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比野生大熊貓還稀少,雲南啟動西黑冠長臂猿種群數量調查

2021-01-20 瀟湘晨報

據云南無量山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管護局消息,日前,來自國內相關院校的專家及當地相關工作人員一起,在雲南省景東縣啟動了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西黑冠長臂猿的種群數量調查。

據了解,西黑冠長臂猿數量比野生大熊貓還稀少,絕大部分分布在雲南省無量山、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西黑冠長臂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瀕危物種。

(圖片來源:雲南發布)

11月12日一大早,天還沒亮,調查組工作人員就打著手電筒,來到位於景東縣錦屏鎮溫卜村的後山,這裡是西黑冠長臂猿經常活動的區域。選定位置後,大家開始等待,7點10分左右,遠處開始傳來一陣陣長臂猿的鳴叫聲。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範鵬飛介紹,西黑冠長臂猿以家庭為單位生活,每個家庭有一隻成年雄性,一到兩隻不等的成年雌性,每天早上起來後都有鳴叫的生活習性,而每個家庭的鳴叫聲各有差異。因此,選擇適當位置監聽長臂猿鳴叫聲,對種群數量調查十分重要。

「如果我們能把它的聲音記錄下來,就可以判斷出這個區域到底有多少群西黑冠長臂猿,一個群裡面有幾隻成年雄性,有幾隻成年雌性,有沒有攜帶幼崽。」範鵬飛說,這些信息,都可以從它的叫聲裡面判斷出來。

(圖片來源:雲南發布)

雲南無量山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管護局副局長謝有能介紹,近年來,景東縣通過聘請當地村民作為巡護員、加大宣傳及執法力度等方式,不斷加大對西黑冠長臂猿的保護力度,西黑冠長臂猿數量不斷增長。

「通過這一次調查,我們最終要得出一個調查報告,科學評估這麼多年來的保護成效,為我們下一步有效保護提供最基本的依據。」謝有能說,此次調查預計將持續幾個月,在進行野外調查的同時,還將對周邊社區的群眾進行調查,以便獲得更充分的數據。

新聞多一點

西黑冠長臂猿,這個物種似乎對於遠離自然界的人類十分陌生,國內外的資料也記載甚少,可它卻在悄無聲息中被列入了《IUCN紅色名錄》極危物種(CR),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它吧!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雲南發布、百度百科

