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導遊職業生存現狀調查:旅行社完善獎勵機制

2020-12-12 人民網

人民網烏魯木齊6月29日電 (記者韓婷)日前,「雲南女導遊嫌購物少大罵遊客」曝光後,導遊再次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成為爭議不斷的人群。他們究竟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生存狀況?錢少、人累、受氣、挨罵,多年前讓人羨慕的導遊,為何如今會變的如此境地?據了解,如今80%的導遊都掛靠在導遊服務公司,沒有基本工資,收入全靠購物回扣(佣金)和景區門票回扣。不帶遊客進店就沒有收入,不帶遊客消費就沒有回扣返點,導遊們每天都面臨道德和生存的選擇考驗。

導遊:想讓讓外界了解一個真實的新疆身上責任重大

提起新疆,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景色美不勝收,同時給人一種神秘感。很多遊客帶著對大美新疆的嚮往,踏上了神秘的新疆之旅,新疆旅遊業近年來也發展迅猛。在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時期,備受爭議的旅遊生存現狀又是如何?記者展開調查。

「遊山玩水還拿高薪」,很多年輕人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投入到了導遊行列。然而導遊行業並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香餑餑」。兵團中國青年旅行社導遊艾克拜·米拉吾提已經入行10年,日前剛被評為中國「最美導遊」。談及在旅遊行業闖蕩的感受,艾克拜·米拉吾提說:「我們想讓外界看到一個真實的新疆,但身上的責任重大。」

他介紹說,新疆地緣遼闊、景色優美,但是旅遊環境具有不穩定性。新疆旅遊季節性比較明顯,一般6月至9月為旅遊旺季,遊客數量較多,導遊基本都能帶上團,多的時候基本一個月每天都在帶團。但是剩下的月份是旅遊淡季,有時候導遊一個月連一個團都帶不上。此外,新疆旅遊路途遙遠、條件艱苦、自然條件惡劣,偶爾還會有社會不穩定因素造成影響。因此,新疆導遊被賦予不同的責任。

在新疆導遊行業闖蕩十餘年的王佳欣談及新疆導遊的生存現狀,她說:「導遊這行並不是大家所想像那樣美好,大家總是看到我們外表光鮮的一面,然而我們要比一般人付出的更多。新疆導遊的平均收入低於內地及沿海地區,特別是像我這樣的兼職導遊,感覺就像『踩在刀鋒上跳舞』,舉步維艱。況且現在年齡也在一點點的增長,真不知道我還能在這行裡堅持幾年。」

王佳欣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她說:「像我這樣的兼職導遊是沒有工資的,只能帶團掙錢,掙錢的多少跟遊客的自費項目消費能力是成正比的。遊客消費的越多導遊提成拿的就多。此外,我所在的旅行社每天都會發差旅補貼,補貼的標準100元至1000元不等,補貼的多少與所接團的性質、旅遊長短線有關。」

沒有底薪、沒有長期合同、沒有社會保險、工作穩定性差……這就是王佳欣這個導遊群體工作的真實寫照。

記者調查了解到,新疆專職導遊收入情況優於兼職導遊。專職導遊屬於所在旅行社的正式員工,單位給予繳納社保。工資主要由底薪、差旅補貼、帶團提成構成,剛入行專職導遊工資底薪在2000元左右,若想提高收入從團隊的自費項目上入手掙錢。

旅行社:完善獎勵機制讓導遊有歸屬感

導遊向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大美新疆,而旅行社也發揮重要的作用。在行內,旅行社就如同導遊的「娘家」。

在導遊行業,或許旅遊旺季導遊工資待遇很誘人,令人羨慕,但現實中導遊帶一個團每天要早出晚歸,一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這樣的「辛苦錢」實在賺得不容易。「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保持暢通,一天的工作量相當於別人兩三天的量。說是說帶兩天的團,算兩天的工資,可自前一日接到團單的那刻起,導遊已經開始聯繫遊客、景點、酒店、餐廳,展開聯絡工作了;團隊結束後,還得安排半天到旅行社報帳。有時候讓人很沒歸屬感。」在導遊行業打拼兩年的導遊吳雲對記者說。

