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太子爺胤礽被兩立兩廢,這究竟其中發生了什麼?

2020-12-13 騰訊網

康熙的兒子眾多,雖然四阿哥胤禛最終繼承了康熙的皇位,但他卻不是康熙皇帝最愛的兒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康熙最疼愛的兒子——胤礽,這個不滿20歲就被冊封為太子的人,他的兩立兩廢的全過程。

胤礽第一次被立

1、被立為太子的原因:

受鰲拜奪權影響,不想自己的兒子重走自己的老路;

胤礽的生母赫舍裡氏皇后,在生下胤礽的當天就與世長辭。康熙對赫舍裡皇后情深義重,把對赫舍裡皇后的思念轉成鍾愛,立胤礽為太子以告慰赫舍裡皇后在天之靈。

2、在太子期間的寵愛:

選擇張英、熊賜履、李光地、湯斌等民臣碩儒做胤礽的師傅;

康熙本來空暇時,會親自為其講解四書五經,傳授用人用兵之道;帶領胤礽外出巡行,體驗民風民俗、山川風景;

對反太子党進行大力打擊,為維護太子地位,罷免了明珠、餘國柱等人的職務。

3、康熙對胤礽態度變化轉折點

康熙在親徵噶爾丹(康熙31年),在兩軍交戰時突患重病,失眠、高燒不退,但胤礽見到康熙後,並沒有表現出對康熙應有的關心,令康熙感到心寒;

禮部尚書擬定祭祀儀式時(康熙33年),將胤礽的拜禱放在奉先殿內,康熙令禮部尚書將其挪到殿外,但禮部尚書害怕皇太子胤礽將來登記後怪罪,要求康熙下旨明喻,讓康熙感受到了胤礽對他的威脅;

康熙再次親徵噶爾丹(康熙35年),令胤礽在京監國,處理政務,但當康熙四個月後回京時,胤礽疏於朝政,擱置了大量的政務。

胤礽第一次被廢

直接原因:康熙出巡塞外(康熙47年),途中他的第十八個兒子胤衸身患重病,但胤礽對自己的東西毫不關心,康熙責備他後,胤礽反而怒氣衝衝,甚至每晚都會在康熙帳篷前活動,窺伺聖意,令康熙產生了「胤礽要加害於他」的想法

根本原因:

朝中多數人在面對康熙時,會顧忌太子胤礽的臉色,太子及太子黨對康熙的皇權產生了威脅;

太子恃寵而驕,心性暴戾,行為乖張;經常勒索地方官員,還因為一點小事就處死地方官,與康熙的寬仁之道不符。

胤礽的復位

直接原因:

其他阿哥的勢力漸漸崛起,爭奪儲位的鬥爭越演越烈,此時需要有人來坐鎮儲君之位,確保朝中局勢太平;

八阿哥胤襈的聲望過高,在康熙多次暗示推舉胤礽的情況下,大家仍然推選胤襈,讓康熙對胤襈產生忌憚之心;

根本原因:康熙念及舊情,對胤礽仍然抱有很大期望。

胤礽再次被廢

直接原因:胤礽經常在背地說出「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的話,表現出了迫切想得到皇位的心情;

根本原因:連同其黨羽,在朝中給了康熙巨大的壓力。

胤礽結局

胤礽在被廢了兩次之後,其實後來清朝在討伐準格爾時,他是有機會東山再起的,但他的絕密信——讓普齊推薦他為大將軍。這件事被胤襈的人知道,於是送信人被殺,普齊這個滿洲都統也被軟禁,胤礽希望落空。

康熙57年,翰林院朱天保奏請復力胤礽為太子,並警告康熙不要做出漢武帝殺戾太子的事,令康熙勃然大怒,之後(康熙60年)又有不斷的人勸康熙為胤礽復位,但此時的康熙認為這些人都是太子胤礽的黨羽,他們在一起會對康熙的朝政乃至後朝產生顛覆性影響,於是嚴厲懲罰,胤礽再無復位的可能。

