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牆黛瓦、綠樹掩映。房子獨棟,面積在200平米以上,天吶!這不就是小編夢想中的家嘛!如今這樣令人羨慕的居住條件,就在咱們無錫這個新的社區!
錫山區羊尖鎮嚴家橋,一個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11月21日傍晚,在這個無錫人熟知的古村,一個新的社區正式迎來首批村民!
新社區名叫「西三家新村」,首批20戶來自不同自然村的農戶,因老宅異地翻建,今後將共同居住在這個新社區,翻開他們人生的新一頁。
家家粉牆黛瓦,周圍綠樹掩映,有獨棟、也有聯排,每套面積250平方米左右,這種居住條件真的是讓人太羨慕。
異地翻建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這20戶「幸運兒」如何入圍的?
嚴家橋村委書記朱斌介紹——
首批20戶村民是按照市、區有關標準對符合農宅翻建要求開工的,經過報名、審核後選出入圍村民,這批村民繳納一定的建設費用(預交48萬元),將原來已經屬於危房的農村閒置老宅統一「置換」到了西三家這個自然村,隨著房屋的順利交付,後續的庭院美化、環境管理還將「細梳妝」,打造鄉村振興的人居示範點。
既非原先的農村也非城市小區
新社區建立後如何管理?
村民們表示,作為嚴家橋首批農房翻建的「吃螃蟹者」,他們感受到了時代的機遇——
「西三家新村」每戶村民的門牌號位置由抽籤產生,村裡的老黨員、老幹部組成了一個民間理事會,對房屋建設的前期協調、搖號抽籤、鑰匙發放以及後續的產證辦理、物業流程等進行監督管理。
2位領到新居鑰匙的村民,面對採訪盡展內心欣喜。
陸惠源:
我家宅基地上的老房子因為是空鬥牆造的,早已成了危房,已經20年沒人居住了。從前覺得老家嚴家橋有點偏僻,如今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鄉村成了美麗田園,能以這樣一種方式回歸故裡「養老」,真是幸福感爆棚。我已經落實好了室內設計和裝修施工隊伍,立馬就要擇日開工,一過年就能住上新房了!
劉建峰:
我家老房子是1983年建造的,面積大概為150到160平方米之間,當年根本沒有專業設計,用的多孔板等基礎材料質量、功能都不太好,常年需要翻修,我和兄弟都是離家多年,父母住在老房子裡面也不太放心,這次有了農房翻建機會,第一時間就報名參與。看過新房的建造質量和交付標準,社區整體地塊非常方正,周圍都是森林和田園,鳥語花香,環境整潔美麗,對於這個新社區的內外環境都非常滿意。新房子將立即著手裝修,讓父母先體驗新居的舒適。
農村舊宅翻新進行ing~
無錫將湧現更多美麗村居!
來源:江南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