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門臺灣街開業近四年 生意冷清臺商流失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探訪

  小吃城扶梯落塵 特色店剩一家

  前門臺灣街

  近日,記者來到前門步行街探訪,與鮮魚口老北京小吃街熱鬧的情況不同,臺灣文化商務區顯得格外冷清,只有個別零散乘客在牌樓下拍照。

  通往臺灣地下美食城的扶梯已經停用,上面蓋著一層薄薄的塵土。江永雄是美食城裡一個商攤的老闆,2011年入駐,也算是老商戶了。在他記憶裡,生意最火的時期就是2011年的7、8、9三個月,從那之後就開始「走下坡」。直到如今,雖然每天來前門的客流不少,但真正拐進臺灣街的卻不多。

  臺灣街現在還有不到10家店鋪在經營,但是這些商店多賣一些飾品和珠寶,商品本身與臺灣關係並不大。「這條街雖熱說是臺灣特色,但賣的東西範圍沒明確規定,跟臺灣沒關係也行。」一商戶告訴記者。

  唯一還保留臺灣特色的是一家臺灣特產店,店內售賣鳳梨酥、竹炭花生等臺灣小吃。一家珠寶店的店員告訴記者,因為生意並不好,所以可能考慮到年底也要搬離臺灣街了。

  57家臺商剩4家 生意冷清不如前

  魯谷臺灣街

  和前門臺灣街類似,2010年初開街的石景山魯谷臺灣街的生意也不似剛開業那會兒紅火。

  據媒體報導,魯谷臺灣街起初設動感臺灣街區、韻味臺灣街區、人文臺灣街區等,地下是寶島風情夜市,以臺灣小吃、民間藝術表演和特色購物為主,還有反映臺灣百年來歷史的霧峰林家五桂樓以及薈萃臺灣特色商品的百大特產館。

  六月中旬的一個傍晚,記者再次來到這條臺灣街,下午5時夜市本該開始忙活出攤兒,但是在魯谷臺灣街,這裡的商鋪仍安安靜靜,就連露天的小吃攤都沒有支起桌子的打算。

  臺灣百大特產館是這裡唯一有臺灣購物特色的商場。這裡是臺灣百大觀光特產協會在大陸開設的首家旗艦店,銷售地道的臺灣名優特產。起初臺商、消費者慕名而來,店內熙熙攘攘。如今館內一層一半地方被遮上了圍擋,商場裡還剩下3個攤位,其中兩家賣臺灣特色食品,另一家賣工藝品,但均無老闆在內。

  因店內生意冷清,4名店員正倚在百大館門口閒談。「反正就剩這幾個人,都在這兒擺著了。」一名商場售貨員告訴記者,像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1年。

  這樣的狀況得到另一家臺灣餐飲商戶的證實,「一年到頭都這麼"慘"。」這家餐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世紀金源還有一家分店,與這裡的狀況截然相反。「原本是看中這裡的臺灣特色才來的,卻沒想到是這樣。」

