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未來中亞城市NO.1

2021-01-10 騰訊網

摘自:地緣谷,文字較多,部分內容進行修訂

中亞的範圍到底有多大,眾說紛紜。最普遍接受的一種界定就是土、烏、哈、吉、塔五國所轄區域。作為現代民族國家,它們都很年輕,但都有源遠流長的文明,這裡的城市也歷經盛衰興廢,享有很多的歷史盛譽。

圖1 中亞清真寺

一、哈薩克斯坦之阿拉木圖—巔峰已過,繁華再續

誰是當前中亞第一城,綜合來看,阿拉木圖也許是最佳答案。

圖2 阿拉木圖街景

2018年,專業的城市研究機構—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給予阿拉木圖「Beta-」的評價,即全球準二線城市水平,這是中亞城市的最高名次,與中國大連和法國裡昂相當。

有人質疑,從都市區人口上看,2020年初,阿拉木圖有193.1萬人,不如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的257.4萬,哈國遷都後,它也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光環,它當第一是不是徒有虛名?

圖3繁華的阿拉木圖就像一個濱海城市

不是,因為它確實領先得太多,它有多強呢?

2019年,全哈GDP為69.53萬億堅戈(約合1801億美元),阿拉木圖佔20.9%,達到377.1億美元,是努爾蘇丹(原阿斯塔納)的2.06倍,人均1.96萬美元,是哈平均值的2.05倍。同年,土、烏、塔、吉四國GDP分別為407.61億、579.2億、81.17億和84.55億美元,也就是說,哈薩克斯坦一國佔了中亞經濟總量的61.1%,而阿拉木圖一城佔了12.8%,幾乎與土庫曼斯坦相當,是塔吉兩國總和的兩倍還多。這一點,其他中亞城市實難匹敵。

然而,這還不是它的絕對巔峰。2013年,在油價和匯率助推下,阿拉木圖實現了475億美元的經濟總量和近3萬美元的人均GDP,是貨真價實的土豪之城。

圖4 哈薩克斯坦位置

阿拉木圖的今天,自然與哈薩克斯坦的地位和資源稟賦密不可分。客觀的說,也與蘇聯有關。沒有計劃經濟的推動,它難以在二戰前就發展成門類齊全的現代化城市,也不會擁有全地區的經濟中心地位。

圖5前蘇聯阿拉木圖曾擁有世界首條超音速客運航線

當代阿拉木圖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佔整體經濟比重86%的服務業,特別是在金融領域,該城牢牢把控地區資金匯聚的龍頭地位,哈薩克斯坦人民銀行、裏海銀行、BTA銀行、哈證交所等一批地區實力最強的金融機構雲集於此,截至2020年初,它擁有近9萬億堅戈(約合1500億人民幣)佔全哈總量45%的存款規模,並擁有360億美元市值的股票市場;2010-2020年間,阿拉木圖還吸納了共計26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是外國投資者最青睞的中亞城市之一。

圖6總部位於阿拉木圖的哈薩克斯坦人民銀行是中亞最大的銀行

有了這一支撐,阿拉木圖仍有向前發展的十足底氣。

據哈經濟部數據,2010年1月阿拉木圖擁有139.1萬人口,到2020年1月增長到191.6萬,增幅為37.8%,增量達到52.5萬人;而同期努爾蘇丹從64.9萬增長到113.6萬,增幅和增量分別為75%和48.7萬人;而塔什幹從223.4萬增長到257.1萬,增幅和增量分別為15.1%和33.7萬人。可見,阿拉木圖仍有很強的人口吸引力,這將有利於它確保未來的優勢。

圖7阿拉木圖在中亞的熱度一直不減

但是,阿拉木圖的未來仍面臨著挑戰,油價波動是無時不在的風險,腐敗、民族糾紛、產業外移等新舊問題依然需要城市決策者認真應對,阿拉木圖也需要審慎處理自身存在的金融體系相對脆弱、企業抗風險能力不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滯後等問題,以避免戰略性的失誤使自己走向衰落。

展望未來,利用好難得的地緣優勢,是阿拉木圖的希望所在。拜地理位置所賜,阿拉木圖在能源供應、交通運輸上擁有無可取代的樞紐地位,其金融服務能力也在歐亞經濟聯盟戰略中得到重視,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需求,也使其獲得了更強的外在動力並受益匪淺,而兩大合作倡議在此對接的願景,更給了阿拉木圖再續繁華的無限可能。

