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出新規,關於老師懲戒學生,教師該如何「處罰」學生?

2021-01-09 虎媽聊教育

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幾乎每個家長見到老師都會說:「我家娃要是不聽話,老師你就打他!」學校裡老師打學生似乎是家常便飯。

像我以前最怕上生物課,因為生物老師是出了名的會打學生,他的「武器」是桌球拍,打起學生來,光是那響亮的聲音就知道威力有多大。還有老師會準備個有洞的戒尺,這樣打起手心來比普通戒尺打下去更疼。

前幾年還有個新聞,一個女老師被學生頂撞打了學生一巴掌,那個男生立馬一巴掌扇回去了。還有河南的一個學生,上學期間被老師打了,20年後遇到老師實在憋不住內心的委屈,狠狠地打了老師,結果自己被判一年多。

類似的新聞比比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師打學生成了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每年都會有老師打學生或者學生打老師的新聞出現,一般這種情況出現了,網上都是討伐聲一片,搞得老師們現在也都不知道怎麼管學生,甚至很多老師因為不敢管學生,直接選擇不去管學生。

仔細看網友們的反饋,你就能發現,其實大家反對的不是老師管學生,而是在反對老師用粗魯的方式去管學生,反對的是「打學生」這種方式。

老師到底該不該用這種方式去管學生?

首先,教師是依法享有懲戒權的,是國家有關部門在法律層面上給予教師的權利,懲戒不等同於懲罰,希望教師不要模糊定義。

全世界每個國家的老師都享有一定程度的懲戒權,比如罰寫作業,罰做社區服務,開除學籍等措施,這些都是對學生的一種懲戒。一般這種不對學生身體心理上造成傷害的,家長和孩子可以接受。教師可以用這樣的懲戒方式來對待「不聽話」的學生。

從古代教育可以看出懲戒教育在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教不嚴,師之惰」,「嚴師出高徒」,「無規矩不成方圓」,等等。

古代教育更注重教師的地位,認為學生冒犯老師是大不敬,更是一種沒有品質的表現,同時,古代社會整體上就是一個階級等級森嚴的社會,不會過多強調人權。

加上尊師重教的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教師的莊嚴性不可撼動,老師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性,必須要使用懲罰的方式去管理學生管理課堂。

現在社會更強調人權,強調對學生人格和尊嚴的保護,加上各種法律法規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教師們開始畏首畏尾,不敢隨意使用懲戒權。

說到底,懲戒是一種教學管理方式,任何合理合法的方式方法只要教師使用恰當,都可以用在管理學生上。

這樣的教學管理可以解決問題嗎?

適當的懲戒方式可以給學生帶來積極影響

懲戒也是能解決一些問題的,比如學生在課堂上吃零食,老師發現了,給予懲戒,沒收零食寫檢討。更人性化一點的老師,會把沒收上來的零食再通過獎勵的方式發給學生,這樣不僅懲戒了破壞規則的同學,又能給表現好的同學帶來鼓勵,兩全其美。

不恰當的懲戒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學生憎惡老師

不恰當的懲戒起不到好的作用,反倒會帶來更壞的結果。比如還是有學生在課堂上吃零食被老師發現了,老師大張旗鼓地呵斥孩子,雖然沒有打孩子,卻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學生對老師的敬畏變成了仇恨,可能這次學生不吃了,老師似乎也起到了警惕的效果,難不保他下次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學生會因為害怕受懲罰會做出一副「唯命是從」的樣子,但是教師應該要看到問題的本質,從本質上解決學生的問題。

老師到底該怎麼做?

再次強調,懲戒不等同於懲罰,懲戒不是打罵也不是差別對待和無視。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規則中明確提出懲戒有三類:一般教育懲戒、較重教育懲戒、嚴重教育懲戒,另外還提出了七類不當懲戒方式。

總體看下來,教育部是繼續支持教師擁有懲戒權的,同時也明確詳細規定了哪些教育行為是教師不能做的。

教師應適度幹預,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

學生出問題了老師真正要做的是什麼?是漠然無視還是大張旗鼓?顯然都是不可取的,教師應該去適度幹預,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學生出了問題也不要怕事。

教師要擺好自己的心態,學生出現問題是常態,誰的班級沒有幾個管不住的學生?誰教學期間沒有幾個不聽話的學生?

