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主題公園建設迅速 上海迪士尼如何盈利?

2020-12-24 人民網

原標題:長三角地區主題公園建設迅速 上海迪士尼如何盈利?

  原標題:上海迪士尼,能否讓樂園更美好

  認識米老鼠米奇的人,就知道迪士尼。正在建設中的上海迪士尼的一舉一動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春節前夕,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發布消息稱,擁有420間客房的度假區標誌性酒店——上海迪士尼樂園酒店順利封頂。與此同時,迪士尼還發布了上海迪士尼樂園酒店和玩具總動員酒店全新航拍圖,以及首張樂園重要景點「加勒比海盜:沉落寶藏之戰」的建設進展圖。此舉吸引了不少「鼠粉」的眼球。

  更為引人注意的是,美方迪士尼行政總裁羅伯特·艾格在2月初公布了上海迪士尼樂園的最新進展,他表示,上海迪士尼樂園原定於2015年年底開園,但其後公司決定再增加一些景點,因此2016年春季開園是「最佳時機」。不過,延期總歸不是利好,一時間人們又開始對上海迪士尼議論紛紛。

  樂園裡有哪些樂趣

  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內地首座迪士尼度假目的地,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將延續全球迪士尼樂園和度假區的傳統,為遊客帶來全方位的度假體驗,讓每一位遊客在由主題樂園、主題酒店、購物餐飲娛樂區和配套休閒區中感受「不止一日」的沉浸式體驗。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總經理郭偉誠(Philippe Gas)說:「未來,遊客們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還能享受到由兩座主題酒店、迪士尼小鎮(大型購物餐飲娛樂區)以及中心湖區共同打造的原汁原味的迪士尼體驗。」

  據了解,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核心——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是一座具有神奇王國風格的主題樂園,通過6個主題園區呈現迪士尼的經典故事與人物角色。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提供為中國遊客特別設計的全新景點與體驗,包括最高最大的迪士尼城堡「奇幻童話城堡」、全球迪士尼樂園首個海盜主題園區「寶藏灣」及充滿中國特色的「十二朋友園」等。

  緊鄰上海迪士尼樂園、佔地超過4.6萬平方米的步行街區,則是提供美食、購物以及世界級娛樂演出的迪士尼小鎮、百食香街、百老匯大道以及中心湖區。

  按照設計人員的思路,上海迪士尼將既保留迪士尼的原汁原味,又充滿中國元素;既讓中國遊客感到處處新奇,又會感覺似曾相識。

  能不能賺錢是個問題

  此前迪士尼投資的部分海外樂園項目中,曾出現過當地政府因前期開發投入過大、負債較高而在項目運營後連年虧損,但迪士尼樂園本身卻為母公司不斷創造盈利的怪圈。

  如何破解這一「怪圈」?記者了解到,與其他海外項目相比,上海迪士尼創造了迥然不同的「上海模式」,最大特點在於中方通過參股管理公司,共同參與未來上海迪士尼主題樂園和配套設施的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中方在管理公司中參股30%,這意味著在今後所有的樂園經營收益中都可享有相同比例的收益;中方還有權向管理公司委派董事、監事、副總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這開創了迪士尼在海外主題樂園項目經營管理方式的先河。

  對於市場潛力問題,羅伯特·艾格曾表示,中美雙方已經就上海建設迪士尼樂園進行了長期的市場調研和可行性研究,中國擁有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他們對項目的市場前景和投資回報有充分信心。比如,隨著高鐵的建設,上海迪士尼主題公園輻射的3小時旅遊半徑內,擁有多達3.3億人的潛在顧客。

  在上海有關人士看來,迪士尼帶來的不僅是園區本身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其拉動效應。據測算,迪士尼主題樂園直接間接帶動的產業可達上百個,包括核心帶動產業、關聯帶動產業和延伸帶動產業。這些產業的持續發展,將為上海乃至長三角帶來源源不斷的後續效益。

