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世界上最美的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2020-12-16 一覽眾天下

迎客松,黃山最美的景觀。 黃山,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讚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巍峨的山峰時常掩映在雲霧之中。

奇險的天都峰,是黃山三大主峰中最為險峻之處,海拔1830米,古詩讚曰:任它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

山峰之上,也有紅葉絢爛。

黃山之上,這樣的迎客松處處可見。

這裡看過去,黃山山峰巍峨壯觀。

上面是北海賓館,過橋便可休息了。

山峰之外的山峰是光明頂。

還有比黃山更美的山嗎?

黃山以奇松聞名,且長在石縫之中,看大片的松樹。奇松即形態奇特的松樹。

黃山的每一處風景都讓人流連忘返。

這裡是北海風景區,勇敢者登上山峰。

猴子觀海。也叫猴子望太平,這裡面還有一個遠古的故事。

站在光明頂上遠望蓮花、天都兩峰,大氣磅礴。

玉屏樓景區人頭攢動。

黃山山門處,世界地質公園的石碑。

相關焦點

  • 我國有四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全都和山有關,你知道嗎?
    當然了說起世界遺產,它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類。要說這三類裡面最困難的應當是雙遺產了,因為它需要同時具備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兩種條件才能授予這一稱號。在我國世界自然於文化遺產一共只有4處,今天就給大家分別了解一下我國的雙遺產。黃山提起黃山,你會想到什麼?
  •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胡璐)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自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我國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其中,文化遺產37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居世界首位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國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其中,文化遺產37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文化多樣,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
  • 中國首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不是黃山,被譽「天下第一山」
    世界遺產,是人類罕見且無法替代的寶貴財富,不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更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極高價值的歷史古蹟和自然景觀。世界遺產又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及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其中我國有55處世界遺產位居世界第一。那麼,你知道我國第一個「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是哪裡嗎?
  • 天下第一奇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20年4月15日攝。攀上蓮花峰的道路十分險絕。山高人為峰。
  • 黃山迎客松,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魅力名片
    黃山迎客松是黃山的名片,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迎客松也是很多人對黃山的第一印象。當然畫中的迎客松旁邊的仙鶴在黃山是沒有的。迎客松是黃山各類松樹的一個泛指的稱呼,當然一般遊客所說的迎客松特指前門的這棵最有標誌性的迎客松。
  • 那些引人入勝之旅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
    那些引人入勝之旅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什麼最值得去玩呢?要玩就去世界遺產,那可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人類共同財富,雖然世界遺產也很多,但從中精選出那些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投票top10,不光自然風光無敵,人文古蹟也引人入勝,趕快來看看吧!
  • 中國4個世界雙遺產,文化與自然兼得,更是全世界的瑰寶
    我國的地大物博,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數量均位列世界第一,自豪感油然而生。今天我們來說說我國的4個世界雙遺產,它們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人類共同財富,是世界瑰寶,不僅風光旖旎,更是人文薈萃,古蹟眾多!跟我一起來看看這4個「寶藏」景點吧!
  • 我國有四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每個都值得打卡,你去過嗎
    在世界遺產公約之下,同時具有自然和文化雙重美麗的被稱為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在眾多的旅遊景點中,有一些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但是全世界達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標誌的景區並不多,截止到2020年1月,全世界的雙遺產景點僅39項。我國就有四個,分別是泰山,武夷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首先是五嶽之首-泰山,它是我國也是全世界第一個雙遺產景區。
  • 中國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位列世界第一
    5月3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辦的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中國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數量均位列世界第一,兩項合計佔全球同類遺產總數的6.8%。此外,中國是33年來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共有世界遺產53項,總數位居世界第二。世界遺產是國內外遊客首選旅遊目的地,是國外遊客了解中國國情、理解中國發展道路的重要窗口,是名副其實的「國家名片」。
  • 「黃山模式」:為世界遺產保護樹標杆!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三重品牌的風景名勝區。 1990年12月 黃山作為中國第二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我國這四座山,是國寶級景點,屬於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我國擁有的世界遺產多達55項,是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含金量比較高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多達4項。他們分別是我國的: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武夷山。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有必要記住這些珍貴的自然資源。一、泰山「五嶽之首」的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4A級旅遊景區。
  • 2021年公務員聯考常識積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又名複合遺產,是同時具備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兩種條件者。早期複合遺產的登錄名單當中,有先被登錄為自然遺產或文化遺產,之後也被評價為另一種遺產,因而成為複合遺產。截至2019年7月6日,世界遺產地總數達1092處,分布在世界167個國家。
  • 江西一座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的山,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
    江西一座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的山,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發展旅遊業有很多的優勢,尤其是在當前我國對旅遊產業的重視程度上看,不少文化景點的魅力其實也比較大,通過對這方面的不斷重視和關注下看,很多景區的文化寓意也較大,也可以很好地被挖掘出來,而無論是建築類的景點,還是自然類的景點,從旅遊的層面說,它們都有較強的文化動力。
  • 安徽省最著名景點,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與其所在的城市同名
    黃山市位於安徽省南部,是中國第一個優秀旅遊城市,也是中國三大地區文化之一徽徽文化的發祥地,黃山市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名勝眾多,世界文化遺產被稱為「中國畫裡鄉村」的西達、宏村、全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齊雲山、北京國子監街、蘇州平江路都被選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派遣古村,具體誰來開鑿?
  • 中國10大世界自然遺產,最早入選的是它?九寨溝、黃山都不是
    南方喀斯特地貌類型如尖塔狀、錐狀喀斯特以及如天生橋和天坑之類的雄偉奇特,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喀斯特地貌樣本之一。5、中國丹霞2010年,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丹霞入選世界自然遺產,成為中國第四十個世界遺產。
  • 天下第一奇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韓國遊客特別喜歡來
    黃山位於安徽黃山市境內,總的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和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不僅是安徽旅遊的標誌,更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它不僅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而且還是世界地質公園,被譽為中華第一名山和天下第一奇山。
  • 品「雙遺」茶韻,關注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
    6月13日,是「文化與自然遺產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主題之一。通過這一天的諸多紀念活動,來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中國有著世界文化遺產37項、世界自然遺產14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是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
  • 世界遺產有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你知道嗎?中國有4處雙重遺產
    中國文化悠久與自然景觀豐富,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眾多文化遺產與自然資源,至今有50多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0多處,世界自然遺產10多處,那有4處即是世界文化遺產還是世界自然遺產,你知道都是哪裡嗎?
  • 中國14項世界自然遺產 4項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你去過幾處?
    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天,我們就聊聊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欣賞中國絕美風光的精華。目前,我們已擁有世界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一。重要特徵:「三江併流」區是世界上蘊藏最豐富的地質地貌博物館,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區。景區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原始森林和數百個冰蝕湖泊。三江併流地區也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北半球生物景觀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