二、烏茲別克斯坦之塔什幹—涅槃重生,靜靜崛起

作為中亞最著名的歷史名城之一,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是很多人心中的地區第一城,因為無論是從歷史、人口、文化上看,該城都有無可置疑的老大哥地位。

圖8 塔什幹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

不過,2018年,GaWC只給予塔什幹的評價,即有「準世界城市」的實力,但離發達的國際化城市有明顯差距,比阿拉木圖低了不少,主因是其經濟相對落後。

觀察一下它的基本數據,2019年其GDP為84.6億美元,約為阿拉木圖的22.4%,人均3290美元,只有後者的16.7%。而在1991年,兩者差距並不顯著。

事實上,塔什幹擁有更優越的基礎條件,其所在的錫爾河中遊也是中亞富庶之地。經歷了1966年8.3級大地震後的持續重建,它的城市設施水平處於中亞前列,尤其是地鐵和機場首屈一指,甚至還擁有中亞唯一的高鐵。

圖9 烏茲別克斯坦位置

此外,它周邊有希姆肯特、撒馬爾罕、杜尚別等中亞重要城市,擁有利於產業發展的高人口聚集度。塔什幹所屬的烏國發展稟賦也不差,人口佔中亞的45%,天然氣、黃金、棉花和鈾的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十。

圖10塔什幹至撒馬爾罕高鐵是中亞唯一高鐵,時速250千米/時

擁有這些有利條件,為什麼塔什乾沒有形成相應的經濟實力?

首先,塔什幹的發展格局,受蘇聯影響很大,蘇聯給予烏全國的首要定位就是原料生產基地,工業上雖對塔什幹作出配套安排,並建成了相對較好的農機、冶金、棉紡等產業,使其工業產值達到全烏總量的30%,在中亞也佔據規模優勢,但這些產業主要還是裝配或是初加工業,在市場、裝備和技術上對聯盟的依賴很重,同時計劃經濟體制也限制了塔什幹的活力,以至解體時該城棉花加工量還不到全國產量的5%,遠沒有發揮好豐富的勞動力優勢。

蘇聯解體對塔什幹造成的打擊,更不啻為另一場大地震,沒有完整體系的支持,該市經濟循環能力明顯下降,原有產業被嚴重削弱,費盡心血打造的一批傑出工業成果也令人惋惜的衰落。比如,巔峰時期年產70架伊爾-76運輸機的塔什幹航空生產聯合體,解體後大幅萎縮虧損,於2012年徹底閒置歇業;知名的塔什幹拖拉機廠、聯合機械廠也輝煌不在,並已將82.75%、93.05%的股份出售給外資以求生存。

圖11 塔什幹航空聯合體歇業後封存的伊爾-76

這樣的去優質化過程,再加上外援不足、金融體系落後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塔什幹和阿拉木圖的地位已不能同日而語

但正如前面所說,擁有眾多優越條件,塔什幹仍有機會再次涅槃重生。實際上,近年來,它正在實施擁有自身特色的經濟崛起進程,並逐漸收到成效。

塔什幹採取的重點措施有,注重發展原料本地加工,爭取創造更多附加值,特別是在輕紡和農業領域,正在推進19個大型項目,新增產值預計超過10億美元;加強引進外資力度,2019年該市吸引外資達22.6億美元,是2018年的3.6倍,呈大量湧入之勢;鼓勵中小企業發展,2018和2019年新建小微實體數量分別達12 071和18 252家,經濟活力不斷增強。

圖13 塔什幹的發展水平不如阿拉木圖,但規模更大

同樣,支持塔什幹的,還有來自中國的東風,安格連—帕普鐵路、中吉烏國際道路、中烏天然氣管道等重大合作項目現今都已建成並成功運營,大大增強了塔什幹與外界的互聯互通水平,並正在為其騰飛貢獻力量。近年來,塔什幹經濟增速達到8%的高水平,2019年甚至躍升至10.5%,是同期阿拉木圖的兩倍以上,如能繼續保持這樣的勢頭,未來兩者的差距有望得到縮減。

