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湯陰:沃野千裡地生金 特色產業助脫貧

2020-12-11 豫見你我他

初冬的湯陰大地,各種特色農產品如彩練般點綴於鄉間田野,一望無際的沃野處處生金,為脫貧攻堅增添了強勁動能。果蔬大棚裡,粉嘟嘟的西紅柿結出碩果;種植園內,紅豔豔的辣椒掛滿枝頭;田間地頭,農戶們育苗、栽種、採摘,忙個不停,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蔬菜大棚裡的西紅柿喜獲豐收 郭凡 攝

「你看這西紅柿長得多好,粉裡透紅。俺以後的日子就像這果實一樣,會越過越紅火的。」2020年11月18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伏道鎮後攸曇村的蔬菜大棚內,剛剛摘下的西紅柿堆成了一座小山,正在裝箱的王文亮樂呵呵地說。

2016年底,在扶貧工作隊和伏道鎮政府的幫助下,王文亮申請了5萬元扶貧貼息貸款,承包了3棟大棚,種植了西紅柿等蔬菜,成功走出了貧困戶的行列。「借著政府精準扶貧的春風,2019年我們家成功脫貧。」王文亮高興地說,「大棚裡的西紅柿畝產2萬斤,按照目前的行情,每畝至少收益1萬元。下一步,我打算擴大種植規模,增加種植品種,進一步提高收益,早日過上幸福生活。」

和王文亮一樣,湯陰縣韓莊鎮劉黃村的貧困戶呂漢華也是靠產業帶動實現脫貧增收。在呂漢華的辣椒地裡,成熟的辣椒紅透了半邊天,幾十名村民正忙著採摘。呂漢華不僅自己脫了貧,還給其他貧困戶創造了就業機會。育苗、整地覆膜、移栽、採摘人手不夠時,他就僱用本村、周邊村的貧困戶來幫忙,每個貧困戶平均每天能得到60元的工資。

湯陰縣艾草種植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郭曉芳 攝

脫貧攻堅以來,湯陰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實現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的根本手段,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發展措施,圍繞特色農業、藥材種植加工、服裝加工、畜牧養殖、光伏發電等五大產業,因地制宜,科學布局,打好產業扶貧「組合拳」,構建了「全、有、代」的產業扶貧格局,湯陰縣戶均產業扶持措施超過3項,實現貧困戶可持續增收。

「全」指的是艾草產業帶貧實現全覆蓋。湯陰縣採取「政府+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模式,依託安陽九頭仙艾業公司和富民扶貧公司,各鄉鎮成立艾草種植加工合作社並吸納貧困戶入社,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構建艾草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發展體系,建立健全與貧困戶社員的利潤分配機制,著力打造「湯陰北艾」品牌,實現優質產業帶貧目標。

作為「北艾之鄉」的湯陰縣伏道鎮,用艾草發展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例子有許多。在該鎮後攸曇村,很多農戶在農閒時都會在家中縫製布鞋、鞋墊、抱枕等特色產品。「伏道鎮的特色就是艾草,我們利用這一優勢發展手工布鞋以及艾絨養生鞋墊等艾草產業,拓寬了農村閒散婦女勞動力就業增收的渠道,以此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築牢『未貧先防』的防火牆。」後攸曇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常鑫說道。

村民手工縫製花樣繁多、做工精良的艾絨鞋墊 郭凡 攝

「有」指的是湯陰縣構建的鄉鄉有產業基地、村村有集體經濟收入、戶戶有入股的產業帶貧體系。2016年以來,湯陰縣已成功培育創建產業扶貧基地85個,全面消除了村級集體經濟「空白村」。村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有215個,佔比72.1%,10萬元以上的村120個,佔比40.3%。

「代」指的是湯陰縣採取的代種代養產業扶貧新模式。貧困戶使用扶貧項目資金、金融扶貧小額貸款資金購買種畜、種苗等,由規模化養殖場或綠化公司負責代種代養,企業與貧困戶協議約定代種代養、利潤分配、風險防控等具體事宜。

湯陰縣發展飛防植保特色產業助力村民創業脫貧 郭凡 攝

放眼嶽鄉大地,沃野千裡地生金,果蔬種植、服裝加工、飛防植保、手工藝品等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點亮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新希望,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安陽日報記者 郭凡)

(原載於2020年11月19日《安陽日報》1版)

