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波旬是誰?為何一句話竟能讓釋迦摩尼佛都默然落淚

2020-12-16 紅塵若鏡

《紅塵說禪》系列第14篇

在大家心目中,魔似乎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一般都是頭上長角,三頭六臂,面目猙獰,殺人放火甚至還要吃人等等,無惡不作,等同於妖怪一般。

神,仙,妖,精,怪,佛,菩薩,羅漢,魔,聖,賢,鬼都是什麼?

但在佛法中並非如此,魔其實有兩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是梵語「Mara」的音譯簡稱,其實原本我們漢語中並沒有「魔」這個字,所以翻譯成了「磨」,意思就是修行中有許多的障礙,煩惱,擾亂的東西,我們必須要藉此來「磨」自己的心,使得心塵不染,就可以精進甚至開悟得道了。

比如六祖惠能的師兄神秀大師就曾經做過一首著名的偈子——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然塵埃,就是這個意思,這首的境界雖然不如六祖的那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但其實卻更適合我們絕大多數的眾生,畢竟六祖那種「一念而生清淨心」,聽一句《金剛經》就開悟的乃是超級天才,慧根太深,別說萬中了,哪怕億中也無一。

而紅塵君這個「紅塵若鏡」的id其實也是這個意思,就是把紅塵當做一面鏡子,時時自省,磨去心塵,戒定生慧。

但是後來傳的傳的,這個「磨」字就變成「魔」了——當然這個說法也不能算錯,因為那些障礙確實就是心魔。

第二個概念則指的是天人中的一種——這天人指的是六道之中的「天人道」,他們其實也是得道者,只不過其中有一些心術不正,就逐漸成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走火入魔」。

而這群魔的首領叫做波旬——也被稱為第六天魔王,日本戰國時期的大名織田信長就被看做其人間化身,他的修為其實極高,但是卻非常嫉妒釋迦摩尼佛,但釋迦佛——當時還是喬達摩悉達多這個化身,在菩提樹下苦思證道的時候,波旬害怕釋迦佛得道,就派了許多手下去幹擾佛祖,想要破壞他的修行。

波旬乃是欲界的最高首領,他只喜歡看世人在各種欲界中苦苦掙扎,然後從中得到極大的樂趣,為了擾亂釋迦佛,他派去了手下三名得力女幹將——一名特利悉那(愛欲)、一名羅蒂(樂欲)、一名羅伽(貪慾)。

然後這三名魔女就紛紛變幻,「貪慾」魔女就變出了無數的金,銀,硨磲,瑪瑙,琉璃等七寶,「樂欲」魔女就變出了許多美妙的樂器,「愛欲」魔女則是化身無數妖嬈美麗的年輕女子...

此時的釋迦佛等於是被眾多欲望纏繞著,此時他只要修行不夠,意志不堅,哪怕只要被這些美食美景美女美器所幹擾,略微一動心的話,這次證道就會以失敗告終,而且還會被種下種種心魔,以後再想驅除就更加費力了。

但是釋迦佛卻絲毫不為所動,所有心魔在他面前完全不復存在一般,後來波旬無奈,只能親自又帶了一群手下出馬,化成各種惡鬼猛獸來幹擾,釋迦佛只要略微一害怕或者動心同樣也會失敗。

但是佛祖此時已經完全破除了欲望,六塵不染,六根清淨,所以最後波旬也是以失敗告終,而佛祖幾十天之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功,渾身發光,將波旬派去的手下都燃燒殆盡。

波旬逃得快沒有被燒死,但也只能悻悻而歸,看到佛祖將欲望全部放下,達到了自己不可能達到的境界,他更加嫉妒的發狂。

所以幾十年後佛祖這個化身即將涅槃之時,他又跑過來對佛祖說道:「你已經得道,我雖然拿你沒有辦法,但當你涅槃之後,我會派手下去引誘你的徒子徒孫,破壞你的傳法,讓世人都陷入欲望之中。」

當時佛祖聞言竟然默然不語,而且流下了眼淚,因為他明白波旬所說的話並非虛言,他確實有這個能力,畢竟貪嗔痴慢疑五毒所化的心魔都十分厲害,想要掙破絕非易事。

因此佛祖才讓阿難等人把自己生平所說的法都寫成了經文,傳之後世,只要眾生藉此修行,就可以破除心魔。

紅塵說

如今距離佛祖涅槃早已經數百年過去了,這世間正如當年這位欲界領主第六天魔王所預言的一樣,確實欲望橫流,魔頭叢生,甚至就連佛教的許多弟子也都被沾染,名為修行,其實卻是為了錢財,最終也變成了波旬的手下。

而要面對這種情況,除了修行之外別無他法,佛祖留下的許多經文,都是破除心魔的無上利器,八萬四千道法門,只要掌握其中就可以破妄,心魔不生。

比如《金剛經》中四句偈中的第一句就由此妙用——「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意思就是說一切心魔都是外相,當你什麼時候能夠看破這一點,你也就等同見到了如來的清淨法身,到時候哪怕再多的魔頭也都拿你無可奈何。