三、哈薩克斯坦之努爾蘇丹—時代新貴,未來之城

如果說誰有希望在未來撼動阿拉木圖在中亞的地位,那麼最有力的競爭者一定是由阿斯塔納更名而來的努爾蘇丹。

2019年,該城人均GDP為1.65萬美元,達到阿拉木圖的84.4%,當然,由於人口體量上的差距,其總量是後者的48.6%。而在剛剛遷都的1998年,這一比例僅為19.5%,足見阿拉木圖的優勢之大,以及努爾蘇丹追速之快。

2018年,GaWC將努爾蘇丹劃為「Sufficiency」的水平。但客觀的說,這個評價沒有體現出它是目前中亞最現代化且最具發展潛力的大城市這一事實。

圖12 努爾蘇丹的天際線在中亞也是無人能敵了

那麼當前有哪些因素使它有可能去趕超阿拉木圖的巨大優勢呢?

首先是國家的決心,努爾蘇丹能夠成為首都,到逐漸發展成新的經濟文化中心,前總統努爾蘇丹 納扎爾巴耶夫傾注了很多心血,而領導國家27年的他,在哈民眾中享有的威望和榮譽無人能及,特別是以他而得名後,這座城市就是領袖雄心的象徵。為了它的長久繁榮,哈政府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重視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次是均衡發展的客觀需要,哈薩克斯坦是一個頗具多樣性的國家,它幅員廣闊,兼受東亞、歐洲、中亞文明的影響,各地民族構成和發展水平差異很大,需要一個能儘量兼顧全國發展的中心城市。這一點上,阿拉木圖由於過於靠近東南邊陲,無法起到盤活其他地區的作用,而位於中部靠北的努爾蘇丹可以更好地帶動偏遠地區的經濟,改善全國發展不平衡的現狀。

以上這些因素,使它在城市發展上一直能夠得到強大助推,2008-2017十年間,努爾蘇丹年均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6200億堅戈(約合102.6億人民幣),而同期阿拉木圖為4893億堅戈(約合80.9億人民幣),是後者的126.8%,而到了2018年,數據變為10674億和7329億堅戈,比例變為145.6%,而這類差距可能繼續呈現擴大之勢。

另一方面,自身活力和潛力得到激發,也是該城能夠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儘管有國家的支持,但實際主導努爾蘇丹發展的是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2018年數據顯示,中小企業產值在全市GDP中的佔比達61%,納稅額佔比達57%,同年,全市中小企業數量超過4.9萬家,較2017年增長20%,增速為全國之首。

努爾蘇丹構建的良好營商和投資環境是促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例如,近年來有多項免稅優惠的「新城」、「科技城」經濟特區不斷完善,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順利啟用,以及阿斯塔納全球經濟論壇的連年舉辦等,持續提升了該市的投資吸引力。2018年該市吸引了超過79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

圖13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AIFC)是努爾蘇丹在金融領域異軍突起的重要象徵

當前,努爾蘇丹和阿拉木圖的雙城之爭進入新的階段,總的來看,阿拉木圖實力仍力壓一籌,但努爾蘇丹已能做到望其項背,且發展崛起的勢頭更盛。除了總量差距逐漸縮小外,它的存在感已不落下風,比如在此舉辦的2017年世博會就吸引了很多關注;兩者在阿拉木圖傳統優勢領域—金融業的角逐也越加激烈,努爾蘇丹國際交易所的總市值已達150億美元,超過阿拉木圖國家證交所的40%,而哈薩克斯坦國家銀行總部於2020年7月從阿拉木圖遷至努爾蘇丹,也對兩者的競爭態勢產生了重大影響。

圖14以未來能源為主題的阿斯塔納世博會改變了世人對於中亞城市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時間在努爾蘇丹這一邊,因為它的擴張速度更快。2019年1月,該市市長蘇力坦諾夫曾預計,努爾丹的常住居民年有望在2030年增至200萬人,而到2050年將超越阿拉木圖並突破300萬人,如果這一預言成真,屆時的努爾蘇丹有望成為中亞第一城的最強競爭者

圖15被譽為中亞明珠的努爾蘇丹

四、吉爾吉斯斯坦之比什凱克,天山腳下—誰能脫穎而出

西段天山區域自古就有中亞最密集的城市群,除老大哥塔什幹外,比較重要的還有楚河流域的比什凱克,錫爾河流域的希姆肯特,塔拉斯河流域的塔拉茲,澤拉夫尚河流域的撒馬爾罕、布哈拉,費爾幹納盆地的奧什、安集延、納曼乾等,總體上都屬於中亞最適合發展農業和城鎮的富饒地帶,人口稠密且增長穩定,具有良好的城市擴展條件。

圖16 吉爾吉斯斯坦位置

那麼,上述城市是否有挑戰中亞第一城的潛力呢?

