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2020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首次在線上舉行。菜鳥不僅宣布將把菜鳥驛站升級為數字社區生活服務站,增加社區團購、洗衣、回收等服務,還推出兩款新產品,即菜鳥驛站互動派樣機和菜鳥裹裹自助寄件機。試圖走出「拿快遞」固有印象的菜鳥驛站,能成嗎?
工作人員正在引導消費者使用菜鳥裹裹自助寄件機 企業供圖
人手能否承受更多服務?
23日,菜鳥正式宣布菜鳥驛站升級為一站式的數字社區生活服務站,除了寄取快遞外,還將為消費者提供社區團購、洗衣、回收服務。
據其介紹,菜鳥在社區團購的合作夥伴來自大潤發、歐尚等全國連鎖超市,為消費者提供生鮮蔬果、日用百貨等品類,目前開通服務的城市包括上海、南京、蘇州、成都等,共2000多家驛站。而在履約方面,據悉,消費者在當日下單,成團後驛站能進行次日送達。
在業內部分人士看來,本身像大潤發等超市具有較強的供應鏈,且阿里生態中接入的資源中,既有淘鮮達連結的商超,還有天貓超市,因此在切入社區團購上,起步具有一定優勢。
事實上,在今年6月,阿里宣布淘寶在全國16座城市上線「小時達」業務。進入頻道後,消費者即可找到周邊能實現分鐘級配送的同款商品。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過30萬家商超、社區超市、鮮花店、水果店等1000萬款商品接入。這些商品以生鮮、日化等快消品為主。
不僅如此,菜鳥驛站還增加了像洗衣、生活舊物回收等高頻次消費,以此增強消費者與驛站互動的黏性。菜鳥介紹稱,洗衣業務也是與專業洗衣機構合作,為消費者提供上門取送、超時免單、無條件返洗等服務。而回收服務則是針對生活舊物和快遞包裝。
不過,記者了解到,並不是所有驛站均適合增設這些服務,這需要根據門店的面積、人手等條件進行適配。一位菜鳥驛站的員工向記者提及,由於每天的收件量較大,而店面只能放入四個貨架,部分當天送達的包裹還只能堆在店外擺攤,所以要想做洗衣、回收等業務,場地的大小很關鍵,而這又涉及到社區門店的租金,如果租金較高,新業務又較難增值的話,驛站很難將業務持續下去。「我們的人手已經很緊張了,即便簡單做回收的話,也騰不出員工去整理。」該員工說道。
增強利潤點
顯而易見的是,依託快遞點自帶客流的屬性,菜鳥驛站正在走出收發快遞的單一角色。菜鳥表示,驛站將面向社區商業、家庭消費等豐富場景,打造多樣化、可複製的生活服務,來拓展商業空間。公開數據顯示,在疫情期間,菜鳥驛站在全國開放3萬個站點後,已有超100萬人申請加入。
其實,從全國來看,部分有場地條件的快遞點已經在嘗試通過做水果、生活用品等零售增值服務。一位通達系快遞企業的網點老闆告訴記者,在疫情期間,他快速在部分小區周圍開了三個站點,不過,依靠收寄件帶來的收入只能與房租打平。因此,在門店前端,他設置了數個陳列架來售賣零食、生活用品來增加收入點。
「單一的快遞服務給商家帶來的商業價值是有限的。在以前,驛站只提供取件寄件的服務,用戶也將其看做一個拿取快遞的場所。因此如果能有更深的合作,比如進一些水果等貨物,提供更豐富的服務,將更多的商業融入菜鳥的體系裡,既能實現阿里大潤發等供應鏈體系的打通,還能為商業夥伴提供更多的商業價值。」電商分析師魯振旺說道。
覆蓋更多場景
從全國來看,數萬個生長在社區周圍的菜鳥驛站,將發揮阿里生態版圖中的協同效應。
此次峰會上,兩款新產品包括菜鳥驛站互動派樣機和菜鳥裹裹自助寄件機同時上線。菜鳥驛站中的互助派樣機能為消費者免費派送試用裝,提供的商品來自淘寶和天貓,主要以化妝品為主。從派樣機的概念圖中,記者發現,消費者在獲取商品小樣前,需要關注品牌在淘寶、天貓的店鋪。
而菜鳥裹裹自助寄件機和常規的智能櫃較為不同。僅從圖片來看,記者發現,寄件機與其他智能櫃相比體積明顯較小,意味著投放的區域將更加靈活。在寄件機的功能方面,包括稱重、實人認證攝像頭、交互屏、面單列印、語音提示、提供包材盒等,投用的場景涵蓋寫字樓、社區、商場等。
事實上,部分快遞櫃企業例如豐巢已經推出了寄件服務。消費者無需打包,僅將包裹投遞至櫃就行。在收購速遞易後,豐巢智能櫃的市場佔有率上升至65%,其覆蓋的場景和觸達的人群也進一步擴大。
能預見的是,由於自助寄件機佔地面積較小,其鋪設的成本和難度較之豐巢智能櫃能明顯下降。不過,有限的格口也將增加快遞員往返的頻次,並考驗平臺在取件效率上調配。
會上,菜鳥總裁萬霖表示,菜鳥裹裹的寄件用戶已經破2億,未來菜鳥將繼續拓展國際寄件、智能寄件等新場景,優化快遞員收入結構,讓快遞員和消費者更好連接。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