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口史話 | 千帆競過 黃金碼頭(上)

2021-03-01 新晃小城故事

《龍溪口史話》—— 以龍溪口為坐標,全方位、多角度展現龍溪口的歷史文化。該書著於2016年,由蒲師術執筆、政協新晃侗族自治縣委員會編著。

千帆競過 黃金碼頭(上)

在水運為主要交通的時代,人們將龍溪口稱為沅水上遊的"黃金水碼頭"。大碼頭、萬壽宮碼頭、沅洲碼頭是水運物資吞吐的主要碼頭。黔東湘西各地的農副土特產大都來此集散,其中以桐油、五倍子、白蠟、穀米、豆類、硃砂、水銀、川鹽為大宗。聚於此的山貨、土特產均沿舞水航運銷往常德、漢口等地。回程時購入花紗、布匹、百貨等輕工業品。

 

大碼頭是龍市修建得最早的碼頭。舞水在龍溪口的下端拐彎向東,由於癩子巖的阻擋形成了天然的靜水灣,水深二至三米,最深處河水達四至五米,它的河面寬逾百米,長逾二百多米,每天可供數十多隻大小船隻停泊和進出。在長達三百多公裡的舞水河上,再也難尋覓一處像這樣水面之寬、水域之深的天然優良碼頭,這是大自然對龍市的恩賜。

於是,商賈們便在癩子巖的上遊,距離現在的龍溪口大橋300米左右龍溪渡處修建了大碼頭,以方便商船運輸上下貨物。大碼頭為彭馥階出錢所修,碼頭用加工成形的青石板鋪平,便於堆放貨物。碼頭連接上禹王宮門口的龍溪口正街,亦建有一條寬10米、長40米石板大道,大道兩旁,商鋪林立,是龍溪口通向大碼頭的繁榮地段和亮麗的風景線。碼頭每日停靠船舶,非常熱鬧。

大碼頭是用青石從水中鋪出來的石頭臺階。碼頭之下積沉了不少的淤泥、砂石。為了使臨水的石階穩固,從山上砍來松樹在淤泥、砂石中栽成梅花樁,用黃檀樹鉚榫紮成木排,再在上面鋪青石板拾級而上,這是古法。民間傳說,松樹下水千年不爛,果然是真。及至1995年龍溪口水災後新修河堤,清基時挖出來的木材完好無損。

 

龍市連接舞水雨岸的交通是靠渡船,稱為龍溪渡。清初,列入官方管理。清道光五年本《晃州廳志·卷之九·津梁》有記。這個人渡碼頭有渡船10餘只,每天渡運5000人次,逢集日達萬餘人次。

民國十七年(1928年)九月,新任縣長李奉三,上任之初,縣政府公署設在清嘉慶之時修建的老晃城縣衙,從老晃城至龍市,往來需要過渡,管理上諸多不便。於是他產生了將縣政府公署搬遷到龍市對面的太陽坪的想法,呈文報請當時的省政府,省政府認為李奉三的想法合理,同意搬遷縣衙。縣衙遂遷至龍市對面的西街。嗣後李奉三又提出,在龍溪渡口大碼頭處,架設連接兩岸的浮橋,便於兩岸往來,一則活躍市場方便百姓,二則又便於對城市管理。民國十九年(1930年)開始動工,翌年龍溪口浮橋建成。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龍岡煙廠的老闆蘇定川,將在龍溪口中節街大生堂處開辦的龍岡煙廠遷移至貴州街中段,他為了方便自己貨物的進出,把大碼頭的浮橋下移到癩子巖。

龍溪口浮橋跨越舞水,是用10餘只載重6噸左右的特製木船由龍木(枕木)串聯,上鋪面板組成。兩頭用木框架和木跳板與岸連接。橋長70餘米,橋寬 2.8米。龍溪口浮橋解決了龍溪口與新晃城之間的交通問題。但每年漲洪水時就要儘快拆橋,有的年份洪水大,漲勢猛,撤除不快或纜繩吊得不牢,浮橋就會被衝走或撞壞。浮橋撤除或衝走後,只好改用木船擺渡。

