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原子彈後,日本投降而結束。原子彈殺傷力非常大,所投之處,死傷無數,「百年寸草不生」。如今,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日本的長崎變成什麼樣子了呢?是否依舊是一片廢墟?還是已經恢復了以往的繁華?
這個事件給日本人造成的傷害非常大,不僅身體上飽受傷害,因為原子彈的輻射汙染了土壤,所以他們更容易得癌症、得白血病;而且他們的精神也受到了很大的傷害,留在了幾代人的記憶中!
那麼,遭受原子彈的長崎被捨棄了嗎?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土寸土寸金,日本政府是不會放棄長崎的。當你達到長崎碼頭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已經重建成一座美麗的城市。
因為這個城市太小了,所以我們的旅遊方式就是步行。步行,才能發現這個城市的美,才能發現這個城市真實的狀態。他們居住的房子很低矮,道路也很窄,巷子是深深長長的,但是一切都很整齊。到處充滿了日式風格,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真的是利用空間的高手。
街道中央的有軌電車,也充滿了復古的情懷,做得很精緻,很文藝,讓人不由得喜歡。如果恰好是春天,天上飄著小雨,櫻花還沒有落敗,滿地都是白白粉粉的,夾雜著雨水,也算妖豔。
這裡的人都熱愛生活,小店門前都種滿了花草,就是飯館門前也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種滿了青草。被毀的寺院恢復後依舊充滿古味,並沒有陷入鋼筋混凝土中。
有意思的是,來到古董店,掌柜的老人告訴我,這些古董都是日本古代流傳下來的,可我怎麼看著像來自中國呢?我只知道日本的陶藝也挺出名的,沒聽說過他們也盛產玉器。小店裡放滿了藝術品,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日本文字。但是不難發現,裡面都包含著東方的元素,細細品味就會發現,有唐朝的文化在其中。
離開小店,繼續往前走。也許因為下雨,在街道上很少能夠看到日本的居民,偶爾幾個也是行色匆匆,使得街道顯得很安靜。走回長崎碼頭,最先看到的是哥拉巴園的櫻花。每一階石頭階上都落下了許多櫻花,旁邊的流水中、低矮花草樹木中也有許多櫻花,美豔驚人。在這個地方倒是看到了不少的日本人,他們在欣賞風景的時候啊非常沉默,即使說話,也是湊在耳邊竊竊私語,不站在他們旁邊,不仔細聽,根本就聽不到,還沒有雨水的聲音大。我猜想這些應該不是這個地區的日本人,可能是附近地區或別的地區來這兒看風景的。
在這裡沒有看到戰爭的影子,也沒有看到原子彈對他們帶來的遺留傷害。感覺整個城市給人的感覺就是特別溫和,也很文藝,好像元氣恢復了。現在也有不少中國人來這兒遊玩,來購物,來欣賞櫻花。似乎,戰爭和原子彈的傷害已經被時間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