【來源:無線昆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雲南野生大熊貓遭獵殺 專家:或將影響到整個種群
    「這隻大熊貓很可能是渡江來此地繁衍的,卻被獵殺,這將影響到整個種群。」大熊貓是中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但獵殺野生大熊貓的行為卻屢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和2007年,四川曾偵破三起獵殺、販賣野生大熊貓案件。  大熊貓渡長江而來?  大熊貓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稱「國寶」。
  • 洞悉長臂猿的「食譜」2019年07月11日 星期四04 要聞雲南_ 雲南...
    目前,雲南無量山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管護局已初步掌握長臂猿所食的100餘種食源植物,在此基礎上正在開展對大寨子地區的所有長臂猿食源植物的識別工作,查清其種類、分布、數量及生長變化情況,定期觀察其物候情況並進行照片資料的拍攝、收集,製作長臂猿食物標本,完善各個季節的長臂猿食源圖譜。
  • 雲南或存在野生大熊貓棲息地 四川派專家調查
    5月7日,來自四川省的1名大熊貓專家、10名具有豐富大熊貓調查經驗的隊員,與雲南方面的人員組成8個調查小組,共計40餘人全面啟動了針對綏江縣、水富縣、鹽津縣結合部4萬多公頃林區是否有野生大熊貓種群的調查。雲南境內可能存在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這個讓國寶大熊貓分布區域突破川陝甘三省的可能性,源於一個令人悲憤的案件:日前雲南省披露,境內發生獵殺、販賣大熊貓案件。
  • 珍稀灰葉猴現身雲南無量山中 種群數量呈上升趨勢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通過安放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灰葉猴家庭生活場景的珍貴畫面。在一個平緩的通道上,一隻灰葉猴一會在地上打滾,一會又與同伴嬉戲打鬧,旁邊隱約可以看到兩三隻灰葉猴活動,很快,這裡的灰葉猴越聚越多,數量達到了十幾隻。 據了解,此次拍攝到的是印支灰葉猴,主要分布於景東縣境內的無量山和哀牢山。
  • 四川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野生大熊貓1387隻 平武縣最多
    四川野生大熊貓分布圖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25日訊(記者 劉佩佩)今日下午,省林業廳召開「四川省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成果新聞通氣會」,現場對大家所關注的我省大熊貓現狀一一作出解答。據了解,四川省是大熊貓模式標本產地和現今分布中心。
  • "鳥類大熊貓"現寧夏 系當地監測種群數量最大
    12月1日,16隻被稱為「鳥類大熊貓」的黑鸛現身寧夏吳忠黃河國家溼地公園。作為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16隻黑鸛同時出現在吳忠黃河國家溼地公園,是近幾年當地監測到的種群數量最大的一次。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到吳忠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助理、林業工程師李學明。
  • 中國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
    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實施以來,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態好轉,種群數量逐漸恢復。  仁青巴毛說:「"小拉毛"是被它媽媽遺棄的。我把它抱回家,起初它非常怕人,我白天餵它酸奶,晚上抱著它睡覺。它現在離不開我了,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拉毛」在藏語裡意思是仙女。仁青巴毛說,等「小拉毛」長大了,要把它放回山林,放歸自然。  「這幾年,這邊的林子裡野生動物很多了。」
  • 雲南組成8個調查小組 將調查當地有無大熊貓(圖)
    昨日記者獲悉,經國家林業局研究同意和部署,來自四川省的1名大熊貓專家、10名具有豐富大熊貓調查經驗的隊員,與雲南方面的人員組成8個調查小組,共計40餘人,已全面啟動了針對綏江縣、水富縣、鹽津縣接合部4萬多公頃林區是否有野生大熊貓種群的調查。而據在雲南的大熊貓專家透露,調查隊要走100多個樣線,計劃在5月27日前後完成調查。屆時,雲南是否有大熊貓棲息地的謎底就將揭開。
  • 國家公園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恢復之路
    幫助海南長臂猿跨越深谷的繩索是生態廊道的一種,旨在連通雨林間的「孤島」,進一步擴大這群雨林精靈的活動覓食區域,而這只是人類為了恢復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所採取的保育措施之一。>長臂猿在樹上追逐打鬧 自2002年起,海南每年安排專項經費強化野外巡護監測,指導保護區與周邊社區籤訂社區共管協議書;2003年,《海南長臂猿保護狀況調查及保護行動計劃》編制出臺;2005年,海南長臂猿棲息地改造工程啟動;2014年,「海南長臂猿保護國際研討會」召開,探討保護新策略…… 從中央到地方,從各級政府到各類科研機構
  • 黑冠鳽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黑冠鳽
    黑冠鳽,拉丁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黑冠麻鷺、黑冠虎斑鳽科,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鸛形目、鷺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Malaysian Night-heron,命名人為Raffles,命名時間在1822年。
  • 雲南獵殺熊貓案續:四川調查團隊赴滇尋蹤大熊貓
    經國家林業局研究同意和部署,四川省派出專家及調查人員赴雲南。5月7日,來自四川的1名大熊貓專家、10名具有豐富大熊貓調查經驗的隊員,與雲南方面的人員組成8個調查小組,共計40餘人全面啟動了針對綏江縣、水富縣、鹽津縣結合部4萬多公頃林區是否有野生大熊貓種群的調查。  雲南境內可能存在野生大熊貓棲息地。
  • 「鳥中大熊貓」飛抵雲南香格裡拉 數量突破400隻 創下保護區紀錄
    近日,雲南香格裡拉納帕海自然保護區迎來候鳥遷徙高峰。隨著近年來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持續增長,目前,已監測記錄到鳥類179種,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種群數量達到416隻,創下保護區成立以來最高紀錄。
  • 雲南——正在消失的野生動物王國(二)
    本文的前一篇在《雲南——正在消失的野生動物王國(一)》在 《 雲南——正在消失的野生動物王國 》第一集,我們講述了雲南最近10多年野外可能已經滅絕的野生動物,包括印支虎、白掌長臂猿、白頰長臂猿、爪哇野牛、赤頸鶴、小齒靈貓、黿、斑嘴鵜鶘
  • 通訊:影像裡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
    新華社赫爾辛基9月24日電  通訊:影像裡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新華社記者李驥志 張璇「就在嚮導消失在密林中的那一刻,我聽到了長臂猿的叫聲。然後,我看到一隻長臂猿站在樹下。這是挪威攝影師羅伊·曼格斯內斯到中國雲南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拍攝長臂猿的一段經歷。曼格斯內斯的圖片在近日舉行的芬蘭庫薩莫野生動物攝影節上展示後備受關注與稱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普及處處長尹峰說,曼格斯內斯所拍攝到的長有白眉的長臂猿,是中國特有的瀕危野生動物,2017年被正式命名為「天行長臂猿」。
  • 雲南啟動哀牢山-無量山綜合科學考察
    新華社昆明10月13日電(記者 孫敏)記者從在雲南景東縣舉行的「申報建設哀牢山-無量山國家公園綜合科學考察啟動會」上獲悉,來自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50餘位專家學者將在未來兩年多時間,對哀牢山、無量山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展開綜合科學考察,為申報建設國家公園提供科技支撐。
  • 科研人員摸清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昆明12月2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調查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
  • 雲南1770個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機構退出
    12月16日上午,「保護野生動物·構建美麗雲南·助力COP15」暨2020年雲南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秋冬季候鳥護飛接力宣傳活動在昆明動物園啟動。雲南是候鳥南北遷飛重要通道此次活動由雲南省委宣傳部和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組織,為期半年,旨在大力宣傳紅嘴鷗、滇金絲猴、黑頸鶴、西黑冠長臂猿、雙角犀鳥和亞洲象等雲南旗艦物種保護成效。
  • 就在雲南各個角落裡!
    亞洲象是我國一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目前我國僅存250頭左右。  黑冠長臂猿  現身於:景東縣景東無量山黑冠長臂猿,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雲貓,20世紀70年代中期才在我國發現的一種中小型食肉類,數量非常稀少,在我國已屬漸危種甚至為瀕危種,而科學界至今未對其進行專門研究。
  • 中國第四次大熊貓普查:野生大熊貓1864隻,四川佔七成
    國家林業局2月28日召開發布會公布了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相隔10年一次的最新調查顯示,全國野生和圈養的大熊貓種群數量均有增長,其中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864隻,圈養的大熊貓375隻。不過,如何保護和恢復那些被高速公路、高壓輸電線等人為幹擾而割裂的棲息地,仍是保護大熊貓面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