對此,兵團中國青年旅行社常務副總經理紀凡華對記者說:「作為『娘家人』,我們只有通過完善獎勵機制來讓導遊增加歸屬感。」

紀凡華說,首先旅行社為所以的導遊都購買了人身意外保險,不管是兼職導遊還是全職導遊,一份保險保障了導遊的基本人生安全。其次,旅行社對導遊也有完善的監管機制。導遊只要帶團每天都要寫導遊日誌,在帶團過程中遇到什麼事,該如何處理都需要清楚的作好記錄。在結束行程的時候還需要遊客填寫意見書,給帶團導遊寫評語,打分。

「我們對導遊的獎勵機制也很完善,每年的導遊技能大賽,只要參與比賽的導遊,在比賽期間我們會安排專人提供後勤服務,只要參與比賽的導遊都會有獎勵,這也體現旅行社對導遊的關愛和呵護。此外,如果導遊收到遊客的感謝信和錦旗,我們都會給予50元至100元不等的獎勵,這樣也是對導遊工作的一個鼓勵。」 紀凡華說。

此外,為了加大對導遊服務的監管機制,新疆各個旅行社都有完善的導遊從業者處罰機制。紀凡華介紹說:「旅行社對導遊有完善的培訓機制。如果導遊在帶團過程中與遊客發生口角衝突,被遊客舉報,我們旅行社採取是直接辭退。主要想藉此提升導遊的整體素質,做到讓遊客滿意。」

政府:讓優質服務擦亮大美新疆金字招牌

在旅遊活動中,景區衛生條件差、導遊素質低等現象常常被遊客所詬病。新疆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2015年新疆旅遊局提出讓優質服務擦亮大美新疆的金字招牌。開展創建「全國承諾旅遊價格信得過景區」等活動大力提升景區服務質量。針對景區一票制、價格無欺詐、特殊人群優惠、預約優惠、公布價格構成、三年不漲價等社會關注的核心問題,對參與創建景區限定了六條承諾條款。

全疆108家景區自願參與創建「全國承諾旅遊價格信得過景區」活動,約佔全國參與創建景區的5.9%。數字背後充分展示出這些景區真誠聚客的誠意,也說明全疆景區要用價格信得過這個優勢來打造口碑景區的積極性。

「無論景區的風景多麼優美,只要遇上一起『黑導遊』欺客宰客風波,所有的憧憬、美好的心情、積蓄已久的興致全都會消失殆盡,這一糟糕的現象會讓你立刻結束行程,而且永遠都不想再來這個城市。」烏魯木齊市74歲的遊客楊陸一說。他認為,旅遊中導遊的失德行為不僅傷了遊客的心,對旅遊業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遊客來了,旅遊業的服務一定要跟上,要給遊客創建一個良好的旅遊消費環境。」吐魯番地區旅遊局黨組書記、副局長艾克拜爾·卡哈爾說:「以前,咱們新疆旅遊業曾出現過一盤拌麵賣80元、一個大盤雞賣250元的現象,後來經過旅遊部門的整治行動,價格得到平抑。」今年5月26日,吐魯番地區旅遊局已和相關部門聯合,對所有旅遊環線上的景區門票、餐飲、旅遊商品的價格、質量等都進行了全面整治。

同時針對旅遊市場存在「零負團費」、「買團賣團」等旅遊市場頑症,新疆旅遊部門制定了《新疆旅遊行業自覺抵制「零負團費」、「買團賣團」承諾書》,作為行業自律約束規範。對於違規旅行社和導遊,旅遊主管部門將及時處理違規事件。公開信息,對違反承諾的旅遊企業和導遊人員將被列入非誠信黑名單,在網絡媒體上予以公布,通過以上手段進一步淨化新疆旅遊市場環境。

