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宇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
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引導下,鄉村規劃也正從分散走向集中,開始探索「一張藍圖」引領鄉村發展。
今年5月,我省我下發《四川省村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和《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關於做好村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標誌著我省村規劃編制工作正式啟動。
大半年過去了,各地鄉村規劃編制躍躍欲試,因地制宜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在宜賓南溪區大廟村,竹產業是當地的一大特色,村規劃編制中如何體現竹元素,促進竹產業、發展竹文化,成為當地編制村規劃的探索。
在村規劃編制前,大廟村已經編制了鄉村振興項目規劃建設規劃,這些項目在村規劃編制中進一步得到體現。
南溪區定位為「九曲龍灘河 竹韻雷公山」,為了最大限度發揚特色竹產業,在規劃編制中,堅持「三原一不」(原生態地理、原村落文化、原風土人情、不大拆大建)原則,結合生活和產業建設需求,通過現場踏勘、走訪村民、部門會商等6輪調研研討,充分挖掘大廟村龍灘河、雷公山等「淺丘-林盤-良田-水-山」錯落相映的自然生態元素和農田、農家、農藝等生產生活元素,對總面積7200畝的示範區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布局,規劃雷竹產業區、竹產業高效示範區、玫瑰產業區、花椒產業區4大功能區,打造雷山覽景、雙魚抱月、竹韻鄉居等41個主題景觀。
鄉村規劃不只局限於產業,圍繞現代鄉村的田園景、家園味、鄉土情發展理念,南溪區對農村居民點實行「近鎮近路,近業近田」規劃建設,優化布局村公共服務設施、村集體經營設施,全力打造典型引路、樣板示範、以點帶面,生態人文和諧的鄉村振興示範區。
目前,大廟村重點突出竹元素髮展雷竹1500畝,高效示範竹林1000畝,建成雷竹生態農業觀光園區,從貧困村一舉成為鄉村振興示範點。
圖片由宜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南溪區分局提供
作者/來源:四川在線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