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葉觀音蓮是生長在亞洲南部地區的一種觀葉植物,它的植株特別小巧,長相精緻,和合果芋的形態相似,葉子是箭頭形態的,它的葉脈特別清晰,是白色的,葉子的輪廓是波浪狀的,葉子邊緣處有一圈白邊。
黑葉觀音蓮其實是雜交培育出來的品種,觀賞性比較好,在大多數情況下,黑葉觀音蓮的葉子都是呈紫綠色的,環境過度陰暗,它的葉色就會顯得暗淡。這種植物主要就是看葉子的,很少會有花朵開出來。
在國外,黑葉觀音蓮還有一些很奇怪的名字,比如大象的耳朵、非洲面具,這就說明它的形態和大象的耳朵特別相似,也有點像非洲人製作的一些面具。
黑葉觀音蓮是多年生的盆栽植物,適合生長在各種土壤中,在黏性土、沙壤土或腐殖土中都可以存活,如果要保證土壤呈微酸性。
由於黑葉觀音蓮原本就是生長在亞洲南部地區的,所以對於我國偏遠地區的朋友來說,栽培黑葉觀音蓮就最簡單了,甚至直接將黑葉觀音蓮露養在戶外,只要保證沒有霜凍,它們就能不斷生長。
對於大部分的朋友來說,將黑葉觀音蓮養成室內的盆栽觀賞綠植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將它們養在有適當散射光的環境下,保持有適當的空氣溼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它們生長速度就特別快。
黑葉觀音蓮是比較喜歡水分的,在有適當散射光的環境下,加上環境通風,溫度在18度以上,就需要經常保持盆土微微溼潤的狀態,但要避免過度潮溼,盆土不能積水。
如果長期乾旱,黑葉觀音蓮莖底部的葉子就會發黃枯萎。如果盆土長期潮溼,則會引起根腐病。
有一點需要注意,給黑葉觀音蓮澆水的時候,儘量要澆到盆土裡,避免葉子經常溼潤。在冬天溫度較低的時候,要控制澆水,停止施肥,土壤完全乾燥後,才能讓黑葉觀音蓮更好地休眠,可以等土壤幹幾天再給它補充一點水分,維持存活即可。
平常可以定期在周圍噴霧狀水,維持空氣溼度,偶爾可以噴在葉片上,要儘量在早上的時候澆水。室內的相對溼度維持在55~%65%之間,對黑葉觀音蓮的生長最佳。
黑葉觀音蓮對肥料的需求不多,一般只是在春夏季節,每隔兩三周補充一點點薄肥,可以很好地避免葉子發黃,讓植株長得更加健壯。
後期想要繁殖黑葉觀音蓮,就可以等它的莖葉生長旺盛之後,底部長出一些比較小的側芽,側芽長大一點就可以將底部的塊莖分開,重新栽種。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黑葉觀音蓮是屬於有毒植物,它和室內絕大部分的天南星科的植物一樣,都是有毒性的,要避免誤食,就比如像常見的龜背竹、合果芋、滴水觀音和萬年青等。
養護黑葉觀音蓮基本不會感染什麼病蟲害,但澆水過多會引起真菌感染,如果發現葉片上有一些棕黃色、黑色的斑點或斑塊,要及時剪掉病葉,和其他植物隔開來養,及時噴灑殺菌藥,也可以每隔一兩周噴灑一次肥皂水,避免滋生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