相關焦點

  • 康熙用兩立兩廢太子胤礽的親身經歷,告訴你「溺子如殺子」!
    愛新覺羅·胤礽(1674-1725年),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的太子,還是中國官方正史上最後一位公開冊立的太子,更是候位時間最長、兩立兩廢,最終被圈禁而死的太子。
  • 康熙皇帝一廢太子胤礽和二廢胤礽有什麼不同點?
    胤礽被囚不到幾天,康熙皇帝為了安撫這次「朝廷地震」,對諸臣講:「胤礽當時是皇太子,他的命令,你們也不敢不遵從,你們其中肯定會有阿諛奉承並為其奔走效命之人。今天胤礽被廢,該判罪之人已經有了他們應得的下場,朕也不會搞株連,你們不要害怕,此事到此為止」。那麼這件事情真的到此為止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康熙皇帝自己都沒有控制住自己,史料記載:「上既廢太子,憤懣不已,六夕不安寢,召扈從諸臣,涕淚言之」。
  • 胤礽年幼成太子,除卻康熙的寵愛,還因為發生了一件大事
    說起康熙和胤礽,他們的父子關係其實當中也蘊藏了非常多的故事。但是在胤礽年幼的時候他就非常榮幸的受到了康熙一直以來的濃厚的寵愛。甚至這種寵愛一直讓康熙有了立太子的想法,並且這件事情真實的發生了,讓大家感覺非常的意外了。
  • 胤礽兩次被廢,康熙失望至極,但對太子妃卻仁至義盡給予很高待遇
    康熙晚年諸皇子奪嫡,最受人關注的是兩立兩廢的皇太子胤礽,以及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而對於他們的妻子向來重視度不高。其實,胤礽和胤禩的妻子也是同時期皇室成員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這一章節就來說說皇太子妃瓜爾佳氏。
  • 太子胤礽,究竟為何被廢?康熙的一道諭旨,揭露其荒唐行徑
    但這畢竟是遠離京畿、康熙皇帝不能絕對掌控局勢的行圍途中;況且廢黜儲君這等國家大事,於國家事務處理中一向秉承「惟公議是從、絕無偏私」原則的康熙皇帝為何乾綱獨斷、如此果決?行圍途中,太子胤礽的諸多罪行暴露康熙二十九年,親徵噶爾丹的康熙皇帝患病於塞外,可前來問安的太子胤礽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悲傷、擔心表情,惹得康熙皇帝龍心不悅,為太子隱忍的被廢埋下了伏筆。這也是康熙皇帝對胤礽罪行有著「朕包容二十年矣」說法的由來。
  • 康熙為何會廢除皇太子胤礽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大清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年號康熙。是清朝時期定居北京後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是順治帝的第三個兒子,其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清朝康熙統治的後期,發生了歷史上重大事件——「九子奪嫡」。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康熙立胤礽為太子時所處的大背景局勢其實按電視劇中的情節來看,周培公當時只是剛剛來到康熙身邊,還並沒有得到重用,但康熙卻偏偏在這時刻對這個剛到身邊的漢臣周培公言聽計從,這不是康熙沒有主見,這是因為周培公當時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十分到位,所以康熙很果斷的當即冊立了胤礽為太子。周培公是如何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呢?其實周培公只是根據當時康熙所處環境而陳述。
  • 胤礽跟康熙的妃子苟且,康熙竟沒殺他還重立他為太子,這是為何?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太子胤礽跟自己的庶母鄭春華之間有不正當的關係,也就是越矩的舉動,所以這部電視劇播出來後,這個情節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康熙王朝》中體現的胤礽跟鄭春華偷情的事情,其實只是編劇杜撰出來的,在歷史上不存在這樣的史實,只是胤礽確實是因為了一些原因被康熙廢掉了,只是後來卻將他放了出來還重新立他為太子了,所以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康熙二立二廢太子,原因是什麼?
    天生的寵兒太子的母親赫舍裡氏出身滿族豪門,她的爺爺是首輔索尼,叔父是領侍衛大臣索額圖,在康熙順利繼承皇位、打倒鰲拜、平定三藩中立了大功。赫舍裡氏和康熙感情非常好,卻因為難產,在生下胤礽4小時後去世。諡號「仁孝皇后」。
  • 歷史上的太子胤礽:荒淫如此,難怪康熙毅然將其廢黜,圈禁終生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朋友也有著同樣的疑問:既然康熙皇帝已經包容了太子胤礽20年,為何不再繼續包容,為何非得在木蘭圍場這個絕對算不上絕對安全的地方,如此匆忙地做出廢黜決定呢?除了上述康熙皇帝早已經習以為常的不法表現,太子胤礽究竟還做了什麼,能讓康熙皇帝再也無法忍耐?
