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上空扔下最後一枚炸彈的老兵去世!大轟炸摧毀了日本人的意志

2020-12-21 石江月防務觀察

歡迎關注「石江月防務觀察」

往期精彩文章請戳

馬杜羅宣布發行「石油幣」,委內瑞拉糟糕的經濟能改變?

俄陷入中東泥潭?在敘利亞遭遇最大損失,7架軍機被摧毀

美軍撞船調查報告隱瞞真相,犧牲士兵家屬憤怒揭開黑幕!

2017年12月底,美軍一位93歲的二戰老兵——傑瑞·耶林去世了,他是美軍執行二戰的最後一次作戰任務的飛行員。他也是美國空軍在東京上空扔下最後一枚炸彈的飛行員。雖然他去世了,但他一直呼籲記住「1945年的精神」。

傑瑞·耶林和妻子

據美國《軍事時報》報導,傑瑞·耶林曾是美國陸軍航空兵第78戰鬥機中隊的一名飛行員。為什麼說他是在東京上空投下最後一枚炸彈的人,因為他的最後作戰任務是在1945年8月15日,那一天早上他與僚機菲利普.史蘭伯格(Philip Schlamberg)的P-51「野馬」戰機從硫磺島起飛,攻擊東京附近的日本機場,硫磺島離東京1100多公裡,單趟幾乎就要2小時,所以當他們到東京上空時轟炸時,已經接近中午了,而當天中午12點,日本天皇正式發布無條件投降廣播。

當然,正在執行作戰任務的傑瑞·耶林等人並不知道。所以當他們回到硫磺島機場時,才被告知戰爭已經結束了三個小時,也就是說他們進行的是二戰的最後攻擊任務。

遺憾的是,與耶林一同作戰的史蘭伯格並沒有與他一道返回,就此下落不明,因此史蘭伯格也是二戰中最後一位陣亡美軍之一。耶林在那一天同時迎來了戰爭結束,卻也損失了戰友,這對他的情緒影響很大,他曾對媒體說:「在整場戰爭期間,損失的戰友非常多,但是我從來沒有時間去真正理解這些人被殺了,因為我來來去去各種作戰任務,也常常轉移到別的飛行中隊,所以戰友的離去有時感覺就只是轉隊,我沒有時間去細想,一直到戰爭結束,我才真正意識到我永遠失去了他們,當時我很難適應。」

硫磺島起飛的「野馬」戰機

他回憶道,他最後一個基地是在硫磺島。硫磺島離日本1120公裡,已經進入日本的絕對防衛圍內,從此處出發美軍戰機與轟炸機都可以攻擊日本本土,因此硫磺島戰役異常慘烈。那裡寸草難生,光是那場爭奪戰就有2萬8千具屍體在陽光下腐爛。他也永遠無法忘記那裡的臭味、硝煙味,各種彈坑與餘火,那幾乎就是地獄般的景象。

而提到「轟炸東京」行動,人們記憶最深的是1945年3月後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首都東京的兩次大規模戰略轟炸——1945年3月10日和5月25日轟炸。指揮這一系列轟炸行動的美軍指揮官是柯蒂斯·李梅,這一系列轟炸又大規模地使用了燃燒彈,因此被稱為「李梅火攻」。

柯蒂斯·李梅

對於這幾次轟炸,日本方面後來一直指責美軍,東京因為人口密度大而成為打擊目標,以便可以消滅更多的人。轟炸的結果是沒有軍人傷亡,死去的都是平民。從東京大轟炸的傷亡看,這一說法有一定的迷惑性,然而從當時的歷史看,這種不加區分的大規模轟炸完全是為了摧毀日本生產各類武器的兵工廠而採取的行動。

因為日本工業結構與德國完全不同,日本大量的武器零部件是由散布在居民區的家庭式作坊工廠生產,再將這些部件運到工廠進行組裝,白天轟炸雖然能炸毀總裝工廠,卻無法阻止日本的小作坊持續生產軍火。

面對這樣的情況,1945年初,李梅開始負責對日本的空襲。他仔細研究了此前戰略轟炸的得失:日軍夜間防空能力極差;日本城市的工業區大都集中在市中心,散布在居民區的家庭作坊式工廠與附近主要工業區互相依賴程度很深;大都市房屋密集,主要是木板結構,消防能力薄弱,一旦起火將迅速蔓延;同時,高空急流、雲層遮擋和轟炸高度太高都影響了B-29的轟炸精度。

