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奪取天下後,有一天,決定大封功臣。對張良說:「子房,你的功勞最大,自己挑選三萬戶做封地吧!」張良卻拒絕了。
張良說:「當年,我與陛下相識於留縣,這是緣分。後來,為陛下出謀劃策,偶爾蒙對一兩個,這是天意。陛下把留縣封給我就夠了,我實在接受不起三萬戶的封邑。」
劉邦一聽,很高興。難得張良居功不傲,還如此有情有義,好吧,就封你做留侯吧。
看看,張良多會做人,多會說話!
劉邦疑心很重,殺起功臣來,眼睛眨都不眨,甚至連蕭何都懷疑,找個藉口就關進了大牢。可是對張良,劉邦始終很尊重很信任,不但言聽計從,而且以師禮待之。
因為,張良很會做人。一個會做人的人,一定是一個人性大師。
楚漢相爭時,劉邦打不過項羽,很苦惱。審食其出主意說:「秦滅六國後,六國諸侯的子孫沒有立錐之地。如果你恢復他們的王位,六國百姓一定會擁護你,那時候,項羽也得向你俯首稱臣。」
劉邦一聽,說:「這主意很好,你趕緊去刻印信,明天就帶著大印出發。」
張良聽說後,趕緊過來勸阻:「這是胡鬧!大家拋家舍業,跟著大王你打天下,為的是什麼?還不是將來能分封點土地嘛。現在,你把土地都封給六國後人,誰還為你賣命呢!大家都不陪你玩了,你的事業也就完了。」
當時,劉邦正在吃飯,嚇得把吃下去的東西又吐了出來,大罵審食其:「豎儒,差點壞我大事!」
看看,張良對人性把握多麼精準!
不但劉邦將張良奉為先生,他老婆呂后也非常尊敬他。
劉邦非常寵愛戚夫人,想改立戚夫人生的兒子趙王如意做太子,很多人勸諫力爭,劉邦仍堅持廢長立幼。
眼看兒子要被廢,呂后很著急,求張良給出個主意,張良說:「皇上最敬重商山四皓,如果能請他們出山輔佐太子,還有什麼可擔心呢。」呂后依計而行,劉邦果然打消了念頭。
地球人都知道,呂后這個女人不簡單,說她是女魔頭毫不為過。劉邦死後,呂后對功臣、皇子、嬪妃大開殺戒,整得人人自危。可是,她對張良始終恭恭敬敬。
劉邦死時,張良去弔唁,呂后誰都不請,偏偏單獨請張良吃飯,對他說:「人一輩子,太短了,好比白駒過隙,先生要好好保重自己!」
張良的故事,《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的很完整。我一邊讀一邊想,張良真是一個高人。功高蓋主主不疑,權傾朝野臣不嫉,做人到這個份上,不通曉人性,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