答案是有,但是難度很大。

首先,這些城市總體實力距離阿拉木圖的差距過於懸殊。即便是經濟實力最強的哈薩克斯坦第三大城市希姆肯特,其2019年GDP總量也只有58.7億美元,不足阿拉木圖的六分之一,其他城市的更是存在至少一個數量級的差距,除非後者走向衰落,否則短期內不可能追上。

同時,各城的發展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該地區整體上也仍未擺脫對農產品、資源的出口依賴,工業以初加工業和部分重工業為主,除了輕紡、能源和冶金外,亮點並不多,大規模製造、高附加值服務業發展都相對滯後,產業投資、消費、創新等也過於集中在幾個大城市的少數經濟領域,對就業的帶動能力不強,難以發揮出人口優勢。

圖17希姆肯特煉油廠是中亞最大最先進的煉油廠之一,也是該市的經濟支柱

其次,該地區尚未形成整體合力,經濟內循環水平較低。近年來在外界助力下,瓦赫達特—亞灣鐵路、別伊涅烏—阿赫志格特公路、奧什—巴特肯—伊斯法納公路、中亞天然氣管道A/B/C項目等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宣告竣工,使分屬於哈吉塔烏四國的城市間互聯互通問題得到改善,與外部的交通和能源連接水平也得到提高。但由於歷史等多方面問題,各城間的聯通合作基礎依然脆弱,易受突發事件和民族情緒的影響。

此外,地域內經濟同質性較高,各城互補發展的動力不足,結構上難以提供良好的內循環條件。公共合作上,雖然有獨立國協和上合合作機制,但距離一個整體有效的框架仍相距甚遠,使得形成統一市場的難度很大。

此外,這一地區尚未出現一個具有較強帶動能力的明星城市,整體實力上講,除了塔什幹,分屬哈、吉兩國的希姆肯特和比什凱克,是這一地區未來最有可能提升為中亞領先城市的候選者,但希姆肯特面臨著產業結構過於依賴煉化等重工業、易受國際市場風險波動的問題,比什凱克則存在經濟基礎薄弱、自然資源匱乏等明顯短板,二者在外資、產業發展、國家政策等方面受阿拉木圖、努爾蘇丹和塔什幹的擠壓競爭影響也不容忽視。

從長遠看,由於不斷增長的人口和相對優越的自然條件,只要這一地區堅持開放的經濟政策,積極融入域外國家的發展倡議,並逐步加強域內一體化的合作進程,所屬眾多城市就會繼續穩步向前發展,但是否能夠有提升至中亞頂尖水平的優等生出現,還需要長期觀察。

如同民族和領土劃分一樣,當前中亞的城市競爭格局,難免仍受沙俄和蘇聯時期的歷史影響。不過毫無疑問,今天這一地區的城市已經擁有對自身命運的主導力量,未來無論誰能夠問鼎地區之首,這些燦若明珠的繁華都市定會走向更加精彩的發展徵程。