  據商戶們介紹,原57家臺商至今只剩4家苦苦支撐。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揭秘:前門臺灣文化商務區隕落
    相比於人潮湧動的前門大街,臺灣文化商務區顯得過於冷清  本報此前獨家披露的《前門臺灣文化商務區清零》持續發酵。目前,大江胡同(臺灣文化商務區主要組成部分)僅有臨街的商鋪租賃給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其餘閒置商鋪皆被貼上封條和統一宣傳標語。  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主力商戶臺商江永雄,作為皇冠企業集團董事長,曾整租下臺灣文化商務區負一層,命名「臺灣映像」,還引入了很多小型臺商。提及在前門經營的五年時光,江永雄有些五味雜陳,他說,「現在說什麼也沒有用,我在那裡投入五年時間,虧了很多錢」。
  • 北京臺灣小吃街臺商:展臺灣微笑 繪兩岸藍圖
    中新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北京臺灣小吃街臺商:展臺灣微笑 繪兩岸藍圖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十一長假,北京各旅遊景點人山人海,故宮等地創下日遊客量歷史紀錄。前門步行街亦是人頭攢動,洶湧的人流像潮水般充滿商鋪。
  • 黃金周好去處 首屆「北京·高雄特色周」亮相前門
    2013北京·高雄特色周在前門開幕。(中國臺灣網 馬迪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1日北京消息 10月1日下午,由北京市臺商投資服務中心、東城區商業聯合會、臺灣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首屆「北京·高雄特色周」在前門文化商務區阿里山廣場開幕。以高雄市文化創意觀光產業協會暨河邊餐飲機構為代表的18家高雄當地企業,將用豐富的產品和熱情的服務迎候廣大市民和來京遊客。
  • 北京高雄特色周「十一」登場 前門將現臺灣民俗潮
    中國臺灣網9月26日北京消息 由北京市臺商服務中心、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和東城區商業聯合會聯合舉辦的「北京高雄特色周」活動將於十月一日至五日國慶期間與北京市民見面。  來自臺灣高雄的18家企業做客北京前門臺灣文化商務區,展出包括特色食品、茶葉、化妝品、手工香皂等伴手禮,豐富市民的假日生活,使民眾能夠不出北京就能買到地道的臺灣產品。與此同時,還有來自臺灣的少數民族歌舞表演,呈現原汁原味的島內民俗風情。
  • 北京前門臺灣文化商務區盛裝開街
    北京前門臺灣文化商務區盛裝開街!  中廣網北京12月27日消息(記者陳雅萍),12月27日上午,隨著森林小火車在「阿里山廣場」大神木下鳴響清亮的汽笛,融合京式韻味與臺灣風格的北京「前門臺灣文化商務區」——臺灣映像正式開街了!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北京市相關委辦局以及東城區委、區政府領導親臨現場為開街儀式剪彩。開街儀式結束後,有關領導和嘉賓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這一坐落在前門歷史文化展示區內的文化商業項目。
  • 走進北京前門的臺灣會館 感受兩岸百年歷史
    北京,前門,臺灣會館。前幾日,無意中發現北京前門藏著一座臺灣會館,查詢了一下相關信息,發現該會館僅在每周二對外開放,參觀者提前一天預約即可免費進入參觀。 之前路過前門很多次,但基本上都沒注意過這裡還有這樣一座院落。
  • 9月臺灣經濟關鍵詞:臺商回流,沒戲!
    臺灣夜景。(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火熱到冷清,除了人氣還少啥?臺北士林夜市文林路原本「一店難求」,如今卻有8家店鋪同時招租;臺中逢甲商圈曾經生意火爆,現在即便房東自降租金店鋪也無人問津;昔日生意好到人頭攢動的基隆碧砂漁港,當下的生意直直落……  與前些年相比,近來臺灣不少商圈出現了不景氣的局面,甚至有人認為島內消費經濟的「黑暗期」正在來臨。短短數年間,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 老字號撤店,北京前門大街又改定位,它為何總是難免寂寥命運?
    他們做的是全國遊客生意,店內遊客比例佔 80%。人氣不足、經營困難,不是內聯升一家老字號面臨的問題。天福號也是 2008 年第一批入駐的老字號之一,位於前門大街 19 號,也是兩層,店鋪面積為 160 - 170 平方米。
  • 從峇里島明星主廚到前門臺灣小吃街「掌門人」
    曾宏正,一位在「老北京」重要地標——前門工作的臺灣人,主掌著這裡一條臺灣小吃街的「美食策略」。每天上班,曾宏正都要經過小吃街緊鄰的臺灣會館。這座歷史建築肇建於清末,是當年臺灣舉子進京候考時落腳的館舍。而幾年前,曾宏正也是帶著「赴考」的心氣來到這裡的。
