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兒子眾多,雖然四阿哥胤禛最終繼承了康熙的皇位,但他卻不是康熙皇帝最愛的兒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康熙最疼愛的兒子——胤礽,這個不滿20歲就被冊封為太子的人,他的兩立兩廢的全過程。
胤礽第一次被立
1、被立為太子的原因:
受鰲拜奪權影響,不想自己的兒子重走自己的老路;
胤礽的生母赫舍裡氏皇后,在生下胤礽的當天就與世長辭。康熙對赫舍裡皇后情深義重,把對赫舍裡皇后的思念轉成鍾愛,立胤礽為太子以告慰赫舍裡皇后在天之靈。
2、在太子期間的寵愛:
選擇張英、熊賜履、李光地、湯斌等民臣碩儒做胤礽的師傅;
康熙本來空暇時,會親自為其講解四書五經,傳授用人用兵之道;帶領胤礽外出巡行,體驗民風民俗、山川風景;
對反太子党進行大力打擊,為維護太子地位,罷免了明珠、餘國柱等人的職務。
3、康熙對胤礽態度變化轉折點
康熙在親徵噶爾丹(康熙31年),在兩軍交戰時突患重病,失眠、高燒不退,但胤礽見到康熙後,並沒有表現出對康熙應有的關心,令康熙感到心寒;
禮部尚書擬定祭祀儀式時(康熙33年),將胤礽的拜禱放在奉先殿內,康熙令禮部尚書將其挪到殿外,但禮部尚書害怕皇太子胤礽將來登記後怪罪,要求康熙下旨明喻,讓康熙感受到了胤礽對他的威脅;
康熙再次親徵噶爾丹(康熙35年),令胤礽在京監國,處理政務,但當康熙四個月後回京時,胤礽疏於朝政,擱置了大量的政務。
胤礽第一次被廢
直接原因:康熙出巡塞外(康熙47年),途中他的第十八個兒子胤衸身患重病,但胤礽對自己的東西毫不關心,康熙責備他後,胤礽反而怒氣衝衝,甚至每晚都會在康熙帳篷前活動,窺伺聖意,令康熙產生了「胤礽要加害於他」的想法
根本原因:
朝中多數人在面對康熙時,會顧忌太子胤礽的臉色,太子及太子黨對康熙的皇權產生了威脅;
太子恃寵而驕,心性暴戾,行為乖張;經常勒索地方官員,還因為一點小事就處死地方官,與康熙的寬仁之道不符。
胤礽的復位
直接原因:
其他阿哥的勢力漸漸崛起,爭奪儲位的鬥爭越演越烈,此時需要有人來坐鎮儲君之位,確保朝中局勢太平;
八阿哥胤襈的聲望過高,在康熙多次暗示推舉胤礽的情況下,大家仍然推選胤襈,讓康熙對胤襈產生忌憚之心;
根本原因:康熙念及舊情,對胤礽仍然抱有很大期望。
胤礽再次被廢
直接原因:胤礽經常在背地說出「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的話,表現出了迫切想得到皇位的心情;
根本原因:連同其黨羽,在朝中給了康熙巨大的壓力。
胤礽結局
胤礽在被廢了兩次之後,其實後來清朝在討伐準格爾時,他是有機會東山再起的,但他的絕密信——讓普齊推薦他為大將軍。這件事被胤襈的人知道,於是送信人被殺,普齊這個滿洲都統也被軟禁,胤礽希望落空。
康熙57年,翰林院朱天保奏請復力胤礽為太子,並警告康熙不要做出漢武帝殺戾太子的事,令康熙勃然大怒,之後(康熙60年)又有不斷的人勸康熙為胤礽復位,但此時的康熙認為這些人都是太子胤礽的黨羽,他們在一起會對康熙的朝政乃至後朝產生顛覆性影響,於是嚴厲懲罰,胤礽再無復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