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視路"杯全國法語文學翻譯競賽活動圓滿結束

2021-01-10 中國網

為發現、培養和獎掖更多的法語翻譯新人,推動和促進中國法語文學翻譯事業的健康發展和繁榮,推動和促進中法文化交流,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 南京大學法語系和上海依視路光學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 「依視路」杯全國法語文學翻譯競賽。

根據此次競賽的要求,南京大學的許鈞教授選定了競賽原文。原文選自法國當代作家、文學批評家、法國費米娜獎評委達妮艾爾• 薩勒娜芙的《逝者的饋贈——論文學》一書。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和武漢大學法語系的支持下,翻譯競賽啟事和原文分別刊登在《法國研究》(2007第2期)和《法語學習》(2007年第2期)兩家在全國法語教學與研究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刊物上。翻譯競賽啟事和原文刊登後,得到了全國法語教學研究界的熱烈響應。在規定期限內共收到參賽譯文202篇,其中有效參賽譯文198篇。據統計,參賽者來自國內、法國、加拿大的53所院校,有年輕教師,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還有外語學校的高中生,其中有的已翻譯出版過文學名著並獲得過文學翻譯競賽獎,如由南京譯林出版社主辦的戈寶權文學翻譯獎,有的發表過短篇小說、詩歌、散文譯作或翻譯方面的論文,有的獨立或合作翻譯過一般的文學作品或社科著作,還有的有過口譯的經歷,但大部分參賽者只是翻譯愛好者,沒有從事過真正意義上的文學翻譯,所以對這次法語文學翻譯競賽所提供的寶貴的鍛鍊機會,他們格外珍惜。

根據實施方案,此次評獎活動自始至終力求做到公正和客觀。評獎啟事中要求參賽譯文正文內勿書寫姓名等任何與譯者個人身份信息相關的文字,另頁寫明參評譯者的個人信息。翻譯競賽組織方指定法語界之外的專人對參賽譯文的個人信息頁和正文進行編號,分到初評人員手上的只是編過號的參賽譯文正文。參賽譯文統一編號後,南京大學法語系成立了「依視路」杯全國法語文學翻譯競賽初評組,由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理事、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成富任組長。初評組嚴格採取保密措施,仔細閱讀原文,了解翻譯的難點和重點,根據統一標準加以評審。評選過程中,評閱人自始至終兼顧準確理解原文與譯文本身的通順,兼顧原文的主題、語言、風格、難點句、段的翻譯與整篇譯文的總體感覺。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一篇譯文,都頗為慎重。每份參賽譯文由兩名評閱人分別打分,取兩者均分,按照得分順序選出了前40份入圍譯文。

全體初評人員普遍認為,此次評獎原文有特色,且有相當難度,無論從語法角度,還是從文字角度,有一些不易理解之處,要想全面、忠實、準確、貼切地用漢語加以表達,非常不易。從未能入圍的參賽譯文看,大部分問題都出在對原文的理解錯誤過多,因為翻譯由理解和表達兩個方面構成,如果不能準確理解原文,漢語的功力再好,也難以達到翻譯的目標。從參賽的人來看,雖然絕大部分都是學法語專業的,而且也有相當數量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但從參賽譯文中對原文理解的準確性這一點來看,還有待加強。此外,不少參賽譯文,中文表達欠準確,有的顯得生硬、彆扭,帶有濃重的翻譯腔;有的則表現出另一個傾向,對原文不甚理解,大而化之,中文看似流暢,甚至優美,但與原文的意義出入很大,還有的不顧中外兩種語言的本質性差異而機械地生搬硬套一些外文中的語言因素,這些傾向自然都不可取。應該說,廣闊的知識面,紮實的中外文基本功和較好的文學修養,以及認真嚴謹的譯風,是從事文學翻譯的必備條件。

40份入圍譯文經翻譯競賽初評組覆審、選定後,加密呈送給「依視路」杯全國法語文學翻譯競賽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由中國法語教學、研究界的著名學者組成,分別為曹德明(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杜青鋼(武漢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傅 榮(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戶思社(西安外國語大學校長,教授)、李克勇(四川外語學院院長,教授)、劉成富(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秦海鷹(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許 鈞(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徐真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評審委員會主任由許鈞擔任,王理行(譯林出版社編審)和何毅( 上海依視路光學有限公司總經理)出任評審委員會顧問。翻譯競賽評審委員會各位成員收到入圍譯文後,根據原文,按照「準確、達意和優美」的標準,進行評分(百分制)。各位評委教學科研工作繁忙,而且大都擔任重要的領導工作,但為了發現人才和保證評審的公正性,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對譯文逐句逐段進行評審,其態度之認真,評審之細緻,任人敬佩。

