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尋蹤 | 增江街四豐村裡的青樓與紅樓

2020-12-17 大洋網


增江街四豐村白石嶺有棟建於民國時期的洋房,後人稱之為「青樓」「紅樓」。初聽「紅樓」「青樓」二詞,頗覺得浪漫,心生好奇。而後得知該樓為中山大學理工學院院長陳宗南故居,更產生了些親切之感。終於尋得機會來看了這座頗有特色的建築。


行前讀過一些有關於紅樓、青樓以及陳宗南的文史資料。這棟洋房建於1923年,由主樓、次樓、平間和小院組成。主樓用青磚築成,是為「青樓」;次樓用紅磚築成,故稱「紅樓」。據了解,這座西式洋房目前由住在四豐村內的戶主親戚打理。




大門鎖著,無法入內。僅能透過大門,窺到一樓的會客廳。文史資料中說,青樓二層也有客廳,客廳較小,後面隔出書房和休息間,迎前方飄出小陽臺。三層室內面積減半,空置出天台。樓頂僅餘梯間,附設水池。寥寥幾字,讓人清楚了解青樓的構造。



▲主樓「青樓」。 劉宇豪/攝



▲主樓樓頂正中有塑鬥大的圓形「宗南」二字,字下方有陸地、海洋的示意符號圖案



▲鐵製的大門已經生滿紅鏽,皆是歲月的痕跡



▲會客廳內有三色水磨石圓柱,廳內空空如也



紅樓面積與青樓略同,變化之處在於內部不設天井,而正面多出了西洋式的連群陽臺,近似二、三層陽臺封閉連接達於地表而成。二層陽臺為兩柱三拱門形制。三層的陽臺成四柱式,頂成山花,均是博取西方建築式樣。


50多歲的村民陳運清告訴小e,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們一群同齡人就是在這青樓紅樓裡讀的小學。據了解,該樓在解放後曾經借用做四昇平鄉大隊部、四豐村大隊部、四豐村小學。



▲次樓「紅樓」



▲二層陽臺為兩柱三拱門形制,三層的陽臺成四柱式,頂成山花



▲紅樓大門同樣鎖著,牆上的斑駁紅字依稀能看到「群眾」「學校」等字眼



▲紅樓的小院內種有龍眼、楊桃和芋頭等



2002年9月,陳宗南故居被公布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小e走訪這座樓時,偶有勞作的村民路過,對於不時有人來造訪這座造型另類建築,他們早已習以為常。他們可知這座洋樓的主人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該樓在2002年9月被公布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


《增城文史》第七輯有相關記錄:陳宗南(1885-1962),出身農家,性聰慧、勤讀書,光緒29年(1903)年中秀才,次年考入唐山礦務學堂,以優異成績,於宣統元年(1909)被選派赴美國公費留學,於伊裡諾斯州首府斯普林菲爾德大學專攻化學,獲碩士學位。


1916年回國,任教於廣東高等師範學堂(後改為廣東大學、中山大學),先後任理學院院長、理工學院院長、教務長等職務30多年,是著名的教育家、科學家,廣東化學教育和化學工業的拓荒者。


@增江街坊

歡迎加入增江街坊群,這裡有權威的信息發布,科學的知識普及,不定期發布福利,還能諮詢、討論、吐槽……


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

進入【增江街坊群】


(每個街坊群事項一樣,請勿重複進群)


轉發出去

讓更多的人知道




[ 編輯: 【圖文記者 增江君】 【編輯 墨兜】 部分資料來源《增城文史》第七輯 ]

