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幅《清明上河圖》嗎?當它出現在我們身邊時,徹底淪陷了

2020-12-12 萌小喵旅行記

一幅畫,一幅生動的畫,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曾引起一度的轟動,描繪出了北宋東京汴梁百姓的市井生活、民俗風情、皇家園林等躍然紙上,活靈活現。他的技術也是相當的高,每一個人的刻畫,馬的刻畫,店鋪,風景,甚至於人物表情都是那麼的細緻入微……

於是乎,為了還原北宋這一繁華景象,國家就專門按照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修建了如今的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園屬於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坐落在八朝古都河南開封,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清明上河園佔地600餘畝,其中水面180畝,大小古船50多艘,房屋400餘間,景觀建築面積3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區最大的復原宋代的建築,與《清明上河圖》有異曲同工之妙。包括特色街道街區,劇場劇院,算是一個綜合性景區。

走進迎賓門進入園區,首先迎入眼帘的是一尊大型人物雕像,那就是《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宋代著名的宮廷畫家。只見他手捧畫卷,凝視遠方,炯炯的目光仿佛是看透了800年來的風雲變幻、世事滄桑,又像是在祝福古老開封的再次輝煌,繁榮不衰。接著吸引我們眼球的就屬這幅石雕了,它還原了清明上河圖的種種,放大了不只有多少倍呢,只見不計其數的遊客在這浮雕的跟前細細品味,帶著讚美的眼神在欣賞著它,離近看,那些人多得數不清,是清明上河園的縮小版。

看那高顏值的宣德殿和宣和殿,兩殿造型一致,融為一體,遠觀似城樓,近看如皇宮,建築結構精細,加以彩繪,就像是看到韓劇中的歐巴,怎能不叫人淪陷呢?此外,兩個大殿內分別演出皇家皮影戲和編鐘樂舞,簡直精彩絕倫。

精彩的皮影藝術

繼續往後走,你會看到一個橋,橋下流水潺潺,清澈見底,水裡的小魚不時向我們搖搖尾巴,真的很可愛,這座橋,稱為虹橋。虹橋是中國古代橋梁史上的一項重要的創造,被列為中國十大名橋之一。它橫跨「汴河」,其勢如虹,上可走馬過人,下可載貨行舟。每當我們這些遊人途經此處,都要忍不住要多看兩眼,或依欄攝影,或嬉戲玩耍,拍張照片,留作紀念。

虹橋,流水,小船,漁夫…

這裡這的很美,我們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不一樣的人文情懷,這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河南開封,大家有空可以來看看哦!