  主題公園會不會「打架」

  「中國市場容量巨大,完全可以支持兩個迪士尼樂園。」羅伯特·艾格在這一點充滿信心。

  記者了解到,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2月9日公布2014年度業績,業務收入達54.66億港元,較上年增長12%;全年純利達3.32億港元,較上年增加8800萬港元,上升36%。業內人士認為,上海迪士尼的開業會對香港迪士尼造成一定衝擊,但力度不會特別大,上海迪士尼主要輻射長三角及以北的人群,而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輻射範圍更廣。

  「為什麼一定是競爭,而不是互補呢?」上海迪士尼有關負責人認為,上海迪士尼樂園具有獨特的功能定位,與周邊其他主題公園應該是錯位互補、聯動發展的關係。長三角地區已有和正在籌建的主題樂園在定位上均有錯位,有的以科普為主題,有的以室內高科技項目為主,有的定位為小型動感樂園。上海迪士尼樂園建成後,將有力促進本土主題樂園品牌和整個行業的提升,帶動長三角地區形成遊樂區聚集區,帶來更大發展空間和機會。

  目前長三角區域以及周邊區域主題公園建設極為迅速,已有Hello Kitty度假園落戶浙江安吉,韓國樂天主題樂園將落戶南京,萬達在武漢打造全球首家室內電影主題樂園,在全球主題公園市場與迪士尼比肩的環球主題公園也於去年10月完成選址,準備踏入中國。

