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商家生意冷清連連叫苦:歐美客愛窮遊 不如大陸人闊綽

2021-01-1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導 臺媒稱,大陸遊客來臺大減,南部是重災區。就以4月4日為例,只有63個旅行團1400多人到墾丁,不到去年同期的1/3;自由行人數今年也減少3-4成。旅遊業者預估3、4月來臺大陸遊客已經是今年「最高峰」,接下來「只下不上」,今年會「越來越辛苦」。

臺灣《旺報》網站4月5日報導,林姓遊覽車業者表示,東南亞和日韓遊客來臺都是3天至5天,大陸遊客團是8天,大陸遊客團少來一團,就算改載日韓和東南亞團,遊覽車司機還是3天-4天沒工作。旅館也多出3天-4天空房。他表示,大陸遊客團多時,「南進南出」團從高雄開始環島,離臺時在高雄買紀念品,如今團少得可憐,從遊覽車到旅館全沒生意,南部是大陸遊客減少的重災區,超級「悽慘」。

旅遊業表示,每年3、4月是大陸遊客來臺大月,人數僅次於春節,如果這兩個月人數都沒成長,一直到年底都還會「直直落」。

臺灣《旺報》網站4月5日報導還稱,清明連續假期的墾丁大街,熙熙攘攘人潮,依舊把大街擠得水洩不通,賣黑糖珍珠奶茶的商家一整晚沒停過收錢的手,只是臉上的笑容還是透露出些許愁苦,「少了大陸遊客從年初到現在收入少了四成。」畢竟大陸遊客的消費力驚人,少了大方的大陸遊客,商家真快樂不起來。

清明連假逢墾丁音樂季,大街上多了形形色色的老外,說著不同語言,大部分是來自歐洲的外籍人士。操著香港和澳門口音的觀光客也不少,只是少了大陸遊客的「南腔北調」。「差很多!真的。」賣墾丁在地飾品的商家說,過去一天有8000人入臺,現在只有2000人,能夠到墾丁的自然更少。

「這兩天不是多了很多老外嗎?」「這些人只要喝酒不消費。」賣燒烤的女老闆,用手指著身後一堆拿著啤酒的「老外」。外國人通常是「窮遊」,不太會買東西,就只會喝啤酒,對生意幫助不大。

因為少了大陸遊客團的加持,整個大街的的擺攤內容也有了改變,過去多半是小吃和燒烤,今年則多了十幾攤酒商贊助的攤位,雖然多了酒促小姐曼妙的舞姿,但買氣顯然比不上以前。

臺灣《旺報》4月5日刊登題為《歐美陽春窮遊 補不上陸客消費力》的報導稱,每年的四月墾丁「春吶」,總是吸引愛好音樂的年輕人朝聖,不管人潮來墾丁目的是什麼,「春吶」早已成為品牌,這還成了旅行業者和自由行旅客在大陸招商的噱頭。鼎盛時期從恆春鎮外的五裡亭機場到最南端的鵝鑾鼻,多的是來自各地的大陸遊客。而現實,大陸遊客到臺灣南部愈來愈少,連在墾丁擺攤的小販都知道,大陸遊客團不再光顧,「春吶」不再具有吸引力。

倒是有許多歐美年輕人,用最陽春的方式來臺旅行,在墾丁通常「只喝啤酒不亂消費」。對在大街上的商家來說,沒有大陸遊客上門,就等於大金主沒了,商家利潤大減。

現在到墾丁旅遊的大陸遊客,以自由行年輕旅客為主,消費力和大媽大叔旅行團不在同一水平上。住的是最平價的旅店,吃的是最簡單的餐點。以電影《海角七號》最知名的拍攝地「夏都」飯店為例,清明假期,偌大的餐廳竟找不到大陸遊客的身影。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四天的清明假期,墾丁大街上的民宿,高掛「尚有空房」在過去是很少見的現象。(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