相關焦點

  • 紹興四豐村·酷暑即將褪去的江南小村落
    紹興四豐村·酷暑即將褪去的江南小村落紹興四豐村·酷暑即將褪去的江南小村落紹興四豐村·酷暑即將褪去的江南小村落紹興四豐村·酷暑即將褪去的江南小村落紹興四豐村·酷暑即將褪去的江南小村落紹興四豐村·酷暑即將褪去的江南小村落紹興四豐村·酷暑即將褪去的江南小村落
  • 西門紅樓,古老完整的三級古蹟市場建築物
    西門紅樓又稱「八角堂」或「紅樓劇場」,一樓經營咖啡廳及精品店(現以臺灣特色商品為主),並免費供市民參觀。而最主要營業項目,則是於建築物二樓定期上演相聲、戲曲、舞臺劇、舞蹈、音樂會等藝文活動。門紅樓位於臺北市 萬華區的成都路上,緊鄰 西門町徒步區。
  • <古蹟尋蹤>重慶磁器口古鎮的傳說
    <古蹟尋蹤>【重慶磁器口古鎮的傳說】公元1399年,鎮守北京的朱棣起兵「靖難」,攻陷當時的京師南京,據說在城破之時,建文帝朱允炆拿出朱元璋留給他的僧衣度牒,秘密的從地道中逃走,流浪於川渝雲貴,其中關於這個落難皇帝的傳聞以重慶為最多,而且不少的地方的名字都是因他而得名的。
  • <古蹟尋蹤>又見五臺山之「羅睺寺」
    <古蹟尋蹤>【又見五臺山之「羅睺寺」】在佛教聖地五臺山臺懷鎮中,有一座獨特的寺廟,它是祀奉佛祖釋迦摩尼之子羅睺羅的寺廟,名為《羅睺寺》。
  • <古蹟尋蹤>頤和園「文昌閣」的前世今生
    <古蹟尋蹤>【頤和園「文昌閣」的前世今生】1860年,費利斯·比託留下了一張當年清漪園文昌閣的影像,沒成想在拍完照片後,英法聯軍竟然將此古建付之一炬,清漪園文昌閣是始建於乾隆十五年也就是1750年的頤和園內六座城關建築中最大的一座。
  • ​車圩村古蹟尋蹤
    車圩村古蹟尋蹤車圩村位於雲霄縣下河鄉中部,距縣城15公裡,東鄰本鄉下洞村和坡兜村,西與龍透村相接,北與後山村和石屏村只一山之隔
  • 淮鎮古蹟尋蹤
    淮鎮古蹟尋蹤
  • 訪古尋蹤 | 中國帝王陵匯總
    訪古尋蹤 | 中國帝王陵——元代帝陵訪古尋蹤訪文物古蹟、覽風景名勝、探宗教陵墓、聽奇聞軼事。
  • 她是廈門「紅樓」頭牌,以絕技名震江湖,不輸天上人間的四大花魁
    那時候的青樓發生了許許多多風花雪月的故事,至今都流傳著。詩人在《訴衷情》寫道,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這首描述青樓女子的詩詞流傳千古,成了千古名句!
  • 共建綠色商圈,增江街走進光輝家具開展垃圾分類宣傳
    12月11日,增江街市容環境衛生管理中心在光輝家具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增江街市容環境衛生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宣傳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當天上午,光輝家具商城內店鋪負責人齊聚一樓大堂。增江街市容環境衛生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通過派發宣傳冊、講解垃圾分類知識要點、現場解答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店鋪負責人的垃圾分類意識,引導他們帶頭做好垃圾分類、環境衛生工作,共建綠色整潔的商圈環境。
  • 增城增江街非遺生活館開館!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2020年7月20日上午,由增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增江街道辦事處主辦,增城區文化館、增城區文化館增江街分館、廣州市增城區古村之友協會承辦,廣州市圖鑑城市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增城區民間藝術家協會等協辦,2020年首場「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非遺體驗活動暨增江街非遺生活館開幕儀式正式拉開帷幕
  • 《慶餘年》未出場的三皇子,帶偏範思轍開青樓,卻因範閒成最大贏家
    《慶餘年》未出場的三皇子,帶偏範思轍開青樓,卻因範閒成最大贏家。 等到範思轍發現在京都大熱的暢銷書《紅樓》竟是範閒所著後,他頓時有了想要經營一所書局的心願,說服範閒和自己聯手開書局。
  • 模仿《紅樓夢》卻寫成了青樓煙花場,這可能是古代最失敗的小說
    因為曹雪芹先生《紅樓夢》在當時社會極其風靡,甚至造成了「開言不談紅樓夢,讀遍詩書也枉然」的說法,所及繼《紅樓夢》之後,便出現了許多續紅樓或者模仿紅樓的小說,比如著名的《青樓夢》《紅樓圓夢》等,可能跟《紅樓夢》沒有寫完也有很大的關係,不過話說回來,就算寫完了,以我國人民喜好「狗尾續貂
  • 談古論今話臺灣-7 臺北西門町.紅樓
     2019.1攝西門紅樓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的成都路上,緊鄰西門町徒步區。共兩層高的這棟紅磚洋樓為1908年所建的臺灣三級古蹟,而該古蹟建築最獨特地方,就是其外觀為每正立面8m。也因此,該建物於日治時期通常被稱為八角堂。八角堂主建築體後面連接著的是十字型外觀的一樓磚造樓房,而結構不太相似的這兩棟建物合稱西門市場,紅樓則為市場入口。日據晚期,該市場範圍拓展到周圍成都路,西寧南路,內江街圍成的梯形區域,並維持此一格局至今。
  • 士子和青樓的不解之緣:古代青樓為何多在考場對門?
    ——《及第後宿平康裡》·裴思謙中國的士子與青樓有不解之緣,從古至今,關於才子與佳人的風流韻事便經久不息,唐代士子高中進士後,向鍾情的妓女寫情詩,炫耀才華,當時是一件雅事。即便是科考失利,士子們無奈之下,「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此時,醇酒佳人,又成了他們減輕落榜壓力的安慰劑。
  • 「贏得青樓薄倖名」,漫談唐代青樓女子與文人雅士之間的交往
    在唐代,文人雅士們與青樓女子交往並不純粹是為了滿足個人的肉慾,更多的是在希望在精神上面得到慰籍找到共鳴。於是,這對青樓女子們自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單純靠出賣色相肯定是不能長久的。所以,很多青樓開辦者為提高自身檔次,招來客人,會對女子從小進行培養訓練,諸如穿衣打扮,唱歌跳舞,吟詩作對,琴棋書畫等項目是所有青樓女子都必須掌握的技能。
  • 組圖:日據時代老市場 西門紅樓商業文化共生
    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的「西門紅樓」。(中評社劉冠廷攝)東南網7月4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2013臺北電影節2日邀請中國大陸電影導演兼製片黃建新,及臺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得主焦雄屏,於西門紅樓舉辦焦點座談,在場分享對當前華語電影市場的敏銳觀察與監製相關經驗,並細說華語電影市場趨勢與脈動。
  • 煙雨江湖幽州青樓怎麼去 青樓進入辦法
    煙雨江湖在更新的支線任務裡,在幽州多了一個地點,那就是幽州青樓,但是這個需要我們想通過任務才可以觸發,那麼接下來小編會給大家分享幽州青樓進入的辦法,以及我們觸發青樓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之後我們發現周清清被賣去幽州了,所以需要先尋找姓周的村落打探消息,來到姑蘇(29,25)將翡翠玉佩交給荷花村的周村長,然後去幽州(13,21)悅來客棧找小二打聽幽州青樓,再找思南,客棧上方枯樹旁邊的小女孩(15.17)打聽周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