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同夢為證,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前世竟然是……

2020-12-17 慢傳快訊

北宋著名的豪放派文學家蘇軾,字東坡,現代人稱他是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擅長散文、詩、詞、賦,還包括書法和繪畫,他既是政治家,同時也涉及醫學領域。雖然蘇東坡的仕途坎坷,但他的文學著作數量驚人,留下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以及大量散文作品,其中有很多人們耳熟能詳的千古絕唱。

近代文學大師林語堂在20世紀30年代寫下《蘇東坡傳》,他提到:

「像蘇東坡這樣富有創造力、這樣守正不阿、這樣放任不羈、這樣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擺在書架上,就令人覺得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現在我能專心致力寫他這本傳記,自然是一大樂事。」

蘇軾與佛印

林語堂還說: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 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

在林語堂的筆下,勾畫出這位天縱英才、又複雜得像謎一般的蘇東坡。

很多人在學校讀書時可能都讀過蘇東坡的作品,所以我們對這位大文豪並不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傳說他的前世竟然是個出家人。

蘇軾回翰林院圖

蘇東坡的前世今生

話說蘇東坡的母親剛懷孕時,曾經做了一個夢,在夢中她看到有一僧人到她家來要求借宿,這個僧人長得英挺俊秀,但卻有一隻眼睛失明。而蘇東坡自己也說,在八九歲的時候,曾經夢到自己前世是位僧人,往來於陝右之間。

還有一次蘇東坡在旅途中快要抵達筠州時,在前一天晚上,筠州的雲庵和尚、蘇轍、聰和尚三人同時做了一個同樣的夢:夢中三個人一起出城,迎接五戒和尚。但第二天迎來的是蘇東坡,他們當即領悟到兩者之間必然有前世今生的關係。

這個五戒和尚真有其人,他確有一隻眼睛失明,曾經是陝右一個寺院的住持。

犯色戒的五戒和尚

五戒和尚原本淨心清修,是個有相當高道行的修行者。有一次在山門外發現一個被人丟棄的女嬰,就帶回寺中養育,取名紅蓮。紅蓮長大後出落得清秀動人,五戒和尚漸漸的生了欲心色念,最後破了色慾大戒。

他有一個師弟叫明悟,在入定中察覺到這件事情,就藉機作了一首詩,想要點醒他的師兄。

五戒和尚看到詩之後,馬上明白過來了,知道自己犯下的是身為佛教徒絕對不能犯的第一條大戒,羞愧得無地自容,當下坐化了(可見他是一位有道行的和尚,可以選擇自行離開肉身,讓自己死亡)。

明悟看到師兄坐化之後,心想:「師兄走錯了這一步,下一世恐怕會變成一個毀謗佛法的人,那樣就會永無出頭之日!我必須得幫他走出迷途。」 於是他也趕緊坐化,緊緊追隨五戒和尚投胎去了,轉生成為佛印禪師。

眾人圍觀蘇軾寫書法

這個佛印禪師就是我們在故事常常看到的,讓蘇東坡又愛、又氣、又敬的好朋友

一念之差 貶入紅塵

其實,蘇軾已經知道自己前世是一個僧人,多次在詩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在《南華寺》一詩中他寫道: 「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

他的意思就是說:我本來是一個修行佛法的出家人,已經連續了三世轉生在佛門中修行,修得很好,而且也修到了一定的層次上了。 但只因為一念之差做了錯事,三世的修行毀於一旦,被貶落到了凡間塵世,回頭看看我這多災多難的一生,這些都是怨不得別人的,是我自己招來的懲罰

