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們【作者:三農小評】民族的古老節日,也是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春節不同於其他的節日每年只有一天,春節至少6天,在我們東北的農村,民俗上每一天都有其特定的意義,也有不同的活動安排,其中一項是:燃放煙花爆竹。怎樣燃放?何時燃放?是有講究的。
響亮第一波:大年三十的早上,要突出一個:早。這一天家庭主婦早早起床,燉上大魚。男子不甘落後,起床也很早,他們有兩項工作:貼對子和放鞭炮。迎著絢爛的彩霞,滿懷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貼上表達心境的對子。然後就開始準備燃放爆竹的工作。盒裝的禮花擺好位置,「穿天猴」插在雪地裡,幾千響的「小鞭」掛在高處,三隻「高升炮二踢腳」要準備好,這是爆竹禮花中必備的,三支「高聲炮」燃放的要一個比一個高,一聲比一聲響。當主婦宣告:「吃飯啦!」,男子就開始點燃鞭炮,叮Duang兩聲開場白,然後踢了啪啦一陣清脆。大人聞聲歡笑,孩童張望雀躍,好一派農民鄉村人財兩旺的喜樂場面。春節7天樂拉開了序幕。
之後幾天裡,頑童隨時從家裡取來兒童專用的各種小禮炮、小鞭、火花,幾個小夥伴聚在一起,攀比著交換著,編織一段久久難忘的珍貴記憶。
夜晚10:00以後,進入鞭炮交響樂的重頭戲,開始陸陸續續有放鞭炮禮花的,像由遠及近的溪流,漸漸鳴響的聲音變多,如同溪流匯入大河。到了子夜時分,聲音轟鳴,響天動地,無數的禮花衝向高空,宛若白晝,一時間變成發光的瀑布,興奮、暢快、歡樂達到極點,情景交匯,酣暢淋漓。子夜的鞭炮聲要持續兩小時,聲音由密集漸漸稀疏,由強勁變清晰,由近及遠。當深夜恢復寧靜,倦意襲來,人們囫圇睡下,夢想著財神光臨,期待新一年的黎明。
初一早上天剛蒙蒙亮,就有勤勞的人家開始燃放鞭炮,宣布他家開始吃餃子啦!村莊裡鞭炮聲陸陸續續連續不斷此起彼伏,早者四五點,晚的八九點,每戶人家吃餃子之前都要放上一些鞭炮,用鞭炮聲音獲得矚目。
初二放鞭炮隨意,沒有約定俗成的規定,和包餃子一樣。
初三一大早照例要燃放鞭炮,吃餃子。晚上是歡送財神回歸天庭的禮節,要房門洞開,熱熱鬧鬧,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初四和初二一樣,進入張弛有度的平靜時光。
初五是春節重彩戲的壓軸,同樣要粉墨登場,道具仍然是鞭炮和餃子。天剛蒙蒙亮,又傳來熱鬧喜氣的鞭炮聲,用祥和與威嚴震懾小人,用嚴謹和耐心拒絕小人。
初六以後,各種情緒已經得到充分宣洩,漸入平靜,恢復尋常,也習慣忙碌。
此後人們對今後的生活做各種打算與準備。歷經春播、夏種、秋收、冬藏,周而復始。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也為我們的社會進步添磚加瓦,懷揣美好的夢想,期待一年更比一年強。
作者:三農小評/原創首發,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碼字很辛苦,抄襲請遠離!那些每次都嗷嗷跑來收藏轉發的,為啥從來不關注、不評論、不點讚呢?我不喜歡你們。
作者提醒:煙花爆竹屬於易燃易爆物品,請按國家規定謹慎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