遊客如果遇到違規經營的旅行社和導遊,可通過撥打12301旅遊服務熱線進行投訴。

遊客:期望更加規範的導遊管理制度

近年來,導遊與遊客相處如履薄冰,受「雲南女導遊嫌購物少大罵遊客」此類事件的不斷影響,導遊與遊客之間的信任感受到威脅。

胡杰是一位來自上海的遊客,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提出,胡杰帶著他的家人初次來到令其嚮往的大美新疆,選擇新疆「絲綢之路線」進行遊玩,短暫的旅途很快過去了,古絲綢之路上美景令胡杰流連忘返。旅途結束了,但令他不愉快的事情也發生了。

胡杰對記者說:「新疆的美景給我和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導遊帶著我們去買和田玉就鬧出一些不愉快。當時我買了一塊被大家稱之『成色絕佳』的羊脂玉,導遊也力薦我購買,結果買完找專業人士一鑑定,只是普通的白玉。有種深深被坑的感覺。我覺得對導遊的管理制度應該更加完善。」

談及對新疆導遊行業的看法,土生土長的烏魯木齊人張紅向記者拉開了話匣子,她說:「我覺得新疆的導遊跟內地比起來真的好很多,一路上也不容易。很多旅行社籤的『低價團』,導遊為了能拿上工資只能給遊客大力推薦自費項目,但是遊客不理解。導遊就成為矛盾的焦點,其實大家都不容易,都挺難的。我們應該對導遊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遊客張紅還提到近兩年新疆旅遊局發出的「愛新疆·遊家鄉」淡季旅遊活動,「老百姓旅遊,政府買單,旅行社受益。」真正讓來百姓嘗到了甜頭,也無形中減少了遊客與導遊之間的矛盾。

