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被老師罰做200個深蹲致橫紋肌溶解 教育懲戒權邊界在哪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教育懲戒權的邊界在哪裡

【光明時評】

據媒體近日報導,江西省南豐縣一名15歲女生,因聽寫不出單詞被英語老師罰做200個深蹲。隨後女孩被確診橫紋肌溶解症,一度被下發病危(重)通知書。這一事件引發網友對於教師懲戒權的熱議。

涉事學校南豐一中的校長表示,該老師體罰學生肯定不對,但當時的出發點是抓學生單詞過關,有一種懲罰的意味,但該教師認為這並不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不少人可能與校長的想法類似,將該事件與近些年討論比較火熱的「賦予教師懲戒權」聯繫起來。事實上,該起事件不只強度上超越了正常界定的懲戒範圍,明顯構成體罰或傷害,更為關鍵的是,懲戒主要用於對學生違規行為的處罰,而並不適用於學生的學業成績是否達到某個標準這種情景。也就是說,教師不能因為學生學業不佳或者不達標而對學生實行懲戒。

在近代教育史上,確實有私塾先生在學生學業未達到要求的時候「打板子」,在不少家長的認知中,也默認當自己孩子學業成績不理想時教師可進行懲戒。受以上這些因素的影響,不少人對於因學業不理想而對學生進行懲罰的現象習以為常,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這種現象在學校教育實踐中大量存在。這在客觀上對當事學生的權利造成傷害。

此外,教師使用懲戒經常發生問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與家長和學生各方所持的對懲戒觀念、內涵、邊界、操作方式的理解及認識各不相同,而且隨著社會發展,兩代人就此形成明顯的「代溝」。為此,有必要進一步明確懲戒權到底該如何合理正當使用。

懲戒意在「懲治過錯,警戒將來」,是通過對不合範行為否定性的制裁避免其再次發生,並促進合範行為的產生和鞏固。懲戒為教育的必要手段,它又應受到法治規範,必須在兒童權利受到保護的前提下實施。1986年制定的義務教育法正式寫入「禁止體罰學生」,1993年教師法再次強調這一禁止性規定為教師的法律義務。不過,值得指出的是,懲戒不是體罰也不是管教,當下包括眾多教師在內的社會成員對懲戒概念的誤讀還相當普遍,對教育懲戒適用範圍的邊界還比較模糊。

其實,劃清教育懲戒的一條大的邊界並不複雜,它針對的是違規行為,而非行為結果。回到開頭的新聞事件,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懲戒權,使用目的在於有效實施教育和管理,主要適用於對學生的違規違紀行為的阻止和處罰。學生違反學生守則、校規校紀、社會公序良俗、法律法規,或者有其他擾亂教學秩序、妨礙教學活動正常進行、有害身心健康的行為,教師應當給予批評教育,並可以視情況予以適當懲戒。學生的違規行為包括學業違規,比如曠課、考試作弊、不按時完成作業等。

學業違規與學業狀況有明晰的邊界,相應的,在對學生實施懲戒時,也必須嚴格分清學生是否有違規行為。上述事件中涉及的寫不出單詞不屬於學業失範,只能算作學業未達到某一要求。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其實很複雜,有身體條件、智力、興趣、教學方法等多重原因,可能部分原因就在教師身上,教師據此懲戒學生,顯然理由不充足。

