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日本:全國動員起來,打一場大仗!

2020-12-21 好奇組長

1932年,日軍已於上海發動了「一·二八事變」,他們正準備打一場大戰,整個日本國內都充滿了戰爭的興奮氣息。圖為東京日軍海軍部,頗有肅殺之氣。

當時的日本內閣。中間是日本首相犬養毅,在同年的5月15日他被刺殺身亡。從此日本政局掌握在了以日本海軍為首的好戰分子手中。

日本的兵工廠加班加點生產坦克。

日軍長官檢查即將被送往中國的裝甲車。

這些士兵也都將開赴中國。日本民眾歡送……

日本天皇裕仁的馬車

日本天皇裕仁

裕仁的妹妹朝霞公主和她的孩子們。

東京軍事部已組織好了醫護人員開赴中國。

日本兵開赴中國。

此前在「一·二八事變」中一些受傷的軍人送回了日本。

當時新上任的日本駐華大使。

日本工人手工打造裝甲車的零部件。

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就開始注重國民身體素質,女學生也必須上體育課。

日本一所鄉村小學。

地區議員選舉遊街造勢。

日本陸軍大臣荒木貞夫視察新研發的飛機探測器。

裕仁的皇后參加東京舉行的藝術展。

1932年日本人的「廣場舞」。

1932年日本女性穿的泳衣。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安全的省,兩千年來沒打過大仗,抗日戰爭時期都十分太平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進入了屈辱又漫長的百年近代史,期間全國絕大多數地方遍地狼煙、戰爭不斷,然而福建卻是一個例外。在這充滿動蕩的百年中,福建仿佛置身事外一般,連同在抗日戰爭時期,福建也幾乎沒有受到波及,是全國最安全的一個省,儼然就是一個「兵家不爭之地」。
  • 生態文明建設要打「大仗、硬仗、苦仗」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有6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參加,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此外,李克強總理也在會上講話,韓正副總理作總結講話,可見這次大會規格之高
  • 希特勒指名讓日本打印度,日本率10萬精銳打了一仗,給希特勒氣暈
    主要是中間隔著中國,加上那會日本對美國珍珠港發動了偷襲,捲入太平洋戰爭的美國自然也不會讓日本順利通過馬六甲海峽。所以,10萬日軍如何運送到印度,讓日軍高層犯了難。 終於,1943年,在二戰臨近結束的時候,日本還是決定硬著頭皮從緬甸戰場上通過陸路往印度行軍。這一年,日軍司令官牟田口廉帶著這10萬日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 日本侵略中國14年,為何日本只和印度打了一仗,就老實撤退了?
    二戰作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一共波及了61個國家和地區,而在亞洲,中國更是作為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戰場,展開了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這不由得讓人感到好奇,亞洲另外一個國家印度,在當時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同樣參加了二戰,當時更多時間,只不過是作為修養補給的後勤基地,而日本雖然推進到了印度的家門口
  • 中國和日本合夥打贏一場仗,領土卻被日本瓜分,還說:中國沒出力
    但是在二十世紀初中國終於打贏了一場戰爭,因此能夠理直氣壯地坐在戰勝國一方的談判桌上索要自己戰勝獲得的權益。雖然當時中國只想要自己的領土和應有的權益,但是誰都沒有想到作為戰勝國一方的中國會談判的如此艱難。
  • 日本侵略中國14年才被趕跑,為什麼只在印度只打一場仗匆忙撤離?
    可能印象不太深刻,包括小編我,對於二戰的殘酷,我體會不到,能夠了解的也是從課本和家裡老人得來的,二戰中,日本人在我國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侵略戰爭,到1945年結束,我國的國土你敢說哪一處沒有牽連的?對於這些先輩來說,那段回憶,是血淋淋的。殘酷的,說起日本軍人的殘酷,很多人都無法原諒的。
  • 少將談14年抗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1932年就對日宣戰
    徐焰:說抗戰「十四年」比「八年」更準確「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武裝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國人都熟悉的《大刀進行曲》的這段歌詞,是著名音樂家麥新寫於1937年7月7日盧溝橋抗戰開始後的第五天。從那時起到1945年抗戰勝利,全國人民確實經歷了「抗戰八年」。
  • 日本戰國史上,打起仗來最不要命的四個人,你認為呢?
    日本戰國史上裡有很多打起仗來不要命的人,這和日本人的武士道文化有關,或許也和當時的人們特別的崇拜有關,比如喜歡給武士起綽號為「虎」、「鬼」、「軍神」之類的,所以也使得當時的武將尤為拼命。以下就來盤點日本戰國史裡,戰鬥最不要的命的4個人。
  • 抗戰·民族記憶(11)百團大戰:打一個大仗,打出中國人的勇氣!
    編者按:75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徵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出「抗戰·民族記憶」專欄,通過一個個生動故事,一件件珍貴文物,追憶中華兒女抵禦外侮、救亡圖存的崢嶸歲月,傳承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
  • 他一生只打一場仗,讓中國300年無人敢侵犯,一句名言揚我國威!