  • 太子胤礽給康熙帶了綠帽子,康熙為何沒有追究,反而復立了太子?
    《雍正王朝》裡有這樣一段,太子胤礽與康熙的妃子鄭春華偷情,被康熙發現。太子自知自己被廢就在眼前,而此時政局已開始不穩定,十四爺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便與八阿哥密謀偽造了太子的調兵手令,給康熙製造了一個太子派兵謀反的假象。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為何會看上康熙的妃嬪?各取所需罷了
    從性格差異上看,太子胤礽和鄭春華之間不會發生交集;從倫理輩分上看,太子胤礽和鄭春華之間也不容許發生荒唐關係;從當時的政局環境來看,太子胤礽如果和鄭春華發生關係,無疑會對其原本就不再穩固的儲君之位帶來致命打擊。可這件看似絕不可能的事卻真實發生了,而且在太子胤礽行將被廢的關鍵時刻,兩人還沒忘了於鹿苑幽會。
  • 年富力強的康熙,為什麼早早立胤礽為太子?僅僅是因為赫舍裡氏嗎
    前幾年熱播的各種清宮劇,讓廣大的吃瓜群眾們知道了康熙的幾位皇子,知道了"九龍奪嫡",知道了這些人爭奪皇位的那些破事。這其中四、八、十三、十四阿哥一般都是正面形象,而作為早早就被立為太子的二阿哥胤礽,則很多時候都是以反派面目出場。
  • 胤礽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嗎,康熙為何要廢了他?
    忍無可忍,父子情義盡康熙二十九年,康熙與胤礽之間開始出現摩擦。這年七月,康熙在外親徵噶爾丹,正在部署烏蘭布統的戰役時卻突然生病,於是,連忙召集胤礽前來侍駕。按照正常邏輯,父親生病,當兒子的應該憂心如焚,但胤礽見到康熙後,卻無動於衷,一點關心的態度也沒有。這讓康熙很不滿意,讓胤礽先行回京。
  • 真實歷史上太子胤礽是個怎樣的人?是什麼原因導致康熙廢了他呢?
    胤礽不滿了,可也不敢明說什麼,心裡暗罵了幾句老東西之類的。這遊戲不光胤礽想玩,下面兄弟們都想玩,比如老大胤禔,老大心說我比你小子大要玩也是我先玩,還有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久而久之胤礽就悲劇了,啥也沒玩著,他這個號也廢了。為什麼說他又是很特殊的存在呢?
  • 太子胤礽是康熙最喜歡的兒子,為何最終沒能坐上皇位?
    而作為失敗者的皇太子胤礽,告訴了我們什麼叫做實力作死,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皇太子胤礽,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個皇子,滿周歲即被康熙立為太子,一生兩度廢立,歷經大起大落。而在胤礽的太子位置第二次被廢掉了之後,最終是由四皇子胤禛當上了皇帝,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現如今的一些文學、影視作品,經常圍繞著這一段歷史,展開創作。
  • 這才是太子胤礽兩次被廢的原因,康熙大帝才是九龍奪嫡的最大贏家
    清朝統治天下的近三百年的歷史裡,只有康熙大帝建立、實施了皇太子制度。真正一「儲君」這一身份長大的只有一個人,就是康熙大帝的二皇子愛新覺羅.胤礽。雖然是二皇子但同時也是嫡長子,也是當時未來大清王朝的繼承人。
  • 同為皇帝,為何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標,而康熙卻很擔心胤礽奪權?
    朱標和胤礽都是皇太子,分別是朱元璋和康熙欽定的接班人,那麼,為何朱元璋對朱標非常信任,而康熙卻擔心胤礽奪權呢? 這與朱元璋和康熙的出生環境,以及朱標和胤礽的性格有關。
  • 太子胤礽真的爛泥扶不上牆嗎?真實歷史上,胤礽為何被康熙廢掉?
    胤礽,確實是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胤礽,是康熙與自己最喜愛的皇后生的兒子,他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因難產而死,一者是因為康熙對其母親的懷戀;二者也是其母的娘家為索尼家族,為了拉攏他們;出生不久的胤礽就被立為了太子。
  • 太子胤礽真的爛泥扶不上牆嗎?歷史上的胤礽為何被康熙廢掉?
    胤礽是清代歷史上唯一一位、也是中國官方正史上最後一位明立皇太子。胤礽自幼聰慧好學,長大後文武兼備,曾代康熙祭祀、監國,深得群臣稱讚。如果能順利繼位,應當是一代英主。既是嫡長子(胤礽親兄、嫡長子承祜早夭折),又是皇后唯一的兒子,康熙義無反顧地在當年十二月十三日將這個襁褓中的嬰兒為皇太子。為了培養這個帝國未來的儲君,康熙煞費苦心。胤礽六歲以前,康熙親自教他讀書,耐心講授四書五經,培養他熟練運用滿、漢、蒙三種文字,並授以騎射、言詞、文學諸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