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追了整整4年!今年終於拍到了五亭橋正中升起的太陽

2020-12-10 揚州網
龔萬選拍攝的五亭日出

三亭同框(資料圖片)

三景同框(資料圖片)

有一種等待,叫「4月初清晨五亭橋的太陽」。今年,有一群攝影愛好者,終於在4月初,等到了「清晨五亭橋的太陽」。距離上一次「4月初清晨五亭橋的太陽」,已整整過去了4年。

1

拍一張日出照片 一大波攝影愛好者都來了

4月初,具體來說,是清明節的那兩天,瘦西湖熙春臺一清早就擠滿了人。這些人,都是清一色的攝影愛好者。他們拍攝的對象只有一個,就是五亭橋的太陽。

清晨6點許,太陽緩緩從五亭橋主亭亭頂升起,只聽得「咔咔」聲一片,大家紛紛摁下快門鍵。

今年,揚州攝影愛好者龔萬選也拍到了自己滿意的片子,他說,摁下快門的那一刻,正是清晨6點10分。

2

亭子正中升起太陽 這一刻到底有多難等?

龔萬選,是「4月初清晨五亭橋的太陽」的「忠實粉絲」,到底這一刻有多難等?

「等了整整4年。」龔萬選說,關鍵是下一次「4月初清晨五亭橋的太陽」,還不知道哪一年才會出現。

「每年只有4月初(清明)的那幾天,太陽剛剛升起時,出現在五亭橋主亭上方,太陽、五亭橋主亭以及主橋洞,同在一條直線上。」龔萬選說,但「清明時節雨紛紛」,過去的4年,因為下雨天,大家都沒能拍到這個鏡頭。

「清明前後,下雨的概率很高。」龔萬選說,今年「天公作美」,大家終於等到了「日出五亭橋」的那一刻。

3

想拍出絕佳鏡頭 還需要有雲層和好角度

當然,除了「日出五亭橋」的機遇外,要想在這一刻拍到絕佳的鏡頭,還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日出時有雲層,一個是好角度。

龔萬選說,在熙春臺拍攝「4月初清晨五亭橋的太陽」,最好的角度,就是把機位擺在熙春臺的二樓,「雖然同在一個地方,但樓上跟樓下角度不一樣,在樓下拍攝其實比較困難,因為角度低了,等到看到太陽的時候,光線已經炸了,很難拍出圓圓的太陽。」

