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蘸水美食上榜!看辣椒蘸水玩新花樣&製法配方

2021-02-16 四川烹飪雜誌

↑↑  直接點擊  ↑↑

在《舌尖上的中國3》的收官之作

「合 尋找國人味覺版」一期中

貴州遵義永樂鎮群樂村辣椒種植基地閃亮登場

「中國辣椒之都」蝦子鎮登上螢屏

節目中,紅紅火火的辣椒被製成各式「蘸水」

滿屏鮮豔奪目,令人垂涎三尺

「蘸水」是貴州本地的一大美食特色

可以算得上是餐桌必備神器

本地人可是餐餐都離不了它

它的呈現方式有很多種,醬料、汁水...可幹可溼

不單單可以作為調料烹製還可以單獨成菜

今天,烹烹就來講講貴州的蘸水~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蘸水」,裡面的學問可多著呢!在貴州人眼中,吃不同的美食就得配上相應的「蘸水」,不能張冠李戴。

由此延伸開的蘸水種類也是非常的多,比如魚火鍋蘸水、肉類火鍋蘸水、素菜蘸水、豆腐小吃蘸水、涼粉蘸水、絲娃娃蘸水...而品嘗美食實際上也是體味「蘸水」的一個過程。

而對於嗜辣的四川人來說,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貴州的辣椒蘸水。貴州的辣椒蘸水有兩大類:幹辣椒蘸水鮮辣椒(糟辣椒)蘸水

常用的還是幹辣椒蘸水。總體來說,幹辣椒蘸水又分為油辣椒蘸水煳辣椒蘸水兩大類。

原料:菜籽油、餈粑辣椒

1.鍋中倒入少許菜籽油,和餈粑辣椒,比例約為:1千克餈粑辣椒:2千克菜籽油。

2.開大火到7成熱時,再轉小火煮半小時,至辣椒九成熟。註:做炒菜用,保持辣椒七成熟即可。

原料:油辣椒0.5千克、豬肉末0.5千克、菜籽油1千克

製法:將上述原料放入鍋中,加少許鹽調味,然後大火加熱,燒至六成熱時改小火,加熱半小時左右,等到油辣椒與肉末融合成熟後即可。

原料:油辣椒1千克、熟芝麻100克、花生碎300克、香菜末300克、蔥花200克、鹽20克

製法:這個適合用來拌素菜和煮火鍋時的蘸料。

將上述原料調和均勻即可。

原料:雞肉粒1千克、餈粑辣椒2千克、菜籽油5千克

製法:將上述原料按照比例倒入鍋中,大火燒至六成熱時改小火,加熱半小時以上,等到辣椒與雞肉粒慢慢融合,等到約八成熱時即可關火。

原料:油辣椒1千克、香菇末500克

製法:這個適合用來拌菜,將原料倒入鍋中,小火加熱,等到香菇末與辣椒慢慢融合出香即可。

(凱躍黔滋驢 王建製作)

1.把帶皮驢肉刮洗乾淨後,用冷水浸漂4小時,取出來控水,併入沸水鍋裡汆一水,撈出來衝淨。

2.帶皮驢肉放鍋裡加清水,下入白蘿蔔塊、姜塊、蔥結和黃酒,開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加入八角、陳皮、幹辣椒和花椒用小火燉約2小時至肉質酥爛且筷子能戳進皮內時,便撈出晾涼,再入冰箱冷藏5小時。

3.然後取出切成片並裝盤碼放好,配上用小米椒碎、姜米、美極鮮醬油、香油和蔥花製成的蘸碟一起上桌即成。

(喀斯特酒店 石崇傑製作)

1.把黑豬腳治淨後納盆,加入大料粉和蜂蜜拌勻醃漬2小時,再送入烤箱內翻轉烘烤至色呈棕紅且酥脆時,用冷水漂涼,並斬成塊,然後放高壓鍋裡壓熟透待用。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燒熱時,下入發酵好的酸料炒香,然後加獨山鹽酸菜丁、泡酸菜、泡酸薑和泡酸蒜翻炒出味,摻入高湯,加脆皮豬蹄塊,調入鹽,燒沸後打去浮沫,起鍋倒入墊有黃豆芽的火鍋盆內,撒上蔥節,配辣椒蘸水即成。

說明:把野生毛辣角放入土壇內,並用手捏破,然後加入野山椒、山花椒籽、糯米麵和甜酒攪勻,加蓋密封發酵一年以上,即得本地的酸料。

(四季花園酒店 韋昌禮製作)

