
  • 大麻鳽,猴面鷹……崇明又有兩隻珍稀野生鳥類被救助
    經林業部門專業人士辨認,這是一隻大麻鳽(jiān)幼鳥,極有可能是受到暴雨大風天氣影響,從鳥巢裡被吹落出來後受的傷。圖說:橫沙派出所民警救助的一隻大麻鳱 來源/崇明警方供圖(下同)據林業部門介紹,大麻鳽在上海地區屬於旅鳥或冬候鳥,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該鳥現已被林業部門收養。
  • 金庸《天龍八部》原型無量山,黑冠長臂猿之鄉,景色不輸九寨溝!
    其實看天龍八部的書,你會發現小說裡很多地方都是以雲南的景點為背景的,其中無量山就是一處,無量山位於雲南普洱市,山峰風景秀麗,而且還有非常多的神秘色彩,這座山的雄偉、峻險、秀麗,是一處非常美的山景,而且這裡被譽為普洱九寨溝,這裡的山峰、瀑布、都不輸九寨溝,而且這裡充滿了神秘感。
  • 千島湖發現神秘小鳥 它的名字你可能都念不準
    千島湖發現神秘小鳥 它的名字你可能都念不準 原標題:   先來看看這個字,鳽(音同間jiān)。你見過嗎?會讀嗎?  不錯,它就是海南鳽——世界上最神秘的鳥類,世界30種最瀕危的鳥類之一,也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類!截至目前,在全世界被發現並報導過的不超過200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是一隻出現在科普畫冊中的鳥。說不定很多人連它的名字都念不準。除了稀有,它還很萌,萌翻各路專家和林業警察。
  • 一本頗具經典的知識類圖畫書 --《我看見一隻鳥》導讀
    二、繪本信息書名:我看見一隻鳥文圖:(臺)劉伯樂出版社:明天出版社適讀年齡:3-8歲本書特色:一本幫助孩子認識各種美麗鳥類,一本讓孩子回歸自然、愛上自然的科普圖畫書。顯然這位母親對鳥類是有所認知的,但即使在事實面前還是堅持自己的刻板印象,不可能有此類鳥,你一定是看錯了!灰樹鵲中型鳥類,體長多為31~39釐米。頭頂至後枕灰色,其餘頭部以及頦與喉黑色。背、肩棕褐或灰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灰白色或白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尾黑色,中央尾羽灰色。胸、腹灰色,尾下覆羽慄色。野外特徵明顯,容易識別。中國還未見有與之相似的種類。
  • 數量比野生大熊貓還稀少,雲南啟動西黑冠長臂猿種群數量調查
    (圖片來源:雲南發布)雲南無量山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管護局副局長謝有能介紹,近年來,景東縣通過聘請當地村民作為巡護員、加大宣傳及執法力度等方式,不斷加大對西黑冠長臂猿的保護力度,西黑冠長臂猿數量不斷增長。「通過這一次調查,我們最終要得出一個調查報告,科學評估這麼多年來的保護成效,為我們下一步有效保護提供最基本的依據。」
  • 杭州驚現世界最神秘鳥 名字你可能都不會念
    「這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鳥——鳽(音同間jiān),瀕危程度很高,一定要好好看管。」民警到達後發現魚線已經被解,魚鉤也已經被胡先生除去,海南鳽幸運的只是皮外傷,並沒有傷及到筋骨,符合放生條件——當天夜間,這隻鳥在解救處附近的山上放生。據了解,海南鳽是世界30種最瀕危的鳥類之一,也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