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

學校還應該多對教師進行職業道德素質方面的培訓,老師心理素質提高了,才會有更多的能量去解決問題。

希望老師在遇到學生出現問題時,可以多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想想自己學生時期的心情,沒有一個孩子是希望老師來懲罰自己的,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老師應該多點耐心,多開導孩子,少責罰孩子。

總之: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老師如果對學生沒有愛心,其教育是灰色的蒼白的,終究會失敗。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愛自己的學生應該是一種天職。國家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是對老師的一種信任,老師也應該對得起國家的信任,合理使用懲戒權,把握好分寸,明確知道自己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真正有威嚴感的教師絕不是一味懲罰學生的教師,學生也不會因為教師的高壓迫而敬畏老師。家長也應該在孩子教育中起到作用,不能把孩子交給老師就不管不問了,很多學校裡的「熊孩子」都是父母慣出來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重要。

今日話題:老師在管理學生方面,怎樣做是高效有效的?#1月新年啟航計劃#

相關焦點

  • 好消息:教育部將嚴懲傷害老師行為,老師合理懲戒學生不用怕了
    昨天,教育部就「關於加強對教師人身安全保障的建議」作出3300多字的答覆,答覆從「嚴懲傷害教師行為問題」「賦予教師合理的懲戒權問題」「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社會聲望問題」「媒體加強正向報導問題」「加強對教師的職業培訓」五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可見教育部實施保護廣大教師的合法權益、提高教師地位和社會聲望
  • 學生睡著,老師跪著?教育部部長: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陳寶生還表示,要抓緊出臺教師實施教育懲戒的規則,編制教師實施教育懲戒的指導手冊,明確教師進行教育懲戒的權限、範圍、程序,解決教師對學生不敢管、不善管的問題。那麼,如何理解教育部部長說的「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籠統地說,就是為老師立尊嚴。這句話實際上包含物質和精神兩層意思。
  •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教育部門出手了,老師懲戒學生合法
    不是老師在懲戒學生而是規矩 最近也參與了很多關於老師懲戒學生的探討,關於這一方面,馬雲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有油門,有油門的東西就得有剎車
  • 教育部:學校、教師實施教育懲戒時 不能為了懲戒而懲戒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日前,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教育部政策法規司相關負責人回應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明確指出,教育懲戒是要使學生認識和改正錯誤,而不能為了懲戒而懲戒。
  • 學生被老師罰做200個深蹲致橫紋肌溶解 教育懲戒權邊界在哪
    這一事件引發網友對於教師懲戒權的熱議。涉事學校南豐一中的校長表示,該老師體罰學生肯定不對,但當時的出發點是抓學生單詞過關,有一種懲罰的意味,但該教師認為這並不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不少人可能與校長的想法類似,將該事件與近些年討論比較火熱的「賦予教師懲戒權」聯繫起來。
  • 教育部發布新通知,教師們迎來新的「春天」,網友:早該這樣做了
    教育部發布新通知,教師們迎來新的「春天」,網友:早該這樣做了都知道教師行業是屬於特殊的行業,因為它是培養人才,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國家對教育行業可謂是大力扶持,從教師的工資到福利,都提升非常多。
  • 老師處罰被撤銷!人民日報發聲: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為了息事寧人,教育局在事發兩個多月後,對已停職處分的楊守梅老師又進行了追加處理: 扣發當事教師一年獎勵性績效工資; 責成五蓮二中新學年不再與楊守梅籤訂聘用合同; 將該教師納入五蓮縣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
  • 教育懲戒權規定籠統,沒有劃清與體罰邊界,老師還是不敢管學生
    《條例》在全國率先對教師教育懲戒權進行了立法,賦予教師必要的教育懲戒權。根據第56條規定,中小學校學生在校園內有用硬物投擲他人、推搡、爭搶、強迫傳抄作業等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定行為的,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和批評,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懲戒措施,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打罵、辱罵以及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 行政追訴時效: 畢業8年後舉報班主任曾辱罵自己,老師該受處罰嗎