1.把瑤山仔雞宰殺後,從腋下開刀取出內臟,清洗乾淨後納盆加自製蒜香粉、薑片、洋蔥塊和料酒拌勻醃漬2小時,然後往雞腹裡塞入一根小木條,頂在三叉骨上,撐緊雞皮,以使整雞在烤制時不致於縮扁變形。

2.把雞用鐵鉤掛好後,再用沸水淋遍全身,以使雞皮縮緊,然後刷勻糖汁,並掛於通風處晾乾。

3.用木塞塞住雞的肛門,並從腋下刀口處灌入沸水至八分滿,再掛入烤爐內大火烤約半小時。至雞皮呈棗紅色時,取出來冷卻,斬成塊裝盤,配蘸汁食用。

(沈五二酸湯牛肉店)

1.把鮮毛肚洗淨後,切片成條,再入加有白醋的沸水鍋裡汆熟,撈出來投涼並裝盤,擺上芹菜中段。

2.隨配用小尖椒顆、蒜茸、姜茸、鹽、味精、白糖、陳醋、醬油和香油調製成的酸辣味汁上桌蘸食。

(凱旋酒店 梁小雨製作)

1.把當地養殖的灰鵝宰殺治淨後,砍成3釐米見方的塊,裝入湯鍋後注入適量清水,加姜塊和蔥結,上火燉至八分熟,再放入黨參和紅棗繼續燉至熟軟。另取小碗加入鹽、味精、花椒麵和煳辣椒麵配成煳辣椒蘸水。

2.把燉好的鵝肉連湯汁一起倒入火鍋盆內,搛去姜蔥,放入鹽、胡椒麵、枸杞和蔥節上桌,隨配火鍋配菜及辣椒蘸水即成。

編排:烹烹宇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戳下圖回放「贏在後廚第1~5季內容


2017《四川烹飪》合訂本已剩少量,戳下圖立即訂購

《四川烹飪》雜誌訂閱方式

1.郵局訂閱:郵發代號為62-50

2.本刊郵購:郵局匯款至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4號

四川烹飪雜誌社郵購部收

(請填寫清楚收件人真實信息及訂購內容)

3.微店(點擊)或微信支付至微信號:18980751350 

4.中國郵政報刊訂閱(點擊)

-  微信公眾號id:scprweixin  -

餐飲界專業品牌新媒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禁止所有網絡圖文摘抄整合、轉載!

