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百裡荒地
如今百裡繁華
22日
經過近5年的建設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開始真機試飛
四川航空「大運號」A330客機
率先降落至天府機場西一跑道
隨後
另外5架客機依次降落
繼上海、北京之後
成都也將邁入「雙國際機場時代」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這首耳熟能詳的詩
曾勾勒了
天府之地的人們想要「走出去」
所面臨的困難
隨著國際分工合作日益緊密
資源流動更加頻繁
身處內陸腹地的成都
必然要選擇推動
「互聯互通,通達全球」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實在困難就飛出去
沒有什麼
能夠阻礙開放、合作
沒有什麼
能困住一個城市
對騰飛的嚮往、對未來的懷抱
在預測雙流機場的保障能力
已不能滿足未來需要的背景下
2016年5月
一座新的國際機場
在成都簡陽市蘆葭鎮正式開工建設
2016年5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開工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它是四川歷史上
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
天府機場航站樓設計靈感
來自具有古蜀文化特色的
金沙「太陽神鳥」
總體規劃的4座單元式航站樓
猶如馱日飛翔的神鳥
象徵著天府機場
以獨有的自信、高昂的姿態
面向世界騰飛
近5年時光一路走來
「天府神鳥」的巍峨雄姿
開始逐漸成型
這是2020年6月15日拍攝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飛機的轟鳴劃破寂靜的長空
未來在這裡
一個又一個「趕路人」的故事
即將精彩上演
所有的跑道
都是靠雙手一點一點鋪就起來的!
騰飛吧,神鳥!
來源:新華社
監製:楊三軍、陳知春、葉含勇
記者:沈伯韓、謝佼、楊華、王曦、劉坤、盧宥伊、胥冰潔、王迪
作者:李永錫
編輯:李昂、廉奇達、張鍾仁
點亮在看,神鳥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