而且,在「日出五亭橋」的那一刻,最好還要有雲層,「有了雲層,才能有水面的好光影。」

4年的等待,龔萬選終於拍到了自己滿意的大片——一輪圓圓的太陽掛在五亭橋主橋頂,天空還泛著紅暈,倒映在水中,形成了好看的光影。

4

拍攝這座明星橋 還有這些經典「鏡頭」

作為湖上園林中的經典景點,五亭橋天然是一座「明星橋」,自帶主角光環。也正因為此,人們才以它為主角,創作了不少經典的鏡頭。

經典一:在釣魚臺取景,在一個特定角度,可觀白塔、五亭橋和釣魚臺三景。

經典二:在五亭橋西首取景,五亭橋、釣魚臺和小金山風亭「三亭同線」(同在一條中軸線上)。

經典三:月滿中秋時,五亭橋亮燈,上有月亮懸掛,下有橋洞及倒映形成「圓月」;《揚州畫舫錄》描述:「每當清風月滿,每洞各銜一月,眾月交輝,金色恍漾,莫可名狀。」

記者 向家富

相關焦點

  • 最近三天,太陽將從柬埔寨吳哥窟塔尖升起
    9月21日至23日,柬埔寨著名景點吳哥窟將再現塔尖日出的奇觀,屆時太陽將從吳哥窟五塔正中最高塔的頂端徐徐升起。這一景觀一直吸引著大量國內外遊客,很多遊客在日出前趕赴現場,在日出時拍下這一壯麗時刻,留作永久紀念。
  • 《太陽照常升起》很陌生啊?陌生
    這段對話是《太陽照常升起》裡的一段對話,老唐問唐妻陌生嗎,唐妻不正面回答他,唐嫂借唐叔的話來表達自己想說的話。對話反映他們兩個人的夫妻關係,時隔境遷,物是人非,早已經不是當初他和她了。以前不懂姜導,第一次看姜導的《讓子彈飛》就單純覺得她是一部商業片、搞笑片,就圖一樂。
  • 中國最美的橋——五亭橋
    五亭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位於國家5A級景區——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內,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築,五亭橋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
  • 實拍:太陽從北面落下又升起,鮮紅的太陽永不落,真的存在!
    到北極圈,要麼追極光,要麼追午夜太陽。林子何其有幸,兩個都追過。這一集,我們講講午夜太陽。午夜太陽亦被稱為極晝,又名白夜,顧名思義就是在午夜12點的時候能夠看到太陽。北緯90度為北極所在點,有6個月的時間;北緯80度處有4個月時間;北緯70度處有2個月時間,北緯66度處(北極圈)處為24小時。所以,親臨午夜太陽的時間各有不同,這取決於你有多接近北極圈。6月到7月是頂峰時期,但如果你向更北邊航行,從5月到8月你都能與午夜陽光相伴。
  • 迎著太陽看那升起的地方
    其實誰沒有追求,誰沒有過往,看那太陽升起的地方,我願一起飛翔。多少個日夜的思念,總是魂牽夢繞,多少歲月的磨練,就為等到它的出現。原來一切都是註定,早已深埋我的心靈。我願迎著太陽,繼續向前探索,永不輕言放棄,只要還有一絲希望。那裡有山那裡有海,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群,在向你揮舞招手,讓你從人群脫穎而出。把你請到舞臺,送你鮮花掌聲,原來人生可以如此,也能向陽花開。
  • 科學家首次拍到太陽風暴的三維圖(組圖)
    衛星拍到的圖像中,一陣電離氦氣從太陽上升起。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宇航局14日宣布,他們2006年發射的兩顆"地日關係觀測臺"(STEREO)衛星拍到了首批太陽風暴的三維圖。它可以提前預警太陽風暴何時發生並如何影響地球,儘可能讓GPS、電力網、人造衛星和太空人免受太陽風暴的危害。
  • 日劇一周收視:《太陽照常升起》二次上榜
    最後並列在第十名剛巧上榜的,則都是富士電視臺的夏季日劇,《太陽照常升起》和《白色的光榮3阿里阿德涅的子彈》。最難得的是自從開播以來,只有首播第一集獲得了13.5%的收視率順利上榜,之後收視率則在10點左右徘徊未能上榜,上周的第七集終於以12.2%的成績上榜,儘管是吊車尾,依然是值得恭喜的,並且剛好和《白色的光榮3》並列。
  • 《太陽照常升起》令人震撼的魔幻現實主義大作
    如果你要問我看過最好看的電影是哪部,我毫不猶豫地推薦這部,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沒有之一。令人震撼,極具藝術審美價值的魔幻現實主義大作。《讓子彈飛》上映後和我媽用華數在電視上看的,我們倆一起看了幾遍,然後我自己至少看了有10遍。
  • 《太陽升起的時刻》廣州首映,家國情懷熱血沸騰看哭觀眾
    電影《太陽升起的時刻》以此為背景,生動再現了解放戰爭中橫跨開國大典的唯一戰役,回溯新中國第一輪曙光。時間的特殊性,讓導演安瀾與編劇張付華、陳英聞很早就留意到衡寶戰役。編劇張付華在現場表示,選擇「衡寶戰役」這個題材,其實十年前就已經開始構思,直到去年4月,和安瀾導演一拍即合,便立馬投入了創作。據悉,為了還原歷史,張付華花費了近十年為衡寶戰役收集資料。
  • 「太陽照常升起」:不論悲喜,人間值得
    ︱食人間煙火,寫紅塵故事 ︱「一代人來, 一代人走, 大地永存,太陽升起, 太陽落下, 太陽照常升起。」在一次採訪中,記者問姜文:《太陽照常升起》的主題是什麼?姜文回答:《太陽照常升起》的主題就是「太陽照常升起」。一股拽霸之氣撲面而來。言下之意似乎是:我在片子裡不是都講清楚了嗎?自己看片子去唄。
