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兵曾在北京、深圳醫院從事醫生工作18年,2004年,他開始深入研究微生態與健康的關係,並於2005年成立深圳市益菌生生物科技公司,主要傳播人體微生態平衡的健康理念。19日下午,江兵做客文化茶座,他說,由於醫學知識的不對稱,大部分人對醫學不了解,往往會把醫生的處方當成「聖旨」。其實,健康知識並不複雜。他總結了健康養生的六字箴言——排毒、去酸、補缺,化繁為簡,希望讓大家對自己的健康心裡有底。
關注身體 排毒
說起「排毒」,大家並不陌生。中醫管排毒叫清熱瀉火,西醫稱作清垃圾。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飲食安全等問題使得我們生活的環境受到汙染,市面上到處都有排毒類的產品、藥品、保健品。如何做才能讓身體真正排毒?排毒途徑有哪些?這些都是需要普及的健康知識。總的來說,身體排毒的途徑不外乎三種:一是排腸道裡的毒;二是排血液裡的毒;三是排淋巴裡的毒。腸道裡的毒通過排便排出,佔70%;血液裡的毒通過尿、腎排出,佔20%;淋巴裡的毒通過汗液排出,佔10%。引起腸道排毒不通暢的原因有很多,多數跟飲食習慣有關。
為了幫助身體有效排毒,很多人藉助各種藥物和保健品,如排毒養顏膠囊、排毒養顏茶、涼茶等,然而這些產品服用多了會給腸道帶來損傷。還有一些人選擇「辟穀養生」,江兵認為,當食物對身體造成一定負擔時,進行短時間的「辟穀養生」,是在給腸胃適當的休息,但要避免走進「辟穀養生」的誤區,長時間進行「辟穀養生」是不可取的。在排毒的同時,養護腸道才是最安全的。這就需要我們注意飲食衛生和安全,調整飲食習慣,多吃纖維高的食物。江兵建議大家多食用富含低聚糖的雪蓮果和含纖維高的紅薯類。雪蓮果對清揚道有著非常好的功效。此外,火麻仁也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
血液裡的毒素通過肝膽排出時,若毒素留在膽管、肝臟上,人則容易長痘、脂肪球、麥粒腫。肝膽排毒也可以採用微生態排毒,一年一次,先清理腸道,再用亞麻油、紫蘇、橄欖油,促進膽汁分泌,才能把肝臟和膽管膽囊中的毒素清理出來。腎衰竭時要進行透析,是因為血液裡的毒排不掉,腎臟負擔過重,迫切需要清理血液。針對血液裡的毒素,江兵還介紹了果汁排毒法:很多水果都含有花青素、維生素、檸檬酸,這些都有利於排毒,而且榨果汁簡單便利、療效好。
淋巴裡的毒,中醫常用通經絡、拍打、拔火罐、刮痧等方式,以及現代社會興起的汗蒸館,目的都是讓身體出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不出汗,淋巴裡的毒就排不掉。現代人出門有代步車,上班有空調,加之南方人喜歡喝湯,導致身體裡的水分過多,溼氣重,不出汗,體內的毒素排不出,尤其女性多見乳腺增生、卵巢囊腫等。正是體內各種各樣的毒素排不出來,積少成多,積多成疾,才使得我國人均壽命大大縮短。毒素慢慢傷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一旦發現了身體的問題,多數人又過於依賴藥物,服用了過多的抗生素,不僅增加了耐藥性,而且殺死了身體裡原有的有益菌,降低了人體的免疫力。
養護身體 去酸
常聽人說,自己是酸性體質或尿酸高或痛風。養護身體要學會去除體內的「酸」,多吃鹼性食品,如海帶、螺旋藻、蔬菜、水果、小麥草等。去酸和排毒同樣重要,同樣可以採用生機食療。何謂生機食療?可以解釋為吃生的有機食物。臺灣吳永志醫師得了癌症後,曾被醫院判定只有6個月的生命,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堅持生機飲食,30年後出版了著作《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生機療法最早來源於美國,主要針對疑難雜症。兩廣人喜歡煲湯,江兵不提倡多喝湯,因為過熟的食品使得食物本身的營養流失,特別是具有消炎功效的食物,過熟就喪失了消炎的功能。「讓榨汁機成為你治病的機器。」這不僅是健康生活的一句口號,而是健康生活的標準。江兵推薦大家用破皮機來榨果汁,把瓜果連皮和籽一起榨,保留果汁100%的營養。胡蘿蔔加西芹,能降血壓、血脂,清腸胃;桑椹能治便秘、前列腺炎。我們日常攝入的食物,尤其是水果類,多數不吃皮和籽,比如葡萄,事實上葡萄籽內含有多種豐富的胺基酸、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保健、美容的功效,葡萄皮中則含有一種叫白藜蘆醇的物質,可以防止正常細胞癌變。
調理身體 補缺
補缺,顧名思義,即補充缺少的營養。炒菜少不了用食用油。「油多不壞菜」被人當成炒菜的法典,「油水多」被人當成生活檔次的象徵。江兵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從醫經驗告訴我們:用油有講究,營養需均衡。魚油的基本成分是Omega-3,茶籽油對消炎有幫助。有調查數據顯示,國人每人每天攝入的油是85克,然而每人每天需要的食用油攝入量是25克。不難想像,過多的食用油給身體究竟造成了多大的負擔。西方人攝入高蛋白類的食物多,使得體內脂肪過剩,因此,西方得心血管疾病的人比較多。東方人主張以素食為主,蛋白質往往攝入不足,容易面黃肌瘦。想要調理身體,告別亞健康,就不能挑食、偏食,要注意營養的全面攝入。人體需要的鈣、鐵、鋅,國人較容易缺鋅。肉食含鋅較多,鋅與DNA、生長發育等有關。簡而言之,不管是肉食還是素食,攝入量都要把握「度」,不多不少,才能達到真正的營養均衡。日常飲食,粗糧、細糧要搭配,有顏色的食物,如黑米、紫米都要適量攝入;葷素搭配,既要吃素食,也要吃肉食;還要多吃含維生素多的食品,如動物肝臟、胡蘿蔔、南瓜等。「排毒、去酸、補缺」,江兵概括的這六字箴言適合每一個人,他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逐步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逐漸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便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對健康狀況不盲目、不過多地依賴醫生。
寶安日報社區通訊員 唐詩/文 記者 雷小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