B-29轟炸機正在掛載燃燒彈

最終,李梅決定改變以往的白天高空精確轟炸,改為夜間低空高強度燃燒彈轟炸。1945年2月4日,日本神戶,美軍出動70架B-29轟炸機,實驗性地投下了160噸燃燒彈;2月25日,美軍又出動172架B-29轟炸機,投下了450噸燃燒彈,使東京27970幢建築物被移為平地。兩次實驗性空襲雖然仍是白天高空轟炸,但效果明顯,更加堅定了李梅實施大規模夜間火攻的決心。

為了加強夜間空襲的效果,李梅下令所有參加火攻的B-29都拆掉了自衛炮塔,只留尾部機槍,節約下來炮手、機槍和彈藥的重量都用於裝載燃燒彈,每架B-29可以裝載5.4到7.3噸的M69燃燒彈。

1945年3月9日傍晚17時34分,「李梅火攻」正式開始,由第314轟炸機聯隊聯隊長託馬斯·鮑爾準將擔任空中指揮,目標東京。子夜24時15分,2架導航機在預定目標區下町地區投下照明彈,接著投下燃燒彈,燃起兩條火龍,標出了巨大的「X」字樣,為後續飛機指示目標。隨後趕到的277架B-29以單機間隔15米依次進入,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中向東京傾瀉了2000多噸燃燒彈。風借火勢,火借風威,轉眼間已是一片火海。

在這次行動後,東京市中心41平方公裡的區域被燒成灰燼,中心商業區的63%、工業區的20%被燒毀,其中美軍要攻擊的22個工廠全部被毀,近84000人死亡,100多萬人無家可歸。傷亡人數竟超過了後來遭到原子彈襲擊的廣島。而美軍僅損失14架B-29。

由於燃燒彈轟炸成效顯著,美軍隨後又對日本進行了一系列燃燒彈轟炸,戰果也非常顯著。然而,由於美軍已經沒有燃燒彈庫存,火攻暫時停止,在持續10天的轟炸中,美軍僅僅損失了20架B-29。

李梅通過火攻戰術造成了近50萬日本平民死亡,800萬平民流離失所,244萬幢建築物被毀。96個日本城市遭到轟炸,其中,主要大城市的城區被燒毀面積均超過50%。死傷程度遠超核彈。據日本官員說,燃燒彈空襲使工業「生產嚴重受損」。日本前首相近衛文麿也曾指出,東京大轟炸使日本開始考慮停戰。

對於轟炸的後果,李梅有著清醒的認識,他曾經表示「如果美國輸掉了戰爭,我充分相信我會因為戰爭犯罪而受到審判,只要看看日本人是怎樣對待那些參加1942年杜立特空襲的身穿軍服的美國飛行員就知道了」。

傑瑞·耶林參加二戰勝利紀念活動

傑瑞·耶林在高齡時仍能駕駛飛機

是的,戰爭是殘酷的。但正義的一方還是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不過,中美俄等等國家同樣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很多軍人犧牲在戰場上。

傑瑞·耶林與斯嘉麗·詹森

耶林說,戰爭結束後,他受到「創傷後精神症」折磨數十年,那些戰爭回憶揮之不去。耶林除了倡導大眾關心退伍軍人外,還成立「45精神」組織,這是一個保存與紀念二戰老兵的非營利組織。