評審委員們普遍認為,此次經初評推薦的參賽譯文,其中大部分的文本基本上都能做到通順流暢,有的還頗具文採,對原文的理解也基本準確,總的來說都已達到一定的翻譯水準。其中有的不僅理解比較準確,而且表達流暢、貼切、優美,達到了很高的水準。更令人可喜的是,入圍的許多參賽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熱愛法語,熱愛法語文學,熱愛文學翻譯。正因為熱愛,他們願意付出心血,有的參賽者在暑假期間反覆多次閱讀原文,逐字逐句細加推敲,一遍又一遍修改譯文;有的把自己的參賽心得和體會記錄下來,寫下了數千字的文字,總結經驗,在參賽中學習,在參賽中提高。不過,從總體而言,每篇譯文中都或多或少地有理解錯誤。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如何用準確、貼切的中文把原文忠實地表達出來,實屬不易。全部評委的評審結果按得分匯總,按得分選出前二十篇進入終審的參賽譯文,授予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和優秀獎10名。經「依視路」杯全國法語文學翻譯競賽評審委員會評定,「依視路」杯全國法語文學翻譯競賽的獲獎者分別是:

一等獎:何 一 北京大學

二等獎:孟 婕 華東師範大學,王 加 南京大學,陳 寒 南京大學

三等獎:崔月玲 廈門大學,郭彥娜 中國海洋大學,靳 晗 巴黎第四大學,談 珩 復旦大學,馬佳盈 河北工業大學,沈 珂 南京大學

優秀獎:耿雪陽 四川外語學院,李聲鳳 北京大學,孔 潛 南京大學,翁冰瑩 廈門大學,莊瑞嫻 北京外國語大學,宋 暘 南京大學,王亦男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張 璐 南京大學,何亞婧 上海外國語大學,夏高琴 中南大學

綜上所述,這次競賽活動組織嚴密,評審公正。對本次競賽,競賽者之踴躍,反響之強烈,讓活動組織者深受鼓舞,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國法語文學翻譯後繼有人。有三點特別需要值得關注:一是在中國,法語文學翻譯有著優良的傳統,傅雷是傑出的代表。現當代一批優秀的法語文學翻譯家為中國讀者奉獻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前輩優良的傳統影響了當今的一代年輕譯者。這次競賽的獲獎譯文,達到了較高的水準,這是與中國法語文學翻譯的傳統影響是分不開的。二是文學翻譯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外語院校的精心培育,也需要全社會的關注,更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一種良好的人文氛圍。沒有對文學的熱愛,對文學翻譯的熱愛,沒有良好的文學素養和中外兩種語言的功力,任何人在文學翻譯的道路上不可能走得很遠。從這次競賽的前三名獲獎者看,她們從小就熱愛文學,接受了良好的人文教育,有的在小學時就發表過文章,大學期間在法語以及法語文學的薰陶下,她們的視野得到了開闊,文學熱情得到了激發,在此次翻譯競賽中獲獎並非偶然。三是文學翻譯是一項艱辛而神聖的工作,要有嚴肅的態度,嚴謹的譯風,和求真求是的探索精神。從這次翻譯競賽看,參賽者大多都投入了巨大的熱情,以嚴肅認真的態度進行翻譯。這次翻譯競賽,不僅鍛鍊了中國法語文學翻譯愛好者的翻譯能力,而且對他們的譯風譯德的一次良好的教育機會。此外,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辦,與上海依視路光學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依視路人」懷著「願人人都能看世界更美好!」的崇高願望,為了中國的法語教學,為了培養翻譯人才,為了文學和文化交流,為了拓展思想的疆界,貢獻了力量,在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相關焦點

