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閒時翻書君(約750字,閱讀約需2分鐘,與你相約)
村上春樹說:
「在自己喜歡的時間,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對我而言這便是自由人的定義。」
這句話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書《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作家是讓人羨慕的職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自由。
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時間,在靈感來時,提筆寫就作品。
發表之後,又能收穫到讀者的共鳴和關注。
所以當村上春樹說自己是自由人時,讀者是有十足的理由,願意相信這種「按興趣做事」的風格。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由都是有代價的。
把興趣和營生結合得恰到好處的例子並不少見,但那些基本都是在雲端的人物,對一般人來說,追求這樣自由自在的代價是很大的。
我看過《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這本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村上春書的這本書對自由的描述,是有一些誤導性的。
這倒不是說村上春樹有意在渲染自己的自由,而是他獲得自由的代價,在我看來,實在是太低了。
如他自己在書中所寫,他走上小說家的道路,就是出於自己的一個想法。
在業餘時間寫出的《且聽風吟》意外獲獎後,他便隨心地把業餘變成了全職寫作。
在村上春樹的文字中,你看到的都是「隨心所欲」地隨意。如果他自己說:
「從來沒有因為寫不出小說而勞神苦形。」
仿佛這一切都是一種天賦,一種註定。
但我想,世上的事情從來沒有容易的。
一個人的成功也許有著某種偶然,比如說運氣。
而就算成功如村上春樹,他一定也是把於寫小說背後的艱辛,都丟棄在風裡了。
又或是他認為,比起自己的自由,這些辛苦不值一提。
不論怎麼說,《我的職業是小說家》是一本帶有一些自傳,但主要又是閒談對寫作看法的書中,我看到了一個人的自由。
個性自由,文字自由,思想自由。
也許,人在決定一件事情時,總是要帶有一種非理性的衝動吧。又或者可以把這種感覺稱為「樂觀」。
一旦決定做出之後,就勇敢地走下去,也許就能走出如村上春樹所說的那種自由。
——
以文為心,歡迎關注 「閒時翻書君」,每日更新,與你相約
(原創文字,請勿轉載;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