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中醫藥大學學工部發布一則公告,稱因近期鄭州地區持續霧霾,學校要在1月9日為同學免費發放全國名老中醫張磊教授調配的預防霧霾中藥湯劑。該校不少同學轉發了公告並配上了自己喝「預防霧霾湯劑」的照片,引起網友熱議。
部分網友質疑功效
@許可N:什麼防霧霾,就是止咳而已
@流浪的紅拖鞋:喝出問題是學校負責還是老中醫負責?
@牙醫徐乃偉:連霧霾對人體的傷害是哪些都沒研究清楚,就開始預防了?
還有部分網有力挺,表示即便不能預防霧霾,但是贊同此做法,
@今雨舊友:中醫才能固本強身。這湯劑護肺清肺,學校免費送,就是好。不知道網上評論怎麼會如此不堪?我還花48元去網上買山藥百合糖止咳呢。悲哀呀,在中醫發源的國度,我們自已嘲笑起自已的醫學。
@嗯我知道了1234:中醫怎麼了!難道你們的祖輩生病不是靠看郎中喝中藥嗎,為什麼對自己的文化瑰寶,對拯救無數炎黃子孫的中醫藥文化這麼嗤之以鼻? "誤解是一道無形的牆,外面的人無法穿越卻也不知道被什麼所阻擋。」
@螳螂河:以毒攻毒?能不能公布配方,讓全國人民享用?能不能申請專利,不要讓外國人賺了便宜?
防霧霾湯劑?小編可是第一次聽說。學校為表達對學生的關愛,向學生免費發放「預防霧霾湯劑」,這種行為看似出發點是好的,可事實究竟如何?耐人尋味。
儘管霧霾對人體的傷害程度還沒有科學、客觀的描述,但這個傷害是確定存在的,現在我們也主要採取防禦手段應對霧霾,比如政府部門提前預警、停課停工限行、戴防霾口罩、安裝空氣淨化器等,雖然屬於消極措施,卻還是有效果的,多少能夠降低霧霾的傷害。如果醫療工作者能研發出預防霧霾的中醫湯劑,有效地降低傷害,這當然是好的。
然而,中藥湯劑的研製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需要有臨床數據的支撐,霧霾出現的時間還不算長,對人體的傷害還在觀察中,怎麼能信口開河地說「預防霧霾湯劑」呢?這似乎就有些不靠譜了,缺乏科學依據,跟以前禽流感、非典時期,大家搶購板藍根等藥品的做法一樣,抱著僥倖心理。
所以,這位張磊教授調配的防霧霾中藥湯劑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在這個過程中,免費飲用湯劑的大學生無疑成了被實驗的小白鼠,沒有實際效果倒還在其次,萬一會產生什麼副作用,豈不是好心做了壞事嗎?
其實,從網上流傳的各種預防霧霾藥方,以及河南中醫藥大學發放的湯劑看,都是側重於「清肺、利咽、解毒」等功效,主要還是治療霧霾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並非純粹的抵禦霧霾傷害。
事實上,就連學校都承認「湯劑可以緩解霧霾天氣對學生呼吸道造成的不良影響」,並非為了「預防霧霾」,更不要說治療霧霾誘發的疾病了。而且,不少醫學專業的學生都表示不敢喝,可見,對於「預防霧霾湯劑」需要謹慎,畢竟「是藥三分毒」,中藥湯劑副作用不可忽視。
「預防霧霾湯劑」藥方在網上的流行,以及中醫大學也相信其藥效,說明霧霾對民眾身體健康的傷害,已經產生廣泛的恐懼情緒,急需找到合適的預防措施。中醫配方、湯劑研製創新不像西醫新藥品問世那樣有嚴格的管理機制,幾乎是零門檻,全靠中醫醫生的經驗積累。倘若「預防霧霾湯劑」是一個敗筆,對預防霧霾和治理霧霾引發的疾病沒有實質性的作用,不但會誤傷公眾對中醫的信心,還會傷害到我們的中醫傳承,還需謹慎行事。
對於民眾和學校熱捧「預防霧霾湯劑」的行為,在理性批評和建議之際,也要宣傳普及預防霧霾的科學知識,扭轉民眾的錯誤思維。根本上,還是希望有關部門儘快拿出徹底治理霧霾的方案,根除霧霾產生的汙染源,還給民眾清潔的環境,從而讓民眾真正擺脫對霧霾的恐懼。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