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監測到的過境野生候鳥數量創新高

2020-12-10 大眾生活報

北京今年監測到的過境野生候鳥數量創新高

時間:2020-04-28 21:36:22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北京除了是通往世界各地的通衢大道,還是眾多候鳥春秋兩季遷徙的必經通道。由於地處亞熱帶向亞寒帶的過渡區,每年春秋季,北京都會迎來大規模的過境候鳥,而監測顯示,今年的候鳥數量再創歷史新高。

  據調查,全球有八大候鳥遷徙通道,經過中國境內的共3條,其中北京處於「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上,每年過境南遷或北徙的候鳥、旅鳥達300多種。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為監測和保護野生動物及鳥類,以及發現疫情疫源,而在全市設立了88個候鳥監測保護站。在今年隨著春節候鳥過境季節結束,監測統計數據顯示,北京野生鳥類數量達150多萬隻,創歷史新高。

  在數量龐大的遷飛鳥兒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曾有12隻同時飛臨京城的罕見場面,去年首次造訪京城的「極危」物種青頭潛鴨,今年也再次出現;有著「鳥中大熊貓」美譽的震旦鴉雀也在北京永定河宛平湖現身了,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褐馬雞等也已在郊區的京西林場、拒馬河、大石河流域等地安家落戶。

  據調查,候鳥在北京區域內主要有兩條遷徙路徑,一條是從密雲、平谷方向進入北京,繞開中心城區,從順義出京繼續往南;另一條是從延慶官廳水庫進入北京,經昌平,從房山出京往南。在候鳥過境途徑的野鴨湖溼地、密雲水庫,浩浩蕩蕩的候鳥大軍,於水草蒼茫之中,千羽嬉水,萬翅翱翔,鳥鳴不絕,場面十分壯觀。

  在市區的柳蔭公園,鴛鴦和綠頭鴨已經築巢安家,它們或者成雙成對,或者攜兒帶女,彩羽繽紛,蕩漾在碧波漣漪之中,它們是典型的夏候鳥,將在此度過整個夏天,再攜帶羽毛長成的兒女們,加入秋日遷徙的候鳥大軍。

  據了解,過境的候鳥,除了一部分是「迷鳥」,在遷飛中因為霧霾和風向迷了路,偶爾降落北京,絕大部分遷徙鳥類,是被北京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來的,鳥類是生態質量的晴雨表。百萬多隻候鳥的「造訪」,是京城春日序曲的美妙音符,也是首都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生動註腳。

 

編輯:陽

免責聲明
① 本網所刊登文章均來自網絡轉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
② 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他爭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核實情況後進行相關刪除
③ 聯繫郵箱:dzshbw@163.com 聯繫電話:01057394474

