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李潔
今天(11月23日),記者從杭州市城管局環衛固廢中心獲悉,為方便市民、遊客賞落葉、記錄下杭城如詩如畫的秋韻,杭州將有25條道路不掃落葉。
視覺中國 供圖
「落葉不掃」清單:
上城區:湖濱路(一碼頭-六公園)、南山路(西湖大道-萬松嶺)
下城區:華園弄(上塘路-河東路)
江幹區:劇院路(慶春路-興業路)
拱墅區:虎山路(半山東路—牧歌路)
西湖區:北山路(環城西路—保俶路)、保俶路(北山路—曙光路)
風景區:北山街(白沙路-曙光路)、滿覺隴路(虎跑路-龍井路)、楊公堤(虎跑路-曙光路)、蘇堤(南山路-北山路)、白堤(北山路-平湖秋月)、龍井路(靈隱路--三臺山路)
濱江區:懷德街(信誠路-立業路)
濱江區:金河弄(錦繡路-長河路)
錢塘新區:學林街(文澤路-文溯路)、學林支路(2號路-學林街)
蕭山區:人民路(通惠路-育才路)
餘杭區:荷花路(星光街-振興西路)
餘杭區:西大街(邱山大街-北大街)
富陽區:江濱南大道 (鹿山大橋-建設村委紅綠燈)
臨安區:苕溪北街(臨天路-臨水路)、苕溪南街(臨天路-萬馬路)
桐廬縣:迎春南路(高速出口-環城南路)
建德市:江濱路人行道(羅桐大樟樹至拱新路)
重點推薦——
●湖濱路
位於西子湖東北側的上城區湖濱路,北起慶春路,南接解放路,東側為湖濱商業區,沿線法國梧桐、女貞等綠樹蒼翠,各式老建築保存完好,與西湖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湖濱路現為步行街區,從南往北分布有錢塘門遺址、別墅群、遊船碼頭、音樂噴泉等景觀,以及湖濱銀泰、仁和飯店、凱悅酒店、華僑飯店等商業點,珠寶、服裝、餐飲等業態繁榮,是市民遊客觀光遊覽休憩的好去處。
●南山路
南山路是杭州西湖景區最有代表性的道路之一。沿路勝景故跡豐富,有于謙墓、張蒼水墓、章太炎紀念館、蘇東坡紀念館、太子灣公園、花港公園、淨慈寺、雷峰塔、長橋公園、柳浪聞鶯等。南山路的法國梧桐樹很特別,兩側樹的樹枝可以交叉在一起,2016年完成了南山路藝術休閒特色街區亮燈工程,「杭州歡迎您」五個大字則體現出杭州人民對四方來客的熱情,從高處俯瞰,就像煙花綻放一樣,看起來非常驚豔。
●華園弄
位於下城區朝暉公園南側的華園弄,是一條很短的水畔散步小徑,兩旁都是銀杏樹。雖然只有幾百米長,但卻不失最具看點的秋色。每年秋天,銀杏黃了的時候,眾多的攝影愛好者紛紛來此採風,也有不少新人選擇在這裡拍婚紗照,小孩在這裡嬉戲玩耍,大伯大媽這裡下棋或者看書。最佳觀賞時間11月底。
●北山街
位於西湖景區的北山街,東起保俶路、西至靈隱路、南傍裡西湖、北靠寶石山,它是以秀美山水為載體,以歷史文化為靈魂,以近代建築為骨架,集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走在這條路上,左手風景右手歷史,步步感慨、步步穿越,其間的一草一木,一樓一舍,一磚一瓦都透露著濃鬱的民國文化,被譽為「沒有圍牆的民國建築博物館」。兩側的梧桐樹在道路上方相擁相接,每當樹葉和著微風愜意地編織起深綠色的帷幔時,這片最具復古風情的北山街便開始展現起她最浪漫的氣質。
●滿覺隴路
位於西湖景區的滿覺隴路,連接虎跑路和龍井村,全長3.37公裡,面積約55379平米,屬於二類道路,是新西湖十景之一—「滿隴桂雨」所在地,每年的西湖桂花節就在此舉辦。沿途植有七千多株桂花,每年秋天,桂花盛開,香滿空山,落英如雨。道路綠樹成蔭,向上蜿蜒,黑瓦白牆的房屋簇擁其間,可以跑步、喝茶、農家樂,是備受遊客喜愛的景觀道路。
●楊公堤
楊公堤與白堤、蘇堤齊名,是「西湖三堤」之一,位於西湖景區內,南起虎跑路口,北至北山路口,全長3.4公裡,串聯起曲院風荷、金沙港、杭州花圃、茅家埠、烏龜潭、浴鵠灣和花港觀魚等重要景點。後人為紀念浚湖築堤的杭州知州楊孟瑛,而稱此堤為「楊公堤」。堤上由北向南有環璧、流金、臥龍、隱秀、景行、浚源六座石拱橋。道路兩旁梧桐林立,樹蔭間灑下的點點金光,如夢如幻;秋天一到,樹葉灑落,鋪在道路兩側,美不勝收。
●人民路
蕭山區人民路(育才路-通惠路)段,全場557米,道路兩邊設有寬約10米的綠化帶,銀杏樹就栽在綠化帶邊緣,緊挨著人行道。每到秋意漸濃,銀杏葉也漸漸由綠色變成黃綠色,最後變成滿樹金黃色,紛飛飄落,鋪滿人行道,如黃金地毯,美不勝收。
視覺中國 供圖
那麼,落葉多了、路面髒了,會不會影響城市潔淨?杭州市城管局環衛固廢中心給出明確回覆:「不會!」
據介紹,推薦給市民和遊客賞秋的景觀道路,白天將保留落葉、路面和綠化帶桂花的景觀原貌,保潔以拾撿有色生活垃圾為主,暫停灑水、衝洗作業,後續將集中力量安排人員在夜間人流量稀少的時段進行落葉清掃、路面積塵吸掃衝洗。所以,這些道路保潔工作會像平時一樣乾淨、整潔。
但是為了防止陰雨或霜凍天氣路面落葉打滑、窨井口堵塞,影響市民和車輛出行交通安全,杭州市城管局環衛固廢中心表示,保潔工作仍將按照環境衛生作業規範要求及時進行清理,希望能得到市民和遊客的諒解。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