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德概況
常德,古稱武陵、朗州,湖南地級市,位於湖南北部、洞庭湖西側,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是長江經濟帶、環洞庭湖重要城市。常德綜合實力穩居湖南省前列,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24.2億元,比上年增長7.9%。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一、常德歷史
澧縣城頭山遺址的的發掘證明常德是湖南文化起源,距今7000-9000年前常德地區的原始人已掌握石器磨製和陶器製作技術,已開始種植水稻,已開始修築城池,這每一件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劃時代意義的創造,同時嶽陽和長沙可能還在雲夢澤底。
春秋戰國時期,常德屬楚國管轄,公元前277年白起攻佔郢後,蜀守張若從四川出發「伐取巫郡及江南」,設黔中郡(郡治今武陵區),迄今2200多年歷史。秦代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屬荊州管轄。東漢光武帝時郡治從義陵(今漵浦縣)又遷往臨沅縣。
東漢末赤壁戰後,常德初屬劉備,後歸東吳管轄,仍名武陵郡。西晉時常德分屬武陵郡、天門郡、南平郡三郡。
公元596年隋文帝時改稱嵩州,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大業初復為武陵郡。621年唐平蕭銑,置隋武陵郡為朗州。公元742年改為武陵郡,758年復為朗州。故唐代習慣稱為 「朗州武陵郡」,或「朗州」,隸屬江南西道。
宋初年,常德仍沿隋唐之舊稱「朗州」,公元1012年改朗州為鼎州,改澧州為澧陽軍州,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1117年鼎州置常德軍節度,為常德之名的由來;1165年南宋乾道年間鼎州升為常德府,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南宋初年洞庭湖漁民鐘相、楊麼發動起義,聲勢浩大,後為嶽飛鎮壓。元代常德府、澧陽軍州分別改為常德路、澧陽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北道。
明初恢復常德府,澧陽路改為澧陽府,皆隸屬湖廣布政司分守上荊南道,公元1376年將澧陽府降為澧州。公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至清末常德府轄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直隸澧州轄石門、慈利、安鄉、安福(現臨澧縣)、永定五縣。
1914年湖南省政府廢除府、廳、州,保留「道」,嶽常澧道改為武陵,原常德府、直隸澧州各縣由武陵道直轄,道治常德。1922年湖南省撤銷「道」制,常德各縣直屬省管轄。1937年湖南省設立行政督察區,第二區轄常德、華容、南縣等11個縣,專員公署治所為常德。1943年日軍糾集7個師團約10萬人進攻常德,常德會戰爆發,王耀武率七十四軍參加會戰,常德被日軍陸、空軍及坦克優勢火力猛攻,全城夷為平地,七十四軍五十七師固守常德18天,全師僅餘數百人,其後反擊獲勝,取得會戰勝利。
1949年常德解放,建立常德市、津市市。1955年常德區專員公署改為湖南省常德專員公署。1962年恢復益陽專區,益陽市及益陽、桃江等六縣劃歸益陽專署管轄。1979年撤銷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常德地區行政公署成立。1988年建立省轄常德市,撤銷常德地區和常德縣,原常德市改為武陵區,原常德縣改為鼎城區。
三.常德經濟
常德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城市,城市建設在湖南無出其右,可以甩開同級別的嶽陽幾條街,是湖南唯一入選「美麗山水城市」榜的城市。同時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中國最佳人居環境城市、十大最佳休閒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際溼地城市等,這一堆的稱號表名常德的美麗是公認的。
說起常德產業,大家能想像到的都是芙蓉王,一隻煙、半座城。「芙蓉王」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最具價值品牌」,單品牌銷售收入連續多年保持全國一類煙產銷量第一。「芙蓉王」鑽石系列、硬藍軟藍系列、黃蓋系列,年產量160萬大箱以上,年產值600億元。
香菸讓常德擺脫了貧龍過上了小農生活,但要過上富農甚至是地主生活,光依靠香菸還是不行的,還要找其它路子,於是將眼睛描上裝備製造。
四.常德的經濟政策建議
根據常德的經濟現狀和特點,我們強烈建議除了捲菸產業以外,常德應將裝備業列為第一支柱產業,拓寬裝備業的範圍,除了工程機械,還要發展船舶裝備、軌道裝備、農用裝備等,聯手長沙、株州和益陽打造中國最大裝備產業帶。
2019年常德市共有295家規模以上裝備製造產業企業,主要分布在常德經開區、常德高新區、漢壽縣、桃源縣、臨澧縣、津市市,常德高新區為國家現代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裝備製造與軍民融合產業成為首個千億產業集群(2019年產值1012億)。
其實中國第一臺自主研發的大噸位汽車起重機誕生就誕生在常德。1968年大三線建設正當時,浦沅工程機械廠從上海線內遷湖南常德,一群上海的熱血青年,帶著建設祖國的夢想,來到常德灌溪,建立浦沅工程機械廠,常德裝備製造產業自此起步。2003 年中聯重科、浦沅集團重組,當年的浦沅工程機械廠生產基地已蛻變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塔機生產基地——中聯重科建築起重機械公司。以中聯建起等龍頭企業為引領,常德裝備製造產業從傳統發力高端、從各自為戰到集聚發展,從傳統製造邁向高端「智造」,成為常德產業發展重要接力棒。
全市裝備製造產業已形成了以中聯重科建起、中聯混凝土、響箭重工、武陵機械、三一機械等為代表的工程機械製造子產業;以中車新能源汽車、昊天汽車、文輝汽車、中聯車橋等為代表的汽車製造子產業以及以達門船舶、湘航船舶、龍宏船舶、海鷹船舶為代表的船舶子產業。同時電工電氣裝備、新能源裝備、環衛機械裝備、農業機械等子產業也得到充足發展,國力變壓、天馬電器、飛沃新能源等一批高新技術代表性企業脫穎而出。
常德裝備製造產業必須緊盯前沿科技,加快實施轉型升級。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常德的裝備製造業比較,產值剛過1000億,只有大型裝備企業一家企業的營收,還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1. 制定產業政策,支持企業培育;
常德利用在捲菸方面的稅收優勢(換句話說,因為菸草,常德的稅收比除長沙外的其它市都要高,政府有錢),收縮在食品、在紡織等方面的投資,加大裝備製造業的支持和獎勵力度,進行稅收減免等,加速企業培育,形成和上海臨港、瀋陽鐵西、遼寧大連灣、四川德陽、徐州、長沙、柳州、臨沂等裝備製造強區相比美的地區。
2.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針對裝備製造產業鏈,從上亦的材料、模具,到零配件,到子系統(組立件),到整機,再到軟體、維修、包裝、運輸、貯儲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全產業鏈能力。
3. 設立產業基金;
針對裝備製造業建立產業基金,扶持和幫助常德裝備製造業擴大規模、技術改進、產品升級、市場推廣等,加速品牌建立。
4. 組織行業活動,擴大影響力;
為擴大常德裝備製造的整體知名度和美譽度,常德政府可以組織裝備製造企業(或通過行業協會)制定常德裝備的品牌計劃、市場運營,參加展會,組織活動等,拉高「常德裝備」的招牌;
5. 舉辦裝備教育和培訓,積累人才;
組建職業技術學院,引進裝備或機械等相關專業院校,引進裝備業相關的高層次技術和管理人才,組織企業技術或管理培訓,提升企業技術力和管理力。
常德只要能建設和發展好裝備製造,常德的經濟規模可以翻幾翻。
祝常德經濟更繁榮更富強更發達,祝常德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滿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