1984年7月1日,龍溪口大橋竣工正式通車,浮橋被廢除。



相關焦點

  • 千年龍溪口,等你來閱讀!
    逆流而上通貴州玉屏、鎮遠一帶,順流而下與沅水匯合,達辰溪、沅陵、常德等地。出洞庭湖可達長江沿岸各大市鎮商埠。龍溪口,一直是連接中原楚地和大西南的重要商道及貨物集散地。「掃淨五溪煙,漢使浮槎撐鬥出;劈開重驛路,緬人騎象過橋來。」當年乘船浮槎的漢使就是沿著㵲水,經龍溪口往雲貴兩地當差行事,騎著大象的緬甸客商,也是沿著古老的龍溪口正街進入中原貿易經商。
  • 嶽麓史話 ‖ 沿江小鎮之龍洄譚
    > 龍迴譚鎮是靳江河下遊,過顏家飯鋪後,進至洋湖溼地公園邊緣之橫渡靳江河的渡口。
  • 嶽麓史話 ‖ 老街舊巷之抗戰中期的長沙火宮殿
    嶽麓史話 ‖ 老街舊巷之抗戰中期的長沙火宮殿 2020-07-13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金碼頭董事長林國春當選深圳市莆田商會第三屆會長
    原標題:黃金碼頭董事長林國春當選深圳市莆田商會第三屆會長大會投票選舉產生了深圳市莆田商會第三屆理監事主要成員:林國春(福建黃金碼頭珠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莆田市民營企業商會會長)當選會長、鄭開國當選理事長、葉金洪當選監事長、林金明當選常務執行會長
  • 桂平人文:城鄉史話之八——中都裡(羅播鄉,木根鎮)
    明清時的中都裡,起,廢過幾個圩,其中最穩定的就是木根圩,木根圩的名字來源,真的就和「木的根」有關係了,在明正德年間,這裡有棵大榕樹,樹下成蔭,熱天擋太陽,小雨天也沒多大事,周邊村屯的人慢慢的就形成了在樹下聚集進行商品交換的習慣,久而久之這裡也就成為生活一部分,成為圩了,木根圩的名字就這樣叫開了。
  • 嶽麓史話‖老街舊鎮之猴子石
    嶽麓史話‖老街舊鎮之猴子石 2020-06-24 2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夏史話 | 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
    2020-08-14 19:56 來源: 澎湃新聞 魅力折橋灣 臨夏史話河湟雄鎮河州城 - 1壹·- 《讀史方輿紀要湖水洩出後,出現了大片牧場、肥沃的農田,後來在這塊土地上修築了城市。古代的河州是西通青藏和西域、東連中原要道上的重鎮。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各民族之間頻繁往來的區域,是各民族之間進行物質文化交流的旱碼頭,也是歷史上中原王朝控御西北少數民族的橋頭堡。歷代王朝視為國防重地,設藩鎮,築邊牆,派大員,駐重兵。《讀史方輿紀要》記載:「自昔西陲多釁,枹罕嘗為戰地。」
  • 東渡郵輪碼頭借鑑「機場模式」 候船舒服高大上
    東渡郵輪碼頭「高大上」  兩個停車場可提供1440個車位  10條安檢通道保證安檢速度  候船大廳配有中央空調  距離鼓浪嶼航線調整正式實行只有3天時間,很多遊客關心從東渡郵輪碼頭坐船到鼓浪嶼是否方便舒適,昨天,本報記者提前探營,體驗了到站、購票、安檢、準備登船等過程。  記者發現,東渡郵輪碼頭借鑑「機場模式」,整個碼頭不僅寬敞大氣有秩序,而且和輪渡碼頭相比,遊客在買票、候船等方面完全可以避免日曬、雨淋的尷尬。
  • 煙臺海昌漁人碼頭打造黃金海岸上的浪漫草坪婚禮基地
    記者獲悉,做為煙臺旅遊休閒屆的標杆,我市「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漁人碼頭將實現產品再升級,通過對區域內自然景觀、建築、攝影、巡禮、餐飲資源的整合,將打造港城黃金海岸上的草坪婚禮基地。未來,煙臺海昌漁人碼頭將成為集旅遊觀光、婚慶服務、海上娛樂、美食餐飲、休閒養生為一體的城市商業地標。
  • 四川多個水上項目主推生態旅遊:夜遊錦江航道延長 遂寧新造水上線路
    岷江龍溪口樞紐至宜賓合江門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將於年內開工。7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交通設計院公司」)獲悉,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已獲批覆,將在川內航道整治中首次採用生態措施。
  • 走過湖南西極,歷歷山河間有過動蕩不安的地名往事