相關焦點

  • 15種神秘貴州辣椒蘸水配方
    在貴州,把用辣椒做的多種佐餐調味料稱為「蘸水」,蘸水,並不一定是液態的,可幹可溼,可為醬,可為汁,可跟菜上桌,也可作為調料烹製菜餚,甚至可以直接成菜。蘸水成為貴州當地一大飲食特色。貴州的辣椒蘸水辣而香,風味極其獨特。當地人每餐離不了蘸水,每菜也離不了蘸水,外地人根本不敢相信貴州有一怪,辣椒蘸辣椒。在貴州,誰的蘸水做得好,誰的生意就會好。
  • 燒烤圈:滇式燒烤魔水——「單山蘸水的十九種製作方法及配方!
    蒜泥蘸水蒜泥蘸水是不能吃辣的人的最愛,主料用了大蒜、紅油、芝麻油、鹽等。怕辣的人在吃火鍋或者涼菜的時候都會搭配上蒜泥蘸水,大蒜的味道經過香油的過濾顯得更加溫和,尤其的香,一口下去就點亮了舌尖的味蕾。雲南人無蘸水不歡,燒個魚湯,蘸上一蘸;煮個苦菜,蘸上一蘸;燒個豆腐,蘸上一蘸;涮個火鍋,蘸上一蘸;新鮮的黃瓜,蘸上一蘸……相比全國上下最常見的麻醬、芥末蘸水,我們雲南的蘸水可以說是花樣繁多而且另類,可以用來吃火鍋,也可以用來蘸其他食物。
  • 神奇的貴州人,連辣椒蘸水都能整出那麼多花樣…不服不行!
    貴州的辣椒蘸水辣而香,風味極其獨特。當地人每餐離不了蘸水,每菜也離不了蘸水,外地人根本不敢相信貴州有一怪:辣椒蘸辣椒。在貴州,誰的蘸水做得好,誰的生意就會好。常用到的貴州蘸水有十幾種,其正宗做法並不難學。貴州蘸水的特點:放料自由、投料時間隨意,不同菜餚有不同的蘸水,同一菜餚又要求用多種不同的蘸水。
  • 史上最完備的川渝蘸水指南
    這是一個原味蘸水配方。它存在的妙處,可在增味的同時,還忠於鍋底的本味。北方人吃餃子講究「原湯化原食」,四川人吃火鍋又何嘗不是如此。這種原味蘸水,特別適合一些吊出鮮湯的鍋類,比如燒雞公、烏江魚、翹腳牛肉鍋、蹄花火鍋等等。
  • 貴州特色「蘸水」料汁的秘制配方及做法!
    分享三款最實用的蘸水製作方法青椒蘸水 1.將本地青椒放在火上燒,至外表起黑皮、熟透,將黑皮去掉,洗淨青椒肉,剁碎成燒青椒醬;將本地小番茄以同樣的方法製成燒毛辣椒醬胡辣椒蘸水煳辣椒具有煳香味、辣椒的辣味故稱煳辣椒。1.取本地幹辣椒100克放入鍋內小火炒香至脆取出,將其打成辣椒末。2.碗內放入幹辣椒末、薑末、蒜末各10克,酸蘿蔔丁、折耳根碎各20克,胡辣椒粉、鹽、味精各5克,蔥花、木姜子油、香菜末各3克拌勻即可。
  • 昆明本地【雲南蘸水的十一般變化】
    地處高寒的滇東北,對糊辣蘸水的感情,勝過魚水。尋常人家,開飯前一邊在炭火上翻烤乾辣椒,一邊還張羅著其它菜。待辣椒將糊未糊時,椒香味嗆開來,直接搓碎,配芫荽、蔥姜沫、花椒,加醬油即成。葷素都可蘸,豆花、菜豆腐、牛、魚肉……有的同志還嫌味淡,在此原型上不斷改進,季節只要合適,木漿花、木姜子、豆豉盡可搬過來。遇上更猛的,糊辣椒豆豉+炒鮮肉沫作為油蘸水,成為素菜的歡喜冤家。做法雖豪邁了點,但不妨礙成為流行風向標。生猛派蘸水
  • 遵義有名的「豆花面」與「蘸水」的靈魂搭配,堪稱遵義美食界的三...
    如果說,讓你牽腸掛肚的是美食,那麼,美食則是慰藉你最好的方式。遵義,一個歷史文化名城,位於貴州省北部,當地有名的「豆花面」和「羊肉粉」,成為這座古老名城獨樹一幟的美食代表之一。清晨,伴隨著街邊商販的叫賣聲,美好的一天便從「豆花面」和「羊肉粉」開始,要論起這兩者的關係:「兄弟」稱呼,再合適不過了。今天,先來說說「豆花面」吧!
  • 雲南人的「蘸水苦旅」
    在這裡,「打蘸水」則指把煮好的肉菜或新鮮、洗淨的蔬菜放進配好作料的汁水裡蘸著吃。卷粉打蘸水「蘸水」,也就是北方人的蘸小料。最簡單的蘸水,就是鹽巴水。鹽巴對於人類的日常生活來說,有著密切的關係,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就少不了鹽。
  • 貴州人,快來領你那碗蘸水~
    怎麼來形容我感受到的「黔味」呢,主要還是酸辣,酸有酸的特點,辣也有辣的講究,就看貴州這麼多種類的辣椒就知道,貴州的美食絕對是獨到的。  在貴州說到「蘸水」絕對沒有人不知道,「蘸水」有的也叫「蘸碟」,有湯的,也有是乾料的,它們是有的美食的點睛之筆!
  • 【貴州秘制正宗蘸水(上)】辣椒為主的美食料理,絕對讓你火辣辣~~辣妹子辣~
    在貴州,把用辣椒做的多種佐餐調味料稱為「蘸水」,蘸水,並不一定是液態的,可幹可溼,可為醬,可為汁,可跟菜上桌,特別美味哦~~~油辣椒(蘸水)淨鍋中加入菜子油(冷油),加入餈粑辣椒,以油沒過辣椒為宜(比例約為:500克餈粑辣椒+1幹克菜子油),大火迅速升溫至七八成熱,轉小火慢慢熬30分鐘,至辣椒九成熟即可(如果炒菜用,則應保持辣椒七成熟)。
