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Co中國與復旦大學開啟認知障礙的骨傳導音樂治療研究合作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近日,骨傳導聽音設備製造商BoCo中國與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共同開啟一項新的研究項目,雙方將就「輕度認知症患者的骨傳導音樂治療研究」這一課題展開合作。

認知功能障礙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表示:「在未來30年內,罹患認知症的人口預計將翻三番。因此我們需要盡一切努力來降低認知症風險「。認知功能障礙的前體——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是目前老年群體研究中的一項重要課題。音樂療法是綜合音樂、心理學以及醫學為一體的跨學科治療方法,通過運用各種音樂體驗與病人之間建立動態變化關係,幫助被治療者達到改善健康的目的。目前研究文獻顯示,音樂療法配合認知訓練對於輕度認知障礙的改善和焦慮症狀的緩解有顯著效果。

老年性聾是是繼關節炎、高血壓之後,發病率居世界第三位的老年性疾病。WHO此前發布數據稱,在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群中超過45%存在不同程度聽力損失,而該比例在70歲以上老年人群中達到83%。一項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行的前瞻性觀察研究顯示,老人聽力損失與老年痴呆有密切關聯。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聽力每損失25分貝,在認知退化上的作用就相當於老了七歲。聽力損失越嚴重,患認知症的風險也越高。根據第二屆世界衛生組織防聾合作中心戰略計劃會議披露的數據顯示,輕度、中度、重度聽力損失的老人,其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分別是聽力正常老人的 2 倍、3 倍和5 倍。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的陳虹霖教授常年專注於老齡化研究,致力於建立新時期健康陽光的「積極老年」,「輕度認知症患者的骨傳導音樂治療研究」是她與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合作的重要課題,對於骨傳導技術對於老年群體幹預的結果,她表示非常期待。長徵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尹又博士作為老年痴呆和焦慮症研究領域的專家,他表示,無論骨傳導技術還是對輕度認知障礙的幹預,日本的技術和機制都已經非常成熟,他非常期待此次引入來自日本的骨傳導產品,對於老年群體進行輕度認知障礙的幹預的實驗結果。

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公司,BoCo株式會社一直專注於骨傳導技術的精進研究和實際應用,用骨傳導技術讓聽障群體恢復聽力是BoCo株式會社成立的初衷,earsopen是其骨傳導耳機系列產品品牌。此次與高校科研的合作,對於BoCo來說,既是企業與科研單位合作研究的良好模式探究,也是一次技術應用領域拓展的嘗試。

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聽障人群就是BoCo關注的重要群體,尤其是出現聽力下降的老年群體。今年5月份開始,BoCo在上海社區開展「聽健·愛——EO進社區」公益推廣活動,走進社區讓老年人面對面接觸骨傳導產品,倡導用耳健康。

BoCo中國總經理周新宏博士對於此次合作同樣期待,他表示,面對中國快速和深度老齡化的挑戰,如何讓老年群體享受有尊嚴的老年生活是當前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老年人的聽音健康在國內一直被忽視,此次合作成果和實驗數據將會推進BoCo的骨傳導技術進步和拓寬技術的應用領域,未來將開發出更多適用於老年群體的骨傳導產品。