相關焦點

  • 臺商家生意冷清連叫苦:歐美客愛窮遊 不如大陸人闊綽
    旅遊業表示,每年3、4月是大陸遊客來臺大月,人數僅次於春節,如果這兩個月人數都沒成長,一直到年底都還會「直直落」。  臺灣《旺報》網站4月5日報導還稱,清明連續假期的墾丁大街,熙熙攘攘人潮,依舊把大街擠得水洩不通,賣黑糖珍珠奶茶的商家一整晚沒停過收錢的手,只是臉上的笑容還是透露出些許愁苦,「少了大陸遊客從年初到現在收入少了四成。」
  • 臺灣商家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陸客再不來,我們藥丸!
    甚至還有臺灣網友用不可描述的樂觀精神,製作了一批配有日、英文的旅遊廣告,高呼沒有陸客的空氣真好。樂觀歸樂觀,但事實卻很殘酷,面對大陸遊客銳減,臺灣的旅遊業者和商家苦不堪言,而且已影響到臺灣各行各業。《旺報》記者分赴全省各地,採訪全臺各行各業,為讀者深入剖析,陸客過去為臺灣做了多少經濟貢獻。
  • 臺灣遊持續遇冷:大陸旅行團遊客減少47%,阿里山冷清了
    其中,團客更是大幅減少47.2%。報導還稱,由於赴臺遊人數每天均有配額,此前總能出現排長隊情景,現在,個人遊及優質團均無須排配,一般團也僅排配到8月2日,排配時間大幅縮短。阿里山日月潭冷清起來一位長期在臺灣地區從事旅遊工作的地接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大陸遊客減少的現象在一些知名旅遊景點特別明顯。「比如阿里山、日月潭這些景點,基本上是旅行團必去的,現在反差就比較明顯。」
  • 北京前門臺灣街開業近四年 生意冷清臺商流失
    探訪  小吃城扶梯落塵 特色店剩一家  前門臺灣街  近日,記者來到前門步行街探訪,與鮮魚口老北京小吃街熱鬧的情況不同,臺灣文化商務區顯得格外冷清,只有個別零散乘客在牌樓下拍照。  通往臺灣地下美食城的扶梯已經停用,上面蓋著一層薄薄的塵土。江永雄是美食城裡一個商攤的老闆,2011年入駐,也算是老商戶了。在他記憶裡,生意最火的時期就是2011年的7、8、9三個月,從那之後就開始「走下坡」。直到如今,雖然每天來前門的客流不少,但真正拐進臺灣街的卻不多。  臺灣街現在還有不到10家店鋪在經營,但是這些商店多賣一些飾品和珠寶,商品本身與臺灣關係並不大。
  • 大陸訂單銳減臺灣農民叫苦!臺灣觀光產值損失慘重!
    」24日報導,根據臺當局移民事務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創新低,僅163人。報導引述學者觀點說,若大陸遊客完全歸零,臺灣觀光產值每個月將損失約72億新臺幣。 黃正聰列舉臺灣限制陸客來臺的措施演變,今年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臺灣1月24日要求在臺大陸團客限時離臺,成為陸客數銳減的起點。
  • 大陸人臺灣旅遊買了個甜筒,臺灣大媽感嘆:大陸人真有錢!
    本文由華子愛旅遊啊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大陸人臺灣旅遊買了個甜筒,臺灣大媽感嘆:大陸人真有錢!臺灣還是有著非常豐富的旅遊景點的,也是被我國稱為「寶島」的臺灣,但是前幾年的茶葉蛋事件,相信大家還是銘記於心的,所以導致了臺灣的朋友對大陸人有的很多的誤解,一些臺灣人他們覺得中國大陸人窮到連茶葉蛋都吃不起。
  • 非法遊行致香港商戶叫苦:哪天有示威,哪天生意差
    非法遊行致香港商戶叫苦:哪天有示威,哪天生意差 2019-08-19 12:19: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因應大陸客增加日月潭景區商家紛加印簡體版簡介
    ,南投縣日月潭風景區的各行各業商家,近年來都紛紛加印簡體字的簡介、商品價目表等,以滿足大陸觀光客的需求,當地部分景區可謂成了簡體字的天下。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業者雖說明純粹是商業考量,但面對簡體字正逐漸成為國際主流,一向使用繁體字的臺灣風景區也變了,為了生存搶生意不得不從善如流,就連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也預定明年要發行官方版簡體字的「日月潭風景區簡介」手冊。
  • 10月大陸赴臺遊客同比減少44% 日月潭生意冷清
    記者近日走訪了臺灣著名的阿里山和日月潭景區,昔日遊客如雲的景象變得頗為冷清,許多旅遊業者和當地攤販紛紛訴苦:少了大陸遊客,這個冬天很難熬!而日月潭一家當地特色河鮮的餐廳老闆表示,現在一天最多就賣5條水庫魚。數據顯示,10月份大陸赴臺遊客為21.5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的38.67萬人次下降了17.13萬人次。目前,大陸仍為臺灣第一大客源地。
  • 臺南花園夜市業者:顧客消費力明顯衰退 生意大不如前
