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探秘,走進山西大同,揭曉1500前為何要建造雲岡石窟

2020-12-11 雁行江湖

燦爛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了五千年,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給我們留下了燦若星河的寶貴財富,石窟文化就是眾多歷史文化遺產中,最讓人矚目的一項。

我們都知道,中國最有名的四大石窟,分別是:莫高窟(甘肅 敦煌 )、雲岡石窟(山西 大同 )、 龍門石窟 (河南洛陽)、 麥積山石窟 (甘肅 天水 ),這四大石窟都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

雲岡石窟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裡,清晰的記載了一個輝煌繁華的北魏時代,走進山西大同,第一站我就來到了雲岡石窟。

精美的石窟文化,賦予了大同這座城市更重要的歷史意義,當年,為什麼在大同建築了這麼多精美複雜的石窟雕刻呢?這樣說來,時間就要追溯到1500年前了,北魏王朝作為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擁有著璀璨的佛教文化,山西大同古稱雲中、平城,當時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這麼解釋大家就都清楚了。

現在喜歡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旅遊的過程不僅僅是欣賞自然風景,人文歷史往往能帶給我們更強烈的心靈震撼,大家有機會來到大同,可以抽出時間,來雲岡石窟好好走一走。

雲岡石窟的具體位置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裡處的武周山南麓。

走在雲岡石窟之中,往往會被眼前神態各異,變化萬千的佛像所震撼,據資料考證,中國的石窟文化有著很濃鬱的時代特徵,古老神秘,布局嚴謹,充滿了故事性,在北魏時期,是中國石窟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

雲岡石窟的修建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在中國的北魏,最初是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入主中原後,為解決日趨緊張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領導者就要從統治階級舊有的思想武庫中尋求出路,歷史上記載,北魏開國諸帝,皆為佛、道並奉後來出現廢佛的事件,一直到了文成帝即位,下詔復法,佛教才以更大的勢頭發展起來。文成帝復法的直接結果,便是雲岡石窟的大規模營造,才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盛大的石窟建築群。

一公裡的長度,對於喜歡石窟文化的愛好者來說,就是一個盛大的視覺盛宴。

現在的雲岡石窟,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最小的2公分,最高的17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每一個石窟都是不一樣的題材,每一個石窟都是一個歷史久遠的故事,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古老的石窟群,穿越時光的長河,依然色彩鮮亮的巨大佛像,神態安詳,端然靜坐於此,已經1500年的光陰了。

