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已經建成14年,項目投資高達2000億,如今是賺了還是賠了

2020-12-21 家樂說世界

「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攜一勺花之語,摘一曲花之歌,讓心釋然,已是欣慰。

眾做周知,三峽大壩是中國境內最有名的工程之一,也是一個令世界各國讚嘆不已的大工程,曾經國家花費2000億巨資打造的三峽大壩,如今有什麼作用?13年過去了,國家進行這個項目,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國家當年之所以在長江地區建立三峽大壩,主要是因為該地水流湍急,很有可能會引發水災和其他次生災害。

三峽水電站不僅為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三峽水電站早在2016年收益突破了400億,三峽水電站當初建造總投資將近200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與三峽水電站幾年的利益來比不足掛齒。最令人感動的是,三峽水電站也將一部分收益捐給了國內的一些貧困地區,由此可見三峽水電站的建設是一項造福人類的工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三峽工程的能力是我們不敢想像的,洪峰最大的時候為7萬立方米每秒,而三峽水庫以每秒2萬立方米的速度蓄水,可以保證蓄水達到13天左右,可以完全的保障汛期的時候長江不會有決堤的危險。三峽水電站也被許多人稱為貨幣印刷機,那麼這個水電站到底一天能賺多少錢?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按照這樣的速率,它一年可以產生1971億千瓦的電力,以0.5元/千瓦的價格計算,這些電力會創造985.5億的經濟價值。

其它年份發電量,大多都在800到900億度,三峽水電站的電,並不能直接讓百姓使用。要想送電入戶,首先需要連上電網,之後才能送到家庭或工廠中,電網其實相當於中間商的角色,三峽的電會批發賣給電網,此時價格大概是兩毛五,換算下來三峽賣電的收入,每年約有225億元,換算成天一天大概能掙6000萬,既然有人將三峽水電站,比喻成印鈔機,這裡做一個小對比,來了解一下印鈔機速度有多快。

除了發電,三峽大壩還有很大的功能,即防洪抗旱、航運、水產養殖等,雖然它沒有帶來直觀的經濟效益,但經過仔細計算,我們可以知道三峽大壩這個民生工程對我們的人民起到了多麼重要的作用。在賺錢的同時,還解決了下遊的洪水問題。同時,它每年可以為我國節省3190萬噸煤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50萬噸。因此,13年後,三峽大壩為中國創造的經濟效益已經超過當年的投資,這是毋庸置疑的。

除開這些之外,由於水庫的修建,對於這裡的一些航運交通也有著更好的能源效率,這樣的一些發展都給了區域更多的一些進展可能,所以說雖然花費了這麼多的錢,但是還是比較值得的。此外,三峽大壩幾乎每天都接待大量的人流,雖然沒有入場費,但毫無疑問,人流的增加促進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工程之一,三峽大壩無疑是我國的逆鱗。

總之,如今距離三峽大壩成功建成已過去14年,當初項目投資高達2000億,現在肯定是賺了,大家覺得嗯?