相關焦點

  •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前世今生的故事
    現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書畫家,曾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卻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蘇東坡曾多次在詩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南華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處長如到舊遊。」
  • 蘇東坡自號東坡居士是因為前世是和尚嗎?蘇軾的字、號有什麼說法
    答案都是「因為」他「前世是個和尚」。關於蘇東坡「前世是位和尚」的說法還有好幾個版本:一個版本說蘇東坡的母親臨盆前夢見一個瞎了一隻眼的和尚前來投宿,驚醒後即生下蘇東坡。當蘇東坡長到八、九歲時,夢見自己變成一個和尚,在陝右一代走動。後來與雲庵禪師談及此事,雲庵驚呼說:「五戒和尚就是陝右人,一隻眼睛失明,晚年遊歷高安,在大愚過世。」
  • 蘇東坡與佛印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者耳。」萬事皆有因果,蘇東坡的上一世是一個修行的僧人,一個沒把持,和一位女子紅蓮在一起,而轉世投生,成了歷史名人。
  • 蘇東坡一生共有妻妾三人,是什麼讓三人與蘇東坡的感情都非常深?
    蘇東坡圖繪如果我們真的能再相逢,你應該也不會認識我了,我的容顏結滿了塵世的霜雪,兩鬢也已經長出了白髮。夜裡做了一個夢,突然就回到了故鄉。你對鏡描眉梳妝的身影剛好倒映在軒窗上。蘇東坡一生共有妻妾三人,並且三人與蘇東坡的感情都非常深,可這三個女子都是紅顏薄命之人。第一個妻子王弗,是蘇軾青梅竹馬的愛侶,蘇東坡19歲,王弗16歲那年,兩個人喜結連理。
  • 一代文豪蘇東坡竟也是美食家:竟連老鼠蛤蟆都敢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代文豪蘇東坡竟也是美食家:竟連老鼠蛤蟆都敢吃 單單用美食家來形容蘇東坡,那還是小看了他。孟子說:君子遠庖廚。意思是美食家都要去吃別人做的,自己做,不成。而好吃的人則不同,會吃但是不會做,或者不願意做,那不是標準的好吃,要說起詩人裡的好吃佬,   原標題:一代文豪蘇東坡竟也是美食家:竟連老鼠蛤蟆都敢吃   單單用「美食家」來形容蘇東坡,那還是小看了他。孟子說:「君子遠庖廚。」意思是美食家都要去吃別人做的,自己做,不成。
  • 蘇轍與兩位禪師同做一夢,竟然由此揭露了蘇軾的前世身份
    皆仁法師提要:前世之說,世人大多覺得荒誕不經,所以多不相信。但是,宋朝蘇轍被貶到高安時,有一夜卻和兩位禪師做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夢,也正是因為這個夢,不經意間揭露了他兄長蘇軾前世的身份。一天晚上,雲庵禪師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自己和蘇轍、聰禪師三人一起出城,去迎接早已圓寂多年的五祖師戒禪師。他一下子就驚醒了過來。醒來後,他回想昨晚的夢境,心中覺得很是奇怪。
  • 蘇東坡的前世今生,這個故事都說明白了,善惡之報就在一念之間
    主審李定是王安石的門生,正是蘇東坡的冤家對頭,坐他大逆不道,問成死罪。東坡在獄中思想這甚來由,讀書做官,今日為幾句詩便喪了性命?乃吟詩一首自嘆,詩曰:人家生子願聰明,我為聰明喪了生。但願養兒皆愚魯,無災無禍到公卿。
  • 藏於三峽博物館的這把古琴,蘇東坡曾用過,唐伯虎為其題字
    其中一張名為「松石間意」的古琴可謂備受古代文人寵愛,「江南四大才子」中有三人都在琴腹上留下了題刻。琴身共有13則名人題刻四大才子中三人為其題字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松石間意」琴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在琴界負有盛名。
  • 蘇東坡與東坡肉,探尋文豪與美食背後的秘密
    北宋的大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居士,世人喜愛稱他為蘇東坡。吃,就是蘇東坡的快樂。走到哪兒,吃到哪兒,蘇東坡簡直就是一個大吃貨。他也自謔自己為「老饕」,饕餮原本在古代傳說是一種貪吃的野獸,如此比喻,說明自己是個極愛吃、極貪吃之人。
  • 「吃貨詩人」蘇東坡,文豪界的「超級美食家」
    「饕餮」蘇東坡,讀萬卷書,吃萬裡路!蘇東坡,堪稱超級美食家。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何說一代文豪蘇東坡是美食家?
  • 惠州西湖由五湖相通 蘇東坡贊其天然去雕飾
    核心提示:今天來到了廣東惠州,站在合江樓上整個惠州的美景盡收眼底,而這裡不僅有美麗的風景,它還和一代文豪蘇東坡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公元1094年10月2日,一代文豪蘇東坡被貶惠州之後,就是在合江樓度過了第一個晚上。
  • 散文名家祝勇與阿來、梁平 鏘鏘三人說蘇東坡
    散文名家祝勇與阿來、梁平 鏘鏘三人說蘇東坡 「天府名人堂·文化傳習季」今日迎來揭幕站 聆聽蘇東坡  成都電視臺主持人、國學誦讀傳習人曹雪菲將誦讀蘇軾寫於公元1078年的作品《永遇樂·明月如霜》;四川電視臺主持人、國學誦讀專家海光將誦《念奴嬌·赤壁懷古》。對談蘇東坡  散文家祝勇與小說家阿來、詩人梁平三位文壇大咖,各自心中的蘇東坡又有怎樣的同與不同?他們以怎樣的路徑,走進蘇東坡的精神世界?