(轉載必須註明出處,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東京大轟炸舊照:轟炸機如小雞下蛋丟炸彈,轟炸後的東京滿目瘡痍
    二戰史上,日本是第一個發動侵略戰爭的軸心國,也是最後一個投降的軸心國。世人皆知,在1945年日本遭受了2顆原子彈的攻擊,之後不久其便宣布投降;然而實際上造成日本人最大傷亡的攻擊行動,不是原子彈襲擊,而是71年前的東京大轟炸。圖為飛往日本東京準備大轟炸的美國B-29轟炸機。
  • 「東京大轟炸」背後的秘聞—壓死日本帝國主義的最後一根稻草
    ,向東京上空飛去。「東京大轟炸」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大災難之一,美軍龐大的轟炸機編隊共摧毀了16平方公裡面積,25%的建築物被焚毀,其中18%是工業區,63%是商業區,其餘是住宅區,83793人死亡,近10萬人燒成重傷,100萬人無家可歸,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了原子彈爆發死亡的人數,日本政府花了25天時間才將東京地區的全部清除乾淨。
  • 二戰中讓日本人膽戰心驚的「李梅火攻」——東京大轟炸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
  • 東京大轟炸,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造成這種後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天我們就來扼要的分析一下,為何規模不是最大的東京大轟炸卻是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呢?獨舌視界認為:日本東京地區木製建築居多,空襲造成了大規模的火災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爆發的國家,因此,日本的很多建築都是採用柔韌度更高的木製結構。
  • 美軍轟炸機飛臨東京上空!傾瀉2000噸燃燒彈,地面溫度瞬間1000℃
    雖然原子彈的傷害令人咂舌,然而原子彈轟炸並不是美國對日本發起的唯一一次轟炸,二戰中後期美國對日本發起了比原子彈還可怕的空襲是東京大轟炸。當時,美國轟炸機群在東京投下千噸燃料彈,直接將日本的軍工業命脈徹底摧毀,其威力可見一斑。
  • 美國人對日本東京的大轟炸,100萬人受災,共扔了10萬噸炸彈
    我們都知道,二戰時,日本在德國投降之後,成為了世界公敵,當時要收拾它的國家太多了,可是日本還是拒不投降,甚至還要準備死一億日本人來報復世界,號稱一億玉碎。當時蘇聯和美國都準備了辦法收拾日本,蘇聯準備登陸日本本土作戰,還準備在富士山裡扔炸彈。
  • 兩千噸炸彈釀10萬人死亡,美軍東京大轟炸73周年
    現代戰爭中,隨著戰機與炸彈愈來愈先進,也讓交戰雙方的平民飽受空襲轟炸之苦。日本在發動珍珠港事變後,當時仍處於被動的美軍,曾由吉米·杜立德中校派出16架B-25米切爾型轟炸機空襲日本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等地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但受到轟炸機續航力與計劃限制,此次轟炸只具備象徵性意義,並未對日本本土造成太大的傷害。但隨著跳島戰術奏效、以及新型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問世後,美軍的轟炸計劃就欲發有把握。
  • 上色老照片:二戰東京大轟炸,超二十萬人死亡,市區如月球表面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東京大轟炸結束後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1944年6月15日,美軍B—29轟炸機群正式出動,自此展開了「馬恩霍恩行動」,也就是東京大轟炸行動。從1944年6月開始直至日本投降,美軍一共對日本東京展開了106次空襲行動,其中大規模的轟炸高達5次,投下的炸彈總噸數高達數十萬噸。從這一張張老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美軍的轟炸下,東京的市區猶如月球表面,轟炸中心區域的建築物90%遭到摧毀,現場皆為廢墟。
  • 帝國末日:東京大轟炸始末
    在1945年3月的一天,裕仁天皇出現在了東京的市中心。然而這一天和往常不同,街道上並沒有出現大量的狂熱的民眾前來瞻仰他的聖榮。因為這座城市在前不久,剛剛遭遇了一次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大轟炸——東京大轟炸。此時裕仁天皇目所能及的地方,再也不是他統治之下的「神國」王都,而是一個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的人間地獄。
  • 比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更慘烈:揭秘歷史上的東京大轟炸
    (視頻來源:央視網) 1945年3月9日夜間,美軍實施了著名的「東京大轟炸」,轟炸目標區是東京城東方圓15平方英裡的城區,那裡聚集了大量小型軍工廠,產品份額佔整個東京的50%,摧毀此類目標可有效打擊日本軍工業。
