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我,遇見更多教育類文章和材料本文字數1122字,閱讀需要3分鐘
學校教育管理是科學化、規範化的工作,
用心做好每件事就能保學校平安。
學校教育管理者除了處理公文,
還要推動學校平安、平順發展。
沒有「萬無一失」,難免「百密一疏」
我們似乎覺得學校出現偶發事件跟運氣還有點關係。
因為,為什麼看似一個啥事都不做的校長,學校平平順順;
而一個兢兢業業、忙天忙地的校長卻因為
學生受傷家長大鬧教育局而被免職。
教育圈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校長不燒香,黴運要來闖;
校長不拜佛,禍事跑不脫。
於是有些校長做起來小小的「迷信」活動,主要包括:
一、門上掛「葫蘆」
為什麼選擇門上掛葫蘆?
大概是為了增加學校的福氣或者增強法力的「護佑」。
還有就是「葫蘆」諧音「福祿」
學校有福,學生就有福,教師有福,校長自然也有福。
二、桌上放「瓶子」
有些校長的辦公桌上喜歡擺放一個瓶子
這種瓶子有的是花瓶,有的是裝飾瓶,
總之,目的是保平安。
學校不安全、不安定的事情少發生。
一個瓶子大概寄託著這樣的願望。
三、椅上放「靠背」
校長的椅子上放著靠背,
其實只是因為校長長時間坐在辦公室,腰部靠一靠而已。
有人解讀為是說有靠山,
感覺有點牽強附會。
四、腳下放「鞋子」
辦公室裡的辦公桌下,
一些校長放著另一雙鞋隱蔽在那裡。
據說是為了「闢邪」
其實這哪裡是闢邪,就是方便
校長便裝和正裝搭配而已。
好了,前面都是笑談,下面進入正題:
其實校長最好的管理風範是這三個字:
心、口、行
先說:心
《了凡四訓》是一本改變無數人命運的書籍,書上說: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方寸就是我們的內心,人心裡包含了一切福田,
學校管理者是為全體師生謀發展
還是為個人私利動小心思,
全在朗朗乾坤之下,日月可昭。
學校的發展是校長用心修來的。
不是碰運氣,拜碼頭得來的。
用心做教育,用情待師生,
學校工作自然順風順水。
校長心存善良,問心無愧,
自己的運氣自然就好。
再說:口
管理的主要工具就是一張「口」。
俗話說:禍從口出。
很多人遇到麻煩都是因為出口傷人,出言不遜。
中國大部分的人際矛盾,都來自不懂得好好說話。
當校長口中不要說出這些話:
挖苦諷刺教師的話
打擊報復教師的話
貶損威脅教師的話
打臉揭短教師的話
……
校長應該說這樣的話:
謙遜禮貌的話,
理性睿智的話,
激勵表揚的話,
溫暖人心的話
……
總之要多說好話,
口吐金句,舌燦蓮花。
語遲人貴,慎言是一種負責任。
有時候校長不要急於表達,
讓舌頭等待理智的回歸。
想好了再說,才能口出金玉良言;
急於一吐為快,往往結局難以收場。
會用口說話校長就有好人緣!
最後說:行
心是根,口是花,行是果,
校長的行為要避免:
偷懶的行為,自私的行為。
當校長就像一隻猴子坐在最高的樹枝上,
你的「紅屁股」如果不遮住,大家都能看到。
所以,東坡有「高處不勝寒」的佳句。
當校長不能有貪小便宜的行為,
什麼跟老師一起去開會讓老師給打車費,
跟老師出去吃飯要老師買單,
學校裡的辦公用品、廚房裡剩下的瓜果蔬菜往家裡拿
……
校長應該有哪些行為?
一是惜才之行
學校的發展要靠人才,
優秀教師、優秀幹部要待好、用好、留好。
二是勤勉之行
周公「一沐一捉發,一飯一吐哺」的勤勉之行流傳千古,為人津津樂道。
校長要勤於走動,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創新。
三是擔責之行
出了問題校長要主動擔責,勇敢反省
當校長在行政會上責備自己的時候,
比責備下屬同一錯誤復發率更低。
學校要有好發展,校長要有好運氣
只有通過心、口、行的傳遞,才能種下善因,收穫善果。
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用心教育者,用心管理者得福報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願每一所學校平平安安,好運相伴,
願每一位校長,好人一生平安!
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讚轉發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收藏
歡迎關注我,你會發現這裡有大量教育類好文章、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