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579年~670年),出身隋朝宗室,弘農楊氏,隋朝納言楊達之女。
楊達:(548-612年),本名楊士達,字叔莊,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宗室大臣,大將軍楊紹之子。
楊紹(498~572年),字子安,小名僧保,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北魏到北周時期將領,新興太守楊興的孫子,司州刺史楊國的兒子。
從以上的簡介可以看出,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出身弘農楊氏,往前溯及三代都是名門望族。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出身名門的小姐下嫁給了家裡世代經商的「武士彠」。而且,楊氏出嫁時已經44歲,這個年紀放在現在都算是大齡了,更何況是在唐朝,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楊氏在44歲的年紀嫁給了武士彠?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精彩的一生。
武士彠生平
唐開國功臣,「太原元謀功臣」之一。
早年棄商從戎
武士彠「才器詳敏,少有大節」,長大後,「深沉多大略」,讀書讀到忠臣事跡,便反覆研讀,立志要出人頭地。隋朝大業年間,他經營木材生意。
後來,隋煬帝大規模徵兵,武士彠也棄商從戎,參軍入伍,在鷹楊府做一名隊正。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被任命為并州刺史、河東撫慰大使,屯駐在守汾、晉之地鎮壓起義,在此期間,李淵曾在武士彠的家中休息,二人從此成為朋友。另有說法是,武士彠曾出計平定楊玄感之亂,李密因此邀請他加入自己陣營,武士彠判斷李密不能成事,卻認為新任太原留守李淵英明神武,值得效忠,於是主動投遞刺名拜謁,李淵亦將他視為心腹。
追隨李淵起事
李淵做太原留守時,武士彠被他闢為行軍司鎧參軍,成為留守府中主管軍事悼疊霸坑裝備的幕僚。另一方面,他並非把寶押在李淵一人身上,同時也屬於負責監視劉淵的太原副留守王威的親信。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父子見隋朝大勢已去,決定乘亂起兵,奪取天下。其中武士彠起到一定作用,他力勸李淵起事,並假託聽到空中有稱唐公為天子者。還說自己曾經夢見李淵騎馬而登天,俱以手捫日月,並將自己撰寫的兵書獻給李淵閱讀,李淵大喜,約定共享富貴。
晉陽起兵後,李淵建立大將軍府為行政中樞,武士彠以大將軍府鎧曹參軍,隨大軍一同攻取長安,封壽陽縣開國公,歷任光祿大夫、禮部侍郎、黃門侍郎。李淵稱帝建唐後,封他為義原郡開國公,於武德元年(618年)八月六日將他列入十七名「太原元謀功臣」之一,有罪可免死一次。
出仕唐朝
武德年間,武士彠歷任庫部郎中、檢校並鉞將軍、檢校右廂衛、工部尚書兼判六尚書事。在此期間,他參與創製唐朝典章制度,故晉爵為應國公。
貞觀九年(635年)五月,太上皇李淵駕崩。在荊州都督任上的武士彠得知消息,悲痛成疾。李世民屢遣名醫診治,武士彠仍因醫治無效而逝世,享年五十九歲。
高祖賜婚,楊氏下嫁
楊氏年少時就一直信佛,本已許願終身不嫁,然而在44歲這年,卻被高祖李淵做媒嫁給了時年46歲的武士彠。彼時,武士彠的第一任妻子,相裡氏死後不久。能有機會娶到高門貴女,對武士彠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而此時的楊氏,堂哥楊恭仁,是唐朝宰相。堂弟楊師道,是李淵的女婿。楊師道的老婆,就是李世民的姐姐桂陽公主。也就是武士彠和她婚姻婚姻的婚主。
不論,武士彠與楊氏是否政治聯姻,不可否認的是,兩人的女兒武則天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