相關焦點

  • 中亞地區的第一大城市還是塔什幹嗎?未必
    事實上,如果將阿富汗算入(一些機構也將阿富汗列入中亞的),塔什幹甚至連人口最多的城市都算不得——喀布爾人口超過了450萬,但是如果說喀布爾是中亞第一大城市誰也不會相信。 然而,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是一個貧窮的國家,就經濟總量來說,2018年GDP約500億美元,而哈薩克斯坦則接近1500億美元,塔什幹的GDP僅相當於阿拉木圖的1/5,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 中國與中亞國家能源合作的現狀與未來
    」戰略的重要內容,如何在統一的歐亞經濟帶框架下,開展跨國家、區域層面的大規模能源合作,構建一個多元化互聯互通的新格局,是中國與中亞國家能源合作的未來願景。中國與中亞國家能源合作的開始階段是以油氣資源貿易合作為主要內容。1.
  • 中國—中亞合作論壇發布「揚州與中亞城市旅遊發展倡議」
    圖為12月11日至13日,第六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在揚州舉行。 崔佳明 攝 第六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 發布「揚州與中亞城市旅遊發展倡議」中新網揚州12月13日電 (記者 崔佳明)12月11日至13日,第六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在揚州舉行。
  • 中亞的朝鮮
    流浪地球 第1376天 本篇純屬虛構,不要對號入座土庫曼斯坦的鄰國邊境城市布哈拉位於烏茲別克斯坦西南部的一座城市,也是該國第五大城市很怕再逾期,第三天就離開土庫曼首都50公裡後,就進入伊朗的邊境了,伊朗海關強迫買個人保險和汽車保險需要四百美金,否則就不給汽車進去,我們身上只有土庫曼貨幣八百多,才折合一百多美金,沒辦法又被困在海關邊境睡在車裡一晚,第二天和他們海關軟磨硬泡一天,最後拿走了八百土庫曼貨幣才放行,只留給我們十幾土庫曼貨幣換了伊朗貨幣幾萬元,1土庫曼貨幣換取
  • 中亞黃皮書:預計未來中國與中亞五國經貿關係將平穩增長
    人民網訊 4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中亞黃皮書:中亞國家發展報告(2020)》。黃皮書指出:預計未來中國與中亞五國經貿關係將平穩增長,具體原因如下。
  • 通達中亞最大城市 1月10日起成都直飛塔什幹
    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是我市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生動實踐,將助推 「川產」「川造」「川創」開啟抱團出海,助力「買全川賣全球」「買全球賣全川」,帶動四川省外貿整體發展。楊建民表示,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將小商品、小百貨、小食品拼成一個大塊頭,將助推 「川產」「川造」「川創」抱團出海,也將助力「買全川賣全球」「買全球賣全川」,助力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未來,成都國際商貿城將重點聚焦中藥材、白酒、調料等四川名特優商品,引入全省乃至西部各類知名企業或代理商入駐,打造「名、特、優」商品展覽中心。
  • 2020中亞綠色能源未來博覽會9月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
    2020年中亞綠色能源未來博覽會 2020年9月28-29日 | 烏茲別克斯坦 2020中亞綠色能源博覽會(GEFCA2020)是中亞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博覽會,旨在傳達綠色能源對企業的實際意義。
  • 青銅時代中亞城市的特徵演變
    青銅時代中亞城市的特徵演變  馬爾吉亞那綠洲中最大的甘諾爾遺址由南北兩個土丘組成,圖為甘諾爾北丘鳥瞰圖。資料圖片  中亞青銅時代早期(約公元前2500年—前2200年),資源多樣化的山麓地區取代了依賴灌溉農業的河流下遊三角洲,成為文明中心。
  • 阿拉木圖——中亞第一大城市,獨立國協第三大城市
    阿拉木圖歷史悠久,古代中國通往中亞的絲綢之路就經過這裡。城市始建於1854年,1867年成為土耳其斯坦—總督轄區的行政中心。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它成為獨立的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首都。由於阿拉木圖地處邊疆地區,城市擴展餘地有限,1994年哈薩克斯坦決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遷往中北部的阿克莫拉(現名「阿斯塔納」)。阿拉木圖是哈薩克斯坦乃至整個中亞的金融、科技和教育文化等中心,中亞第一大城市,獨立國協第三大城市。它位於哈薩克東南部,東鄰中國,是一座風景獨特的旅遊城市和中亞最大的貿易中心,其各方面影響力、競爭力在世界舉足輕重,與聖彼得堡並列全球100位。
  • 中亞兩大猛犬——坎高犬和中亞牧羊犬,誰是你心中的王者
    1.坎高犬 坎高犬帶有很多早期獒犬的特徵,它體型巨大,骨骼強壯,肌肉發達,身體富有肌肉感,無多餘脂肪,脖子粗大,肩膀強壯,胸部深且闊,行動非常矯健,是世界巨型犬中的佼佼者。顏色多見於純色,有灰白色、黃褐色和黑色,嘴部為面罩狀黑色。