來源:河南學習平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沃野千裡地生金 - 安陽市人民政府微網站
    深秋的湯陰大地,各種特色農產品如彩練般點綴於鄉間田野。果蔬大棚裡,粉嘟嘟的西紅柿結出碩果;種植園內,紅豔豔的辣椒掛滿枝頭;一望無際的沃野處處生金,為脫貧攻堅增添了強勁動能。田間地頭,農戶們育苗、栽種、採摘,忙個不停,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展現出眾志成城脫貧攻堅的精氣神。    10月29日,筆者走進湯陰縣各鄉鎮,感受該縣澎湃的特色產業發展活力。
  • 【脫貧攻堅南陽行】桐柏:特色產業助脫貧 革命老區奏新歌
    在桐柏固縣柳江牧業養雞場,該鎮人大主席崔佳瑛向記者介紹產業扶貧情況  央廣網河南分網6月15日消息 (記者汪寧)近年來,桐柏縣圍繞精準扶貧這一思路如今走進革命老區桐柏縣,處處都能感受到脫貧攻堅的鏗鏘步履。  6月13日,「脫貧攻堅南陽行」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南陽桐柏縣,通過深入該地固縣柳江牧業養雞場、毛集艾神艾葉加工廠、朱莊鎮老關山香菇基地等實地採訪,深切感受桐柏縣一系列扶貧舉措帶給貧困戶的新生活、新變化。
  • 河南湯陰老城詳細城市設計
    湯陰城市歷史湯陰縣位於河南北部、隸屬安陽市,古稱蕩陰,因居蕩水之南而得名。《詩經·邶風》即採自湯陰,《凱風》有云:「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旄丘》有云:「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都是對古湯陰景物的具體描述湯。
  • 林下「生金」助脫貧
    浪風關林場林下雞養殖11月2日,記者在紫雲自治縣浪風關林場桃園地裡看到,數十名村民正用背簍將球蓋菇養料一簍一簍地背到平整好的梯土上,按條形狀整齊堆放。「浪風關林場去年實施種植的桃園地,共有500畝,鑑於需要三至五年才能見成效,為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在不影響桃苗的情況下,我們林場對桃園地進行全面除草整理,然後在桃苗下種植球蓋菇。」浪風關林場工作人員李忠德介紹。
  • 河南淅川縣:小石榴大產業 助農脫貧興家業
    一顆顆熟透了的石榴紅彤彤的,像小燈籠喜氣洋洋地掛在山野間。 水源地育出富民「金果果」 河南淅川位於豫西南邊陲,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也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河南省深度貧困縣,肩負著水質保護的重大任務。優質的水資源和地理優勢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形成了獨特的丹江溼地生態環境。
  • 特色產業助脫貧 湖南石門打造精準扶貧「樣本」
    中新網常德1月2日電 題:特色產業助脫貧 湖南石門打造精準扶貧「樣本」  作者 呂娜娜  「以前根本沒想到能過上如今的好日子。」站在自家新房前,望著山坡上散養的1000多隻土雞,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太平鎮犀牛坪村3組村民唐敦武笑開了花。通過養雞,他每年至少可以賺5萬多元(人民幣,下同)。
  • 綠葉變"金花" 茶香助脫貧 茯茶產業已成為特色優勢支柱產業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5日訊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山西等地考察,並點讚柞水木耳、黃花的等等都是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金招牌。
  • 屯昌發展一批新興扶貧產業:金椰種植能「生金」牛蛙養殖「頂呱呱」
    近年來,屯昌縣發展金椰子項目,引進優質農企在各鄉鎮發展金椰子種植產業,計劃在全縣種植20萬株金椰子,截至目前,該產業已覆蓋全縣8個鄉鎮,已種植約有10萬株,並培訓僱請了王丕歲等數十戶農戶在種植基地務工。
  • 安陽市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湯陰實踐
    4月26日,在位於安陽市湯陰縣產業集聚區的河南安井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工人們分別在配料、成型、熟化、速凍、包裝等生產線有條不紊地作業,一派忙碌景象。  「原本是湯陰整體營商環境吸引了我們企業落戶。
  • 自貢自流井:土裡「生」金 水裡「淘」金 飛龍峽鎮綠水青山助脫貧...
    將進一步夯實貧困戶的脫貧保障。」陳永笑著說,土裡生「金」是名副其實的。  幾公裡之外的星星村產業扶貧水產養殖基地,並排相連的1000畝魚塘蔚為壯觀。一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肖建群正在進行魚塘管護,她不僅就近務工有收入,還可以享受村集體的年終分紅。據了解,該水產基地年產魚500噸,產值近1000萬元。  為充分發揮水產基地的扶貧帶動作用,村上還與建行自貢分行結成幫扶對子。
  • 自貢自流井:土裡「生」金 水裡「淘」金 飛龍峽鎮綠水青山助脫貧