相關焦點

  • 舊聞回顧:基因及細胞治療會議(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全球校友會...
    7月11日下午,在蘇州金雞湖凱賓斯基大酒店舉行了復旦大學基因及細胞治療學術專場會議。同時,舉辦了「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全球校友會蘇州分會(蘇州校友聯絡處)揭牌儀式」「2020年度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園區分會場—基因及細胞治療專場」。
  • Nature:復旦大學鑑定出4種自噬體連接化合物有望治療亨廷頓舞蹈病...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制定出一種創新的藥物發現方法:使用自噬體連接化合物(autophagosome-tethering compound, ATTEC)來降解致病性蛋白並治療這種疾病。他們進行了一項巧妙設計的篩選:採用了小分子微陣列和前沿光學技術,成功地識別出四種小分子化合物,它們都能特異性地降低引起亨廷頓舞蹈病的蛋白。
  • 睡眠與認知障礙有著密切關係 十種睡不好容易得老痴
    受訪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教授 鬱金泰睡眠質量是健康水平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近期,國際醫學期刊《阿爾茨海默病與痴呆症雜誌》刊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教授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睡眠與認知障礙有著密切關係,特別是10種睡眠特徵(障礙)會加大其風險。
  • 復旦大學發明「小分子膠水」,助力細胞自噬「吞沒」致病蛋白
    亨廷頓舞蹈症,是四大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臨床表現為不自主的舞蹈樣動作、認知障礙、精神異常等症狀。 2019年10 月 31 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魯伯壎與丁澦課題組和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科學與工程系費義豔課題組等多學科團隊通力合作,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題為:Allele-selective
  • 復旦大學與盧森堡大學籤署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協議
    12月18日,復旦大學與盧森堡大學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籤署了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協議。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和盧森堡大學校長斯泰凡·帕拉吉(Stéphane PALLAGE)先後發表致辭。盧森堡駐滬總領事賀文晟(Vincent HIEFF)親臨復旦大學見證,並發表了祝賀詞。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主持籤約儀式。
  • 音樂治療在馬來西亞的發展
    在一些西方國家例如美國,音樂治療已發展出一門專業體系,要成為音樂治療師,除了必須在美國音樂治療協會認證的學校完成訓練,還必須考試和向專業團體註冊。在馬來西亞,真正受過訓練的音樂治療師為數不多,而且由於馬來西亞至今為止沒有大學開辦音樂治療系,因此本地的音樂治療師都是從海外畢業。
  • 中國高校自貿區研究聯盟2018年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中國高校自貿區研究聯盟2018年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2018年05月10日 19: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查建國 夏立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高校自貿區研究聯盟2018年會現場
  • 「中國宗教研究方法的新視野」工作坊在復旦大學舉辦
    在此學科建設的內在要求之下,如何做到既能用整體的眼光看待包括儒、道、佛以及民間信仰在內的中國宗教傳統,又找到適合各自研究對象的具體方法,並且能認真地回答社會各界提出的信仰和宗教問題,是擺在中國宗教學者面前的重大問題。為此,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與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聯合發起系列研討,共同反思和推進中國宗教研究的方法論。
  • 復旦大學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科研成果彙編
    邵志勇課題組範家樂、嵇婷婷、王凱為本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同課題組的王夢青、董曉華、石延君,復旦大學生科院黃繼昌、張旭敏以及耶魯大學的Laura Manning為合作作者。邵志勇和耶魯大學Daniel A. Colón-Ramos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圖:(A)線蟲的頭部卡通圖。
  • 生酮飲食治療LGS症候群伴線粒體功能障礙
    因此,替代療法如生酮飲食,已被嘗試運用於治療LGS症候群。最近,由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學者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對生酮飲食治療LGS症候群伴線粒體功能障礙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了報導。有多個研究報導生酮飲食治療LGS症候群或線粒體功能障礙,可改善發作頻率,腦電圖和認知功能。然而,LGS症候群伴線粒體功能障礙較罕見,並且關於生酮飲食治療這種疾病的報導也缺乏。
  • 【珍藏】萬字整理: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勢力"概覽
    由北京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軍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等單位聯合共建,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將重點圍繞共性技術平臺和資源庫建設、認知障礙相關重大疾病、類腦計算與腦機智能、兒童青少年腦智發育、腦認知原理解析五方面開展攻關,實現前沿技術突破。
  •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辦研討會 專家積極看待中日韓自貿區建設
    11月21日,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辦「新時代的中日關係:課題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心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圖為中國原駐日本國特命全權大使、中日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程永華(中)在會上作報告。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供圖中新網上海11月22日電 (王廣濤 張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正式籤訂標誌著中日兩國第一次建立了直接的自由貿易區,為今後中日兩國深化合作打開了一扇大門。」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趙啟正近日在一場活動上說。
  • 上海重點大學介紹: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初名復旦公學。復旦兩字由學校創始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先生從《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中選齲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內遷重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初名復旦公學。
  •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傅高義,那個「理解中國」的人走了
    冬至這天上午,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收到來自美國哈佛大學一位學者的郵件,得知90歲的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去世的消息。他很震驚,因為一個多月以前,兩人還在線上一起討論美國大選的問題。那時,傅高義對民主黨人拜登的獲勝表示高興。24年前,吳心伯和傅高義相識於上海。
  • 復旦大學餘發星、彭俊傑、華國強合作團隊研究發現RNF43在結直腸印...
    近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餘發星研究團隊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主任醫師彭俊傑及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華國強合作在《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 Cell)雜誌上發表了題為「Frequent RNF43 mutation contributes to moderate activation of Wnt signaling in colorectal
  • 復旦大學:助力形成更加開放、包容、平等、互建的國際教育合作體系!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何納、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作專家報告。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分會理事長、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作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分會2020工作總結和2021工作計劃匯報。分會秘書長、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玉剛作「高等教育境外辦學調研項目」工作匯報。十餘名參會委員對明年工作計劃及重要研究議題展開交流討論。
  • 認知障礙老人和明星拍《忘不了餐廳》,他們讓人重新認識認知症
    作為研究認知症的專業團隊,北京誠和敬集團的「樂智坊」團隊與節目製作方合作,給節目提供了各方面的專業建議,並為科普內容把關。團隊的專業社工賴曉馥和郭毓姝則全程跟組拍攝,為節目組提供了認知障礙服務的專業技術支持。「每個老人都有閃光點,私下接觸時他們對人特別真誠、可愛。」談到拍攝過程,社工們如此表示。
  • 睡眠障礙的音樂藝術療愈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國內最大的音樂健康整合中心凡音對五個月前,由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與凡音健康聯合開展的睡眠障礙音樂藝術整合療愈實驗測評人員進行了回訪,結果發現,當時參加睡眠修復營的22個人中,15個人的睡眠得到明顯改善,其中10個人得到非常有效的改善,而且度過了可能的心理危機,其中的8人用視頻分享了發生在自身的變化。
  • 喝抹茶治療認知障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日本共同社3日報導,日本3家企業今年11月將聯合啟動臨床試驗,驗證抹茶預防認知症的效果。試驗以患有認知症前一階段「輕度認知障礙」的男女為試驗對象,通過血液檢查、腦成像檢查、睡眠調查等綜合分析攝入抹茶前後有怎樣的變化,是「世界首例」。
  • 基金委與香港研究資助局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新聞—科學網
    香港理工大學 163 7191101034 基於大腦神經重塑學習的生涯規劃(GLAD)對改善老年認知障礙的跨專業個案管理模式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