相關焦點

  • 北京監測到140餘萬隻遷徙候鳥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 (記者 於立霄)正值候鳥過境北京的時節,記者4月1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遷徙候鳥140餘萬隻,包括天鵝、東方白鸛、青頭潛鴨、震旦鴉雀、黑鸛等不少「稀客」光臨。
  • 氣溫高 候鳥南飛推遲半月北風起 倆月將有百萬過境
    記者昨日從市林業局獲悉,受今年氣溫偏高的影響,以往9月中上旬就開始的候鳥過境潮,今年卻推遲了接近半個月,直到最近幾天才出現小型雀類遷徙過境。昨日,林業局多名鳥類專家已經進駐嶗山,對候鳥遷徙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測。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內,將有上百萬隻候鳥過境青島向南遷徙。
  • 大批春候鳥過境北京,公園裡的觀鳥人樂壞了
    大批春候鳥過境北京從2月1日至2月26日,北京9個國家級和34個市級野生動物監測站,共監測到野生鳥類26.5萬隻,其中包括大天鵝、白尾海雕等珍稀野生鳥類。3月2日舉行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中,市園林綠化局公布了上述數據。
  • 北京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共監測上百萬隻鳥類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魏夢佳)一群天鵝時而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吃飽喝足後還排成一隊,在水中列隊「表演」,不遠處,成群的灰鶴也忙著覓食……近期,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北京市延慶區境內官廳水庫上演。記者5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目前北京已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截至2月底,全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鳥類上百萬隻,較去年同期增加30多萬隻。今春,北京的候鳥遷徙時間相對較早。在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監測人員2月下旬就監測到大天鵝、灰鶴、豆雁、赤麻鴨、綠頭鴨等前來栖息,其中灰鶴數量達上千隻。
  • 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過境候鳥數量創歷史新高
    唐承元 攝中新網邵陽3月26日電 (唐承元 王昊昊)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林業局26日透露,截至目前,位於該縣的湖南南山國家公園裡的金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雲湖國家級溼地保護區候鳥野外觀測站,在今年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監測到過境候鳥數量和種類達104種、數量90.7萬隻,較2019年同期增加9萬餘只,為歷史新高。
  • 青島氣溫高候鳥南飛推遲半月 「大部隊」下月動身
    原標題:氣溫高 候鳥南飛推遲半月北風起 倆月將有百萬過境記者22日從青島市林業局獲悉,受今年氣溫偏高的影響,以往9月中上旬就開始的候鳥過境潮,今年卻推遲了接近半個月,直到最近幾天才出現小型雀類遷徙過境。22日,林業局多名鳥類專家已經進駐嶗山,對候鳥遷徙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測。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內,將有上百萬隻候鳥過境青島向南遷徙。
  • 北京迎來上百萬隻候鳥 多種珍稀鳥類頻現京城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魏夢佳)4月1日至7日是北京的第38個愛鳥周。正值候鳥過境北京的時節,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截至目前,今年北京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遷徙候鳥達140餘萬隻。在數量龐大的遷飛鳥兒中,有不少珍稀鳥類「光臨」。
  • 壺瓶山自然保護區今年超千隻猛禽遷徙過境
    壺瓶山自然保護區超千隻猛禽遷徙過境今年秋季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監測共記錄一千多隻猛禽從壺瓶山遷徙過境。仔細看會發現十二隻猛禽壺瓶山鷹擊長空每年的春秋季節是候鳥遷徙的高峰期,但是要發現候鳥的遷徙路線觀測到大量正在遷飛的候鳥則實屬不易,尤其是數量眾多的猛禽遷徙觀測點,壺瓶山穩定的猛禽遷徙觀測點也是在2016年5月才第一次發現的。
  • 北京官廳水庫迎來首批「過客」 南遷過路候鳥早來了幾天
    天氣逐漸寒涼,對氣候變化異常敏感的候鳥們,也加快了南下遷徙的速度。昨天下午,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在官廳水庫監測到首批到北京的候鳥群,灰鶴、天鵝、豆雁等鳥類紛紛現身。而繁殖地在蒙古國的另一批冬候鳥,將會飛越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翻過延慶海陀峰進入北京。據保護站站長李理介紹,今年候鳥的「先頭部隊」到京時間比往年提前了幾天,主要是因為上述地區降溫比較早,受到不同程度寒流的影響,「這也就導致了候鳥們著急趕路、著急越冬。」李理表示,往年候鳥抵京的時候,郊區的很多玉米都已經完成了收割,而地裡零散的玉米粒是灰鶴的主要食物,因此,玉米地常是灰鶴的首選落腳點。
  • 北京今春迎來多種稀有候鳥
    本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杜鑫)目前正值候鳥過境北京的時節,記者今天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截至目前,該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遷徙候鳥140餘萬隻。在數量龐大的遷飛鳥兒中,有東方白鸛、青頭潛鴨、震旦鴉雀、黑鸛等不少「稀客」光臨。
  • 廣州鳥類數量趨增:黑臉琵鷺棲息量創新高,白尾海雕現身
    廣州鳥類數量趨增:黑臉琵鷺棲息量創新高,白尾海雕現身 南沙溼地鳥類成群出現。中新網 圖廣州日報訊  5大觀鳥勝地鳥類齊聚,黑臉琵鷺棲息廣州數量創新高,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尾海雕首現廣州……廣東省林業廳、國家林業局駐廣州專員辦、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3月17日在南沙溼地啟動廣東省暨廣州市第三十七屆 「愛鳥周」活動。
  • 北京晚報評論:生態環境改善候鳥已先知
    據本報報導,11月中旬以來,本市迎來冬候鳥過境高峰,白鷺、斑嘴鴨等「先頭部隊」早已抵達密雲水庫,順義潮白河也已迎來白天鵝、白骨頂雞等候鳥「客人」。野生動物對環境要求極高,即便是遷徙中的候鳥,也會對停留地做出本能的選擇。作為生態環境質量好壞的活指標,候鳥總數逐年增多、種類日益豐富,足以證明北京市自然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環境騙不了鳥兒,鳥兒更不會騙人。
  • 隨野保巡護員在官廳水庫調查今冬候鳥遷徙 今年飛過北京的候鳥最多
    持續一個多月了,5萬多隻候鳥已飛過北京。在它們遷徙的必經之路上,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巡護員日夜守護,記錄相關數據……今年的候鳥數據有何變化,龐大的數據是如何計算出來的?記者在官廳水庫觀測點,跟隨巡護員的腳步一一尋找答案。
  • 多種珍稀候鳥今春現身京城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當前正值候鳥過境北京的時節,全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遷徙候鳥140餘萬隻,包括天鵝、東方白鸛、青頭潛鴨、震旦鴉雀、黑鸛等不少「稀客」。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造訪北京,得益於北京生態環境逐年向好。
  • 北京今春候鳥遷徙呈現三大特點
    本報記者 馬雨晶 尚文博  候鳥遷飛季,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成了現實版的天鵝湖,每日可觀測到200多隻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在湖中嬉戲。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天,北京88個候鳥監測站監測到遷徙候鳥140餘萬隻。監測結果還顯示,今春候鳥遷徙具有時間早、數量多、停歇地點廣泛三大特點。
  • 多措並舉做好北京候鳥遷徙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輸 近年來,隨著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首都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野生動植物種類及數量不斷增加。去年底,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北京市森林公安局政委孫磊兩位嘉賓做客林業網在線訪談節目,談網友們關心的候鳥遷徙等問題。 ▲建議在WiFi環境下播放 北京是候鳥遷飛的重要一站。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野生鳥類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據2014年《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天津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隨著天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天津遷徙、停歇。據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
  •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秋冬季數十萬候鳥過境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天津北方網訊: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將天津作為遷徙的必經之地。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 今年多少種候鳥回歸?走哪條線路?哪兒上演「搶房大戰」?我省候鳥...
    龍頭新聞訊(記者 王萌)多少種候鳥回歸,走哪條線路,哪兒上演了「搶房大戰」……今年我省的候鳥監測報告出爐,讓我們一起走近候鳥的世界,看看有哪些我們還不了解的知識點。28日,記者得到省林草局提供的監測報告顯示,2020年我省候鳥遷徙於3月15日開始,首批監測單位扎龍、興凱湖和洪河等監測站陸續監測到鸛類、雁鴨類的遷徙群。標誌著今年我省春季鳥類遷徙時間提前15天。
  • 生態環境逐年向好 珍稀鳥類「扎堆」造訪北京
    4月1日,北京迎來第38個愛鳥周。正值候鳥過境北京的時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透露,截至1日,今年全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遷徙候鳥累計達140餘萬隻。在數量龐大的遷飛鳥兒中,更有東方白鸛、青頭潛鴨、震旦鴉雀、黑鸛等不少「稀客」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