希望由這則沉重的新聞事件所引發的討論,能在相關群體中達成共識,即懲戒權不適用於針對學生學業狀況,這也是我們在釐清懲戒邊界中值得邁出的一步。

(作者:儲朝暉,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教育懲戒權規定籠統,沒有劃清與體罰邊界,老師還是不敢管學生
    《條例》在全國率先對教師教育懲戒權進行了立法,賦予教師必要的教育懲戒權。根據第56條規定,中小學校學生在校園內有用硬物投擲他人、推搡、爭搶、強迫傳抄作業等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定行為的,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和批評,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懲戒措施,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打罵、辱罵以及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 學生被罰做200個深蹲後病危,撫州南豐一中老師:學生身體素質差
    近日,撫州南豐的一名學生家長反映,其15歲的女兒玲玲(化名)因英語課堂作業未合格,被該校英語老師體罰做了200個深蹲。目前,玲玲因病情嚴重被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家長:課堂作業未合格 女兒被體罰做200個深蹲後病危9月14日,玲玲的家長告訴記者,其女兒玲玲就讀於南豐一中,今年剛上高一。9月7日,因課堂聽寫單詞時,15個單詞寫錯5個,被英語老師實施體罰做了200個深蹲。
  •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教育部門出手了,老師懲戒學生合法
    「現在的孩子,說不得,罵不得,管不得,哪像我們當年啊!」想當年,我們對於老師的話說一不二,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該怎麼學就怎麼學。 江蘇一個小學老師因為罰學生站了一堂課,被家長鬧到學校,最後被迫在全校大會上做檢討; 湖南一個小學老師因為懲罰遲到的學生,被學生家長直接關押在派出所足足7個小時; 安徽一個小學老師因為懲罰了逃學不上課的學生,被學校要求停職,至於什麼時候能回學校上課,還得看家長的氣消了沒有……
  • 高溫中暑也可引發橫紋肌溶解
    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醫院門急診科收治了200多例橫紋肌溶解症病例,統計發現,這些病例在炎熱的夏季高發,除過度運動導致的比例最高外, 高溫中暑、飲酒、服用「保健藥物」等也可引發橫紋肌溶解。  橫紋肌溶解是指橫紋肌受到損傷後,體內出現大量肌紅蛋白、肌酸激酶等小分子物質,從而引起一系列表現。
  • 教育部出新規,關於老師懲戒學生,教師該如何「處罰」學生?
    前幾年還有個新聞,一個女老師被學生頂撞打了學生一巴掌,那個男生立馬一巴掌扇回去了。還有河南的一個學生,上學期間被老師打了,20年後遇到老師實在憋不住內心的委屈,狠狠地打了老師,結果自己被判一年多。類似的新聞比比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師打學生成了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
  • 好消息:教育部將嚴懲傷害老師行為,老師合理懲戒學生不用怕了
    正如教育部所言,近年來,因學生不滿教師在正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管教而傷害、殺害老師的行為時有發生,再加上家長對教師不合理高要求,以及不良媒體的推波助瀾,教師的地位越來越尷尬,學生以及全社會對教師的敬畏之心消失殆盡,最終導致老師不敢組織合理的、有挑戰性的教育教學活動,不敢管教學生,也正因此,教師的教育職能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 廣東首賦教師教育懲戒權 如何實施受關注
    4月29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在全國率先通過立法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  此前,上述條例草案中,老師可對學生採取「責令站立、慢跑」條款曾引發爭議,經過意見徵求後,已被刪去。(詳見財新網報導「廣東教師懲戒學生將有法可依?
  • 蚌埠市老師和家長熱議教育懲戒新規則
    一般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輕微的學生,包括點名批評、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增加額外教學或者班級公益服務任務、一節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課後教導等;較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較重或者經當場教育懲戒拒不改正的學生,包括德育工作負責人訓導、承擔校內公共服務、接受專門的校規校紀和行為規則教育、被暫停或者限制參加遊覽以及其他集體活動等;嚴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影響惡劣,且必須是小學高年級
  • 班主任須知沒有懲戒的班級雞飛狗跳,這樣懲戒學生能取得良好效果
    說明了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懲戒教育可以讓孩子們明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不能做的事情非要做,就得被懲戒。適當的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規則和秩序,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抗挫能力,有助於學生養成頑強的意志。可如今隨著「賞識」教育的觀念深入人心,家長也好社會也罷,都護著孩子,連老師語言批評都忌諱,更別說老師使用懲戒手段了。