  • 無蘸不飽飯:雲南人為什麼如此熱愛「蘸水」?
    雲南蘸水有幹、溼之分,用來服務不同的菜餚。甚至有人考證過,在紅河州哈尼族有一道特色的蘸水,光是原料就有30多種。製作蘸水的過程,對雲南人來說,更像是在廚房玩起了食材的排列組合。除了辣椒、花椒、八角這些常見食材,總有一些「新鮮玩意兒」被一齊擱在味碟裡,在雲南烹者的手中,變幻出無數種「蘸水」可能。
  • 雲貴人,快來領走你的那碟蘸水
    掌握了蘸水的搭配原則和「經典款式」,就找到了通往雲貴美食「捷徑」的密碼。袁枚主張「炒素菜用葷油,炒葷菜用素油」,這條原則移駕到蘸水上同樣適用。對於像豆花面/飯這類「清湯寡水」的食物,蘸水就要不厭其「繁」:餈粑辣椒和醬油、花椒粉、肉末、菜籽油等做成的油辣椒蘸水,功能相當於「臊子」。素淨的豆花經紅油蘸水洗禮,出落得風情萬種。各家店賣的是豆花,拼的卻是蘸水。
  • 有一種蘸水,叫雲南人的蘸水
    蘸水一種用於給菜餚調味的東西一種給菜餚增添色彩的東西一種每個人都愛不釋手的東西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種蘸水,每一種蘸水都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每一種蘸水都具有獨特的地域性格雲南的蘸水,就帶有雲南人純樸、火辣、講義氣的性格特點醬油小米辣蘸水最簡單的調料調出了最好吃的蘸水,醬油、切碎的小米辣、再淋上一點蒜油,鹹、辣、香三味合一,蘸什麼食材都特別好吃
  • 沒有蘸水給是不吃飯了?
    可能外地人不知道「蘸水」是什麼,其實就是簡單的一些調料配在一起做成的蘸料,特別之處在於,雲南人的蘸水,一定要有辣椒!洋芋君有個朋友嫁到福建,幾年過去了,吃飯依然少不了自己打個蘸水給自己。這個蘸生皮的蘸水,只用梅子老醋,搭配上野花椒、糊辣子、麻籽、蒜蓉、薑末、白糖一起調製出來。用燒旺的香油澆上辣椒粉,迅速攪拌,滋滋滋的油辣子就做成了,顏色紅紅的,辣椒的香味就四散開來,在昆明,幾乎是家家必備。
  • 越南蘸醬很出名,不會製作的吃貨,趕緊看過來
    越南蘸醬很出名,不會製作的吃貨,趕緊看過來我們都知道越南的美食也是挺不錯的,特別是越南混合魚醬,它是有五種成分組合而成的,如果算上水就有6種,但這幾種材質的相結合,就成就了一道美味的醬汁。它的口感甜、鹹、辣,讓人食用之後會上癮。
  • 萬物皆可蘸!論彌渡人如何用一包單山蘸水辣蘸遍天下美食.
    最常見的單山蘸水搭配之一。單山蘸水配酸木瓜,那是絕配。除此以外,李子、桃子、蘋果、菠蘿、芒果...沒有啥不能蘸的。蘸一蘸,拌一拌,隔著屏幕都開始流下口水。蘸水果,蘸的是一份清爽酸甜苦辣,猶如彌渡人的一生。
  • 別廢話,就是喊你打個蘸水!
    另一個「打蘸水」,則是飲食習慣使然,雲南人嗜辣,有些菜直接加辣椒口感不好,加個蘸水就是兩全之法。對於餐桌上的雲南人來說,一碗蘸水,似乎可以囊括天下美味。有錢人家吃飯打蘸水,窮人家吃飯也打蘸水,清湯煮的牛羊驢雞魚打蘸水,清水煮的青白苦菜、蘿蔔、南瓜、小瓜、刀豆、芽豆也要打蘸水,出省打工要帶袋裝蘸水,外地讀書也要帶上媽媽做的蘸水……這個蘸水,不分貴賤地在雲南人家的餐桌上頓頓出現,帶給漂流在外的雲南人家鄉的味道,伴隨著雲南人度過每一天。
  • 這家店的老闆僅用一碗水煮菜、一碟蘸水,就徵服了挑剔的成都吃貨!
    說到四川的美食,那可是花樣豐富擺上三天三夜都擺不完
  • 貴州好吃的渣豆腐,蘸著辣椒水不是一般下飯
    放入大半鍋水燒至沸騰(不管什麼鍋,水最少都要能淹沒至少四分之三的蔬菜)。準備一個容器,裡面加入涼的清水,應為煮的量大,放了三包黃豆粉(2.5元一包,155克),如果煮一斤半的菜放一包也行。隨便攪一下就行,一會放進去都要攪的。
  • 樂山嫩豆花上鏡《舌尖2》 鹽滷、蘸水是關鍵(圖)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樂山嫩豆花吸引了廣大觀眾的視線,白嫩細滑的豆花、麻辣鮮香的蘸水,無不挑逗著一幹吃貨敏感的味蕾。尤其是那些身在異鄉的遊子,看到如此親切、熟悉的家鄉美味,又有哪個不是口水與淚水齊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