  •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蘇東坡佳作巧解圍
    據南宋學者楊湜的《古今詞話》記載,這首《賀新郎》就是蘇東坡憐香惜玉,替佳人巧妙解圍所作。事情大約發生在哲宗元祐年間,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正值石榴花開的季節,西湖美景很是宜人,本就酷愛交遊的蘇東坡帶著府衙的一幹官員在西湖歡聚宴飲。酒席盛宴上,還邀請了杭州知名的歌伎唱曲助興。那些被邀請的歌伎陸陸續續都到了,只有名伎秀蘭遲遲不見蹤影。
  • 佛教小故事:蘇東坡「放屁」
    在中國歷史上,蘇東坡是一代真正的大文豪。不但在書法、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對佛教也有很深的研究。因此,他也比較自負,為此還鬧過笑話。蘇東坡在江北瓜州任職時,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禪師是好朋友,兩人經常一起坐禪論道。有一次蘇東坡自詡修持較深,寫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寫好後,叫書童送給江對面的佛印禪師,希望得到禪師的讚賞。禪師看後,批了兩個字就叫書童送回。蘇東坡急忙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兩個字:「放屁。」蘇東坡又驚又怒,馬上乘船過江去找佛印理論。
  • 《詩意中國》探秘蘇東坡的自然生活哲學
    本周五晚9:10,深圳衛視《詩意中國》第三季第二期,我們就將走進蘇東坡的躬耕生活,遍尋山水詩意,共話田園風流。如果種田也一定需要一個理由的話,蘇東坡能夠給這個理由賦予一些,並不平凡的意義。1080年,蘇軾在黃州「消散」,而蘇東坡在黃州脫胎換骨、完成重生。
  • 一代文豪歐陽修,從謗佛到信佛,從排斥佛法到誦經而逝的醒悟之路
    與此同時,一批佛門高僧也紛紛撰文與之駁斥、回應……最終這場大論戰,反而有力地促進了儒佛兩家的融合,也為佛法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的融合、借鑑、互用,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佛教中國化打下了基礎。儒佛是相通的歐陽修是當時的文壇領袖,一代宗師。他奉儒家為正統,以振興儒家為己任,因此一度大肆誹謗、詆毀佛法。其中最著名的文章即是寫於1042年的《本論》,文章開篇第一句即是「佛法為中國患千餘歲」。
  • 網絡語言高大上的前世:「呵呵」竟源自蘇東坡
    「呵呵」竟然是蘇東坡的口頭禪?近日,網友整理了一批網絡用語的來源,平日看似不羈的句子,原來都出自高雅的詩人、作家。「今天的我你理都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來自林徽因。「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是蘇東坡的詩句……看到網絡語跟詩情畫意的「混搭」,網友們也都震驚了。
  • 蘇東坡永遠的西湖
    所以,若說杭州、惠州西湖,蘇東坡是一個無論如何繞不開的人物,他的為文為政、仕途風光或者落魄,都與這兩個西湖的青山綠水有著解不開的情緣。也許蘇東坡當初帶著一身豪放之氣走出眉州故土的時候,沒想到故國山河中的兩個西湖竟然成了自己生命中的兩道文化刺青,他或是仕途通達的三品宦官,或是貶謫蠻野的小吏,或是恣意文壇的泰鬥,蘇東坡之於這兩個西湖,仿佛就是它們的真命天子,他的韜略、文採、肉肥骨艱的墨跡,都是上帝賜予它們的最豐厚的饋贈。古時臨安府邊的這一汪湖水原本叫錢塘湖的,是蘇東坡在《乞開杭州西湖狀》的奏章中始稱西湖而沿用至今。
  • 蘇東坡曾駐足恩平,並留下千古美文?遊客:在哪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代文豪蘇東坡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成為千古絕唱,膾炙人口,流芳百世!蘇東坡的詩詞以感情奔放、氣勢磅礴,又寄情山水而著稱,並深受後人喜愛。可能很多網友不知道,其實,蘇東坡也曾駐足過恩平,並在恩州大地留下一首豪邁的詩詞,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 5句詩詞,飲食、賞景、品性、情感、為官,全方位了解蘇東坡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5句詩詞,飲食、賞景、品性、情感、為官,全方位了解蘇東坡蘇軾,宋代大文豪,中國文學史上一顆不容忽視的明星,自身帶有強大吸引力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為大家所熟知的《惠州一絕/食荔枝》,「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前兩句說,羅浮山下四季如春,枇杷、楊梅一直都有新鮮的,在「吃貨」蘇東坡眼中,似乎看什麼都好吃。「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後兩句更可以看出這個文豪如孩童般可愛的一面,他說如果可以一天吃三百顆荔枝,就願意永遠做嶺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