  • 練猛了小心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有這些症狀需警惕
    於是到湖南省人民醫院集團祁東縣人民醫院就診,接診醫師詢問病史後,當時懷疑「橫紋肌溶解」,立即完善相關生化檢查。 這個看似很專業的名詞,一下子就出現了兩位學生眼裡,這到底是什麼病?好好的為什麼就得了這個病?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這種疑惑。 其實,近年來,有關過度運動導致的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急性腎衰竭的報導屢見不鮮下面就簡單介紹下這所謂的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女子食用兩斤小龍蝦吃出橫紋肌溶解 起訴小吃店索賠醫藥費
    事發 吃了兩斤小龍蝦後肌肉酸痛據法院介紹,2016年8月5日晚上,夏女士通過手機撥打涉案小吃店的外賣電話,買了十三香小龍蝦、白灼小龍蝦各2斤,付款200元。當晚,夏女士與母親共同食用了小龍蝦,夏女士大約吃了2斤,夏母大約吃了1斤。
  • 「教育懲戒規則」終於落地,重建學校權威正當其時
    《規則》提出,教師在課堂教學、日常管理中,根據學生違規違紀情形,可採取點名批評、適當增加運動要求、不超過一節課堂教學時間的教室內站立或者面壁反省等方式當場進行教育懲戒。《規則》還強調,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  醞釀已久、一再「跳票」的教育懲戒規則,終於要正式出爐了。而就在前不久,廣東等地已率先明確允許老師「罰跑罰站」。
  • 劇烈運動後,他們的肌肉「溶解」了
    天津一位中學生被班主任體罰,連續做了10分鐘深蹲,回家後這名學生覺得腿疼,母親更是發現孩子的尿液呈黑色。到醫院檢查後,孩子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其實類似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今年7月的一則新聞,兩個女生比賽深蹲,互不相讓,各做1000次後打成平手。但隨後,兩人都因為「橫紋肌溶解症」出現腎衰竭,還進了重症監護室。
  • 高考作文猜題、優秀作文點評:《把握好教育懲戒的度》
    有家長認為,《規則》一出臺,如何界定懲戒和體罰?老師若是借著這一「上方寶劍」為所欲為又該如何約束?有教師認為,懲戒權雖有明文規定,但也存在著一定的「模糊空間」,一旦行使權利時不慎陷入,是否會因此而惹禍上身?這樣的權力是用還是不用,的確值得商榷和思索。不少學生、家長,包括部分教師在內,大有一種「狼來了」的感覺。讀了上述材料,不知引發你怎樣的想法?
  • 寧波兩女孩相約騎動感單車 次日雙雙患上橫紋肌溶解症候群
    兩位二十出頭的女孩春節後相約一起去騎動感單車,第二天雙雙出現血尿,兩人都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候群。近半年來,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腎內科收治了多例這樣的患者。醫生提醒,運動一定要注意適度,循序漸進。  騎了45分鐘動感單車,次日出現醬油尿  兩位二十出頭的姑娘小王和小張是同一家單位的同事。
  • 長沙男子連做700個伏地挺身致肌肉溶解送醫 小便呈醬油狀
    於是,他在半個小時內連做了700個伏地挺身。但沒過多久,他就因雙臂肌肉酸痛、小便呈醬油尿,被送入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醫生檢查後確診,李先生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症候群」,並因此導致急性腎損傷。  李先生今年41歲,職業是經營小生意。他年輕時經常跑步、健身,現在雖然事業忙碌,但也經常抽時間運動。1月17日,他參加了某商家舉行的拓展活動。
  • 禁止老師體罰學生,那遇到熊孩子怎麼辦?
    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適當的懲戒不僅是老師的權利,更是老師的義務,不了解懲戒,老師就放棄了一部分自己應盡的職責。」現代教育學觀點也普遍認為,缺乏懲戒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適當的批評。
  • 出言不遜、上課睡覺的初中學生,該如何教育?老師:今後絕不碰他
    老師掐學生的臉?看到這7個字,估計很多家長會義憤填膺:學生的臉,是老師能掐的嗎?老師不是應該為學生服務的嗎?如果換做那些幾乎沒上過什麼課的專家,他們估計會來一整套的理論對老師進行諄諄教導。
  • 學生睡著,老師跪著?教育部部長: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陳寶生還表示,要抓緊出臺教師實施教育懲戒的規則,編制教師實施教育懲戒的指導手冊,明確教師進行教育懲戒的權限、範圍、程序,解決教師對學生不敢管、不善管的問題。那麼,如何理解教育部部長說的「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籠統地說,就是為老師立尊嚴。這句話實際上包含物質和精神兩層意思。
  • ...橫紋肌溶解|急性腎損傷|肌紅蛋白|甘露醇|併發症|腎臟|-健康界
    他們觀察了1940年不列顛之戰期間炸毀倫敦時四名受害者的狀況💊 急性腎損傷是橫紋肌溶解的併發症,非常普遍,佔美國所有急性腎損傷病例的7%-10%💊 由於定義和臨床情況的不同,很難確定橫紋肌溶解症候群中急性腎損傷的真實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