    將進一步夯實貧困戶的脫貧保障。」陳永笑言,土裡生「金」是名副其實的。幾公裡之外的星星村產業扶貧水產養殖基地,並排相連的1000畝魚塘蔚為壯觀。一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肖建群正在進行魚塘管護,她不僅就近務工有收入,還可以享受村集體的年終分紅。據了解,該水產基地年產魚500噸,產值近1000萬元。為充分發揮水產基地的扶貧帶動作用,村上還與建行自貢分行結成幫扶對子。
  • 是「風電」更是「風景」河南安陽千年古縣湯陰的能源轉型觀察
    記者日前在湯陰風電場了解到,不同於傳統的風電場,這裡的風機塔筒一改白色烤漆,選用了湯陰嶽飛精忠報國、周易、甲骨文等文化元素和太行山水畫面。隨風律動的彩色風機,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成為鄉間一道獨特的風景。 湯陰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嶽飛廟、羑裡城、扁鵲墓廟等文物古蹟,2006年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和民政部認定為「千年古縣」。
  • 梧州市長洲區:特色產業助脫貧
    年關將近,眼下梧州市長洲區「臘美味」產品的製作車間裡,工人們正在忙碌地趕做訂單,梧州市金河肉食製品廠廠長廖先生如此表示。長洲區長洲鎮泗洲村在長洲區殘疾人聯合會的幫扶下,投入了10萬元的扶貧資金,在泗洲村創建梧州市長洲區下俚味道食品加工農民合作社。為壯大本土特色項目,長洲區繼續整合各方資源投入扶貧資金36.6萬元,發展長洲鎮泗洲村臘美味項目。
  • 湯陰縣戶均一畝艾草田 穩定脫貧上保險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宋時以湯陰伏道者為佳,四明者圖形,近代惟湯陰者謂之北艾。」而在湯陰縣民間廣為傳頌扁鵲醫道、醫德、醫術,有著數千年尊醫重藥的傳統,被譽為「扁鵲醫藥文化之鄉」。 「把自家地流轉出去,每畝地自己就會生錢。我每天在公司打工,每月有一份工資,作為貧困戶,每年我都可以領導三茬的艾草收益。你說中不中?」
  • 河南宜陽:「生態+體育」讓山水「生金」
    河南商報記者 付首鵬 通訊員 周偉星 聶洛洛/文 通訊員 田義偉/圖 短短3個月時間, 6項國家、省級體育賽事落戶宜陽。12月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宜陽縣體育局獲悉,近年來宜陽縣確立了「用好山水區位,建設體育場館,承辦大型賽事,帶動體育旅遊,打造休閒宜陽」的發展思路,通過山水生態改善,「鋪路」體育產業發展,構建了「一體兩翼」體育產業發展布局,體育產業又在不斷壯大中讓山水資源「生金」,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 海南屯昌:金椰種植能「生金」牛蛙養殖「頂呱呱」
    原題:屯昌發展一批新興扶貧產業金椰種植能「生金」 牛蛙養殖「頂呱呱」在屯昌縣屯城鎮廣青居十一隊轄區,一片又一片的緩坡上長著成片的金椰子,暖陽下,一簇簇茁壯的枝葉在微風中搖曳,長勢十分喜人。近年來,屯昌縣發展金椰子項目,引進優質農企在各鄉鎮發展金椰子種植產業,計劃在全縣種植20萬株金椰子,截至目前,該產業已覆蓋全縣8個鄉鎮,已種植約有10萬株,並培訓僱請了王丕歲等數十戶農戶在種植基地務工。
  • 湯陰鵬舉始飛處?千秋萬代供先賢--湯陰嶽飛廟
    杭州是嶽飛遺骨安葬之所,湯陰是嶽飛騰躍而起的故土,嶽飛人生的開頭和收尾,其精神的遙相呼應,將變得更為頻繁和密切。&nbsp&nbsp&nbsp&nbsp忠孝仁義,文武雙全,嶽飛生前,生祠便有不少,嶽飛死後,祠堂更是無數。嶽飛的故裡湯陰,冤死的所在杭州,都分布著不少有關嶽飛的古蹟。
  • 河南省資訊|在河南湯陰追思嶽飛,祭拜嶽飛廟
    河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在河南湯陰追思嶽飛,祭拜嶽飛廟嶽飛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嶽飛廟在全國各地建有多座,在祭祀武廟中數量僅次於關帝廟。在諸多嶽飛廟中,最有名的當屬杭州西湖之畔的嶽廟,因為嶽墳在彼,其次就應該是河南湯陰的嶽飛廟。湯陰嶽飛廟又名精忠廟,其正式名稱是「宋嶽忠武王廟」。現存湯陰嶽飛廟為明景泰元年重建,其以往歷史已經不可考。湯陰嶽飛廟坐北朝南,但大門開在西側,估計和城市規劃所形成的既有格局有關。明間坊額為「宋嶽忠武王廟」。嶽飛死後被追諡「武穆」、「忠武」,封「鄂王」。張應登為明萬曆十一年進士,在河南為官時頗有政聲。
  • 【聚焦精準扶貧⑱】鳳山社區:眾人拾柴火焰高 產業幫扶助脫貧
    【聚焦精準扶貧⑱】鳳山社區:眾人拾柴火焰高 產業幫扶助脫貧 2020-08-18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景谷: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
    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近年來,雲南景谷縣依託景谷興邁農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委+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模式,產業化發展魔芋,魔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