  • 北京大柵欄臺灣網紅「食堂」——李宜螢的小生意和大思維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電 題:北京大柵欄臺灣網紅「食堂」——李宜螢的小生意和大思維  作者 李晗雪 劉舒凌  「你見過老闆在門口跟客人講『拜託你下次再來』嗎?」在百年糧店改造成的北京前門豐食堂餐廳,老闆李宜螢笑著說起今年暑期顧客盈門的窘迫,「真的是店面太小,顧客太多」。
  • 北京臺灣街經營發展現狀與改革轉型思考
    經營現狀堪憂    北京臺灣街的經營與發展面臨一系列重大困難與問題。一是事前缺乏充足市場調研與分析。一個大型商業項目,尤其是涉臺重大經營項目,涉及面廣泛,問題複雜,需要事前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與分析,尤其是需要對臺灣經濟現狀、臺商經營特性與兩岸關係發展形勢等有足夠了解與研究。
  • 前門再添新街景 臺灣Q版福燈亮相北京
    前門再添新街景 臺灣Q版福燈亮相北京 2014年07月29日 11:15:22  來源:中國臺灣網   街區運營管理中心副總李飛告訴記者,讓北京更了解臺灣,讓臺灣更了解北京
  • 臺當局辦大陸臺商春節聯誼 大咖臺商「不賞臉」
    農曆大年初六、臺灣的開工日——今天上午10點,由臺灣海基會與臺陸委會、臺經濟主管部門、臺工業總會和商業總會共同舉辦的「2018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蔡英文出席並致辭。蔡英文在致詞時也向臺商喊話,歡迎大家回臺灣投資。蔡英文說,臺當局知道臺商關心臺灣整體經濟發展,也知道在大陸許多臺商企業正面臨幾十年來最大的挑戰。
  • 因"入聯"郵戳生意信件被退 大陸臺商氣批臺郵局
    中新網11月9日電 臺灣郵政單位在民眾信件上加蓋「入聯」郵戳,使得寄到大陸的信件被退回。對此,大陸臺商感到氣憤,因為被退回的大部分都是生意往來的合約或備忘錄,收不到信致使生意泡湯。
  • 福建漳州臺商農業成特色 走近臺灣農民
    編者按:我國福建省漳州市與臺灣地緣相鄰,是臺胞最主要的祖籍地。福建是臺商投資較多的地區,但是在漳州,臺商投資有一個特點,他們大多是投資農業。到目前為止,漳州市累計批辦臺資農業項目1112個,實際利用臺資9.66億元。而且目前臺資農業在漳州都得到比較好的發展,臺資農業成為當地一張名片,受到海峽兩岸的普遍關注。
  • 「皇城根下的」臺商賴國賢:在北京看見的臺灣
    在第二十屆京臺科技論壇開幕前夕,中評社記者來到北京僑福芳草地,總經理賴國賢先生在充滿藝術感的會議室裡接受了專訪。    賴國賢先生目前還擔任著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全國臺企聯)與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北京臺協)的副會長,他自2007年起擔任僑福芳草地總經理,有著20多年豐富的房地產、媒體等相關行業工作經驗,曾就職於臺北101、百事達、家樂福、仲量聯行等知名公司。
  • 鄧麗君音樂生活館在北京前門開館
    鄧麗君音樂生活館在北京前門開館 2010年12月23日 08:0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鄧麗君音樂生活館22日在北京前門臺灣文化商務區落成開館,館中展示鄧麗君生平事跡和她生前所用物品。
  • 「五一」臺灣觀光業預定冷清 臺南民宿訂房率僅1成
    來源:【中國臺灣網】五一假期將到,臺南市觀光旅宿業罕見冷清,臺南市知名安平老街,人潮遠不及以往熱絡。(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30日訊 五一假期將到,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受到臺當局「交通部」「1968」APP匡列警示點影響,全臺觀光旅宿業罕見變得冷清。過去只要放假,臺南住房率都有8成滿,如今民宿業僅剩1成住房率,飯店業也僅約5成,日月潭周邊飯店訂房率約4、5成,阿里山雖有6成,卻是在連日零確診後才逐漸回升。
  • 北京:地道臺灣小吃 前門夜市飄香
    品嘗地道美味的臺灣小吃,欣賞寶島少數民族風情表演……昨晚作為今年前門歷史文化節內容之一的臺灣夜市拉開帷幕。未來的兩個月裡,在大江胡同和南曉順胡同,45個臺灣商鋪、攤位將為市民遊客奉上來自臺灣的美食和精美伴手禮。
  • 臺灣華航長榮首航北京:近鄉情更怯 天冷心卻暖
    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九日電題:近鄉情更怯 天冷心卻暖——臺灣華航、長榮首航北京見聞             中新社記者 吳慶才  二十九日下午,北京儘管寒風瑟瑟,但灑在首都機場四號機庫前的陽光卻讓人心生暖意。剛剛送走國航、海航三個航班搭載兩百餘名返鄉臺商的人們,又在翹首等待來自寶島臺灣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