    ­  據臺灣媒體報導,全臺十大夜市之一的臺南市花園夜市,長期以來,一直是臺南知名度最高、人氣最旺的夜市,但據記者訪查,多家業者表示,顧客的消費力明顯衰退,生意已大不如前。­  據報導,臺南市花園夜市,列名臺灣十大夜市之一,屬於流動型夜市,每周四、六、日3天營業,佔地約3000坪,攤位數近400攤,是臺南各大夜市中,觀光客、外地遊客最多的夜市,全區分為美食、百貨、服飾 、遊樂四大類別美食又是一大特色。­  在花園夜市擺攤七八年的甩餅業老闆,在周四夜的營業時告訴記者,現在的生意難做。
  • 陸客減少生意難做臺灣8縣市商家業者到大陸尋商機
    身著臺灣少數民族服飾、赤著腳的姑娘們帶來熱情洋溢的舞蹈,臺灣8縣市的商家和旅遊業者用自己的特色產品填滿了整個展覽館,高山茶、精品旅遊路線推介、貢丸、一條根等商品琳琅滿目,盡在眼前。此次參加洽談會的業者,很多都因為大陸遊客赴臺人數減少受到影響,這次希望能把自己好的產品推薦到大陸,尋找商機。
  • 中國人赴日遊:大陸客愛富士山 臺灣客青睞北海道
    中國人赴日遊:大陸客愛富士山 臺灣客青睞北海道 2008年06月12日 14: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6月12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本政府於6月6日發表的2007年度「觀光白皮書」顯示,從來日旅遊的外國遊客選擇的下榻地來看,中國大陸遊客偏愛富士山
  • 通訊:臺灣商家逐鹿大陸文創產品市場
    通訊:臺灣商家逐鹿大陸文創產品市場 2015-09-10 19:38:58圖為臺灣人巫達誠正在為民眾介紹陶瓷產品。 胡健 攝    第二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期間,臺灣創意館吸引不少民眾。圖為臺灣人巫達誠正在為民眾介紹陶瓷產品。
  • 臺灣人有多愛大陸電商?
    大陸居民也可以通過「海淘」來購買臺灣產品,一般是淘寶商家從臺灣實體店代購,然後郵寄到大陸,理論上可以買到各種臺灣商品,但跟「全球購」、「臺灣直購」相比,相對缺乏品質保障,在通關、發貨、稅費方面也沒有優勢。
  • 曾放話「不在乎大陸遊客」的臺灣,如今眼睜睜看日本日賺鬥金
    前幾天,臺灣新北市一年一度的旅遊業者大會開幕,往年歡慶豐收的欣喜氣氛今年卻變的異常沉悶。參會業者的話題從月收入轉變為月虧損,不知道他們還有去年說「沒有大陸客,旅遊也有春天」的勇氣否...短短不到一年,新北市的酒店業績下降8成,重災區花蓮和臺東更為悽涼,冒著被臺灣民眾「狂噴」的危險,制定7999降為3999臺幣的大陸遊客價,還是狂降九成生意,簡直是島內一片哀鴻!之前大陸遊客最喜歡去的日月潭和阿里山景區,幾乎每天都要排隊售票,現在大部分商家卻都在拋售飯店和旅館,因為歐美遊客對日月潭和阿里山根本沒有多少情懷...
  • 大陸遊客減少致臺灣士林夜市生意衰減,店家質疑當局不顧民生
    大陸遊客減少致臺灣士林夜市生意衰減,店家質疑當局不顧民生 盧佳靜/中國臺灣網 2016-08-09 14:22 來源:
  • 臺灣最著名的觀光夜市,由繁華變冷清,網友:商家自己作死!
    臺灣最大的夜市就是逢甲夜市了,逢甲周圍商圈發達,一到晚上就熱鬧非凡,在道路兩旁擺滿了小攤,各種美味誘人的美食小吃,是臺灣當地人晚上最愛去的地方,在夜市的附近也有著大量的住宿旅社。以前的逢甲夜市最打動遊客心的就是當地便宜又好吃的美味小吃了。
  • 大陸旅行團被行程綁住?臺灣商家籲讓遊客自由行
    陸客團每天約有5000人到阿里山,商家說,「阿里山已沒有淡季了」,不過僅停留2至3小時,來去匆匆。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新網12月3日電 開放大陸遊客後,臺灣商家到底有沒有賺到錢?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日月潭業者說,旅行社將大陸旅行團綁死,大陸遊客只到固定的店家,大部分商家並未受惠,不過也有老飯店起死回生,可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大陸遊客沒讓臺灣商家失望 "毛澤東"是"大救星"
    臺灣銀行30日排出人民幣對新臺幣買入一比四點三三八,賣出一比四點五五的匯價,全天就買入近200萬元,賣出逾600萬元人民幣。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中新網7月2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29日發表署名文章說,大陸觀光客沒讓臺灣商家失望。單是蘇州國旅一個團的34名遊客,在臺8天共「血拼」(shopping)新臺幣大約100萬元。
  • 臺灣人吐槽:旅遊業「滑鐵盧」,日本人搶生意!大陸網友:心別涼
    今年臺灣的旅遊業一直不太景氣,但國慶將至時,很多臺灣人都認為,國慶假期的旅遊高峰,應該能為臺灣的旅遊業帶來一波春天,然而沒想到的是,國慶假期間的旅遊收入更是慘澹無比,同比往年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以上,臺灣人紛紛吐槽:都怪日本人搶走了生意!大陸網友調侃到:心別涼,萬一明年更慘呢?臺灣人吐槽:旅遊業「滑鐵盧」,日本人搶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