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一區兩帶一樞紐」歷史機遇期 淮安:譜寫新時代「崛起江淮...

2021-01-13 中國江蘇網

1978年9月,原淮陰地區的泗洪縣上塘公社墊湖大隊實行分田到戶,揭開了淮安改革開放的序幕。40年來,淮安廣大幹群始終堅持「敢」字當頭、「闖」字為先,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強市富民之路,地區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12.09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3328.88億元,增長274倍。2017年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說,進入新時代,淮安處於崛起江淮、重現輝煌的攻堅期、爆發期、圓夢期。特別是江淮生態經濟區、淮河生態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航空貨運樞紐「一區兩帶一樞紐」建設在淮安疊加交匯,為淮安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間。淮安將突出創新驅動、特色發展、綠色崛起、富民優先「四個導向」,譜寫新時代「崛起江淮」精彩篇章。

向改革要發展,51項改革列入國家和省級試點

2018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將淮安市「數位化聯合審圖」作為典型經驗做法予以通報表揚。淮安首創並在全國率先實現的「數位化聯合審圖」模式,最受矚目的成效是:審圖時間由原來的至少85個工作日縮短為現在的7個工作日。

「過去企業用平板車拉圖紙去審,如今坐在辦公室等審批;以往審圖需要三四個月,現在最快7個工作日就能審結。政府變成『店小二』,代辦服務熱火朝天。用新技術手段打破原有的壁壘,是淮安在建設審批領域做的最新嘗試。」2018年12月4日,央視《經濟半小時》聚焦淮安,用16分鐘介紹淮安數位化聯合審圖和項目代辦服務。

2018年初,國務院辦公廳發文督查激勵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淮安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榜上有名,成為全省唯一獲此項表彰的設區市。淮安市衛計委主任孫邦貴告訴記者,自2015年淮安被確定為第三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繫試點城市以來,市委、市政府以「健康淮安」為統領、以「醫在淮安」為抓手、以健康惠民為宗旨,把公立醫院改革作為深化醫改的「重頭戲」抓緊抓實。以分級診療來說,基層首診目標基本實現,2017年6個縣區縣域內就診率92.57%,基層醫療機構服務量佔比74.01%,基本實現「九成人看病不出縣區,六成人住院在鄉鎮社區」的目標。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改革因子,無處不在。市長蔡麗新說,淮安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精準發力,系統化、集成化推動改革,51項改革列入國家和省級試點。「多規合一」等多項改革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食品藥品「透明智慧監管」得到李克強總理批示肯定,在全國率先開展「先照後證」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列入國家惠民工程試點,在蘇北率先成立市級行政審批局。改革極大激發了創新創業熱情,5年來全市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年均增幅分別達到15%和17%,市場主體總數突破41萬戶。

厚植產業優勢,打造有影響力的產業標杆

酣暢的弧線扭轉、錯落的建築空間、倚水而建的水上辦公大樓,位於蘇淮高新區的實聯化工(江蘇)有限公司,將建築物與水景、廠房巧妙融合,成為現代化工廠的樣板。公司負責人林先景說,「企業依託淮安豐富的鹽巖資源,採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實現了年產100萬噸聯鹼和120萬噸真空製鹽的生產能力,成為全球鹽鹼行業的領跑者。」眼下公司正進行新一輪供給側改革,將重心逐步轉移到醫療用鹽和高端食用鹽,年產30萬噸醫用鹽項目即將投產,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用鹽生產基地。

上世紀90年代前,淮安是以農業為主的城市,進入21世紀,按照高端化、特色化、規模化、綠色化方向,產業層次由中低端向中高端不斷邁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1991年,全市第二產業增加值首次超一產;2015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首次超二產,三次產業比重實現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淮安經濟從此進入到三產主導經濟發展的全新格局。

2018年11月2日,首輛「淮安造」純電動新能源汽車亮相,作為敏安集團整車製造計劃和全球戰略布局的「關鍵一躍」,它掀開了淮安工業發展史的嶄新篇章。先前,敏安汽車已拿到國家第五塊新能源汽車牌照,到2023年將實現年產銷10萬輛以上,產值突破200億元。淮安將用3-5年時間,以敏安為龍頭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向「千億級」邁進。

2013年以來,淮安實行一個產業一項規劃、一套政策、一個班子,聚力發展以工業「4+2」、服務業「4+3」、農業「4+1」為重點的優勢特色產業,大力實施「158」骨幹企業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具有淮安標誌、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產業標杆,一批綠色、低碳的先進位造業企業加速集聚,成為淮安加快綠色發展的「新引擎」!

