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名人堂·文化傳習季」今日迎來揭幕站
散文名家祝勇。
祝勇新書《在故宮尋找蘇東坡》分享會海報。
祝勇翻越艱險的蜀道,從四川進入陝西;經過定州、河洛、江浙;自長江入贛江,體驗十八灘之險;翻越南嶺,抵達廣東梅州、惠州;渡過瓊州海峽,抵達海南。
成都電視臺主持人、國學誦讀傳習人曹雪菲將誦讀蘇軾寫於公元1078年的作品《永遇樂·明月如霜》;四川電視臺主持人、國學誦讀專家海光將誦《念奴嬌·赤壁懷古》。
散文家祝勇與小說家阿來、詩人梁平三位文壇大咖,各自心中的蘇東坡又有怎樣的同與不同?他們以怎樣的路徑,走進蘇東坡的精神世界?且看當代文人與千古文人「隔空對話」。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四川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名人巨匠燦若星辰。蘇東坡即是星光璀璨的名人之一。
2017年3月,四川省委宣傳部啟動了「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7月,首批十位四川歷史名人揭曉,蘇東坡赫然在列,其餘九位為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楊慎。
為加強川人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精神記憶,延續巴蜀優秀傳統文化發展脈絡,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策劃組織了一系列「天府名人堂·文化傳習季」活動。9月17日,「天府名人堂·文化傳習季」將迎來名人大講堂第一站:當代著名散文家、中國新散文領軍人物祝勇講蘇東坡。
9月17日下午3點,在成都方所,祝勇將帶來他的《在故宮尋找蘇東坡》新書,分享背後的創作故事,並在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文聯主席、《草堂》詩刊主編梁平的主持下,與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展開對談。此次活動也將開啟實施四川歷史文化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品牌系列活動的首站。
在中國文化史上,如果問最喜歡哪一位文學家,許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回答:蘇東坡。余光中說,如果要選擇一個人結伴旅行,他不找李白,也不找杜甫,一定要找有情有趣又好玩的蘇東坡。不只是中國人喜歡蘇東坡,連老外也喜歡,法國評選「千古英雄」,在全世界範圍內挑選1001-2000年出生的名人名家,蘇東坡是中國唯一入選者。
千古文人一東坡。他柔情又豪放,苦澀也坦蕩。順境與逆境,儒家與道家,出世與入世,他都經歷;廟堂之高,江湖之遠,他都體驗,堪稱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活標本。
歷來愛東坡、寫東坡、說東坡的人很多,其中不乏林語堂這樣的現代文壇名家。
祝勇用四年時間翻閱二十卷冊的《蘇軾全集校注》,認真閱讀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前往蘇東坡的故鄉四川眉山,翻越艱險的蜀道,從四川進入陝西;經過定州,河洛,江浙;自長江入贛江,體驗十八灘之險;翻越南嶺,抵達廣東梅州,惠州;渡過瓊州海峽,抵達海南。
更妙的是,作為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祝勇還找到一個接近蘇東坡的奇妙途徑:把蘇東坡的精神世界與「藝術史原物」聯繫起來,與蘇東坡之間建立聯繫的一條隱秘通道,並藉此構建蘇東坡以及他那個時代的文化精神整體形象,最終於2017年完成並出版一部融見識與思想於一體的蘇東坡心靈傳記《在故宮尋找蘇東坡》。
來到蜀地講述蘇東坡,祝勇又有怎樣的思想火花與大家分享呢?
散文家祝勇與小說家阿來、詩人梁平三位文壇大咖,各自心中的蘇東坡又有怎樣的同與不同?他們各自以怎樣的路徑,走進蘇東坡的精神世界?當代文人與千古文人蘇東坡進行「隔空對話」,又將碰撞出怎樣的思想火花?
祝勇曾多次在四川「尋覓」蘇東坡,比如他曾去蘇東坡的家鄉眉山,「讓我對蘇東坡的想像有了具體的落點。眉山有蘇東坡的家,是他血脈的起點,是他一生的出發地,也是他一生的情感所牽。」對此次蜀地之行與阿來、梁平「對話」蘇東坡,祝勇自然很是期待,也向廣大讀者發出邀請:「歡迎圍觀!」
屆時,成都電視臺主持人、國學誦讀傳習人曹雪菲將誦讀蘇軾寫於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豐元年)的作品《永遇樂·明月如霜》。而四川電視臺主持人、國學誦讀專家海光將誦《念奴嬌·赤壁懷古》。聆聽誦讀,感受東坡詩詞之美,體悟蘇東坡的心靈世界,自是不容錯過。
本次活動由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四川省作家協會主辦,華西都市報社、封面傳媒、方所承辦,成都市錦江區文化館、浦睿文化、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協辦。蘇軾研究學會名譽會長張志烈,著名作家潔塵、馬平、熊鶯,三蘇祠博物館館長陳仲文等人也將作為嘉賓出席活動。封面新聞將進行全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