據了解,「愛新疆·遊家鄉」淡季旅遊活動,採取大幅優惠,直接補貼遊客和旅遊企業等措施,讓利於民,民航、鐵路以及100多家景區、酒店、滑雪場、溫泉、農家樂均參與打折讓利活動,推動了新疆淡季旅遊的發展。(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為何導遊變「導購」?導遊職業生存現狀調查
    左圖 一名女導遊正引導遊客準備參觀廈門鼓浪嶼景區。右圖 導遊正在為遊客講解西安城牆的歷史。本報記者 鄭 彬攝   近期,雲南再次出現導遊辱罵遊客事件,又一次將導遊這個職業推至風口浪尖,也引起了社會對導遊群體生存現狀的關注。
  • 導遊生存現狀調查:歐洲領隊主收入非旅行社工資
    國際導遊按任務性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國際入境旅遊導遊,另一種是國際出境旅遊導遊——在我國被稱為領隊或團長。聽起來,國際導遊這個職業讓人羨慕——外語能力強,接觸人脈廣,還能滿世界玩。可事實上,沒有一份職業是輕鬆的,有多少付出才會有多少收穫。
  • 導遊生存現狀調查:歐洲領隊主要收入非旅行社工資
    高強度的腦體勞動門檻高   那麼,目前國內的出境旅遊導遊現狀又如何呢?以帶歐洲出境的領隊為例,由於歐洲大多沒有地方陪同導遊,因此帶歐洲團的導遊都是一身二任——既是領隊又是導遊。國內目前資歷比較好的領隊一般都與品牌比較有保障的大旅行社建立起一種相對鬆散的合作關係。
  • 黑龍江導遊生存現狀:無固定工資 收入根據接團數而定
    人民網哈爾濱6月29日電(方圓)近日,網絡熱議「雲南導遊辱罵遊客一事」,將導遊行業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導遊目前的生存現狀是怎樣的?如何樹立導遊群體的良好形象?對此,記者對導遊、旅行社、旅遊監管部門進行採訪,了解導遊的生存現狀。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了解到,多數導遊沒有底薪也沒有保險,收入全靠帶團補貼。
  • 完善導遊薪酬制,是消除「黑導遊」 的關鍵
    漫畫/陳彬不久前,福建廈門鼓浪嶼導遊威脅遊客視頻在網絡熱傳。事後,涉事導遊方某被吊銷導遊證,列入旅遊市場黑名單。從雲南導遊強制消費到東北雪鄉宰客,「黑導遊」不斷曝光,而在低價旅遊、強迫消費、隱性購物等亂象背後,導遊「職業生存焦慮」正在蔓延。
  • 肖江有約|貴州導遊的生存現狀以及如何破題
    本期話題貴州導遊的生存現狀以及如何破題- 前 言 -今年以來,由於前所未有的疫情影響,導遊長達半年的時間都處於失業狀態7月14日,跨省遊開放以後,大量的外省黑導遊進入貴州帶團,貴州導遊的生存狀況如何呢?為此,本欄目採訪了貴州一線導遊、導遊平臺和導遊管理機構相關負責人,希望貴州導遊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好。
  • 制定標準,讓公眾知曉導遊領隊職責
    %e5%88%b6%e5%ae%9a%e6%a0%87%e5%87%86%2c%e8%ae%a9%e5%85%ac%e4%bc%97%e7%9f%a5%e6%99%93%e5%af%bc%e6%b8%b8%e9%a2%86%e9%98%9f%e8%81%8c%e8%b4%a3%26nbsp%3b中國青年報連續6期刊發《導遊生存現狀調查
  • 調查:全國95萬導遊大軍7成為兼職 無固定收入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近期,雲南導遊辱罵遊客、麗江導遊在帶團過程中因公殉職等事件將導遊這一職業一再推至風口浪尖,引發了社會對導遊群體生存現狀的關注。遊客抱怨導遊「素質差、亂收費」,導遊叫屈「很辛苦,沒地位」。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導遊這個行業走入尷尬的境地?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又有何辦法來保障導遊的合法權益?人民網記者就這些問題在四川、黑龍江、浙江、海南、江蘇、遼寧、新疆和重慶等8個省份進行了深入走訪。
  • 三部門:旅行社需合理確定導遊帶團補貼、獎金等
    《指導意見》要求,旅行社應建立和完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合理確定基本工資、帶團補貼、獎金等,按照旅遊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勞動合同約定,按月足額嚮導遊支付勞動報酬。  7月29日,國家旅遊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導遊勞動權益保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 導遊群體現狀調查:無固定工資 沒有五險一金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近日,一段雲南導遊辱罵遊客的視頻引發空前關注,旅遊業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對此,國家旅遊局發聲「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作為旅遊發展的流動名片,導遊為何會頻頻變身強迫購物,侮辱遊客的「惡導購」?記者對導遊的生存現狀進行了調查。
  • 麗江拿出200萬獎勵十佳旅行社和金牌導遊!文旅融合時代,最...