    今年9月開學前,他在班級群控訴班主任當年「作惡太多」洩憤,被當事老師踢出群。憤怒的他隨即將當年被老師辱罵的情況,在微博上進行舉報。此事最新情況是,當地教育部門已撤銷該教師富樂中學副校長等一切行政職務,並調離富樂中學。而對於學生的舉報內容和學校的處理結果,該教師表示「無話可說」。
  • ...學生無視「斷路器」條例被罰款!在新加坡學生犯了錯會怎麼處罰?
    那留學新加坡,在學校不小心犯錯了,會受到何種處罰呢? 新加坡教育部規定 根據新加坡教育法令教育(學校)第88條規定,學校一律不得對女同學進行體罰。男學生方面,體罰也應控制在輕輕鞭打掌心,或隔著衣物鞭打臀部。同一條例中也列明,學校不得向男學生施與其他形式的體罰。
  • 班主任須知沒有懲戒的班級雞飛狗跳,這樣懲戒學生能取得良好效果
    說明了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懲戒教育可以讓孩子們明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不能做的事情非要做,就得被懲戒。適當的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規則和秩序,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抗挫能力,有助於學生養成頑強的意志。可如今隨著「賞識」教育的觀念深入人心,家長也好社會也罷,都護著孩子,連老師語言批評都忌諱,更別說老師使用懲戒手段了。
  • 出言不遜、上課睡覺的初中學生,該如何教育?老師:今後絕不碰他
    作為服務員,哦不,作為為學生服務的人民教師,就應該用愛呵護學生,用師德去浸潤學生,用職業道德的光輝去感染學生……(此處省略5000字)怎麼可以掐學生的臉呢? 通過這位老師的介紹,我們不難發現,這位老師面對的是一名桀驁不馴的學生——這是一個面對老師敢於出言不遜,上課睡覺如同家常便飯的初中學生。遇到這樣的學生,老師該如何教育?
  • 蚌埠市老師和家長熱議教育懲戒新規則
    蚌埠淮河晨刊消息 2020年的最後一天,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範圍以及實施的原則、程序、措施、要求等。儘管正式施行日期是今年3月1日也就是寒假過後,但在教師和家長中還是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 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
    教育部網站12月29日消息,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部令第49號,以下簡稱《規則》)。《規則》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教育熱點問題,在起草過程中就受到了各方面高度關注。
  • 教育部最新消息,教師禁止行為引來叫好?學生:每一條都感同身受
    一方面是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理,性格和心理上的早熟,加上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或不良影響,使得一部分學生在校表現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一些老師也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專業、道德和人品低下,對學生的懲戒呈現出一種虐待和發洩態勢,給一些學生的身心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
  • 教育部表態:禁止教師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老師必須親自批改
    12月1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律師點評】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學生家長的義務和任務。如果有哪位學生家長沒有完成批改作業的任務,還會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這種情況在我們讀書的那個年代,是老師想都不敢想的!因為給學生批改作業本來就是老師履行教育職責的應有之義,是老師的法定義務。
  • 新加坡留學|學生犯了錯會怎麼處罰?
    究竟在校內對學生執行體罰,是否合乎規定?而當自己的孩子受到體罰,家長是否又能採取法律行動呢?教育部有何規定根據教育法令教育(學校)第88條規定,學校一律不得對女同學進行體罰。男學生方面,體罰也應控制在輕輕鞭打掌心,或隔著衣物鞭打臀部。同一條例中也列明,學校不得向男學生施與其他形式的體罰。
  • 禁止老師體罰學生,那遇到熊孩子怎麼辦?
    近代以來,無論社會如何變化,「禁止體罰」的觀念在中國還是越來越深入人心。清政府在1904年頒布的《奏定學堂章程》就提出,13歲以上不可再用體罰,13歲以下最好不用體罰。民國政府也提出要廢除體罰。而在1952年中央教育部曾下發通知,明文規定「廢止體罰或變相體罰」。
  • 教育部最新通知:教師的這7種行為被禁止,網友拍手叫好
    我國有句古話叫:嚴師出高徒,簡單來說就是嚴格、嚴厲的老師更能夠教出好的學生。在我讀書的時候,父母都希望我們能夠遇到嚴厲的老師,那時候人們的普遍思想是遇到嚴師是學生的幸事。不過,現在嚴師越來越少了,佛系老師卻越來越多了。佛系老師越來越多的原因,主要還是老師不敢管了。
  • 五蓮老師體罰學生被頂格處理依據何在,學生將保送一中公平何在
    五蓮二中楊老師因體罰學生受兩次重罰,公平嗎?其逃課學生家長提出孩子低分保送五蓮一中,一中該收嗎?這是否破壞了教育公平?相信每一個心存正義的人都能義正言辭的抗議:這絕不公平!從兩次重罰楊老師到當地教體局毫無原則的受家長無禮要求的脅迫,如果再加上保送五蓮一中,這每一件事都充滿了不公平,嚴重的破壞了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