「加快百億工業企業培育,力爭到2022年全市應稅開票銷售超100億元企業總數達10戶以上,50億元-100億元企業總數達15戶以上。」市經信委主任沙傑說,目前電子信息、食品產業產值先後突破千億元大關。2018年淮安成功入選產業競爭力百強城市,在中國先進位造業城市發展指數排名中位列全國城市第33名。

堅持創新驅動,打好經濟轉型主動仗

寬敞明亮的車間、先進高端的設備,位於淮陰區的江蘇時代芯存半導體項目正在進行最後的設備安裝調試。作為中國第一家擁有獨立智慧財產權、全球僅有的3家掌握相變存儲器生產技術的廠家之一,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產10萬片相變存儲器、3億元以上利稅,將改變中國大陸不能自主研發、自主生產存儲器的現狀。

「未來兩到三年將對更高的科技產品發起衝擊,成為國內存儲市場主流企業,年銷售從50億元提高到500億元。」公司董事長張龍介紹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淮安堅持創新驅動戰略,高質量打好經濟轉型主動仗。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逐年攀升,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5%,超千戶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新培育入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1戶,企業「兩站三中心」超過1000個。

「我們要在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上做更多文章,到2020年各開發園區重點發展一個主導產業,產值佔比50%以上,國家級開發區形成1—2個銷售超500億元主導產業,省級開發區至少打造1個銷售超200億元主導產業。」市發改委主任黃克清說,淮安積極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建立創新激勵機制,支持時代芯存、德淮、敏安、納沛斯、澳洋順昌、勒克斯科技等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力爭到2020年累計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00家以上,實現優勢特色產業全覆蓋。 記者 蔡志明

