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杭可科技(688006):鋰電後道設備專家,領先技術+優質客戶鑄造競爭優勢
多年精耕,打造鋰電生產後處理系統專家
浙江杭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前身為杭州可靠性儀器廠。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各類可充電電池,特別是鋰離子電池的後處理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目前在充放電機、內阻測試儀等後處理系統核心設備的研發、生產方面擁有核心技術和能力,是該領域內難得一見的可以提供整機成套設備出口,並與國際知名鋰離子電池生產商緊密合作的鋰電池後處理設備廠商。同時股權結構穩定有利於公司治理。充放電設備是公司的主要產品,合計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均80%以上。2016-2018年,公司營收增速大於40%,淨利潤增速大於55%。
後處理設備:鋰電池產線的關鍵環節,價值量佔比35%
鋰離子電池電芯的生產程序,一般分為極片製作、電芯組裝、後處理(激活電芯)等三大步驟。在整個生產工藝流程中,前、中、後等三個階段的設備價值量(採購金額)佔比分別約為:35%、30%、35%。充放電設備是後處理系統中的關鍵設備,不僅數量龐大而且直接關係到電池產品的合格率和批次的一致性。由於產品工藝優化、性能增強、充放電設備包含的通道數量由於電池尺寸增大而下降,以通道數為計量的單位售價呈現上升趨勢。行業處於洗牌期,2018年行業增速略有下滑,預計2020年市場分層加劇。
公司經營情況:產能利用充分,訂單飽滿,各項指標行業居前
近三年來,公司主要產品產能穩步增長,以出庫量/入庫量衡量的產銷率維持在90%以上。公司訂單金額基本保持穩中有升,經營狀況良好。截至2018年3月31日和2019年3月31日,已籤訂尚未驗收的銷售合同含稅金額分別為18.73億元、19.17億元,在手訂單同比上升2.37%。公司擁有充足的在手訂單。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穩定在較高水平,基本處於45%-50%之間。2016-2018年,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8.59次/年、9.90次/年和8.17次/年,遠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專注後處理系統,提升核心競爭力
公司注重自主研發,推動產品迭代升級。2017-2019年,研發費用分別為4906.14萬元、5745.40萬元和7449.53萬元,研發費用及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36%、5.18%和5.67%。公司共有研發人員344人,佔員工總數的21.35%,人才優勢明顯。公司產品向著高精度、高效率、系列化、節能環保以及全自動生產線方向發展。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預計20-22年營收增速分別為33%/24%/18%,營收分別為17.40/21.62/25.45億元,歸母淨利潤為5.02/6.12/7.30億元,EPS為1.25/1.53/1.82元,PE為41.07/33.68/28.25x。考慮相對估值法,2021年可比公司的PE均值為39x,目標價1.53*39=59.67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電池企業資本開支力度不及預期風險;競爭加劇導致毛利率大幅下滑風險;新增訂單不及預期風險。
(文章來源:天風證券)
(責任編輯:DF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