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論壇》2020年第2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2020-12-10 澎湃新聞
《中華文化論壇》簡介

《中華文化論壇》創刊於1994年,是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科類學術理論刊物。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8—0139,國內統一刊號:CN 51—1504/GO ,郵發代號:6252。

《中華文化論壇》現為雙月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擴展版)、四川省一級期刊、四川品牌報刊。

《中華文化論壇》目前常設欄目有:歷史論衡、文學研究、儒釋道研究、學術述評、巴蜀文化研究、中國學·漢學研究、文化視野等。

投稿方式:

(一)中國知網在線投稿系統;

(二)投稿信箱:

zhwhltls@126.com(歷史考古)

zhwhltwx@126.com(文學藝術)

zhwhltzx@126.com(哲學宗教)

zhwhltwh@126.com(文化視野)

聯繫方式:

地址:成都市一環路西一段155號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科研樓A605室《中華文化論壇》編輯部

電話:028-61355989

2020年第2期目錄

2020年第2期重點文章摘要:


「中國中外關係史學科體系建設」筆談

◎ 萬明   陳奉林   李雪濤   趙現海

       主持人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中外關係史已經成為中國歷史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 重要學科方向,產生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當前中國改革開放的驕人業績舉世矚目,中國已日 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跨學科探討和交叉綜合研究體現了本學科的屬性意義,建立立足中 國、面向世界的史學三大體系,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需要我們做好中國中外關係 史研究回顧與展望——傳承與創新的工作。為此,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與《中華文化論壇》編 輯部合作組織了「中國中外關係史學科體系建設」筆談。筆談學者圍繞中國中外關係史研究 中存在的不足、中外關係史學科的定位、理論構建、研究方法以及拓展領域等展開了深入討論。我們期望,這組討論有助於構建中外關係史學科體系,推動中國史與世界史研究的深度融合, 攜手共建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中國歷史學三大體系。

       【作者簡介】萬明,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奉林,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李雪濤,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趙現海,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古代中越關係史研究述略

◎ 於向東 成思佳 

       【摘 要】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越兩國關係的不斷變動和發展,中國學界關於古代中越 關係史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取得了相對豐碩的成果:首先,發掘、整理和出 版了一大批中越古代文獻材料,為古代中越關係史的研究奠定了相對堅實的基礎;其次, 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運用相關理論和分析方法,梳理和構建了古代中越關係史的發展 脈絡,為中國古代中越關係研究的良性發展打下基礎;最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中 越關係研究逐步突破了傳統側重於政治、軍事交往史和朝貢貿易的局限,向重視民間經 濟交流、文化典籍傳播、思想觀念影響、人員流動融合等多個層面拓展。 

       【關鍵詞】 越南;中越關係;交趾;安南;宗藩關係

       【作者簡介】於向東,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越南研究所教授;成思佳,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越南研究所講師

中琉歷史關係研究的現狀及展望

 ◎ 謝 忱 謝必震 

       【摘 要】 古代中國與琉球有著500多年的友好關係史,近40年來,學術界對中琉歷史關係的研究成 績斐然,涉及到中琉之間的封貢與貿易、移民與社會、生產科技與文化交流、宗藩制度與東 亞秩序等,客觀地說,中琉歷史關係的研究有成績亦有不足,尚有諸多的拓展空間。

       【關鍵詞】 琉球;宗藩體制;閩人三十六姓;冊封;中琉貿易;朝貢

       【作者簡介】謝 忱,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館員;謝必震,福建師範大學中琉關係研究所教授

張栻湖湘詩中的文學交遊與景觀形塑

 ◎ 王友勝 

       【摘 要】 張栻長期生活於湖湘,與湖湘本土及外籍寓湘詩人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其文學交遊或 因學術結緣,或由社會聯誼,或屬親友過從,從地方大員到普通鄉紳,遍布士人各個群 體。他們書院論學之餘,還經常結伴訪友、遊山玩水,這一特殊的生活經歷導致張栻湖 湘詩中文學景觀的大量呈現。張栻的湖湘詩中理學家的身份並不明顯,他對湖湘詩人聲 名的提高,對湖湘文學景觀的形塑,推而廣之,對湖湘文化的發掘與弘揚厥功甚偉,其詩 歌成就不應被其理學的盛名所掩蓋。 