相關焦點

  • 淮安:區域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催生「崛起江淮」嶄新氣象
    「十三五」時期,淮安基本形成「公鐵水空管」統籌發展、有效銜接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躍成為區域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為全面小康建設和淮安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與保障。交通發展彰顯了淮安「樞紐新城」的抱負與夢想,為長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建設賦能,催生出「崛起江淮」的一派嶄新氣象……內環高架 王昊攝大格局:區域交通樞紐夢想成真交通是發展的先行官,以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切入點,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淮安構築的發展新優勢。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江蘇淮安:建強綜合交通樞紐 邁上新徵程
    航空貨運樞紐 增添新引擎   發展航空貨運是適應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搶佔發展先機和發展現代物流業的重要平臺,已成為我國布局全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領域。建設淮安航空貨運樞紐,為淮安轉型跨越發展增添了新引擎,讓淮安躋身全球全國航空貨運的「快班朋友圈」。
  • 新華日報社成立淮安分社
    本報訊 昨日上午,新華日報社淮安分社成立暨「南船北馬 樞紐天下——新華傳媒智庫學者記者淮安行」啟動儀式舉行。新華日報社社長、黨委書記、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雙傳學,市委書記姚曉東為新華日報社淮安分社揭牌。新華日報社總編輯顧雷鳴、市長蔡麗新為新華傳媒智庫淮安研究中心揭牌。
  • 搶抓「雙區」建設歷史機遇 推動鹽田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
    搶抓
  • 淮安:建設樞紐新城 發展樞紐經濟
    近年來,淮安全力打造以高速鐵路為骨幹、國際空港為優勢、高等級公路為支撐、內河航運為特色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公鐵水空管」統籌發展、有效銜接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基本形成。   市交通控股公司總經理張惠揚認為,「樞紐新城」是市委基於發展大勢和省情市情作出的戰略抉擇,是淮安新時期的戰略發展定位,是傳承歷史的逐夢接力,更是著眼長遠的重大決策。
  • 搶抓高鐵建設新機遇 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關於高鐵時代對...
    目前,各地搶抓高鐵時代新機遇、開闢發展新局面的勢頭非常迅猛,這要求我們必須審時度勢,超前謀劃,積極擁抱高鐵時代,加快推動宿遷實現高質量發展。市人大常委會課題調研組這篇調研報告,緊扣「高鐵時代對宿遷中心城市發展的影響」這一重大課題展開,很有現實和長遠意義,得到了時任市委書記張愛軍的重要批示:「這篇調研報告很有價值,分析充分,研究深刻,點題準確。
  • 禪城南莊鎮:搶抓「雙區」機遇 鍛造「都市田園」新優勢
    南莊鎮委書記陳輔明在代表鎮黨委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強化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科學把握「危與機」「穩與進」關係,在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同時,迅速搶抓「雙區」機遇優化布局,拓展和鍛造「都市田園」新空間新優勢,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新局面。
  • 搶抓「雙區」發展機遇,中山翠亨新區戰略謀劃繪就新藍圖
    從中山市區驅車,經翠亨快線進入翠亨新區,放眼望去,翠亨新區早已擺脫其前身臨海工業園的模樣,一棟棟大樓赫然林立,一個個產業園迅速崛起,翠亨新區成為一個冉冉新起的新區。 東望深圳,北接廣州,南連珠海、澳門,翠亨新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地位非常突出,為振興中山經濟、加快中山高質量崛起,翠亨新區被中山市委市政府賦予「灣區建設主陣地、精品城市示範區」的時代使命,是中山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攜手火炬開發區、岐江新城共同打造全市「三核鼎立」的重大發展平臺。
  • 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搶抓機遇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原標題:王國生召開座談會聽取對我省「十四五」時期發展意見建議 開門問策研究戰略性前瞻性重大問題搶抓機遇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12月8日,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與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代表座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聽取對河南省「十四五」時期發展意見建議。
  • 2018臺灣周在淮安開幕
    2日,臺商論壇·2018臺灣周在淮安開幕。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兩岸企業家峰會信息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召集人劉利華,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李亞飛,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葉春榮等來自兩岸政、商、學界代表共500多人出席活動。
  • 【聚焦廬陽兩會】搶抓機遇 乘勢而上 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示範...
    【聚焦廬陽兩會】搶抓機遇 乘勢而上 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區 2021-01-07 2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搶抓「雙區」建設機遇,中山翠亨新區繪就嶄新藍圖
    從中山市區驅車,經翠亨快線進入翠亨新區,放眼望去,翠亨新區早已擺脫其前身臨海工業園的模樣,一棟棟大樓赫然林立,一個個產業園迅速崛起,翠亨新區正成為灣區西岸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逐夢航程,迎來新出發。2020年是中山翠亨新區成立的第七年。七年,是悠悠歷史長河中的一抹浪花,卻足以譜寫一座城市奮進探索、風雨兼程、波瀾壯闊的發展篇章。
  • 江蘇淮安發力打造綜合交通樞紐新城
    近年來,隨著機場、高鐵、航運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設運營,江蘇淮安以高速鐵路為骨幹、國際空港為優勢、高等級公路為支撐、內河航運為特色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日益成熟,「公鐵水空」統籌發展、有效銜接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基本形成。
  • 揚州:緊抓「高鐵時代」機遇 江淮之畔崛起新交通樞紐
    「『三縱』是金灣路、曙光路和煙花三月路,『三橫』是新萬福路、文昌東路和老寧通公路。」生態科技新城規建局相關負責人李嘉介紹,這六條道路中,金灣路和老寧通公路是快速道路,文昌路和新萬福路是主城東西向的大動脈,曙光路與煙花三月路是生態科技新城打造的骨幹道路。「藉助這六條道路,從揚州東站可以快速到達啟揚高速、滬陝高速,到市區20分鐘、到揚州泰州國際機場35分鐘。
  • 強化省會意識 搶抓重大機遇 在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中走...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羅清宇主持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決策部署和駱惠寧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強化省會意識,搶抓重大機遇,在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中走在前列。省政協副主席、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曉波,市政協主席張明星出席。
  • 搶抓戰略機遇,融入時代大勢!奏響「黃河大合唱」的時代最強音
    那麼,在這一國家戰略藍圖繪就過程中,焦作又面臨哪些機遇,該有何擔當?在昨日舉行的焦作市兩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市人大代表,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唐毅介紹了我市搶抓機遇,主動融入和服務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所採取的一系列有力舉措。 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對於北依太行、南鄰黃河的焦作而言,有何重大意義?
  • 淮安,離「天空之城」有多遠
    7月9日,蘇陝之間首條商業全貨機航線開通,搭建起聯通東部航空樞紐和西部門戶樞紐的空中運輸走廊。這也意味著,淮安航空貨運樞紐建設邁出了新的步伐。  徐州國際陸港、連雲港海港、淮安空港互為支撐的蘇北交通樞紐體系,是江蘇省委對蘇北的重要戰略布局。如今,這項謀劃的落實在淮安被提上重要議事日程。  去年以來,淮安提出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航空貨運樞紐。
  • 蘇北腹地淮安將崛起東部沿海「孟菲斯」——「提升重大載體平臺...
    以航空貨運為突破口,打造「一中心兩示範區」2019年7月9日,一架滿載電子產品和郵件的貨機從淮安機場一躍而起,2小時後降落在西安國際機場。該航線填補了淮安漣水機場全貨機航線的空白,標誌著淮安航空貨運樞紐建設邁出了堅實一步。
  • 搶抓廣佛極點新機遇 三龍灣南海片區蓄勢起飛打造新標杆
    搶抓廣佛極點新機遇 三龍灣南海片區蓄勢起飛打造新標杆金羊網  作者:景瑾瑾、鄭誠  2019-06-13 會上,三龍灣南海片區建設局對外發布「重點項目提速增質十大舉措」,標誌著該片區的建設將開啟新徵程。無論是項目數還是投資額,南海片區均佔據了三龍灣近「半壁江山」。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共有9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3516億元。其中,南海片區佔48個,總投資1725億元。區位上是「門戶」、角色上是「前鋒」,三龍灣南海片區,將乘勢而上,搶抓大灣區和廣佛極點新機遇,加快打造標杆項目。
  • 黎春秋:搶抓新機遇 彰顯新作為 努力開創瀏陽人大工作新局面
    黎春秋:搶抓新機遇 彰顯新作為 努力開創瀏陽人大工作新局面 2020-12-24 14: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