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農科建設看農業科技現代化——對話吉林農業大學校長馮江

2020-12-23 教育信息速報

其實,農業不只是養豬、種地

其實,農民不只會埋頭苦幹、靠天吃飯

國家剛需,新農科建設 " 新 " 在哪?

提檔升級,現代農業如何加上科技的翅膀?

展望未來,黑土地上需要怎樣的農民?

AM738, 長春 fm91.6

吉林新聞綜合廣播

《好好學習》

對話吉林農業大學校長

馮江

從新農科建設看農業科技現代化

本期嘉賓

馮江,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農業大學校長,東北師範大學仿吾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生態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新農科建設工作組成員,中國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吉林省動物學會理事長,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精彩對話

主持人:這個新農科建設,它新在哪?和以往的農業科學建設它有哪些的不同呢?

馮校長:先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就是我們未來的農業每一粒米、每一顆菌、每一棵人參,包括每一頭豬、每一頭牛,從生產源頭到千家萬戶,它的前世今生都可以運用信息化的手段來查找獲知。我們通過 5G 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為代表的一代的這種信息網絡的技術可以實時地監控農業產品的質量,那麼,新農科就是推動農業產業的創新和升級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新農科與傳統農林學科的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注重科技在農業領域的深入應用。我覺得未來我們農業的發展是需要科技的這種創新,科技的創新就會給農業的發展插上一雙翅膀,讓農業的發展能夠發展得更快,走得更遠。

主持人:農民真的以後會變成一種職業嗎 ?

馮校長:對,農民未來一定會成為一個職業,而且是一個我們很多人嚮往的一個職業。

主持人:為什麼這麼說?

馮校長:農業是我們吉林省很重要的一個支柱了,而且在國家的戰略上我們吉林省也是國家重要的糧倉,所以農業的人才在吉林省是非常大有作為的,而且未來的農業它一定是一種現代化的農業,就是它不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說挽起褲腿來去刨地去,他一定是一種管理型的人才。它一定是一種大農業,是一種集約化的、現代化的,所以習總書記說,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所以說我們未來需要很多這種農場主、大的合作社的帶頭人,所以這些人就是我們未來培養的目標。