相關焦點

  • 2000個億修建三峽大壩,如今已經過去14年了,它變成了什麼樣呢?
    2000個億修建的三峽大壩,如今已經過去14年了,它變成了什麼樣呢?在外國人眼中,中國人是偉大的,因為中國有很多偉大的建築,例如中國的長城。還有一項對中國來說非常偉大的成果,那就是三峽大壩。當初建造三峽大壩的時候,大概花費了2000多個億,如今已經14年過去了。現在的三峽大壩是什麼樣的?三峽大壩是在1992年的時候,高票通過了關於《新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在1994年的時候開始正式動工,在2006年耗時了12年之後終於建成。三峽大壩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
  • 三峽大壩運行了10年,當年投資2000多億,現在一年能賺多少錢?
    一則謠言,讓已運行10年,且已收回成本的全球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大壩再次成為輿論焦點。近日,一條三峽大壩「發生變形並可能潰壩」的消息,在業內被廣泛傳播與關注。發帖人將兩張疑似谷歌衛星圖的三峽大壩圖片拼接在一起,從圖上看,壩體似乎有明顯扭曲,令人恐慌。對於此言論,三峽集團快速回應,用權威數據表明,三峽大壩各建築物工作性態正常,工程運行安全可靠。
  • 2000億耗時12年建成的三峽大壩,現在三峽大壩回本了嗎?
    花費2000億耗時12年建成的三峽大壩,14年過去了,為什麼當時會有9位專家極力反對,那現在三峽大壩回本了嗎? 1994年三峽大壩開工之初,還有包括清華大學教授黃萬裡在內的9位專家反對,因為這個重大工程有一些他們認為的隱患在,主要有以下幾點。
  • 投資2000多億的三峽水電站,一天能夠賺多少錢?數字難以想像
    近幾年來因為我國的各種大型工程項目都逐一建成,像是港珠澳大橋以及大興機場等等,因此也就成了世界各國人民心中妥妥的「基建狂魔」,不過這證明我們的國家實力在日益增強,而它們的存在也著實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讓中國的經濟實力更上一層樓以及造福更多的百姓。
  • 三峽大壩通過建成後首次「大考」
    昨日8時,三峽迎來建成後的首次特大洪峰,流量達7萬立方米/秒。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綜合新華社電 「三峽工程經受住了特大洪水洗禮,目前安然無恙,運行正常。」三峽大壩安全檢測中心昨日傳來這一消息。當天清晨,流量高達7萬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直撲三峽大壩。經過大壩攔截,渾濁的水柱從9個洩洪深孔噴湧而出。「桀驁不馴」的洪水經過三峽和葛洲壩間水域後,變得「溫順」許多。樞紐工程運行安全正常這是三峽工程自2009年基本建成後經受的首次特大洪水考驗,洪水規模刷新了1998年所創下的峰值紀錄。
  • 三峽大壩已運行10多年,真實造價是多少?它有什麼作用?
    三峽大壩已運行10多年,真實造價是多少?它有什麼作用?三峽大壩作為我國重要的水力設施,不管是儲水量還是發電量都穩居第一,也是當今最龐大的水力發電工程。畢竟世界最大的水利電工程不是白叫的,自然高達2千億的耗資就顯得無可厚非,可真實造價超2000億,如今三峽大壩已經運行10多年,它到底是賺是虧?其實早在決定建設三峽大壩的時候,國內有很多反對的聲音,畢竟90年代我國發展才剛剛起步,建設一個三峽大壩就要投資2000多億,這樣巨大的投資,在世界水利建設工程當中也是極為少見的。
  • 三峽大壩建成15年,為中國做出哪些貢獻?為啥連老外都連連稱讚
    圖為三峽大壩說起如今中國在基建領域內國際知名度最高的成就,三峽大壩是當今無愧的第1名,這個超級工程的建成,讓全球都看清了中國的基建能力,也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三峽大壩全面竣工已有15年之久,那麼它為中國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 三峽大壩全線建成(組圖)
    5月20日電(記者田文生鄭萍萍)「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建成了!」今天14時8分,中國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在三峽大壩壩頂高聲宣布。至此,長江三峽大壩全線達到設計高程185米,世界規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壩全線建成。  現在,全長2309米的巨壩巍然屹立在長江之中,微風拂來,波浪輕拍著大壩。毛澤東「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偉大預言最終得到了實現。  慶祝大會極其簡樸,8分鐘的儀式花費沒超過1000元。
  • 新疆的「三峽工程」:大壩高達164米,建成後新疆百姓有福了!
    新疆的「三峽工程」:大壩高達164米,建成後新疆百姓有福了!三峽工程是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全長3335米,壩高185米,總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小時。新疆也有大型水利工程,專家稱之為「新疆三峽工程」。
  • 年發電量1000億度的三峽大壩,為何停止運轉了?
    我們熟知的長江三峽大壩總投資1831億元,是如今全球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每天都能帶來巨大收益,被稱為「印鈔機」。那三峽大壩已經回本了嗎?為何我國又把它的水位降低到了145米以下了呢?其次,三峽還要給自身供電,因而實際發電量一般沒有那麼多。2018年三峽大壩的總發電量約為1000億度,平時一般也會達到900億度。再減去電能運輸。到居民和企業的過程中會有損耗,這九百億度每年能夠產生225億元的收益,平均每天能掙六千一百萬元。三峽工程的建設於1992年獲得批准,1994年正式開始動工,於2004年5月20號全線建成,總耗資2000億元,至今已經運行了14年。