    今天要講的這位名將不同於前面幾位,他一生只打了一場仗,卻讓中國三百年無人敢犯。陳湯(?—約前6年),山陽瑕丘人士,西漢名將。陳湯自幼博覽群書,因家中貧窮遭到鄉裡鄉親嫌棄,被迫跑到長安謀事,後來弄了個太官獻食丞的小官當。他一生只打一場仗,讓中國300年無人敢侵犯,一句名言揚我國威!他在漢元帝的時候,曾經有過驚人的假傳聖旨而打到匈奴深處,殺掉匈奴首領郅支單于的壯舉。
  • 打起仗來士兵最不要命的國家,美軍排名意外了,中國實至名歸!
    打起仗來士兵最不要命的國家,美軍排名意外了,中國實至名歸!哪個國家士兵打起仗來最不怕死呢?有句話說得好,「怕死不當兵,當兵不怕死」,戰爭幾乎橫亙了整個人類的發展史,面對大規模的領土擴張以及資源掠奪等問題,人們大多數時候都會選擇用戰爭來解決,而戰局往往取決於士兵的敢打敢拼,不怕死的精神。今天小八就通過地圖帶大家了解一下士兵打起仗來不畏生死的5個國家。首先看到的是俄羅斯。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1709.82萬平方千裡的國土面積讓它橫跨了歐亞兩大洲。
  • 烏克蘭是歐洲著名的產糧區,為何1932年卻發生了嚴重的大饑荒
    (獲得豐收的人民,圖取其意)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糧倉」,在1932年卻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大饑荒,一直持續到了1933年底。這段時間裡,烏克蘭廣大的農村裡餓殍遍地,甚至出現人食人的現象。關於在此次大饑荒中的死亡人數,一直存在爭議,西方國家普遍認為超過1000萬。烏克蘭獨立後,官方公布的數字大約在700萬人左右。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相關檔案的解密,客觀的人數大概在500萬。但這仍然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在當時不足4千萬人口的烏克蘭,有八分之一的人死於這場饑荒。不得不說,這是一場人間浩劫。那麼,造成此次大饑荒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 如果再打起仗來,日本會先報原子彈仇?英專家:此國才是第一目標
    導語:如果再打起仗來,日本會先報原子彈之仇?英專家:此國才是第一目標大夥都知道,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70多年的時間了,現如今全球看似很平靜,實則背地裡暗流湧動,各地的禍亂讓國際形勢越發的嚴峻,一些國家為了利益,甚至不惜以挑起戰爭來威脅,牽動了大量國家的神經,而有些國家還在後面推波助瀾,巴不得打起來,所以如今看似戰爭離我們很遙遠,實則也並不是很遠。
  • 美國的恥辱,麥克阿瑟與巴頓的汙點,1932年「酬恤金進軍事件」
    美國雖自詡為世界上的「民主燈塔」,但是縱觀其歷史,也是劣跡斑斑,有些事更是赤裸裸地打自己的臉,這裡最著名的一件便是「酬恤金進軍事件」。但是,仗打完了,美國政府無力承擔這筆費用,所以美國政府在1924訂定並通過了一個《服役證明修正法》(Adjusted Service Certificate Law)。在該法案中,美國政府先發給一戰老兵一張補助金證書,承諾所欠薪金在二十年後依當兵日數,每日以1美元計算,再乘上複利後以現金償付。事情到這裡呢?
  • 1932年平頂山慘案在日本公開後曾震驚日本民眾(圖)
    □本報記者/王敏娜  □王敏娜 攝  1932年9月16日,在撫順平頂山村,日軍屠殺了3000多名手無寸鐵的平民,燒毀了整個村莊。在日軍的高壓政策下,僥倖活下來的54人被迫離開家園,忍辱偷生。在抗戰勝利之前,他們甚至不敢提「平頂山」這3個字。  平頂山慘案被曝光後,日本政府卻極力否認是日軍製造了這一暴行。
  • 1932年上海租界,日方在談判桌上,被杜月笙的一番話嚇得驚慌失措
    1932年1月28號夜,日本海軍陸戰隊指揮官鮫島具重率領裝備精良的日軍3000多人兵分三路,向駐守上海的第19路軍的閘北營地發起進攻,一二八事變爆發。第19路軍在蔡廷鍇的帶領下,誓死抵抗,日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 登山需要準備周全,不打無準備的「仗」
    對於一些新登山者來說,登山可能就是在跟自己打一場仗。所以想要登山之前,所有的裝備都應該準備周全,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登山之旅更輕鬆和歡樂。——①——一仗登天對於一些新手登山者來說,登山其實還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所以備上一款登山杖很有必要。登山杖可以讓你在登山的過程中,緩解自己的,讓我們可以保存體力。藉助登山杖,來減輕我們前行的壓力。
  • 周國紅:一仗接著一仗打
    2020年2月8日晚上11點,剛剛結束夜班的她接到了科室主任的電話。當時,全國正處於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各地醫護人員逆行奔赴湖北,周國紅接到的正是馳援武漢的出徵令。 她擔任了體育中心方艙醫院病人中心主任,是那裡所有患者的「大管家」。
  • 上海蔬菜集團:「菜籃子」供應要打有準備之仗
    姜偉說:「我們在全國對接了170多個蔬菜基地,採用『基地+平臺+消費終端』模式。疫情期間,我們一方面積極動員客商儘早回到上海交易,另外一方面也積極走出去,到山東、海南等農產品主產區對接基地的農產品,親自組織貨源。疫情期間,上海的農產品價格基本相對穩定。」蔬菜批發市場是市民的「菜籃子」,也是一個城市的「地標」。
  • 1932年的廣西合浦老照片
    羅伯特·拉裡莫爾·彭德爾頓(Robert Larimore Pendleton,1890-1957)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土壤科學家和地理學教授,他於1931年至1933年來中國考察,足跡遍及現今的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市,共拍攝了1100餘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