  • 日本紀念「東京大轟炸」70周年,安倍今夏將發表戰後新談話
    2015年3月10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一)和文仁親王、紀子王妃出席東京大轟炸紀念館紀念儀式,悼念1945年東京大空襲中遇難者。
  • 東京大轟炸,10萬人一夜喪命,26.7萬幢建築焚毀,而這僅僅是開始
    東京大轟炸,史稱「李梅火攻」。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少將被任命為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在他的指揮下美軍開始了全面而大規模的對日本本土的轟炸行動。李梅早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就曾派出過16架B-25轟炸機空襲日本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但這次攻擊由於受到載機制約,轟炸的規模有限,只有象徵意義。直到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研製出來後,美軍具備了對東京進行大轟炸的條件。B-29轟炸機的時速563千米/小時,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續航裡程6430千米。
  • 東京大轟炸,為何一天就能夠造成十幾萬人死亡?
    1944年末,日本首都東京開始遭受美國的空襲,並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而其中最大的一次空襲發生在1945年3月10日,僅這次空襲就造成了日本超過10萬人死亡,堪比投放原子彈的效果,以3月10日空襲為代表的數次大型空襲被統稱為"東京大轟炸",而如果想要表示狹義的東京大轟炸,也可以單指3
  • 東京大轟炸日本都不怕,為什麼倆原子彈就投降?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在日本投降之後,有一種說法流傳甚廣,那就是美軍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才是日本最終投降的真正原因。這個說法即使是現在看來也是正確的,但是也有個事實不容置疑,那就是在投放原子彈之前,美軍轟炸襲擊隊針對日本首都東京發動的所謂東京大轟炸,給日本帶去了更加嚴重的傷亡和損失。
  • 三百架B-29突施新戰術,13萬人瞬間死傷,東京市民:河水都沸騰了
    警報聲在午夜鳴響,但顯然很少有日本人擔心。他們已經習慣於反覆發出的警報,其中大多是令人討厭的虛假警報。此外,廣播報導只提到美國飛機在朝東北50英裡的港口城市Choshi飛行,似乎對日本首都沒有緊迫的威脅。美國人的第一批轟炸機只是探路者,飛機在東京上空低空快速行駛,在5,000英尺處時速近300英裡。他們的導航員們在抵達目標的的同一時間開始完美地工作。
  • 日本帝國的末日:東京遭遇「天火焚魔」,比核爆長崎廣島還殘酷
    1942年4月18日,在美國陸軍航空兵上校杜立特率領下,16架B-25轟炸機組成的轟炸機機群飛到了日本本土的上空,他們此刻正在進行一場正對日本本土的戰略性轟炸。但是,這場轟炸起到的效果不不盡如人意,因為B-25轟炸機巡航時間短,且裝載的炸彈數量少,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給於日本帝國造成重大打擊。
  • 日本人記憶中的東京大轟炸:一晚有約10萬人被燒死
    3月10日零時15分,B-29機群的兩架導航機率先撕開了東京平靜的夜空,兩串凝固汽油彈交叉落下,迅速燃燒的十字形狀,為之後的飛機提供了投彈坐標。  之後,逾2000噸燃燒彈傾瀉而下,木製的東京很快被火光吞噬。大火摧毀了東京63%的商業區和20%的工業區,摧毀程度遠遠超過了之前歷次所有轟炸的總和。  美軍3年來一直想要搗毀的22個東京兵工廠被徹底焚毀。
  • 此人策劃一場戰爭,334架戰機轟炸東京長達2小時,說一句心酸的話
    然而一切都會有報應的,大家都知道,為了逼迫日軍早日投降,並且減少美軍登陸日本本土造成的傷亡,二戰末期美軍在日本本土廣島和長崎相繼扔下兩原子彈。一時間幾十萬日本人傷亡慘重,然而其實在這之前,美軍還曾策划過一場戰爭,造成的後果不會比原子彈轟炸輕,那麼這是什麼戰爭呢?據資料揭露,這便是美軍對日本首都東京實施的燃燒式轟炸,首先提出這種轟炸戰略的是柯斯蒂·李梅,他策劃這場戰爭。
  • 二戰中規模最大的4場大轟炸,天上飛機在天上飛,地下人兒很崩潰
    多架各系列的轟炸機,分數次投入了9000噸炸彈。 但進入1944年6月,美軍開始投入B-29超級堡壘轟炸機機群對日本本土實施大轟炸。 第一次投入的轟炸機一共是68架,轟炸目標為日本九州,當時九州最先品嘗到大轟炸帶來的威力。 而在硫磺島戰役之後,美軍再次組織第21轟炸師對日本本州進行大規模轟炸。
  • 日本東京大轟炸始末
    1941年12月7日,山本五十六統率的日本海軍成功偷襲了珍珠港,二戰在太平洋地區的戰場正式開闢。對於日本此舉,美國舉國震。憤怒的山姆大叔想要找機會去報復日本,便一直注視著日本的舉動,準備伺機予其致命的打擊。終於,在日本海軍主力「南進」時,美國人抓住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