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
打開世界地圖,阿拉斯加的位置非常顯眼,美國面積937萬平方公裡,阿拉斯加這一大塊飛地就佔了170多萬。同時,作為北冰洋與太平洋的連接點、美國最靠近歐亞大陸的前哨陣地,這裡對於美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美國是如何得到這塊遙遠「不毛之地」的呢?
氣候寒冷、交通不便的阿拉斯加,歷史上與外界幾乎沒有什麼聯繫,直到1741年6月,才被丹麥探險家維塔斯·白令帶領著一批俄國水手發現,阿拉斯加也是人類除了南極外發現的最後一塊土地。為了紀念白令,這片海域也被命名為「白令海」。
隨後俄國、英國、西班牙等國的探險家紛至沓來,不過阿拉斯加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冷了,除了天生的寒帶民族俄羅斯人外,其他國家的殖民者往往都水土不服,最後阿拉斯加基本就成了俄國人的地盤。
1784年,俄國人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個永久定居點。1799年,俄國成立美洲公司,對阿拉斯加實行殖民統治,這也就意味著俄國成為了一個橫跨歐亞美三大洲的龐大帝國。
不過當時的阿拉斯加除了毛皮貿易和捕鯨外,天寒地凍的,也沒有什麼產業。而且19世紀20年代以來,歐洲戰事頻繁,俄國人在阿拉斯加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
1854年,克裡米亞戰爭爆發,沙俄軍隊和英法聯軍打得不可開交,損失慘重。阿拉斯加又緊挨著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新登基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一想,萬一英國人衝進阿拉斯加,再從阿拉斯加進攻西伯利亞,那後果可是不堪設想啊。英國人估計也納悶,這大冷天的,我去阿拉斯加幹嘛。
想來想去,沙皇決定,與其每天提心弔膽,不如把那地方賣了,換倆錢花花不說,還可以借別人之手擋住英國,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這地方一大片凍土,要啥沒啥的,各國都不太感興趣,賣給誰呢?俄國這正打盹呢,美國人送枕頭來了。1861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歐洲列強基本都支持南方從而削弱美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林肯總統立刻向列強的敵人——俄國求救。
俄國當時挺困難的,但還是派了一支艦隊開到了紐約,雖然未發一槍一炮,不過光是興師動眾遠道而來為聯邦政府撐腰,就讓美國十分感激了。接盤阿拉斯加的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
新生的美國不僅接盤了,還開出了豐厚的條件,時任美國國務卿西華德代表聯邦政府和俄國籤署了以720萬美元購買阿拉斯加的協議,折合今天的購買力約合4.6億美元。1867年10月18日,星條旗第一次在阿拉斯加升起,這一天也被定為「阿拉斯加紀念日」。
為美國買回阿拉斯加的西華德一回國,立刻被罵得狗血淋頭,美國人覺得花大價錢買了塊不毛之地,簡直是腦子被驢踢了。阿拉斯加當時也被嘲諷為「西華德的蠢事」、「西華德的冰箱」、「詹森總統的北極熊花園」等等。
面對質疑,西華德發表聲明:「我把它買下來,現在可能沒什麼用,但若干年以後,我們的子孫會在這塊土地得到好處。」
西華德沒有說錯,很快美國人就發現了這裡的漁業資源並成為阿拉斯加地區的支柱產業。後來人們又逐漸在這裡發現了黃金、石油以及阿拉斯加雪橇犬等資源,昔日人人都瞧不上的土地成了一座金山,俄國人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如今的阿拉斯加州是美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州,首府朱諾市,人口約75萬人,漁業、礦業、林業和旅行業都發展迅速,每年為美國貢獻456億美元GDP,對比下來,當初買地的錢,簡直便宜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