相關焦點

  • 有關北宋名作《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我們之所以知道這幅畫是他畫的,完全是因為在故宮上的那幅作品上,有清朝人對他的一個注釋。除此之外,無論我們翻閱什麼樣的資料,再也找不到關於這個大畫家的任何信息。說起來,這還不是清明上河圖唯一的怪現象,說起清明上河圖正版的問題,也是有爭論的。按理說,在故宮博物院裡的這幅清明上河圖應該是正版,有朋友會問了,難道說清明上河圖這樣的作品還分什麼版本嗎?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還記得15年故宮「石渠寶笈特展」嗎?20年《清明上河圖》再次展出
    記錄四年前參觀故宮「石渠寶笈特展」聽聞「石渠寶笈」展覽開幕,是在我們書法考察的路上。記得當時是在西安考察,那天晚上沒有休息,連夜趕往北京看展。到達北京西站是早上六點,於是換乘地鐵到天安門,早餐沒吃早早的在排隊。
  • 《清明上河圖》——世界名畫
    宋宜和時期,因當朝皇帝宋徽宗酷愛藝術,在國子監下設畫學,把以前的工匠繪畫場所轉為一個正時機構——翰林書畫院,其中些人還獲得了和官員一樣的待遇,比如配飾上表示士流身份的魚袋。張擇端在畫院擔任畫史,並在那個時期創作出不朽名作——《清明上河圖》。曾經有一年,該畫在上海博物館展出。有許多觀眾連夜排隊花去10多個小時就是為了看一眼這件國之珍寶。2006年,它曾在北京博物館展出過一次。
  •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來到臺北 三種版本分藏兩岸
    3幅《清明上河圖》目前分別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還在念小學的黃嘉怡小朋友,聽完介紹後發出感慨:「原來大陸和臺灣都有《清明上河圖》啊!」何止《清明上河圖》,包括《富春山居圖》、「三希堂」法帖、《滿文大藏經》、《四庫全書》等不少文物,目前都分藏在兩岸。此前的《富春山居圖》合展,經過了兩岸多少有識之士「前赴後繼」,才終成「正果」。
  • 名畫賞析|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800多年來,後人對它做了N多研究,甚至畫中人物的衣冠服飾、小吃糕點、店鋪雜貨都不放過,反覆推敲琢磨。但是研究者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畫中的這824個人物本身。這些人姓甚名誰?為什麼出現在這幅畫中?他們都有什麼出身來歷?當時在做什麼?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真正出現我們所理解的「城市」,是從宋朝開始的,它開始兼具商貿、工業的功能。雖然《清明上河圖》只畫了汴京一隅,但從中可以窺見非常成熟的城市規劃。畫卷的開始是一片郊區的景象,你會看到大片的田野和幾個農家。這個區域,我把它稱為菜籃子區,就是農村,它負責城市的菜、肉供應。
  • 開封名士嶽璇與《清明上河圖》真跡
    張擇端的姓名籍貫,生平行事,僅見於金代張著的《清明上河圖》題跋中,這段題跋,現在還保留在這幅畫卷的後邊。這是最有力量的證明。當然畫卷本身的藝術成就和時代風格,都給予我們最可信的說服力」。除邦達先生的《清明上河圖》「大陸真本說」雖在大陸風靡一時,但在臺灣卻遭到一部分學者的反對。
  • 潮流版的《清明上河圖》出現!
    《清明上河圖》絕對是各位耳熟能詳額中國名畫,尤其是伴隨而來的則是重要的歷史及藝術價值。不過能想像得到潮流版的《清明上河圖》。近日一位香港藝術家將潮流版的《清明上河圖》變現了,可以看到的是,目前流出的細節照片相當驚人,坦白講確實要跪著看完。
  • 獻完《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去哪兒了?
    張擇端的春天之旅(節選)文 | 祝勇張擇端在12世紀的陽光中畫下《清明上河圖》的第一筆之時,他並不知道自己為這座光輝的城市留下了最後的影像。他只是在完成一幅嚮往已久的畫作,他的身前是汴京的街景和豐饒的記憶,他身後的時間是零。
  •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什麼季節,您知道嗎?
    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明只是一個用來掃墓的日子,就連它的英文名字都是「Tomb-Sweeping Day」(掃墓日)……  對於清明節,其實我們有很深的誤解。   上巳節與清明節的日期十分接近,唐代以來,清明和上巳節也逐漸合流,放風箏、蕩鞦韆、插柳、拔河等春遊踏青活動就是上巳節的重要習俗。誤解四:《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時節?  實際上,這個問題在學術界至今沒有定論。
  • 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之後出現了一個店鋪,這難道是北宋時的美容店?
    —阿諾德 我國是一個有著眾多優良文化傳統的大國,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很多的天才,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瑰寶,包括且不限於書法、畫作、雕塑、樓閣等等。雖然我們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還是有很多學者想要為書畫界的古代先賢們排坐次。
  •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節的景象嗎?宋人曰:錯!孟元老如此說
    《清明上河圖》是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傳世名畫,瓷器上、屏風上、木雕上、扇子上都有它的身影,它在國畫中的地位不亞於《紅樓夢》在古典文學中的地位。特別是近些年,不少學者、名家,甚至普通人都開始了《清明上河圖》的探究,使它在我們的視野裡更加生動、更加有味道。
  • 大宋風華:超長5米《清明上河圖》立體書
    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清明上河圖》,就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你知道嗎?由於需要對文物進行保護,《清明上河圖》真跡每展出一次,就需要沉睡10年才能重現。(上上次展出還是2005年)難怪大家會奔跑著來一睹它的真面目,除了難得一見,還有就是它所蘊藏的文化歷史不可估量。
  • 清明上河圖歌詞李玉剛 清明上河圖歌詞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清明上河圖是國寶級文物,李玉剛演唱的歌曲清明上河園也深受不少人的喜歡。下面為大家帶來清明上河圖歌詞李玉剛。  清明上河圖歌詞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清明上河圖》是我國的十大傳名畫之一,也是國寶級的文物。
  • 容桂主婦5年繡出22米清明上河圖
    也許有人會覺得十字繡只不過是依樣畫葫蘆,比如十字繡抱枕、車枕、錢夾等,算不得藝術品,但當它是一幅22米長的皇皇巨著時,當它用了80多種顏色的絲線時,你就不得不感嘆這是一門民間藝術了。       每個走進霞姐家中的人,首先都會被一幅釋迦摩尼佛像所吸引,畫面上佛祖坐在菩提樹下參禪悟道,遠方的樹木青翠如黛,蓮花座下流光溢彩,給人以祥和寧靜之感。
  • 欣賞 | 清明上河圖全圖賞析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繪製的不朽傑作《清明上河圖》,是我國繪畫史上的無價之寶。它是一幅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長捲風 俗畫,通過對市俗生活的細緻描繪,生動地再現了北宋汴京承平時期的繁榮景象。張擇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畫家,東武(今山東諸城)人。《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畫院畫史時所 作。這幅長卷為絹本,淡著色,畫幅高24.8釐米,長528.7釐米。
  • 沈源與《清明上河圖》
    據北京故宮博物院編纂的《清明上河圖:珍藏版》一書介紹,傳世的《清明上河圖》在中國大陸有10件,中國臺灣有10件,日本有11件,美國有6件,歐洲有6件,其他去向不明的有5件。其中主要有三大版本:一是宋本張擇端版(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二是明本《清明上河圖》,三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 清明上河圖高清全圖賞析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 當《清明上河圖》開始72變 你pick哪一款?
    讓我們來看看《清明上河圖》都變換過哪些模樣。這個作品最特別的點還在於它將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宋代版《清明上河圖》和收藏在臺北故宮的清代版《清明上河圖》分別刻在了巨木的兩面,一種奇妙的融合感油然而生。,想用醬油代替傳統的繪畫材料,將《清明上河圖》用新穎的形式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