  如此眾多的主題樂園同臺比拼,就如同高手過招,呈現的將是精彩的競爭格局,最終誰將勝出一籌,還需等待市場的檢驗,但是可以相信,在這一場主題公園比拼的盛宴中,受惠的將是消費者。(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上海主題公園長假客流倍增,紅火如何持續?
    摘要:探索如何延續主題公園的生命周期,打造能與迪士尼樂園等業內常青樹媲美的主題公園,應當是在新一輪主題公園投資熱潮中,更值得思考的問題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上海各大景點人山人海。據統計,長三角地區本土大型主題公園超過10家,而全國共有大大小小2000多個主題公園,只有10%實現盈利,競爭激烈,如何吸引遊客「二次消費」、多次消費,值得探究。迪士尼、歡樂谷等行業頭部主題公園強者恆強的背後,有哪些值得借鑑學習的地方?一大批最初本著豐富老百姓生活娛樂目的籌建,帶有國資背景的主題公園,如何打破現在舉步維艱的僵局,走出一條改革創新的新路?
  • 上海迪士尼一年就盈利,中國同行還在虧損中混戰
    華特·迪士尼公司發布二季度財報,儘管迪士尼總營收未達預期,但主題公園及度假區業績喜人,總營收42.99億美元,同比上漲9%。上海迪士尼樂園更是在本財季實現小幅盈利,將迎來第1000萬個遊客。
  • 香港迪士尼:盈利,但也脆弱
    對於主題公園究竟是不是一樁好生意這個問題,不同城市給出不同的答案。雖然香港迪士尼迎來了好消息,但可能只是短暫性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在開幕7年後首度實現盈利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好消息。儘管隨著上海在2015年建成亞洲第三個迪士尼樂園,許多中國內地遊客可能會做出新的選擇。
  • 上海迪士尼究竟能賺錢嗎?
    建設中的上海迪士尼網上頗有些文章對此不看好,理由是:國內的主題公園雖然尚未過剩,但是虧損卻已成常態。在2014年末的一篇報導中,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小安就曾提到,國內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良好經營業績的主題公園只有10%,有70%的主題公園虧損,20%持平。對於主題公園而已,快速實現盈利幾乎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樂園不賺錢就決定了其不能更換設施、要求服務人員提供很好的環境,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 全國已超2500個主題公園 七成虧損兩成持平一成盈利
    迪士尼登陸上海,環球主題公園落子北京,華強方特、海昌海洋、萬達文旅等企業醞釀在全國遍地開花,國內主題公園的競爭也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在一派「繁榮」之下,是泡沫還是機遇?各大主題公園的「質量」究竟如何?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主題公園?本報記者展開調查。
  • 北京歡樂谷副總經理李向陽:主題公園持續盈利是難點
    北京歡樂谷副總經理李向陽稱,親子遊市場給主題公園行業帶來了契機,近幾年來主題公園迅速增長,但大部分還處於虧損狀態,對於已經盈利的主題公園來說,持續盈利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親子遊火熱帶來機遇  北京商報:親子遊市場的熱度給主題公園行業帶來了什麼?  李向陽: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放開,主題公園成為親子遊的熱門之選。
  • 上海迪士尼一年迎客超千萬 中國主題樂園呼喚多一點「匠心」
    這意味著上海迪士尼樂園超過東京迪士尼(1036萬人次),成為全球開業首年接待人次最多的主題公園。  華特迪士尼公司近日公布的截至2017年3月31日為止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報告顯示,華特迪士尼公司營收為133.36億美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1%至23.88億美元。其中,開業一年的上海迪士尼樂園貢獻不小。
  • 社科院:上海迪士尼帶熱本土主題公園 已在細分市場趕超
    臨近春節,遍布大江南北的各類主題公園的廣告又開始多了起來。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稱,迪士尼落戶上海加快了我國本土主題公園的升級換代,帶動了主題公園熱。迪士尼樂園是在擁有一批家喻戶曉的卡通形象的智慧財產權基礎上開發的主題樂園。
  • 上海迪士尼開園在即 中國主題公園蛋糕開搶
    上海迪士尼將於6月16日開園。但在近期的試運營期間,朋友圈已有不少攻略、吐槽。最近,中國首富王健林也隔空放話「有萬達在,讓迪士尼20年賺不到錢」。上海迪士尼開園在即,這次真是狼來了?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主題公園部分價值被低估,但確實需要在文化創新等方面繼續努力。
  • 上海迪士尼一年就實現盈利 國內主題樂園該怎麼做?
    2016年6月,備受矚目的上海迪士尼將正式開業,這是迪士尼在中國內地的第一個主題樂園,備受矚目。事實上,不僅迪士尼,近年來,外資不斷加碼中國主題公園市場,美國六旗娛樂在中國的首個「山水六旗小鎮」項目預計將於2018年開園;位於北京通州的環球主題樂園預計2019年開業;世界排名第二的默林娛樂集團將在上海或周邊打造「樂高樂園」;2016年3月法拉利又宣布將在中國建設一座法拉利主題公園……   房企逐鹿主題公園市場   萬達