原創 · 吉林新聞綜合廣播

【來源:ZAKER吉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出席會議並講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王啟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人事司副司長路永斌、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二級巡視員李芹等同志出席會議,來自全國55所涉農高校的150餘位黨委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研究了新農科建設發展舉措,提出了新農科改革實踐方案,推出了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
  • 「北京指南」發布 新農科建設從「試驗田」走向「大田耕作」
    會議研究了新農科建設發展舉措,提出了新農科改革實踐方案,推出了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來自全國55所涉農高校的150餘位黨委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參加會議。  層層遞進 環環相扣   新農科建設奏響「三部曲」  2019年,新農科建設已奏響「三部曲」,「安吉共識」從宏觀層面提出了要面向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新生態發展新農科的「四個面向」新理念;「北大倉行動」從中觀層面推出了深化高等農林教育改革的
  • 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發布,高等農林教育改革踏上新徵程
    12月5日,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工作研討會在中國農業大學召開,奏響了新農科建設的「第三部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副司長徐青森、副司長王啟明、以及全體處長,農業農村部科教司二級巡視員李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人事司副司長路永斌、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姜沛民等同志出席會議。來自全國55所涉農高校的150餘位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參加會議。
  • 「北京指南」在中國農大發布 新農科建設唱響「三部曲」
    會議研究了新農科建設發展舉措,提出了新農科改革實踐方案,推出了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人事司副司長路永斌、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二級巡視員李芹,我校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副校長王濤等,以及來自全國55所涉農高校的150餘位黨委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參加會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王啟明主持會議。
  • 「北京指南」發布 新農科建設啟動「百校千項」新項目
    人民網北京12月5日電(李依環)今日,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工作研討會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55所涉農高校150餘位黨委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共同推出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正式提出新農科改革實踐方案。
  • 瞭望|未來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建設新農科,需要圍繞農業系統價值鏈、農業產業生態鏈、農業產品健康鏈,用現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傳統農科,為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新生態建設提供全域支撐華中農大目前已有生物學、園藝學和作物學學科群、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5個學科(群)入選國家
  • 新農科建設有了「施工圖」
    6月28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新農科建設工作組主辦的新農科建設安吉研討會在浙江省安吉縣餘村召開,來自全國50餘所涉農高校的140餘位黨委書記、校長和知名專家參加會議。  會上發布了《安吉共識》,字字句句擲地有聲——要紮根中國大地掀起高等農林教育質量革命,為世界高等農林教育發展貢獻中國方案。「今天是中國高等農林教育再出發的日子。」
  • 吉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農科建設的意見》
    我省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教優勢明顯、技術力量雄厚,擔負著為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的重任。為切實加強我省新農科建設,對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經營三大體系,推動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意義重大。結合我省實際,現對加強新農科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 《安吉共識》發布 新農科建設唱響發展「三部曲」
    新農科建設要做出「兩大貢獻」,為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也有能力有責任為解決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建美麗地球村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據悉,本次會議發布《安吉共識》是「第一部曲」,為新農科建設畫好了「施工圖」。「第二部曲」將在國家糧倉——東北地區開啟新農科建設「北大倉行動」,為新農科建設打好「基礎樁」。
  • 「雙一流」農科聯盟暨學科建設研討會在華中農大舉行
    7月16日,2019年「雙一流」農科聯盟暨學科建設研討會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會議特邀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會長瞿振元,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質量與學科建設處處長林曉青,國務院參事何秀榮,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作專題報告。
  • 「新農科」變熱:貴州重點建設10種與農業產業相關本科專業
    其中,河南省發文稱,將試點探索免除涉農高校農科專業學費,提高涉農高校農科專業生均撥款。近年來,「新農科」建設逐步變熱。2019年4月,教育部成立了「新農科建設工作組」;7月2日,《安吉共識——中國新農科建設宣言》發布;9月20日,新華社報導稱,全國50餘所涉農高校及專家代表共同提出新農科建設「北大倉行動」,深化高等農林教育改革。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與河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籤署...
    12月29日,加工所與河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在保定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坦,加工所所長王鳳忠、黨委書記康威,河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申書興,黨委常委、副校長趙邦宏,河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黨委書記韓志華、院長桑亞新等領導出席了籤約儀式。
  • 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加入「綜合性大學農科人才培養聯盟」並成為...
    【消息來源:植物科學學院】11月29日,由多家國內綜合性大學涉農學院聯合發起成立的全國性高校合作組織「綜合性大學農科人才培養聯盟」在浙江成立,34所綜合性大學的涉農學院加入聯盟。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加入「綜合性大學農科人才培養聯盟」並成為副理事長單位,植物科學學院院長都興林教授當選為聯盟副理事長。
  • 西南大學:8個領域18項計劃建設新農科
    光明網重慶6月28日電   6月28日下午,西南大學召開新農科本科教育創新行動計劃啟動會。《農科本科教育創新行動計劃》明確學校將加強農業情懷教育,著力構建新時代綜合性大學框架下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農科人才培養體系。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召開加快建成世界一流農業大學座談會
    教育部、科技部、農業農村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陝西省人民政府就深入推進省部院共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布意見,明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的支持事項和舉措。、「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決策,為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 從「試驗田」到「大田耕作」 「北京指南」發布 新農科建設三部曲...
    國際在線消息:12月5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加快推動新農科建設,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推出的新農科建設第三部曲「北京指南」,標誌新農科建設全面展開。
  • 吉林: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 五級網絡服務農業
    加快基礎建設  「吉林省是國家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商品糧基地,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發展現代農業是重中之重。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構建創新型信息服務體系,是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途徑。」吉林省信息產業廳廳長毛健博士如此評論農業信息化在吉林省的重要性。
  • 新農科建設全面展開
    今天,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工作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55所涉農高校的150餘位黨委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共商新農科建設發展舉措,提出新農科改革實踐方案,推出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2019年,新農科建設已奏響「三部曲」,「安吉共識」從宏觀層面提出了要面向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新生態發展新農科的「四個面向」新理念;「北大倉行動」從中觀層面推出了深化高等農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動」新舉措;「北京指南」旨在啟動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以項目促建設、以建設增投入、以投入提質量,讓新農科在全國高校全面落地生根。
  • 科學網—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發布
    本報訊 12月5日,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工作研討會在中國農業大學召開。
  • 湖南農業大學教授李大志做客郴州市農科所第7期「農科講壇」
    12月25日,郴州市農科所邀請了國家現代柑橘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湖南農業大學果樹系教授李大志團隊指導柑橘科研發展,並通過作客第7期「農科講壇」傳經送寶。紅網時刻郴州12月26日訊(通訊員 唐志敏)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打造柑橘、蔬菜、茶葉、生豬「四個百億產業」,把郴州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是郴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