相關焦點

  • 雲岡石窟帶火大同文旅
    統計數據顯示,實行工作日門票免費政策以來,雲岡石窟日接待遊客達1.5萬人次左右,雲岡石窟作為大同文旅的「名片」效應突出彰顯,山西文旅的龍頭地位進一步增強。記者從雲岡石窟研究院了解到,雲岡大景區火速升溫,既得益於一系列重大利好消息和政策,又與該院長期堅持打造多元文化交融一流景區的努力有關。
  • 旅遊商報中原塞外採風行·雲岡石窟之山西大同(平城)
    大同是公元五世紀上承兩漢下啟隋唐的絲路起點古代的絲綢之路是世界商貿流通與佛教傳播的有力載體。而在絲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雲岡石窟的開鑿,標誌的不只是佛教的盛行,更展現出了當時世界商貿融通與世界多種文化相互包容,集中於平城(今大同)一地的場面。從歷史角度定位,雲岡石窟更見證了古代絲綢之路半個多世紀的輝煌。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蔚為壯觀的佛教藝術寶庫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蔚為壯觀的佛教藝術寶庫到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體驗佛教石窟魅力 感受傳統文化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歷代開鑿修建,遺存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能留下來的大多可能就是石雕、石刻,大同雲岡石窟,是中國罕見地保存完好的大型石雕建築群,也是久負盛名。千年時光流轉,時間在這裡留下了滄桑,卻也讓那些精美的佛像、雕刻蒙上了古意盎然。高古趣味也好,異族文化、外來文化和漢族文化的交融也好,北魏統一北方以後,推行漢化改革,促進民族融合,雲岡石窟也可以看到這些變化和時間經緯度。
  • 山西大同除了雲岡石窟之外,還有哪些美景美食不可負?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雲岡石窟存有主要洞窟45個,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餘尊,堪稱中華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公元5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是北魏王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之後精心打造的皇家佛教聖地,歷時近70年完成。
  • 3D石窟 走出雲岡(解碼·文化遺產賦彩生活)
    這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到不可移動文物的宏大風貌,也讓文化遺產的數位化保護及傳承利用邁出了重要一步。進入「雲岡石窟第十二窟」,雕刻精美、意蘊宏大的造像,讓人震撼。這令人驚嘆的景致,並不在山西大同西郊的武周山,而是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
  • 中國三大石窟,山西雲岡石窟,卻有著「帝王的石窟」美稱
    幾年之後,莫高窟又進入了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是在兩千年底的時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接下來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來自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5A級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中國最佳旅遊品牌景區、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休閒旅遊景區等等都是他獲得的榮譽。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來山西旅遊必打卡的景點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國家首批五A級景區,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名錄,來這裡感受一波氣勢宏偉的雲岡群吧!現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這裡凝聚了古代佛教藝術的高峰,作為北魏的國家工程,整個石窟群恢弘壯觀,氣勢雄偉,大山中雕刻的佛像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好多歷史文化,可以請一位導遊幫助你更好的了解每處石窟的歷史由來。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最易被忽視的兩處景點,其實很精彩
    說說我的大同行,大同的第一個行程是雲岡石窟。開心的是,從現在到年底,工作日出行,享受免門票的優惠。西郊武州山南麓的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當初為了供奉佛教創建的,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實拍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人潮洶湧,被老年遊客擠爆了
    山西是一個擁有眾多名勝古蹟以及自然風景壯麗的省份,尤其是古建築和文物眾多,甚至可以用遍地開花來形容。據了解,在山西有全國70%元代以前的古建築,其中還包括了全國僅存的4個唐代木結構建築。而說到山西旅遊不得不提的古建築有很多,平遙古城和大同雲岡石窟便是其中最為耀眼的存在。
  •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天下大同 最美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餘尊,堪稱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1961年天下大同 最美雲岡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成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2015年2月被國家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6年6月,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全國佛教文化與石窟藝術旅遊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稱號;同年12月,被國家人社部、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 作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到底怎麼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唯一的全皇家建造的石窟。歷經1000多年風霜歷史的雲岡石窟,於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讓這座北魏時期建造的石刻藝術寶庫成為了整個人類世界的遺產。
  • 高清組圖:世界文化遺產——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裡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公裡,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釐米。
  • 將自已雕刻在一壁山崖上的北魏民族: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紀行
    一路上,放眼望去,沿途新修的道路兩旁,綠樹整齊劃一,或鬱鬱蔥蔥,或奇松怪石,將雲岡石窟周圍裝點的古色古香,令人心馳暢想。從隨處可見的「雲岡石窟——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等橫幅和標語可知,石窟早在2001年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山西大同土林、雲岡石窟、懸空寺旅遊景點介紹
    一、山西大同土林旅遊景點推薦大同土林被當地農民稱為石板溝或狐溝,大同土林不是孤立於荒野,而是在地平線以下,這是它的特性。兩岸森林的長度和寬度超過1公裡,相對密集的峰森林斑塊分布,其中補丁是開放的平原。站在大同土林的邊緣,像一個神秘的世界,一些土柱整齊地排列成方形,特別壯觀;一些土柱是孤峰,直插雲端;一些像美麗的姑娘;一些更像強大的戰士。
  • 重謁雲岡石窟
    暮春伊始,清明節前,筆者攜妻兒從陝西渭南一路北上,直奔山西大同,重謁雲岡石窟。,第一次大規模興造的皇家石窟寺,從北魏文成帝和平初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五年,北魏都城從山西大同南遷河南洛陽止,達64年之久。
  • 山西「最出名」的石窟,建成於1500多年前,裡面有許多珍寶
    提起大同,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中國煤都」四個字,其實大同還是中國九都古都之一,與長安、北京、洛陽、開封等古都齊名。大同曾經是北魏的首都和古遼國及金國的陪都。悠久的歷史留下大量人文古蹟,雲岡石窟是較有代表性的一個。
  • 雲岡石窟開始「行走」世界
    雲岡石窟正式開始行走世界了!9月28日上午,中國石窟寺文物數位化保護研討會暨「雲岡石窟行走世界」發布會,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舉行,宣告「雲岡石窟行走世界」計劃正式啟動。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辛瀘江,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石窟專業委員會主任孫英民,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校長羅衛東,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鄔小撐,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程書林,浙江省文物局局長柳河,中共大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王鐵梅,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雲岡旅遊區管委會主任張焯等出席了活動。
  • 雲岡石窟,感受石窟藝術之美
    雲岡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餘尊,堪稱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成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雲岡石窟古稱為武州山大石窟寺,開鑿於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時代,距今已有1500年之久。
  • 雲岡石窟:文化交融的歷史見證
    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是北魏王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之後精心打造的皇家佛教聖地,歷時近70年完成。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山西煤都唯一的世界遺產,工作日免費,是中國最大的古代石窟之一
    到山西旅遊,如果想仔細遊覽的話,一個月時間也走不完主要景點,因為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山西大同被稱為中國煤都,實際上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都,在北魏時期曾繁極一時。山西有三處世界遺產三大世界遺產中的雲岡石窟就在大同,和洛陽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