  • 昔冷今熱五亭橋
    五亭橋自是後起的俗稱,不知起於何時,道光初「五亭橋」已入詩。1826年,韓日華創作《揚州畫舫詞》一百首,中有「小金山在水雲隈,菡萏臨風取次開。多少五亭橋外舫,一時搖過裡湖來」。1841年,進士方濬頤遊揚州,寫下「五亭煙水送歸橈,誰擁冰輪上碧霄」。可知此時「五亭橋」之稱已廣。鹹豐年間的嚴鏡清《廣陵雜詠》有一首「習習南風起暮潮,乘涼最好五亭橋;釣魚艇子垂楊岸,有個雛鬟弄玉簫」。
  • 五亭橋曾是經典「黛瓦」1931年「黃袍加身」
    受訪者供1931年,五亭橋五座亭「黃袍加身」「五亭橋當初是揚州鹽商為了迎接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時建造的。」韋金笙介紹,「雖是為迎駕所建,但按照規矩,不能使用黃色的琉璃瓦。因為這種顏色的瓦一般是皇室專用。」「五亭橋五座亭的屋頂原本是蝴蝶瓦。」韋金笙說,相比普通民宅的瓦片,這種瓦相對要大一點。「而五亭橋五座亭『黃袍加身』則發生在1931年。」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太陽升起的時刻》首映
    廣東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點影片《太陽升起的時刻》首映禮暨2019廣東優秀電影觀影推介會24日在廣州塔舉行。 程景偉 攝中新網廣州10月24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點影片《太陽升起的時刻》首映禮暨2019廣東優秀電影觀影推介會24日在廣州塔舉行。該影片導演、主演、編劇等多名主創人員現場與觀眾重溫影片拍攝經歷和心路。該片由安瀾執導,唐國強特邀領銜主演,任帥、劉之冰、姜峰、路晨領銜主演。
  • 月亮是怎麼追上太陽的?
    月亮是怎麼追上太陽的?……。」我舉目望去,蔚藍的天空上不知什麼時候有一彎彎的月亮悄悄的露出頭兒,在燦爛的陽光下淡得不易察覺,卻又是那麼清晰,有一種虛無縹緲的美!心中隱隱有些動容,我在思考該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孩子理解出現在白天的月亮。在我們的認知中月亮一般隨著太陽落山而升起,月球和太陽是相對的。
  • 美文欣賞:太陽從西邊升起
    太陽從西邊升起?他們的區別就是:偏轉只是轉了九十度,而旋轉則是轉了一百八十度。心想等太陽出來再做理論。一連十幾天的陰雨也著實鬱悶得很。終於天晴了,太陽出來了!可太陽怎麼從西邊照進來了呢?這是早晨啊!難道真的是轉向了?走進陽臺周邊細看去確認,企圖證明自己的感覺是正確的,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明知不可能的事,可腦子裡就是轉不過來!從餐廳看向另一面巴黎都市的凱旋門,總感覺是在南面,甚至站在凱旋門下看著太陽來調整方向的企圖都是枉然。
  • 邊城滿洲裡 太陽照常升起
    王化勇 攝(抗擊新冠肺炎)通訊:邊城滿洲裡 太陽照常升起中新網滿洲裡11月26日電 題:邊城滿洲裡太陽照常升起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26日一早,凜冽的寒風中,太陽照常在中國邊城滿洲裡升起。王化勇 攝「2020年的冬,滿洲裡成為國人最為牽掛的城市之一,仿佛一瞬間,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把蓬勃外在的生命力轉化為內在的堅守與忍耐……」25日晚間,當地市民張鵬將一組「平安滿洲裡」短視頻配文發至微信視頻號中,短短幾小時,就有3萬多網友點讚評論。「一切終將塵埃落定,平安滿洲裡,一切可期。」
  • 太陽從西邊升起
    這是一種「悲憫之心」,吞下自己的呻吟,同情幫助任何生命遭際的不幸,從一花一草,到一貓一狗。小時候被外婆當做療病之藥的小狗「望望」,一直是她心中的隱痛,被列入她人生帳簿的債務欄:「沒人知道,我欠著一條狗命」(《周末登山隨筆.有犬相伴》)。
  • 電影《太陽照常升起》你看懂了嗎?
    因此,不許公映,剝奪五年拍片資格,姜文遭遇了電影生涯的最大挫折。重出江湖時,他放棄了直言不諱,轉而和觀眾,也和審查者玩起了猜謎遊戲。這在《太陽照常升起》中發揮到極致。電影中遍布著難於索解的意象,比如瘋媽世界裡的鳥、樹、可能來自《百年孤獨》的史前巨蛋;比如李不空留下的一桌遺物。它們充滿誘惑又充滿歧義。在如此紛繁多彩的符號面前,不解是正常的。
  • 《太陽照常升起》是姜文技法最為圓熟的片,沒有之一
    她對著太陽喊叫,「他一笑,太陽就出來了」,但是,太陽是出來了,可悲劇卻開始了。周韻帶著自己男人的遺物到了男人的家鄉,過了18年。到了1976年,另一個政治意蘊十足的年份。那一年有個魔王去世,文革即將結束,但希望還看不到邊。兒子18歲了,成年了,還做了村裡的隊長。周韻知道一切該結束了。
  • 腦筋急轉彎:太陽從來都是從東方升起,什麼時候太陽會從西方升起
    答案:撿起來 難題4.—冬天裡,不通過加熱,如何才能把冰立刻變成水?答案:把冰的兩點去掉 難題5.太陽從來都是從東方升起,那什麼時候太陽會從西方升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