    8月8日,麗江市「十佳」旅行社、百名「金牌導遊」評選工作動員會在麗江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召開。麗江拿出200萬獎勵優秀的同業工作者。麗江市近兩百家旅行社及導遊服務公司參加了動員會。獎項主要為十佳旅行社、百名金牌導遊,旅行社主要考核標準為13項,導遊考核標準6條。十佳旅行社每家獎勵10萬,金牌導遊獎勵1萬元,並頒發證書。
  • 揭秘旅遊新職業生存現狀:定製師月薪均9000元,網約導遊成就業新選擇
    近日,攜程發布《2019旅遊新職業生存報告》,揭示了旅遊新職業從業者生存現狀。旅遊定製師大受歡迎:95後佔比最高,月薪可達三四萬定製遊被稱為近年來旅遊業的「黑馬」。開新零售門店成年輕人創業新方向女老闆佔大多數傳統旅行社門店產品單一、低價競爭激烈、客戶群以老年人為主,隨著網際網路旅遊公司進軍線下,把在線平臺的品牌、產品庫、技術、服務保障等優勢,與線下門店的一對一服務結合起來,「旅遊新零售」門店迅速走紅
  • 伴個桔子:旅行社找導遊難背後的導遊行業現狀
    春節長假將至,旅遊業即將迎來今年首個旅遊高峰,面對日益增多的報團數量有很多旅行社缺導遊而苦惱。因為提成低、壓力大、缺乏社會保障等原因,不少老導遊開始選擇轉行,加上不斷爆出的導遊負面新聞,讓一些準備入行的準導遊也打消了入行的想法,導遊行業的現狀不容樂觀。
  • 電子導遊證出臺 行業規範和評價機制有望完善
    2017年11月1日下午,國家旅遊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導遊人員管理條例》和《旅行社條例》等法律法規,發布了第44號令《導遊管理辦法》,將在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從業12年,自營旅行社的高級導遊胡昌雄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電子導遊證是在去年就已經開始實踐,但未強制上升到政策層面。2016年,國家旅遊局研發了名為「全國導遊之家」的APP。其中,遊客和導遊僱方可以清楚地查看到導遊的信用記錄、等級評定和從業經驗等等信息。
  • 新疆自治區導遊協會推薦優秀旅行社——新疆中北時光國際旅行社
    新疆中北時光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北國旅)是由旅遊主管部門批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註冊的國際旅行社。公司成立兩年以來多次評為自治區優秀旅行社,經營業績在新疆旅行社行業前列。公司經營入境旅遊、國內旅遊業務。多年來,在入境業務、疆內遊、地接、私人訂製旅遊線路等業務上,得到了廣大遊客朋友們的一致認可和肯定。在廣大遊客和同仁的厚愛下,取得了更長遠的發展。
  • 十一起雲南將實行旅行社經營行為和導遊服務質量評價機制
    記者從9月29日舉行的雲南省旅發委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繼續推進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和旅遊管理改革,由省旅發委制定的《雲南省旅行社經營行為評價及重點監管辦法》和《雲南省導遊人員服務質量綜合評價辦法》將於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 解讀:導遊資格考試、導遊職業規劃及市場現狀分析!
    要知道,從事這個職業,剛開始你一定會遇到困難,遇到坑,時間長的老導遊都知道天災雖然可怕,但是最難應付的還是人情。 導遊要接待四方來賓,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才步入社會的你無法應對這些人的時候你還會繼續堅持嗎?當你發現自己的職業不光是遊山玩水還要服務和應付遊客的時候你還會繼續喜愛嗎?
  • 「黑導遊」栽了,好導遊在哪兒
    從雲南導遊強制消費到東北雪鄉宰客,「黑導遊」不斷曝光。而在低價旅遊、強迫消費、隱性購物等亂象背後,導遊「職業生存焦慮」正在蔓延。正在流失的優質導遊日前,《工人日報》記者幾經輾轉,聯繫到視頻中當事人「黑導遊」方某。
  • 疫情下導遊生存狀態的調研報告:復工和從業情況如何?
    近日,中國旅行社協會導遊專業委員會與攜程旅遊學院合作,開展了針對導遊群體的問卷調查,發布了《疫情下導遊生存狀態與職業發展需求》的調研報告。此次調查通過在線問卷形式,覆蓋各地導遊協會成員、旅行社相關的導遊、領隊,以及網上自由執業導遊,參與人數為10614人,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一、國內導遊群體生存狀態嚴峻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導遊群體的生存狀態嚴峻。
  • [網連中國]全國95萬導遊大軍7成為兼職、無固定收入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 近期,雲南導遊辱罵遊客、麗江導遊在帶團過程中因公殉職等事件將導遊這一職業一再推至風口浪尖,引發了社會對導遊群體生存現狀的關注。遊客抱怨導遊「素質差、亂收費」,導遊叫屈「很辛苦,沒地位」。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導遊這個行業走入尷尬的境地?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又有何辦法來保障導遊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