       【關鍵詞】 張栻;嶽麓書院;文學交遊;湖湘文化;景觀形塑

       【作者簡介】王友勝,湖南科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與社會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從崑山歸氏的家學傳承看中國古代文學世家的宗族意識

 ◎ 許菁頻

        【摘 要】 崑山歸氏家族成員紛紛以繼承歸有光文學傳統、發揚家學為己任,其標誌性事件是對歸 有光文集的整理和刊刻。但是在此過程中,產生了若干矛盾衝突:昌盛家學與家道衰微 的矛盾;反清復明與倚靠貳臣的矛盾;以人論詩與褒揚逆臣詩文的矛盾。歸氏在面對這 些矛盾時,選擇了以丕振家聲、弘揚家學為要務,從而陷入了崇宗族意識輕國家意識的反 傳統境地。從崑山歸氏的家學傳承,我們可以一窺中國古代文學世家以尊祖敬宗為中心 的宗族意識。 

       【關鍵詞】 崑山;歸有光;家學;宗族意識;文學世家

       【作者簡介】許菁頻,浙江外國語學院中文學院教授

兩宋行記與紀行詩的互文呈現 

◎ 秦 蓁  

        【摘 要】 從漢魏到兩宋,行記從史部著述到獨立文體,從紀行程到紀日程,其書寫模式演變的背 後是社會文化的轉型。從中唐開始,在編年史學觀的影響下,行記與詩歌逐漸日記化。兩 宋文人將日記化的行記和詩歌同時紀行,互文參照,終於在南宋時期實現了行記與紀行 詩的「史地互證」。在這個互文呈現的世界裡,行記和紀行詩全面展現了宋人的知識興 趣與學術取向,即遊心翰墨的人文旨趣、地理考證與存在還原。 

       【關鍵詞】 宋代;日記;行記;紀行詩;史地互證

       【作者簡介】秦 蓁,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

歷代竹枝詞中的貴州形象 

◎ 管新福 

       【摘 要】 唐宋以降,全國各地均有竹枝詞流播,或書寫地域,或描摹民風,遂成人們喜聞樂見的詩歌 形式。而描寫貴州的竹枝詞亦不少,主要以三個維度為其關要: 一是想像貴州的地理山川, 書寫黔地偏遠、民生多艱;二是描述貴州的歷史人文,原生性和落後性並存;三是摹畫貴州 的民族風情,凸顯婚俗、飲食文化的特異性。這些竹枝詞成為認知貴州民風民情的重要材料,值得我們今天認真梳讀。

       【關鍵詞】 竹枝詞;貴州形象;地理山川;歷史人文;民族風情

       【作者簡介】管新福,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傳統的誤讀與再造

 ◎ 唐代興 

        【摘 要】 19世紀末以來,反傳統成為新文化及其激進運動的根本標誌。當生存發展遭遇文化的尷尬 時,弘揚傳統成為必需。弘揚傳統的實質,是重續傳統,這需要重新理解傳統並檢討對傳 統的誤讀:傳統文化無所不在且與時共存,它內駐為民族國家生存奮進的方向並彰顯其精 神苦鬥的整體風貌。反傳統根源於喜新厭舊的人類本性,它生成建構起激進主義衝動、利 己偏見和史實虛構這三種誤讀動機,形成對傳統的歷史性誤讀和異化性重建,其典型例子 是漢代形成的以「三綱五常」為基本內容的禮教,最終取代了孔學傳統;五四運動「打倒孔 家店」,就是這種誤讀造成的結果。面對如此歷史境遇和現實狀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必 要超越誤讀,這既需要開放視域,更需要重建方法。

