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荒城
一時興起買了本書,但是一讀就犯困,總是讀不下去;
好不容易讀了一會兒,轉頭就忘記裡面講了什麼;
從來沒讀完過一本書,就覺得自己肯定是不喜歡讀書;
......
「虎頭蛇尾」式的閱讀體驗,讓自己幾乎不想要觸碰書籍,就這樣輕易地給自己打上了「不喜歡讀書」的標籤。
建議你讀一讀日本學神齋藤孝的《高效閱讀的秘密》,這樣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你會發現讀書並不是一件難事。
書中講了55個閱讀方法,無論是選書、讀書方式,還是讀書筆記和書評都有涉及,通俗易懂到有時候讓你覺得「這樣也行?」
書和人是密切相關的,每一本書都有著它的「氣質」,就像與人的交流一樣,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書寫一場你與書的故事。
1、總有一本書,在等待與你相遇
浩瀚的書海,很像茫茫人海,與一本書相遇,就像是和某個人相遇,是擦肩而過,還是相知相守,都有可能。
站在書店的一角,那些書就在那裡等待,你會同時和很多本書相遇,會有一本或幾本書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你就毫不猶豫地拿起那本讓你「怦然心動」的書吧!
可以是因為好看的封面、書的名字,也可以是作者、譯者,甚至只是一種想拿起這本書的感覺,這些都說明你是喜歡書的,放心大膽的去翻開看一看。
「開卷有益」這個詞在這時就體現出來了,你被書中的插畫吸引,被書中的一句話點醒,這時候,你就可以選擇買下它,或者花幾分鐘時間大致翻看。
或許你不是一個愛逛書店的人,那麼上網的時候,也會偶遇到書。比如常常關注的公眾號裡提到了一本書,關注的博主今天視頻的背景好像有一本不起眼的書,這都是不錯的緣分,試著去了解一下。
你和書的故事便開始了,至於以後要如何發展,你是會充滿期待,還是繼續讀三頁就放棄,先不去想,因為,相遇就已經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不是嗎?
回想一下你和書的相遇,你會覺得「緣分」妙不可言:
只因在書海中多看了它一眼,就難以忘懷的一見鍾情;看到書名,感覺自己終於找到組織的相見恨晚;真的是「書中一句話,勝讀十年書」的醍醐灌頂;......當然,和書的相遇,也有可能是重逢。你可能剛剛看過同名影視劇目,遇到原著時,會有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悅。
與一本書相遇,是讀書最初始的方法,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為,如果沒有相遇,再好的故事也無法提筆。
2、你的每本書,註定和你有不同的故事
你的人生中會遇到過客、朋友、恩師、伴侶,你不可能對待每個人都是一樣,同樣,你也無法對每本書都一視同仁,了解至深。
有些書,你最終會選擇丟棄,像生命中的過客一般;
有些書,讀完後偶爾會再拿起,像朋友一樣;
有些書,細細品讀,教會你很多東西,像恩師;
有些書,可以伴於床頭,像相伴一生的伴侶;
有些書,在書架上落灰,像高冷而暫時無法靠近的人;
......
你不可能把每一本你遇到的書都買回來,也不可能每本書都按一種方法看完,那麼你就需要知道你有多少種續寫故事的方式。
過客式故事篇:看目錄;跳讀;只看結局;只看高潮部分的故事;只看插圖。朋友式故事篇:看那些讓你「怦然心動」或有共鳴的話語、故事和人物;閒暇時帶著翻看;恩師式故事篇:逐字逐句品讀;反覆誦讀一些對你有啟發的句子;伴侶式故事篇:精心選擇看書的時間、地點、伴隨音樂。不要太過苛刻,只要對自己有一點啟發,都說明你和這本書是有故事的。就像你遇見的每一個人一樣,一面之緣也有,相熟相知也有,都可以說認識對方,同樣,了解書中的部分故事也算是看過這本書,不是嗎?
當然,在與書交流的時候,也要分享你的感受,這樣才不枉「相識一場」。你可以在書中劃線,給予書本反饋,也可以變成以後你翻看時候的回憶。
作者給予的方法是,用紅色、藍色、綠色三色來標記,紅色(客觀的、最重要的部分),藍色(客觀的、比較重要的部分),綠色(主觀的、重要的部分)。
在劃線的時候,不要在意畫的對不對,因為沒有正確答案,尤其是主觀的部分。
書與你的關係和故事,最終是你的選擇,你只能以你自己的方式去對待。
3、談起你和一本書的故事,你都談些什麼
談起和他人的故事,我總相信一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其實和書的故事也是一樣。
與書相遇的時間,你如何與它相遇的,讀書的時間、地點,期間發生的事情,因為一本書而喜歡一個作者或者譯者,因為一本書而影響了你整個人生,這些都有可能發生。
那些在你生命中遇見的書,也會留在你的記憶裡,當你重讀10年前或者20年前的書,回想起當時的情形,看到了上面的劃線,不免啞然失笑,當初的自己是多麼單純啊!
你也可能在重讀時有了新的見解,就像作者講到成年後再讀《小王子》時完全不同於小時候的感受 。
你與書的故事,或單薄、或豐富,都值得回味。
你談起一本書的時候,你會不會也像作者這樣回憶:
我是在29歲的冬天,每天在那個咖啡屋閱讀《卡拉馬佐夫兄弟》;在秋天的讀書季,我在公園的長椅上讀完《安娜·卡列尼娜》。
或者你會想到和這本書相遇的場景,然後這本書給你的人生帶來了怎樣的啟發。
著名作者麥家在看完《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樣說「1986年的那一年,我就很偶然地,我碰到了一本書,就是《麥田裡的守望者》。我看了他的書,我突然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我說小說居然可以這樣寫,我幹嘛不寫?」
因為麥家之前有一段時間寫日記,《麥田裡的守望者》基本是日記體的小說,麥家因此開始萌生寫小說的想法,雖然後來他的小說並沒有和《麥田裡的守望者》形式一樣,但是無疑後來他的寫作生涯和這本書關係深遠。
和你相遇的那一本書,也有可能像這樣,促使你做了一個決定,改變了你人生的軌跡。
你還可以把這本書講給別人聽,或者寫下讀後感和書評,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樣,你與書的故事會在更多的人身上延續。
無論是何種方式書寫你與書本的故事,那都會是一個獨特的故事,值得回味和珍惜。
總結
這本《高效閱讀的秘密》對於每個想要讀書的人都很友好,你可以在讀書中去單獨實踐一個小方法,也可以結合多種方法使用。
不論你是一個想閱讀,卻總是讀不完一本書的人,還是不知道怎麼寫讀書筆記和書評的人,你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受益。
去勇敢地與書相遇,提升讀書的愉悅感,把讀書當成一個美好的故事,相信你終會愛上讀書這件事。
--END--
荒城:荒城已荒,成長未央。用文字靠近內心,分享你我他的故事,傳遞溫暖和力量,歡迎關注。