  • 「上譯」杯翻譯競賽八成為女性,自由譯者成獲獎主力軍
    12月9日下午,第十六屆「上譯」杯翻譯競賽頒獎典禮在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舉行。翻譯競賽始創於2004年,由上海翻譯家協會與上海譯文出版社《外國文藝》聯合發起,旨在推進我國翻譯事業發展,發現和培養更多翻譯新人。翻譯競賽曾先后冠名為「CASIO」杯、「滬江」杯。
  • 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國硯都杯」工藝品雕刻(硯雕)總決賽圓滿結束
    11月17日,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國硯都杯」工藝品雕刻(硯雕)總決賽圓滿結束。通過五個預賽區層層考核選拔上來的,來自全國各地的104名決賽選手,在為期2天的比賽中,進行了激烈角逐,最終肇慶選手梁志勇、程振業、柳飛脫穎而出,分別斬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 第十七屆「上譯」杯翻譯競賽頒獎儀式於線上舉辦
    昨日,第十七屆「上譯」杯翻譯競賽頒獎儀式於線上舉辦。該活動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上海翻譯家協會、上海譯文出版社《外國文藝》雜誌承辦。年齡分布上,90後選手依然是中流砥柱,所佔比例超六成;00後翻譯新秀成長迅速,約佔總參賽人數的30%,較往年有大幅增長。從選手的職業身份來看,高校學生特別是外語專業、外語院校學生為參賽主體,其次分別為教育工作者、自由職業譯者,以及來自政府部門、文化產業、醫療、金融等多個領域的選手。從參賽地區來看,上海的選手人數領跑全國,有400餘人,其次為遼寧和廣東兩省,港澳臺地區亦有30多位選手參賽。
  • 上海的這場翻譯競賽憑什麼能吸引10萬人參與?-語種,翻譯,競賽,上海...
    圖為評委為獲獎選手頒獎  東方記者包永婷12月13日報導:今天下午,第15屆『滬江』杯翻譯競賽頒獎典禮在文藝會堂舉辦。經過評選,最終54位選手從近1300人中脫穎而出。她以浪漫派女詩人的身份開始文學創作,後成為女性主義雜誌《青鞜》的成員。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她轉向小說創作,爆發出驚人的創作力,發表了《病鶴》《金魚繚亂》等作品。其作品感覺濃厚、細緻,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短篇小說《壽司》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翻譯競賽走過15年:由單一語種到多語種  今年也正值翻譯競賽發起十五周年。
  • 「上譯」杯翻譯競賽頒獎儀式線上舉辦,00後新秀成長迅速
    12月16日下午,第十七屆「上譯」杯翻譯競賽頒獎儀式於線上舉辦。這也是該賽事十七年來首次採取這種形式為選手頒獎。該活動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上海翻譯家協會、上海譯文出版社《外國文藝》雜誌承辦。
  • 「創想杯」3D列印國賽之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培訓選拔圓滿結束
    2019年9月20-22日,由中國電子商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主辦,北京企學研教育科技研究院、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市創想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獨家冠名支持的「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全國電子信息服務業職業技能競賽
  • 風雨不改,共話譯事 ——第十七屆「上譯」杯翻譯競賽頒獎儀式於線...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6日電(周卓傲)12月16日下午,第十七屆「上譯」杯翻譯競賽頒獎儀式於線上舉辦
  • 文學翻譯的真諦
    新中國成立後,他主要從事法國文學的研究和翻譯,成為新中國法國文學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領軍者,由他翻譯的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莫裡哀的喜劇全集等,成為法國文學翻譯的典範之作。《李健吾譯文集》是李健吾先生的譯文全集,匯集了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譯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餘萬字。該文集的出版在國內翻譯界、文學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補空白和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 以賽代練提高翻譯能力,湖工大英語「小達人」斬獲全國詞彙競賽第一
    兩個月前的一天,廖雨婷在網上看到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學術英語詞彙競賽,就隨手報了名。為此,她給自己列了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刷題、整理錯題、閱讀專業書籍,將自己的暑假生活安排得滿滿的。這次競賽的題型主要測試學術英語詞彙的廣度和深度,包括同義詞彙、詞彙搭配和詞彙運用五個方面。在備考的衝刺階段廖雨婷找來了往年真題,從真題中摸清出題套路並積累知識點。
  • 精彩活動連連看!第20屆中國法語活動節|中國法語活動節|法語|法國|...