而與之相反,眾生若是不修行的話,那無論獲得多少名利,其實也仍然逃不過「欲望」二字,仍然是波旬的手下,難逃被他控制的命運,所以成佛成魔,都在這一念之間,諸位朋友和師兄們戒之,慎之。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相關焦點

  • 這才是「佛陀流淚」的故事,與魔王波旬無關……
    坊間流傳著一個「魔佛對話,佛陀落淚」的故事:佛陀在菩提樹下證道時,第六天魔王波旬派出欲界三女引誘佛陀不成,自己親率魔軍意圖阻撓太子成佛,最終在二十諸天護法神的協助下,魔王波旬大敗而歸。臨走前,魔王波旬如是對佛陀說:「我現在無法戰勝你,但到你末法時代,我會讓我的魔子魔孫們披上你的袈裟、破壞你的佛法、曲解你的經典、破壞你的戒律,扮成你佛門中人,來達到我的目的……」佛陀聽完,久久無語,只留下兩行熱淚。魔王大笑而去……故事很不錯,不過據考證第一次出現時間為2010年某論壇中。我們只想知道,佛典史冊曾記載過佛陀會落淚麼?
  • 佛教:第六天魔王波旬——一個亦正亦邪,善惡難分的人物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魔王波旬,這個名字但凡學佛的師兄應該都不會陌生,單從名氣的角度來說,他甚至不下於諸位大菩薩。畢竟大家都習慣光明和黑暗二元對立,哪怕學佛之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頂禮和致敬諸佛菩薩,另一方面也總是想要找一個「反面教材」來鞭撻。
  • 佛陀有圓滿的六神通,為什麼任由魔王波旬破壞佛法,這是有原因的
    我們乍一看釋迦牟尼佛出家修道成佛,好像是一生成佛,實際上釋迦牟尼佛來世上就是示現成佛的,因為他和彌勒菩薩一樣,在成佛前是在兜率天內院,作為一生補處菩薩的,所以說來世上是一定成佛的,但是佛陀在作為一生補處菩薩,能達到這個果位,也是修行了「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長時間。魔王波旬是最喜歡破壞佛法的。
  • 金剛經第五講——為何每個僧人受戒,魔王波旬的魔宮都要震動?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這算是個比較固定的僧眾團,人數是一千二百五十人,那麼他們都是哪裡來的呢?有朋友可能問了,這個誰知道啊,難不成還有一份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大名單不成?這倒沒有,但是關於他們的來歷佛經中還是有介紹的,且聽紅塵君來談談。
  • 佛說因果,第六天魔王波旬卻不在因果之中?
    在佛家看來,因果不虛,一切有因,業有三報,誰也逃脫不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都是自己種的因,沒有什麼命運主宰,善果惡果,都該自己吞下。然而,有意思的是,善報惡報得有個執行者,這個執行者是前世的債主麼?如果是,報善不說,如果是報惡,前世他是受害者,今生他是迫害者,來世他是否又該償還罪業,而陷入惡性因果輪迴之中呢?
  • 佛陀法力廣大,魔王波旬為什麼不害怕,甚至到跟前耀武揚威?
    熟知佛教歷史的人們在知道佛陀的同時也會知道魔王波旬的,因為他和佛陀有著好幾段的故事,一個是佛陀開悟前夕,魔王波旬的幹擾,再者是佛陀涅槃前波旬的跑到佛前要求佛陀進入涅槃,甚至揚言在未來要讓自己的徒子徒孫進入寺院中破壞佛陀的法。
  • 「釋迦摩尼佛」與「阿彌陀佛」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明白了
    釋迦摩尼佛與阿彌陀佛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在成佛時間上的區別阿彌陀佛成佛時間比釋迦摩尼佛時間早,距今十劫以前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一劫通常指宇宙生滅一次。二釋迦摩尼佛在距今兩千五百多年前成佛,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佛,並且是我們人類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佛。
  • 為什麼魔王波旬要阻礙佛陀悟道,還要讓佛陀早入涅槃呢?
    傳說魔王波旬曾在過去世供養了一位闢支佛,以此善緣得生六欲天主。可就是這樣一位福報和境界都通天的天主,卻沒有像其他天主一樣去護持佛法,反而是想盡各種辦法去壞佛壞道。要知道就連婆羅門教的主神梵天都會勸請佛陀住世說法。
  • 佛入滅時,梵天、魔波旬、帝釋天各在盤算什麼?
    彼時,佛問梵天:「你覺得三千大千世界,萬事萬物都是你所造作,你所化現的嗎?」面對將死之佛,梵天亦不再遮遮掩掩,就說是的,我確實這樣認為。佛又問:「那你又是誰所作,誰所化的呢?世間的惡業、醜陋、疾病、苦惱都是你所化現的嗎?」佛連續追問了梵天23個問題,梵天都加以否認。最後佛說,三千大千世界非梵天剎土,而是諸佛剎土。
  • 以平等心接受魔王供養離怖畏神咒
