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不急》
作者 | 薛文宇 · 音樂 | 網 絡
攝影 | 秀 水 · 編輯 | 瑜 琪
點我播放,與我共賞
古人有首詩說的好: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很多人喜歡太極,也知道學太極找師傅的重要性。所以,就四處找師傅。但找到一位被自己認同的師傅不容易,因此在所難免的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煩惱。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我們說,學太極找師傅是對的,可找師傅以及和師傅學的時候,我們也要做到一些師傅所要求的才行。畢竟,我們在求學中對於嚮往的師傅有所要求的同時,師傅又何嘗對徒弟沒有標準呢?所以,想做好師傅的徒弟,把拳練好,那麼不僅要學拳,還要學會如下幾點:
一、做徒弟的要學會起信
這是個非常難以起信的年代,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找師傅以及和師傅學的過程中,起信也就變得非常的重要了!因為太極拳是一門極其需要通過起信才能學好的技藝。所以,它幾乎完全是靠對師父的充分信任來完成的。因為它不具備速成的效果,在短期內看不到顯著的好處和變化。做為一名合格的徒弟,必須要具備三心:信心、決心和恆心。
其次,做徒弟的一定要清楚一點,即在練功的初期,肯定會有太多的想搞清楚,想弄明白,但卻怎麼也無法清楚和搞不明白的地方。其實,這既是很正常的常見現象,同時也是一個學習階段的茫然期。因為,即使師傅在拳理上給與充分的說明指導,但在功夫沒有練到的前提下,你肯定無法得以印證其中的究竟。所以,這時候也需要你充分相信師傅的話,堅持的去做,才能逐漸度過這個時期。
二、做徒弟的要學會用心
什麼是用心?用心在太極拳這裡,指的就是你對習練太極拳投入的程度。體現在功夫上就是你到底有多想學這個功夫,以及要把功夫學得多好。因為你的興趣去學它,和因為你的熱愛去學它,這可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付出和體驗,也必然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和效果。
因為你愛它,所以你會每天都能拿出一定的時間交給它。哪怕你再忙。如果僅僅是興趣,那麼一時興起有餘,而全力用心不足。這不僅尤為師傅不喜,也是對師傅的傾心相授和自己當初選擇的不負責任。
我們一定要虔誠的認識到,太極師傅是先我們而行的踐行者和體現者。所以,他就是一個活的,生動的課本。而我們在用心的情況下還未必能夠得到的有多好,若還不用心,那當然就更練不好了。所以,用心也是做徒弟的必須具備的。那麼,如何檢驗自己是不是個用心的徒弟呢?我們可以通過下面三點來自我對照:
1、會看
什麼是會看?就是看師傅不經意間所流露出來的言行舉止。因為太極是一種生活,而不是某個時間段上的特定。太極不僅僅是招式,它更是一種狀態,一種境界。而這些都是只能在平日裡才能自然而顯的。
另外,還要用心觀察師傅練功時進入怎樣的一種身心狀態,配合以怎樣的意識和情境。給我們的是一種什麼感受。這對於我們平日裡練拳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有著難以想像的作用。
正所謂,學藝不如偷藝!一個不用心學太極,練太極的人,是永遠看不到他所練的太極的本質和細節的。所以,做為一名合格的徒弟,當然在用心這一項上首先要體會在「會看」二字上。
2、會聽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琢磨太極到底有什麼秘訣。但往往一次次的探究卻讓我們極為失望的發現,怎麼也不得「其訣而入」。其實,秘訣本就在不經意間就被師傅流露出來了。正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知識你不知道怎麼去發現罷了!怎麼講呢?
我告訴你,千萬要抓住和師傅喝茶,吃飯,閒聊時的話裡話外的所言。這個時候,做師傅的最是心裡放鬆。所以,他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可就不是平時特定情況下,有選擇的那點教拳內容了。而你用心聽到的這些都將成為你平時練拳時畫龍點睛的那麼一點了。關鍵是你用沒用心在這個聽上。
3、會想
是否善於「體悟」是能否學好太極拳的又一極其重要的條件。所以,用心看,用心聽之餘,還要用心練。因為只有結合著身體力行,才能真正有所感悟。畢竟,"會想",顧名思義——與想是截然不同的。這個「會」字所代表的就是智慧。把用心聽到的,看到的在練拳中去體會,去驗證,和不這麼去做,只是乾巴巴的想,效果能一樣嗎?
通過練,當自我感覺有了變化之後,還要敢於在師傅面前用所學所練去"問師傅"。身體上能做到了,師傅會根據你的變化而提出相應的建議。這就叫一層功夫一層理。這遠遠是用想的那種理解出來的,用嘴巴去問師傅的所無法比擬的。因為,你身體上沒有通過用心的聽,看,練所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所問的即使師傅再去回覆你,你也聽不進去,也聽著糊塗。這就叫一層不到一層迷。所以,很多時候不要怪師傅不給你講什麼,你要反過來問問自己是不是沒練到什麼!
真正的師傅,沒有幾個不想教好徒弟的。但我們為什麼又有很多人沒有這樣的感受呢?其實,你若能夠明白我上面所講的這些,你對照我所講的這些,想想你到底還有多少沒有做到,那麼你也就明白了你為什麼不能得到師傅的賞識和厚愛。所以,諸位同修們,多在自身上找找問題吧!這既是師傅們所樂於看到的,同時也是對從學的師傅的一種尊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