  • 阿斯塔納:中亞腹地一座令人驚喜的未來之城 | 全球GO
    想領略中亞獨特的文化和生活,不妨從這個曾經絲綢之路北支線上的明珠開始。本期鳳凰旅遊全球GO,我們一起前往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領略這個天馬行空的中亞城市。131個民族在這片國度共存,滄桑變幻,如今的哈薩克斯坦不僅擁有中亞最現代化、最發達且人民生活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還有健全的醫療體系、普及度極高的教育、秩序井然的公共場所。白色的氈房、聲音悠揚的冬不拉、以歌和駿馬為翅膀的鷹獵人,身處中亞腹地的這個「斯坦國」滿足了遊客們對異域風情的想像。
  • 中亞城市比什凱克成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城市
    中新社努爾蘇丹1月5日電 綜合消息:根據全球空氣品質指數(AQI)5日的實時排名,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名列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城市之首。  據吉當地媒體報導,比什凱克1月4日就已居於「榜首」,該市4日當天的PM2.5濃度高達每立方米547微克,超過了排名第二的加德滿都(266微克/立方米)一倍多。
  • 撒馬爾罕中亞最古老的城市
    上期介紹了中亞的文明之心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這期介紹中亞的文明之心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幾個著名城市中,若要觀察這個國家現代的一面,必去塔什幹;若要窺探歷史上的輝煌,則必往撒馬爾罕對於西方人來說,撒馬爾罕這個閃亮的名字就是絲綢之路的代名詞,他們吟誦著James Flecker的名詩「通往撒馬爾罕的金色旅程」在清晨抵達撒馬爾罕火車站,在當地鼓樂的歡迎聲中
  • 布哈拉--中亞最古老的城市
    在這座中亞最古老的城市裡,市民們堅信自己城市的歷史超過3000年。在它地下20米的縱深範圍內,埋藏著不同時期的大量文物和古蹟,地面上則分布著170多座中世紀以來各種風格的伊斯蘭建築。 布哈拉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陌生的遙遠,我有點懷疑自己走到了天邊。
  • 帶上漫遊超人,我們去中亞旅行
    ▲逛什麼1、集市是當地一大特色,集市上基本可以買到當地百姓生活所需要的大部分商品。2、塔吉克斯坦首都DUSHANBE城市比較小,市區大部分區域都散發出濃鬱的古代中亞的痕跡。▲住如何酒店普遍很有特色,有很多普通住宅改造的超級大房,有的甚至超過100平米。
  • 中亞和「永遠的王都」撒馬爾罕的城市之一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是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他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內陸國之一。在烏茲別克斯坦中有一句話:不到撒馬爾罕,相當於不到烏茲別克斯坦。作為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烏茲別克斯坦與中國有著悠久的關係,其中撒馬爾罕出現在許多中國古籍中,現在,讓我們走進這個「傳說之城」。
  • 中亞旅遊業方興未艾
    中亞——文明交匯之地 首先,這一趨勢是歐亞大陸的典型特徵,尤其對於它的核心地區——中亞而言更是如此。近年來,中亞以日益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迎來了不斷高漲的旅遊熱潮。近五年,中亞各國的入境旅遊人數每年平均增加10%-20%。中亞旅遊業的發展並非偶然。
  • 中亞五國考察之旅!(中亞威妮Nancy白~遊記分享)
    1、比什凱克篇(Bishkek)Bishkek是吉國的首都,剛落地比什凱克機場,本以為過海關會很麻煩,結果不到五分鐘就過了海關。出了比什凱克機場,對比什凱克的第一印象:是個安靜的不像話的首都,陽光明媚、綠草如茵、行人寥寥,跟任何一個現代化的普通城市似乎並無不同。因為前蘇聯解體,讓這個始建於1878年,在俄國軍事駐地上建立起來的城市升級為首都,也是她們最大的城市,首都機場卻是小得可憐,整個城市車輛人群稀少,這裡綠樹成蔭,遇到周末,100萬的首都居民都不知道去哪兒了,像一座空城,冷清的很,但遊客很喜歡。
  • 中亞第一大城市,景色優美消費水平低,10元的羊肉可以吃到飽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對中亞可能沒有什麼印象,比如中亞有什麼特產,或者是中亞有哪些城市大家可能都不怎麼了解。不過中亞地區確實是沒有什麼特別耀眼的地方,因此大家不了解也算是比較正常的。甚至有很多人還不知道中亞,究竟是指哪一片區域。
  • 中亞傳人在歐洲—匈牙利旅遊見聞(1)
    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匆匆一瞥巴爾幹(36)王走天下 中亞傳人在歐洲 —匈牙利旅遊見聞(1) 從羅馬尼亞的阿拉徳市出發去匈牙利,有著「但導遊說那支匈奴人來了後不斷和羅馬人、拜佔庭打仗,早已不知去向,現在的匈牙利人是4世紀後從中亞來的馬加爾人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