  • 透過迪士尼、華強方特、長隆,看主題公園的盈利模式
    事實上,國內第一梯隊的主題公園均不乏盈利能力,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華僑城、華強方特和長隆集團入圍全球接待人次最多的主題公園前十強,且3家主題公園整體遊客增長率遠高於其他國家,其中華強方特2016年接待遊客同比增長37%,華僑城與長隆集團分別同增11.9%、16%。這些主題公園為何能夠盈利,其經驗值得業界借鑑。
  • 被王健林判定「二十年內無法盈利」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小幅盈利了...
    加之外界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唱衰、萬達等競品主題公園的虎視眈眈,讓上海迪士尼樂園在初期充斥了不少質疑聲。儘管如此,上海迪士尼樂園一直在超額完成任務,迪士尼CEORobertA.Iger說,「客流量遠超我們最樂觀的預期,樂園的表現也在我們意料之外」。
  • 主題公園:「恐龍」轉身記
    重資產的開發模式、較為單一的融資渠道和盈利模式、IP單一且知名度不夠高等問題,逐漸成為了恐龍園發展的桎梏。   隨著地理位置不遠的上海迪士尼的開業,恐龍園的短板進一步暴露了出來。   「上海迪士尼開業等其他因素,是否對發行人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這是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否決恐龍園IPO申請的幾條理由中,最受媒體關注的部分。
  • 上海迪士尼又擴建了!「瘋狂動物城」園區將成新盈利亮點
    業界指出,新擴建的「瘋狂動物城」園區預計可以給上海迪士尼帶來更多客流,而每個主題樂園新建一個項目就會拉動一個小高峰,這也是未來上海迪士尼的新盈利亮點。與此同時,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和主題度假酒店等同類項目也在長三角地區布局與開拓,這會拉動整個區域旅遊市場的發展。
  • 同質化嚴重,僅一成盈利 主題公園如何講好文化故事?
    華夏時報網第二屆主題公園建設發展論壇現場華夏時報記者徐芸茜 泰安報導一方面,「IP荒」、遊客體驗不佳、盈利模式單一、同質化嚴重……國內主題公園普遍意識到了自己的短板。而另一面,投資者仍在不斷湧入。不過雖然我國主題公園發展迅速,但普遍盈利能力不足,目前能夠盈利的僅佔一成。究其原因,泰山腳下有「一山一部落」之稱的太陽部落總經理孔祥海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一是外觀上照搬、模仿國外主題公園;二是科技含量較低,缺乏創新,項目存在不同程度重複;三是規模較小,一般都在1000畝左右。同時布局過於密集,人口密度不足以支撐主題公園盈利。
  • 主題公園:成也迪士尼,敗也迪士尼
    4月9日,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規範主題公園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警告主題公園建設存在「概念不清、盲目建設、模仿抄襲、低水平重複」的問題,並提出要嚴控「房地產化」的傾向。 「國內主題公園普遍盈利模式單一,回本周期很長。」
  • 上海迪士尼投資已達55億美元 短期恐難盈利
    截至目前,上海迪士尼的投資總額已經達到55億美元,據了解,2005年開業的香港迪士尼樂園首期投資為35億美元,在連續虧損七年後於2012年開始首次盈利,並將盈利的勢頭保持了三年。分析人士稱,考慮到大額投資帶來的大量折舊以及內地較高的資金成本、管理成本等綜合因素,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短期內很難實現盈利。
  • 上海迪士尼的未來會很夢幻嗎?
    目前,已經有企業籤約投資迪士尼周邊的配套領域,包括影視製作基地、商務會展、酒店、商場等。(來源:新民晚報)  在世博會緩緩落下帷幕之後,上海會以什麼方式再次獲得世人關注?迪士尼的財富夢給予我們答案。上海是亞洲第二個、世界第六個擁有迪士尼主題樂園的城市。迪士尼樂園的建成,無疑會為上海經濟帶來刺激效應。
  • 落子上海PK迪士尼 樂高樂園強勢加入主題公園鏖戰!
    在中國市場上的首顆落子,樂高樂園竟選擇了迪士尼的主場上海,由此引發了業界熱議。上周末,英國默林娛樂集團已與華人文化控股集團、青浦區政府達成了在青浦選址和投資建設上海樂高樂園的意向。繼迪士尼後,又一家主題公園落戶上海,國內主題公園市場角逐再添新玩家。據公開資料顯示,默林娛樂是全球最大的現場娛樂公司之一,目前在全球擁有6家樂高樂園,分別是1968年在丹麥建成的首家樂高公園,1996年在英國溫莎開闢的第二家,第三家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第四座是2002年在德國的樂高公園,2011年在美國第五座,2012年馬來西亞柔佛州樂高主題公園。
  • 「雙十一」發售「雙次票」 上海迪士尼首個財年已盈利
    雙十一,剛剛宣布首個財年盈利的上海迪士尼推出了「雙次票」,即可讓同一名遊客在的2017年11月11日至2018年1月31日期間選擇任意兩天(除2017年12月31日外)入園遊玩。這也是上海迪士尼連續第二年參加「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