        【關鍵詞】 誤讀傳統;激進主義衝動;利己主義偏見;史實虛構;再造傳統

        【作者簡介】唐代興,四川師範大學倫理學研究所教授

儒學復興與兩漢語類文獻的演進 

◎ 夏德靠 

        【摘 要】 兩漢語類文獻部分延續了先秦記言、編言傳統,但由先秦的重在編纂向重在撰述轉化,從 而顯示新的文獻生成方式。從文獻編撰及功能角度來看,兩漢語類文獻可劃分為奏疏體、 經解體、紀傳體、模擬型、編纂型、混合型等類型。兩漢語類文獻在篇章「語體」方面延續 先秦時期問對體、事語體等形態,並極大地發展了專論體;專書「語體」則創製紀傳體、擬 語錄等體式。由於篇章「語體」與專書「語體」的多緣關係,兩漢語類文體又呈現複雜的文 體形態。整體言之,兩漢語類文獻在篇章「語體」方面大抵只是繼承先秦傳統,其中只有專 論體得到跨越式發展;然而兩漢語類文獻在專書「語體」方面取得較大的突破,紀傳體的 綜合性較國別體有質的飛躍。因此,在早期語類文獻演進過程中,兩漢時期是一個重要的 發展階段,兩漢語類文獻無論是生成方式還是文體形態均有著自身的特質。

        【關鍵詞】 語類文獻;記言;編言;篇章「語體」;專書「語體」

        【作者簡介】夏德靠,湖州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

王陽明和海德格爾的本體論思想研究 

◎ 徐 良 

       【摘 要】 海德格爾和王陽明,是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他們的思想分別在 西方和東方產生了巨大的迴響,並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世界觀與哲學理念。雖然前後相隔 400多年,出現於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度,然而其本體論思想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由 此展開的比較對話意味著中西哲學有著高度共鑑的一致性,蘊含著東西方文明共同的理性 精神。本文從存在與心在、根據律與致良知、此在與此心、領會與格物四個方面考察分析了 中西本體論的共同態度和基本立場,揭示了中西思想賴以溝通的可能性和共同方法,從而預 示著人類命運共同體可能構建的思想根基。 

       【關鍵詞】 本體;存在;此在;致良知;格物;形上學

       【作者簡介】徐 良,青島大學文學院教授

古文獻「睪」「皋」混同及其讀音問題 

◎ 洪 颺 

       【摘 要】 「睪」與「皋」形體相近發生混同,在文獻中二者常常發生混用。古注和現代工具書中注 釋說「睪有皋音」,又往往以通假來解釋。我們認為二者聲音遠隔,不得相通。「睪有皋 音」屬於兩字形體相近混用導致的「音隨字轉」。

       【關鍵詞】 睪;皋;形近混用;音隨字轉

       【作者簡介】洪 颺,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文化遺產視角下我國西南地區古代交通線路的研究與保護 

◎ 王雨晨 

       【摘 要】 自20世紀中葉開始,西南地區古代交通的研究興起第一個熱潮,發展至今天,在文獻 考證、田野踏查和專項考古上分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結合三者進行的綜合性研究較 少,對部分相關概念也有所混淆。以文化遺產的視角,對古代交通遺產進行研究和保 護,是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也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可能的方向。「線性遺產」是生發於 我國本土的一個遺產概念,西南地區的古代交通線路是線性遺產的代表類型。從線性 遺產的特性出發,闡釋西南地區古代交通線路的遺產構成,分析其遺產價值,可以促進 對其進行系統性的研究與保護。同時,建立相對統一、分工明確的管理體制,在保護的 基礎上進行合理利用,能夠使其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 交通線路;文化遺產;線性遺產;遺產保護

       【作者簡介】王雨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

歷史名人公眾關注度差異性 對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的啟發 

——以首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為例

 ◎ 張輝輝 王小紅 

       【摘 要】 歷史名人的公眾關注度差異性,是確立區域文化產業差異化定位和構建差異化競爭力的關 鍵動力。而這種公眾關注度差異,可基於多項大數據結果建立一套以公眾綜合關注指數為 核心的歷史名人公眾關注度綜合評價體系。據此評價體系,首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的公眾 關注度顯著可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且在地域、年齡、性別、學術的公眾關注度之間也 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有助於優化產業定位和文化內容創作生產,加速四川文化強省建 設;也有助於驅動研究轉化,建立產業深度創新機制,從而提高四川文化的軟實力。 