    [龍溪口]「湘黔滇旅行團」曾經過這裡去往雲南採訪的最後一天,我們回到新晃縣城。歷史上,這座縣城的中心在 水河兩岸不斷變動。到如今,這座規模不大的縣城已經擁有了新晃城、老晃城、龍溪口三個中心。其中最為特殊的是龍溪口,在歷史上,它是以新晃的商業碼頭,水運時代,水河通達貴州,這裡是著名的商埠之一。龍溪口位於河流的北岸,如今這裡依然保持著繁華景象。沒有被過度商業化的古鎮,保留著很好的生活氣息。龍溪口的名字來源於水河的支流龍溪。兩水在此交匯,形成入河口。
  • 「中國貨幣史話」見證3000多年貨幣發展演變史
    人民網北京8月9日電  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中國貨幣史話」系列圖書新書發布會暨中國貨幣文化學術座談會8日在京舉行。 「中國貨幣史話」系列圖書包括《錢幣史話》《金銀幣史話》《紙幣史話》《貨幣文化交流史話》四部專著,由中國錢幣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錢幣博物館研究信息部主任王永生副研究員創作完成。該系列圖書被列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史話」叢書,是中國錢幣學界近年來推出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優秀學術成果。
  • 南海風來千帆競
    過去一年,海南堅持開放為先,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南海風來千帆競牢記總書記囑託爭創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標杆開欄的話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
  • 「十六鋪」碼頭史話:曾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清末的「十六鋪」碼頭清代後期,上海縣城廂內外曾被劃分為若干鋪,南市小東門外黃浦江沿岸屬「十六鋪」。此處早在18世紀末就出現許多沙船商號的簡陋踏步碼頭,後陸續建成許多碼頭,附近所築的信泰碼頭街、生義碼頭街、賴義碼頭街、豐記碼頭街、油車碼頭街、新碼頭街等也都因碼頭得名。由於「十六鋪」一帶碼頭集中,是重要的水上門戶,所以它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 《龍門史話》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龍門石窟
    龍門因何得名?一個個洞窟與精美的造像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王朝政事與劇變?龍門區域有多少有故事的山林佛寺?在近日龍門石窟研究院編著的《龍門史話》中,第一次以全景展示的模式,告訴大家一個時空交錯下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路偉介紹,該書為研究院專家集體合作撰寫,2015年已經編寫完成,中間因為各種原因尚未出版,經過多年來文字的修改、潤色和圖片的豐富,直到去年11月,才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近日印刷完畢,和廣大讀者見面。
  • 《史話新疆》 第五集 絲綢之路
    (《史話新疆》第五集 絲綢之路) [ 責編:張悅鑫 ]
  • 河北張家口:歷史上的張庫大道,駝鈴聲聲「旱碼頭」 ,萬裡茶道「黃金路」。
    一隻只商隊滿載著神奇的東方樹葉,蜿蜒於南方水鄉,跋涉過中部高原,抵達河北張家口市。在這裡,他們將乘著駝鈴聲邁入充滿著商業氣息的「黃金之路」張庫大道,這是一條有著絢麗色彩和傳奇故事的開放之路,是一條融合多個民族文化的古道,也是萬裡茶道通往塞外的必經之路。
  • 福州內河史話:城繞青山市繞河
    《福州內河史話》書影  盧美松  近幾年,福州市關注民生的重大舉措之一,是對一百多條內河進行全面整治,而且大著成效:疏浚河道,截汙補水,重修駁岸,建設人行棧道,修建沿河公園,修復名勝古蹟,夾岸栽花植樹
  • 亦城史話 | 皇家牧馬場
    亦城史話 | 皇家牧馬場 2020-10-24 2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