    由於法語是29個國家的57地區唯一或並列官方語言,因此法語被視為世界上主要的國際語言之一。每年三月,法語國家將在世界各地組織法語活動節。在廣州第二十屆法語活動節舉行之際,多姿多彩的一系列活動(電影、音樂會、講座、展覽、研討會、學生競賽等)將呈現給公眾。大部分活動免費面向公眾,並配有中文翻譯。比利時駐廣州總領事館及瓦隆·布魯塞爾駐華代表團和加拿大、法國和瑞士駐廣州總領事館攜手廣州法語聯盟謹榮幸地向您介紹法國活動節當月的活動日程。
  • 【4.18周年慶】「五洲城杯」2016中國技能大賽·第六屆全國飯店業職業技能競賽遼寧賽區選拔賽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2016中國技能大賽·第六屆全國飯店業職業技能競賽遼寧賽區選拔賽啟動儀式與早9:18分正式拉開序幕!並介紹在五洲城酒店用品館在開業周年慶典之際,不僅推出了千萬禮金惠遼瀋、新品展銷採購洽談會等大型活動,並衷心祝願「『五洲城杯』2016年中國技能大賽·第六屆全國飯店業職業技能競賽遼寧賽區選拔賽」圓滿成功!
  • 「茶花杯」全國首屆美麗鄉村主題歌曲徵集推廣系列活動圓滿結束...
    「茶花杯」全國首屆美麗鄉村主題歌曲徵集推廣系列活動圓滿結束,譜寫新時代中國鄉謠 2019-12-15 2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克希:我是為翻譯小說才學法語
    A:最起先動念想學法語,是在讀了傅雷先生翻譯的《約翰·克裡斯朵夫》之後,受到主人公個人奮鬥精神和譯者傳神譯筆的雙重震撼,我一直很想能直接讀法語原著小說。「文革」期間,我有緣結識上外的藍鴻春先生,就跟她學起了法語。她父親曾是廣慈醫院院長,她是震旦大學畢業的,法語自然很厲害。
  • 法語翻譯哪家專業
    法語翻譯哪家專業,成立以來,我們先後成功地為國內外企業、國家政府機關、海外駐華機構及各大金融機構、使領館提供了數以萬計的翻譯項目及語言本地化解決方案,深受中外客戶的讚譽和好評。法語翻譯哪家專業, 譯邦達翻譯經民政局登記、教育局審批正式成立。
  • 信陽農林學院第五屆教師教學技能競賽圓滿結束
    青年文科組10月29日下午,由工商管理學院承辦的「信陽農林學院2020年度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創新、思政)競賽(青年文科組)」在圖書館412A圓滿舉行。副校長趙聘蒞臨比賽現場觀摩指導,部分學院領導、青年教師和學生觀摩了本次比賽。
  • 北京語言大學第九屆國際口筆譯大賽圓滿落幕
    10月11日,第九屆國際口筆譯大賽「完美世界」杯2020口譯交傳決賽暨頒獎典禮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通過層層選拔的9位頂尖交傳選手對交傳獎項展開了精彩的角逐。自2019年12月初至2020年10月11日,北京語言大學第九屆國際口筆譯大賽歷時近十個月,於11日下午圓滿結束。本屆大賽吸引了4138人次報名,筆譯組共有來自海內外350所院校的3046名選手報名參與,口譯(交替傳譯)組共有1092人報名參加英語、法語兩個組別的競賽。
  • 「永旺杯」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優秀獲獎選手將入選翻譯人才庫
    決賽現場千龍網北京11月6日訊 4日,由中國翻譯協會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共同主辦的「永旺杯」第十屆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行。來自全國45所高校的99名選手展開激烈角逐。優秀獲獎選手將入選中國外文局翻譯人才庫。大賽設日語、法語、德語、俄語、西語、俄語、朝(韓)語六個組,其中日語組分為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兩種形式,其餘五組均為交替傳譯。比賽內容分為外譯中和中譯外兩個環節,內容包括時政、經濟、科學等多個領域,從職業素養、技巧運用、信息傳達等多方面考察參賽選手的綜合水平。選手依據錄音,現場進行即席的交替傳譯與同聲傳譯。
  • 西安食品工程技工學校首屆西點理論知識競賽複賽圓滿結束
    西安食品工程技工學校首屆西點理論知識競賽複賽圓滿結束為宣傳普及烘焙文化知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6月11日早上9點, 西安食品工程技工學校首屆西點理論知識競賽複賽隆重舉行。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有學校副院長趙濟平、研發部主任陳安玲、教務處副主任儲小英,學生會幹部譚建平。首屆西點理論知識知識競賽複賽採用搶答的形式比賽,規則為6組進3組,參賽選手按搶答得分決出前3組晉級總決賽。
  • 第三十二屆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頒獎儀式暨競賽譯文評析報告會在京...
    中國日報12月14日電(記者 鄒碩)12月13日,第三十二屆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頒獎儀式暨競賽譯文評析報告會在京舉行。本屆大賽由中國翻譯協會、四川外國語大學聯合主辦,《中國翻譯》編輯部與四川外國語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承辦。
  • 2020年「廣西北投杯」職業技能競賽活動順利舉辦
    裝載機操作技能競賽。廣西新聞網見習記者 童瑩 攝參賽人員。廣西新聞網見習記者 童瑩 攝活動開幕式。廣西新聞網見習記者 童瑩 攝挖掘機表演節目——寫毛筆字。廣西新聞網見習記者 童瑩 攝廣西新聞網扶綏10月23日訊(記者 李晟 見習記者 童瑩)10月23日,2020年全區「交通網「建設三年大會戰公路建設項目「廣西北投杯」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在扶綏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