       【關鍵詞】 歷史名人;關注度;公眾綜合關注指數;文化產業;大數據

       【作者簡介】張輝輝,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講師;王小紅,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中國佛教寺廟中的樹栽文化研究 

◎ 董粉和 吳方意 

       【摘 要】 中國的佛教寺廟,除了寺院的建築,例如山門、寶殿、藏經樓、禪房等,寺院供奉的佛像,寺院中的僧人,乃至寺院中的樹栽,都是構成寺院的重要元素。僧人或是信徒通過在寺廟種植 特定的樹栽,來傳達佛教的文化內涵,彰顯其實際功效。目前學界關於佛教寺廟樹栽研究 鮮有涉獵。本文通過佛教寺廟樹栽種植及目的、意義,說明其中的文化現象。

       【關鍵詞】 佛教;寺廟;樹栽

       【作者簡介】董粉和,蘇州科技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吳方意,蘇州科技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期刊速遞|《中華文化論壇》2020年第5期目錄和摘要
    《中華文化論壇》創刊於1994年,是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科類學術理論刊物。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8—0139,國內統一刊號:CN 51—1504/GO ,郵發代號:6252。
  •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 2 期文章摘要
    原創 本刊編輯部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 第 2 期01近代中國高校法學期刊的先鋒——《福建法政雜誌》【摘要】《福建法政雜誌》是福建法政學堂在1908年創辦的專門性法學期刊
  • 【搶先看】《浙江電力》2020年第9期目錄及重點關注文章
    《浙江電力》2020年第9期目錄及重點關注文章·電網技術·基於HELM網損靈敏度的配電網無功優化研究關鍵詞:高彈性電網;柔性交流輸電系統;潮流調節;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工程應用★封面文章(三)★STAR-CCM+用於變壓器溫度場計算的可行性研究沈海濤1,2,馬玉聖1,金會會1,吳衛東2,王玉興1(1.
  •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2期|新刊預告
    本期的「本刊專稿」,我們組織了一組文章,依託個案期刊的歷史鉤沉,細化期刊學科分類,以期更全面、更生動地呈現期刊發展的社會功能和時代價值。田振洪先生的《近代中國高校法學期刊的先鋒——〈福建法政雜誌〉》和董昕先生的《潘序倫與民國時期的立信會計期刊的出版發行》,充分挖掘史料,將研究視野拓展到以往研究關注較多的人文學科以外的領域,進一步豐富了期刊史的研究。
  • 《江漢考古》2019年第2期目錄及摘要
    關鍵詞:翼城大河口;西周墓葬;M5010;M6043;實驗室考古雲南晉寧河泊所和西王廟青銅時代貝丘遺址試掘簡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國芝加哥大學 摘要:2014年和2016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美國芝加哥大學,分別對晉寧河泊所和西王廟遺址進行了試掘。
  • 《文獻》2019年第4期目錄及摘要
    原藏於趙城(現山西洪洞縣)廣勝寺,1933 年夏被發現。抗日戰爭時期,該地區為日本佔領區。1942 年2 月,八路軍太嶽第二軍分區將這部近五千卷的珍貴經卷搶運出來秘密存放。1949 年移交北平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收藏,成為與《敦煌遺書》、《永樂大典》、文津閣《四庫全書》並列的四大「鎮館之寶」。今年恰逢國家圖書館建館110 周年、經捲入藏亦將屆滿七十周年。
  • 【第343期】學習優秀傳統,弘揚仁愛精神——2020年「監法論壇」第...
    【第343期】學習優秀傳統,弘揚仁愛精神——2020年「監法論壇」第一期開講 2020-04-20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族語文》2020年第1期目錄及摘要
    《民族語文》1979 年創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辦。本刊是國內外唯一的專門刊發漢藏語系語言、阿爾泰語語系語言、南亞語系語言、南島語系語言、漢語與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關係等研究成果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民族語言學權威期刊。在國內外學界有廣泛的影響。2012 年成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刊物。
  • ...新聞辦公室公告2012年第3號,公布《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
    《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商務部、外交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國務院新聞辦2007年第27號公告)同時廢止。期刊資料庫服務    重點企業標準:    1.年出口額50萬美元以上;    2.具有國際市場開發和營銷潛力。  02. 電子書出口    重點企業標準:    1.年出口額50萬美元以上;    2.產品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國際市場開發潛力。
  • 《歷史研究》2018年第1期目錄及摘要
    孟鍾捷 「中期質變」視野下的夏代考古學文化 摘要:考古學文化更迭一般具有漸變性特點,而王朝更替往往是突變性的,二者在時間上會出現明顯錯位新、舊王朝分界一般不會恰好處於新、舊考古學文化更迭之際,但很可能在舊考古學文化某兩期或某兩段之交。以往判斷史前族群更替時間所提取的用於測年的有機質樣品,實際上是族群更替完成至少百餘年之後的遺存。
  • 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首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