  • 中國和美國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與胡佛水壩(高清大圖)!
    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水電站,同時也是世界迄今為止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水電站的核心主體就是我們熟知的三峽大壩!三峽大壩長度約為2308米,壩高約185米,從1994年12月14日動工建設,到2006年5月20日修建完成。三峽水電站工程的建設,開創了多項世界之最!
  • 耗費2000億打造的三峽大壩,多年過去收支如何?
    後期經過12年的建設調整,考慮到水電站的總長度更是達2308米,還有600 km長的水庫,不管是日常的蓄水,還是後續的資源利用,都有很大的用處。自三峽大壩誕生以來,其龐大的規模就聞名於世,同時也成為人們熱議的對象,也成為水利水電工程行業的標準,耗資超過2千萬建造的三峽大壩,到目前為止,它到底賺了多少錢?
  • 當年耗資2000億打造的「三峽大壩」,10年賺了多少錢?
    而到了近代「三峽大壩」的完成則充分利用了水力資源,不僅能夠起到防洪的作用,而且還能夠起到發電、航運等作用,堪稱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很多人不知道這項偉大的工程,最早提出的人是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1919年孫中山在他撰寫的《建國方略》中《實業計劃》提到:「改良此上遊一段,當以水閘其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資其水力。」
  • 大江大河有大壩,世界上著名大壩,三峽第一當之無愧!
    三峽大壩三峽水電站,又稱三峽工程、三峽大壩。位於中國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間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宜昌市上遊不遠處的三鬥坪,並和下遊的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水電站大壩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庫長600餘公裡,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是全世界最大的(裝機容量)水力發電站,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三峽水電站的功能有十多種,航運、發電、種植等等。
  • 我國「最特殊」景區,花2000多億建造,1天賺1億,國人免費
    我國「最特殊」景區,花2000多億建造,1天賺1億,國人免費很多人都喜歡甚至熱愛旅遊,因為這真的是一件受益很多的事情。通過旅遊,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見識,體驗風土人情,好處多多。對於資深的旅遊愛好者來說,國內的知名景區,想必都是有著他們的足跡吧!但是即使你不怎麼喜歡旅遊,但是下面的這個景區,你還是很有可能沒有去過的。
  • 建於1931年的美國胡佛大壩,對比我國三峽大壩,究竟誰更勝一籌?
    大壩形成的水庫叫米德湖,總庫容348.5億立方米,水電站裝機容量現已擴容到208萬千瓦,計劃達到245.2萬千瓦。於1931年4月開始動工興建,1936年3月建成,1936年10月第1臺機組正式發電,建造花費約4900萬美元。壩下的科羅拉多河,原本是美國最深、水流最湍急的河流,如今緩緩而行,就像一頭被馴服的野獸。
  • 大壩高164.8米,年發電量超20億,如今造福一方
    新疆版三峽工程:大壩高164.8米,年發電量超20億,如今造福一方相信現在很多人對於外出旅行都是很有興趣的,而傳統的一些景點,其實早就已經沒辦法滿足大家的對於美景的需求了,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個新疆號稱「小三峽」的工程,大壩高164米,假設建成能造福千萬人!
  • 當年修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如今是否後悔?
    如今的三峽,已經成為了人們外出旅遊打卡的必備景點之一,如果追溯它的起源,其實早在1918年,孫中山同志就提出了興建三峽工程的設想:「建造攔水的大壩,既能使得航運便利,又可以利用地勢之差,帶來水力。」這一設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結合長江水能的實際規模,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 三峽大壩建成後,為啥四川地震幾十次?重大水利工程易誘發災害嗎
    我們的三峽大壩建成投入使用的見效益的10多年來,祖國西部的四川省為啥竟然發生地震幾十次?重大水利工程確實易誘發災害嗎?作為享譽中外的三峽大壩,可謂世界第一壩,為啥建成之後長江中上遊的四川、湖北等地(有些還是著名風景區)陸續出現了較多的地質災害呢?2018年12月16日中午12時46分,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突然發生5.7級地震。
  • 三峽大壩全線建成意味著什麼?(圖)
    三峽大壩全線建成意味著什麼?攔百年一遇洪災解荊江之危  「萬裡長江,險在荊江」。1998年百年不遇的荊江大洪水,讓舉國上下為之憂心忡忡。三峽工程的首要任務就是防洪,工程的建設完工,可以為長江中下遊防洪提供221.5億立方米防洪庫容,使荊江河段防洪標準從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