    在修行過程中,一提到魔王波旬,所有人都會感到不寒而慄,感到一種威脅,好像一提到魔王馬上就會生出一種不好的印象,似乎魔王非常壞。其實魔王也是有情眾生,一切有情眾生都是善惡並存,魔王也有發善心的時候。在《大般涅槃經》首卷中,記錄佛欲入涅槃,三界六道眾生凡蒙佛教化者——無量億眾來持無量供具及食供養如來最後一餐,佛皆默然未受。其中提到魔王波旬所供養一節。首先是波旬以神通力知佛欲入涅槃,其到地獄中打開地獄之門,滅地獄之刑罰及刑具,讓眾生皆得清涼。又帶眷屬攜上妙供具飲食來雙羅樹間人供養佛陀。
  • 神,仙,妖,精,怪,佛,菩薩,羅漢,魔,聖,賢,鬼都是什麼?
    佛教——佛,菩薩,羅漢,魔佛教大家都知道是釋迦摩尼佛創立的,所以也被稱為釋教,如今的所有僧眾名字前面都會加一個「釋」,以示皈依。佛佛教佛教,佛自然是這個教派的核心,如來佛(釋迦摩尼佛)基本上人人都知道,但其實釋迦佛只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佛,其餘無數的大千,中千,小千世界中也有各自的佛祖常駐,比如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等等。
  • 為何有人質疑佛教和佛法,其實釋迦牟尼佛早就說過了,別只看表面
    釋迦牟尼佛為何不在我國成佛,因為成佛要坐的金剛座不在我國,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就是彌勒菩薩成佛也要坐此座,到時就不知道是什麼國家了。還有釋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嗎,學佛和十方諸佛成佛前必發的四弘誓願,就有「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法門無量就包括念佛法門。大安法師和蕅益大師說:「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釋迦本師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予濁惡眾生。」
  • 4月30日,釋迦摩尼佛聖誕,居家人隨緣同慶,可稱誦《贊佛偈!》
    今天4月30日,四月初八,是個特殊的日子,往年的今天,大眾們都到寺院道場恭迎釋迦摩尼佛聖誕。這一天,全世界的佛教寺院即佛弟子和善信們以灌木如來,來感恩釋尊的出世,感恩世尊引導教育眾生離苦得樂。而今年與以往不同,受到疫情影響。
  • 二千多年前釋迦摩尼佛預言科學時代,科學是末法的徵兆?
    末法大劫到來時,幾乎無人知曉真法(看不清宇宙真相——唯心),人人都被虛妄假象迷惑且誤以為是真實(把物質世界看做真實——唯物)。人們,把持表面拋棄本質(如科學家研究事物表象規律,而不探究事物本質),沉迷於虛假並誤以為是真實(把物質當做宇宙的根本,而不知世界唯心)。以至於,放縱心性貪圖欲望,放棄善念滋生邪惡,因此種下這場大劫!
  • 從今天開始,釋迦摩尼佛上天為母說法
  • 金剛經11——觀音文殊其實都已成佛,為何還來釋迦佛座下做菩薩?
    這裡紅塵君問大家一個問題,須菩提在諸大弟子中號為「解空第一」,也就是對於佛門「空」的道理理解最深,而《金剛經》主要就是講「空有」之理的,那麼他為何第一個出來提問呢?是他真的不明白嗎?而世界又分為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和小千世界等,但不管每個世界大小,其中都有一佛主持,或者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教主,比如東方清淨世界的藥師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以及中央娑婆世界的本師釋迦摩尼佛——這個中央是因為我們自己在這裡,其實未必就是所有佛世界的中央,就像是最早的「地心說」理論一樣。
  • 釋迦摩尼佛 被後世奉為最經典的三句話。一句話一個感悟
    釋迦摩尼佛不用再過多的介紹了,佛祖,集佛法大成。他匡正世人的思想,給人予前進所需的動力。佛祖有很多澈人心靈的話留到世間,但有三句話被世人奉為佛祖的經典三句話。1,無論你遇到誰,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我們縱活一世,不過三萬六千天,在這三萬六千天中,我們遇到無數的人,進入心裡的,沒有進入心理的,傷害我們的,讚賞我們的,記恨我們的,感恩我們的,等等,但是正是這些人的出現,才讓我們走向了成熟,教會了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以後的事,形成了我們現在的性格,等等。所以沒有無緣無故的相遇。
  • 對於釋迦摩尼演說《金剛經》的祇樹給孤獨園,您知道多少?
    可見《金剛經》是釋迦摩尼在祇樹給孤獨園,為眾生做的開示。不僅《金剛經》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佛教的很多經典都是在這個地方講的。據說這個「祇樹給孤獨園」黃金鋪地,富麗堂皇,被世人稱為「精舍」,非常非常的華麗。眾所周知,釋迦摩尼出家前雖然貴為太子,但出家後一直修苦行,更何況出家人四大皆空,釋迦摩尼佛怎麼會有這麼華麗輝煌的道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