    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首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 2020年08月21日 15:5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華夏 曾江 鄧爽 字號 內容摘要: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
  • 2002年第4期目錄
    2002年第4期目錄 時間:2002-10-14 10:53   來源: . 扉 頁 . 4 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積極推動中國和平統一 文/王克斌 6 陳水扁的「臺獨夢」 文/李家泉
  •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公報案例裁判摘要彙編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公報案例裁判摘要彙編(總第279期-總第289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公布的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選編的適用法律和司法解釋審理各類案件的典型裁判範例,2020年已發布11期(總第279期-289期),共33例。
  • 《環球》雜誌2020年第18期目錄
    年第18期目錄經濟51奶業應對全球貿易危機54全球糧食安全風險上升,中國會缺糧嗎56深化與分裂:全球數字經濟新趨勢科學58衝出太陽系的第一步文化·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 「求實」沙龍(第7期):從敦煌和故宮感悟中華傳統優秀文化
    12月14日晚,由進修一部主辦、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第69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研究專題支部承辦的「求實」沙龍(第7期)在綜合樓報告廳舉辦。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毅出席,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第69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研究專題支部書記,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宋國權主持,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第69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研究專題支部學員,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副部長級)王旭東作主題為「敦煌與故宮——不同力量鑄就的文化豐碑」的主題講座。
  • 《城市設計》2020年第4期目錄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反覆無常中,在炎熱的暑假期間,《城市設計》2020年第4期終於完稿。這是《城市設計》出版以來的第30期,也是有特別紀念意義的一期。本期刊登的紐西蘭學者黛安·布蘭德、娜塔莉·艾倫撰寫的文章《對港口城市藍色空間的理解—對類型學矩陣應用的研究》,研究了港口城市藍色空間的作用,描述了藍色空間和傳統綠色和灰色城市空間之間的關係。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暨兩岸藝術家論壇成功舉辦
    來源:海外網2020年11月24日至25日,由北京大學主辦,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合辦,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和文旅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的「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
  •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民商案例裁判摘要彙編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公報案例裁判摘要彙編(總第279期-總第289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公布的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選編的適用法律和司法解釋審理各類案件的典型裁判範例
  • 2020年第10期肇慶市人民政府公報目錄
    【市政府文件】肇慶市森林防火禁令(肇慶市人民政府令第8號)肇慶市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政府規章程序規定(肇慶市人民政府令第9號)肇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肇慶市行政機關聘用法律顧問管理辦法》的通知(肇府規〔2020〕10號) 肇慶市人民政府關於肇慶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20—2035年)的批覆(肇府函〔2020〕171號)肇慶市人民政府關於給予市消防救援支隊記集體二等功的決定(肇府函〔2020〕181號)【市政府辦公室文件】
  • 第11期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修班側記
    2020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在京聯合舉辦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修班。來自全國各地的64位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齊聚一堂。在學員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次學習,更是對年輕一代企業家的鞭策與期許。1月14日的《中華工商時報》對該班次進行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